美术四年级下册静物一家教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580677 上传时间:2021-08-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四年级下册静物一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美术四年级下册静物一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美术四年级下册静物一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美术四年级下册静物一家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美术四年级下册静物一家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四年级下册静物一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四年级下册静物一家教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下册:06课 静物一家分析 静物一家一、教材静物一家分析 本课静物一家的学习内容是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将身边的静物进行合理分类、组合,静物一家感悟构图中主次关系,运用线描的工具,有意识地表现自己所见所感的物品,表达个人对生活的关注,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静物一家教材设置了两个尝试性的小训练,以分解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静物一家一个小训练是根据主题联想画出与主题相关的物品,使学生从中对静物的分类有所感悟;另一个小训练是以画家作品为范作,在示意图中标出主要物品的摆放位置,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构图中主体物品摆放的位置关系的意识。

2、静物一家作业的设置包含了多种活动,选择物品一分类组合一线描表现,三者相互联系为递进关系。 静物一家二、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 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关注与热爱之情。 三、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应注重建立在学生尝试体验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教学设计中应营造给学生全面参与和体验的空间,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思考、感悟,在尝试体验的活动中获得认识。 教学思路可以考虑以下环节: 情境设置一探究感悟一尝试体验一形成认识一自主表现一交流评价。 课前教师可收集一些生

3、活中各个场所常见的各类物品的图片,以课件来创设情境。也可以以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教室或回忆家中各个地方放置的静物及它们的用途,以唤起学生对生活中物品的感知、记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回顾生活中在各个场所伴随我们成长的一些不经意的物品,如外出游玩的物品、修车的物品等。在交流讲述中,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静物的含义。进而在欣赏交流中引发学生对静物产生情感,并初步明了“物以类聚”的意识,为后面的学习活动做辅垫。 可通过一些联系生活经验的主题,如操场边、客人来了、窗前等,让学生尝试画出几件相关的物品。在尝试活动中,学生有意识地将印象中的物品分类转化为绘画的物品分类表现。在此基础上,可组织学

4、生自主尝试、动手体验将自己带来的物品分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师在此活动中起组织协调、指导的作用,提示学生分类的范围不宜过小,分类后有的小组成员的单件或少数物品可以交流补充。 在围绕“物品组合摆放的主次关系”问题展开教学的环节中,应重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在尝试体验中自主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可设置系列相关的不同梯度的学习活动:1教师可出示相同主题、相同物品、不同构图的作品,设置联系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构图中物品的摆放位置与主题情感的表现联系,具体到主要物品、次要物品在画面中组合位置的关系,以及大小、前后遮挡关系的处理等,学习活动就此展开,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形成初浅的主次关系

5、意识。2学生尝试动手调整改变此前在分类时桌上随意摆放的物品,小组合作将物品按主次关系进行适当的、合理的调整。3欣赏画家及学生的静物画作品,分析构图带来的美感。在以上的三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体会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合适的位置以突出主体这一构图传递的视觉效果,从中理解构图在表现作品主题情感中的巨大魅力。 作业要求包含了几个不同成分的活动及指标:选择23件物品,与同学一起分类、组合,并用线描的形式画下来。 教学评价以自评为主,学生互评渗透于学习活动交流中,教师的评价适时、适当,应注意概括和提炼学生的评价。 四、教学选择 教学程序设计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根据学生情况及教师个人情况灵活处理。如:情境设置

6、一探究感悟一尝试体验一形成认识一自主表现一交流评价,也可为:欣赏感知一分析讨论尝试体验一提供指导一自主表现一交流评价等不同的教学设计。 五、教学建议 1在课前布置学生选择静物时,可提示学生一定的选择范围,贵重物品、大型物品、危险物品等不宜作为课堂学习用具,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 2借助媒体,增加直观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教学的难点。如静物的分类、摆放等。 3本课采用小组学习时,小组人数不宜过多,46人比较适宜,也可以采用双人合作的形式,以便于学生操作摆放静物。教案邓军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6课静物一家 年级 4年级下册 执教 邓 军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田 课前活动 布置 布置学生

