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球和地球仪(解析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580960 上传时间:2021-08-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4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球和地球仪(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6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球和地球仪(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6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球和地球仪(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6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球和地球仪(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6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球和地球仪(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球和地球仪(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球和地球仪(解析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球和地球仪1、 ( 2016?安溪县)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A 地球是一个球体B 大地是运动的C.月球是一个球体D.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一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一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解答】 解: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A 正确故选: A 2、 (2016?湖州)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2、)A 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B 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C.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D 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 太阳是一颗恒星, 是太阳系的中心 月球是一颗不会发光的我们居住的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 水星、 金星、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 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

3、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解答】解: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故A 叙述正确;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故B 叙述错误;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故C 叙述正确;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该地区地壳活跃,故D叙述正确故选: B 3、( 2016?滨州)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 )A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 麦哲伦环球航行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D 流星现象【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 科学家经过长

4、期的精密测量, 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解答】 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 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 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 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 其不能证明地球形状为球体;依据题意故选: D 4、 ( 2016?广安)有关地球形状与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 千米B 地球的赤道直径是4 万千米C.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D 地球是个标准的球体【考点】

5、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 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 十分微小, 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解答】 解: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 球体, 而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 千米,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 4万千米.故选:C5、(2016?齐齐哈尔)地球自转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分析】

6、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 替.【解答】解: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 向是自西向东.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6、(2016?咸宁)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D.【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在北 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顺时

7、针.结合图中极点及经度可判定, D选项符合题意,可当选.故选:D.7、 ( 2016?广安)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B 自转、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天C.昼夜更替现象与自转无关D 四季变化与公转无关【考点】 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 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解答】 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 ,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在自转的同

8、时, 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 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 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 昼夜长短变化, 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 A 8、 ( 2016?临夏州)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地球的( )A 自转运动 B 公转运动 C 星空变化 D 季节更替【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 其周期为一天 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 ,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解答】

9、解: 赤道的周长是四万公里, 也就是八万里 身处赤道上时,地球自转一圈正好是它的周长,所以就是坐地日行八万里了故选: A9、 ( 2016?咸宁)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A 地球表面形成四季的变化B 地球表面产生昼夜更替现象C.地球表面形成五个温度带D 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 ( 1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10、自西向东, 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解答】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地球围绕太阳不停的运动叫地球的公转,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及五带的形成等.故选项 BD符合题意.故选:BD.10、(2016?泰安)泰安某中学的小明听爷爷述说夏日的星空:黎明时 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这种现象 主要与什么有关(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公转D.四季冷暖差异【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课

11、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 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 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解:根据“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 星是同一颗星”可知,这是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由于地球自 西向东自转产生的.(美国纽豹)(中国北京)故选:A.11、(2016?莆田)图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 .五带划分D.季节变化【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 地球自转, 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

12、度 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解答】 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 ,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造成图中美国和中国时差的原因是地球自转故选: B 12、(2016?黑龙江)晚上 北京的畅畅给美国的姑妈打电话说上午好,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 地球公转B 地球自转C 纬度位置D 海陆位置【考点】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地球自转

13、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解答】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 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因此,晚上, 北京的畅畅给美国的姑妈打电话说上午好根据题意故选: B 13、 ( 2016?凉山州) 玲玲和贝贝在争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A 方向不同B 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C.都围绕太阳转D 公转形成四季,自转导致昼夜更替【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 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 小时;自

14、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 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的时间是一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四季更替【解答】解: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 小时;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 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叫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时间是一年;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产生的地理现象是四季更替根据题意故选: D 14、 ( 2016?安溪县)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A 北京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B 清晨安溪的妈妈给伦敦求学的玲玲打电话时,

15、玲玲正准备晚上就寝C.某股票爱好者利用香港、纽约、伦敦之间的时差操作国际证券市场D 当乌苏里江畔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却是繁星满天【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解答】解:北京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是地球的公转造成的,故A 正确;清晨安溪的妈妈给伦敦求学的