7、选择23件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是自己、亲人或朋友喜欢的物品。 交流、感 受带来的物品,了解静物的含义,呈现 课题 1学生把带来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组的桌上。 2分享、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谁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你带的是什么?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你很喜欢它呢? (1)学生讲述。 (2)小组内交流。 3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 学生带来的 物品 寻找生活中 的静物,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对静物的情感 1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

8、吧。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室内、室外的各类静物。如:书房的、厨房的、客厅的、学校篮球场上的、路边的 2(将图片定格)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3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 录像资料或 图片、实物 静物分类 游戏“静物找朋友” (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朋友。 1老师在讲台上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随意拿出一件,让学生根据其用途等特征在所有带来的物品中找朋友。 2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学生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 3小组间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各组间的物品相互交流补充)。 师生带来的 物品 自主探究 认知体会 (情境设置

9、思考感悟) 每组的桌上都有分好类的物品,怎样把这些无声的静物画得有声有色呢? 1讨论:前几天,老师家茶几上的一盆水仙开花了,我很喜欢,拍了几 张照片做个纪念,这是朋友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请你们帮我参考一下,哪 一张最合适并说说理由。出示几张构图不同、画面主体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 2学生分析讨论。 3老师小结: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 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 美观。 CAI课件或 图片 (尝试体验深化认识) 1教师用纸将讲台上已分好类的静物剪成平面形的模板。 学生利用静物的模板在黑板上进行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放

10、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体验主次构图关系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2各组同学合作,将本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关系合理美观进行组合摆放,教师引导学生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 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思考相关的主题名称。 3师生评价,教师及时予以指导调整。 模板教具 粉笔演示 作品赏析 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 2欣赏学生的作品。 (1)历届学生的静物画作品。 (2)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图片 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绘画工具 材料 交流评价 1小组内交流:相互欣

11、赏同学间的线描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现的角度交流。 2小组间的交流: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参与、交往状况、小组合作及作品的表现等。 课后延伸 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室外的静物,品味活动中的另一番情趣 资料图片资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关注与热爱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感受构图美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关

12、注与热爱之情。课型:绘画教学准备:画纸、铅笔教学时数:1课时课前活动:布置学生选择23件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是自己、亲人或朋友喜欢的物品。教学过程:一、交流、感 受带来的物品,了解静物的含义,呈现课题1学生把带来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组的桌上。2分享、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谁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你带的是什么?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你很喜欢它呢?(1)学生讲述。(2)小组内交流。3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二、寻找生活中 的静物,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对静

13、物的情感1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吧。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室内、室外的各类静物。如:书房的、厨房的、客厅的、学校篮球场上的、路边的2(将图片定格)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3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三、静物分类 游戏“静物找朋友” (情境设置思考感悟)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朋友。1老师在讲台上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随意拿出一件,让学生根据其用途等特征在所有带来的物品中找朋友。2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学生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3小组间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各组间的物品相互交流补充)。四、自主探究 认知体会

14、(情境设置思考感悟)每组的桌上都有分好类的物品,怎样把这些无声的静物画得有声有色呢?1讨论:前几天,老师家茶几上的一盆水仙开花了,我很喜欢,拍了几张照片做个纪念,这是朋友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请你们帮我参考一下,哪一张最合适并说说理由。出示几张构图不同、画面主体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2学生分析讨论。3老师小结: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五、尝试体验深化认识1教师用纸将讲台上已分好类的静物剪成平面形的模板。学生利用静物的模板在黑板上进行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体验主次构

15、图关系给画面带来的美感。2各组同学合作,将本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关系合理美观进行组合摆放,教师引导学生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思考相关的主题名称。3师生评价,教师及时予以指导调整。六、作品赏析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2欣赏学生的作品。(1)历届学生的静物画作品。(2)教材中的学生作品。七、自主表现作业要求: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八、交流评价1小组内交流:相互欣赏同学间的线描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现的角度交流。2小组间的交流: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交流。3教师总结:学生的参与、交往状况、小组合作及作品的表现等。九、课后延伸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室外的静物,品味活动中的另一番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