16、玲玲打电话时,玲玲正准备晚上就寝,说明了地方时的差异,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故B 错误;某股票爱好者利用香港、纽约、伦敦之间的时差操作国际证券市场,该现象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故C 错误;当乌苏里江畔旭日东升时, 帕米尔高原却是繁星满天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故 D 错误故选: A 15、 ( 2016?张家界)玲玲家准备在张家界市城区买房,为方便爷爷奶奶出行, 准备买一楼,但妈妈担心光线不好, 玲玲建议元旦期间去看房,说如果这几天光照条件好,那全年都会比较好根据所学知识,你觉得玲玲的理由是( )A 正值假期,看房的人多,可以讨价还价B 这几天昼长夜短,看房时间充足C.这几天正处于张家界地区正午太阳高

17、度角最小值附近,楼房的影子最长D 这几天天气凉爽,阳光明媚,出行方便【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除了赤道, 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解答】 解:张家界市是中国湖南省下辖的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位于北半球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

18、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当北半球是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元旦 1 月 1 日接近冬至日 12月 22 日 该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接近最小值,楼房的阴影长,因此可以考察房间采光条件故选项 C 符合 题意.故选:C16、(2016?连云港)当连云港市天气寒冷的时二,A.甲附近 B.乙附近 C.丙附近 D. 丁附近【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分布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 向东,周期是一年.地

19、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 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 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读图可知,当地球运行在图中的丁位置时,为北半球的 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为冬季;位于北半球的 我国江苏省连云港市天气寒冷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有可能位于图 中的丁处.根据题意.故选:D17、(2016?邵阳)小芳发现,邵阳夏季天黑得较晚, R 一 冬季天黑得较早,如图漫画所示,造成昼夜长短差 也 异的原因是()A.月球的自转 B.月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

20、地球的公转【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 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 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解答】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 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 球公转,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 化以及地球五带等

21、现象;邵阳夏季天黑得较晚,冬季天黑得较早是地 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根据题意.故选:D.18、(2016?黑龙江)2016年6月27日地理结业考试,此时地球运动到图中哪两点之间()A. A和B之间B. B和C之间C. C和D之0间D. D和A之间【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 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 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

22、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 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 3月21日前 后;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 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C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 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 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 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 是12月22日前后.2016年6月27日地理结业考试时位于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即地球 运动到图中B和C两点之间

23、.故选:B.19、(2016?咸宁)读图的地球公转示意 图,当地球处于B位置时,会出现下列 哪些情况()A.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日B.此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 C.此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D.这一天咸宁市的昼夜情况是昼长夜短【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 12 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 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 6月22日,北半球昼 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 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

24、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 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图中B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故 A正确;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 B错误;夏至日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故 C正确;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故 D正确.故选:ACD.20、(2016?衡阳)6月20日衡阳昼夜长短分布情况(表示黑夜,表示白昼)可能是()A. I I I B. J C, 1 D,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 12 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 直射在北回归线

25、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 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 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 3 月 21 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 9 月 23 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 6 月 20 日接近夏至日,此时北半球的衡阳昼长夜短,故 B 正确故选: B 21、 ( 2016?绍兴)下列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直接影响的是()A 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讯会受到明显影响B 引发火山喷发C.引起板块张裂D 造成地震频发【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海陆变迁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电离层

26、,扰乱无线电短波通信;对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极地附近产生极光;气候发生异常:暴雨、干旱等【解答】 解: 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讯会受到明显影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 火山喷发、 板块张裂和地震频发不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故选: A 22、(2016?荆州)如图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t- 0图,图中依次表示我国法定节假日正确的是()A.国庆节、元旦节、劳动节 B.劳动节、国庆节、元旦节C.元旦节、国庆节、劳动节 D.元旦节、劳动节、国庆节【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 12 月22

27、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 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 6月22日,北半球昼 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 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 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读图可得,所示的是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则此时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 此时是元旦,所示 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 所示的是劳动节,所示地球运 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是国庆节.故选:D.23、(2016?广安)下利关于地球仪和经纬网的说法,正确的是()A.本初子午线是东、

28、西半球的分界线B.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C.所与纬线的长度都相等D.纬度3060称为低纬度【考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专题】经纬网图【分析】 在地球仪上,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最长的是赤道;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解答】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 E 和 20 W 组成的经线圈,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故选项 B 符合题意;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所有纬线的长度不一定相等, 最长的是赤道,故 C 不符合题意;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

29、选: B 24、( 2016?凉山州)下面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B 经线长度不相等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

30、,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解答】解: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故A 正确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故B 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C 错误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 W 以东、160 E 以西为东半球, 20 W 以西、160 E 以东为西半球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 A 25、 ( 2016?咸宁)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A 越来越大B 越来越小C.由大到小再变大D.由小变大再变小【考点】经度与纬度的划分【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

31、0 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 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来越大,北极是北纬 90 ,赤道向南度数越来越大,南极是南纬 90【解答】解: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 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 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根据题意故由北极点到赤道再到南极点,纬度数变化情况为大-小-大故选: C26、 ( 2016?上海)本初子午线是指()A. 0 经线 B. 180 经线 C. 20 W经线 D. 160 E经线【考点】重要的经、纬线【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 以西是西经, 该经线

32、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解答】解: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 ,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依据题意故选: A 27、 ( 2016?绥化)地球仪上的0 纬线也叫()A.赤道 B.本初子午线 C.南回归线D.北回归线【考点】重要的经、纬线【专题】经纬网图【分析】 纬线的长度不等,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解答】 解:纬线的长短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即0 纬线故选: A 28、 ( 2016?咸宁)我们利用经纬度的目的是()A 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B 更好的认识地球的性状C. 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D

33、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答】 解: 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因此,在军事、航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依据题意故选: A 29、(2016?泰安)关于某地(40 N 90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B 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C.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D.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

34、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 就是东经, 用符号 E 表示,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 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 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 E以西为东半球,20 W以西、160 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 (0纬线),以北为北半球(北 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 3060为中纬度地区

35、,6090为高纬度地区.由此可知,点(40 N, 90 E)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依据题意.故选:B.30、(2016?达州)读经纬网图,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的经纬度为(60 E, 40 N)B.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早C.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只有丁点D.位于西半球的只有甲点【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 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表示;若相邻两条

36、纬线的纬度 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 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乙点的经纬度为40 E, 60 N;故A错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晚;故 B错误; 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丙、 丁点,故C错误;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20 W以东、 160 E以西为东半球,20 W以西、160 E以东为西半球.从图中 可以看出,位于西半球的只有甲点;故 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31、(2016?绍兴)根据如图地球仪中的经纬网判断,下列对

37、处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属于中纬度地区B.地位于地的正南夕方C.地属于北温带D.两地均位于东半球【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利用经纬 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 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 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地的纬度是23.5 N;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

38、 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地位于低 纬度;故A错误.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 北方向;可判定,地位于地的正南方;故 B正确.地的纬度是0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 N-23.5 S,北温带的纬 度范围是23.5 N-66.5 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 N-90 N, 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 S-66.5 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 S-90 S;可判定,地位于热带;故 C错误.图中无经度,无法判定、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故D错误.依 据题意.故选:B.32、(2016?莆田)图中表示南纬23.5 ,东经20的点是()

39、A.甲B.乙C.丙D. 丁【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 置.【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 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 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 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 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0 , 66.5 N;乙点的经纬度是20 W, 23.5 N;丙点经纬度是 0,0; 丁点的

40、经纬度是20 E, 23.5 S;根据题意.故选:D(2016?张家界)根据经纬网图判F对说法正确的是(A. C在B的西南方,B位于北半球 /、B. B在D的西北方,E位于西半球1 Rno1500165C. D在E的东北方,D位于东半球D. C在E的东北方,C位于西半球【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 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20 W以东、160 E以西为东半

41、球,20 W以西、160 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C在B的正西方;B点的纬度是60 N,位于北半球;故A错误;B在D的西北方;E点的经度是165 E,位于西半球;故B正确;D在E的正东方;D点的经度是165 W,位于西半球;故C错误;C在E的西北方;C点的经度是位于150 E,位于东半球;故D错 误;依据题意.34、(2016?广西)如图为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A. 40 N, 60 W B. 40 S, 60 E C. 40 N, 60 E D. 40 S, 60 W【考点】用经纬网

42、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利用经纬 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答】解: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 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 就是西经,用 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表 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40 N, 60 E.依据题意. 故选:C.35、(2016?鄂州)如图,图中湖北鄂州(30.23 N,100 B隼乙114.52 E)位于甲、乙、丙、丁

43、四地中的()* w*VA.甲地B.乙地C.丙地D. 丁地1【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 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 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 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及湖北鄂州的坐标 30.23 N、114.52 E,读图分析可知,30.23 N应位于40 N的南方,

44、丙、丁符合要求; 114.52 E应位于100 E的东方,乙、丁符合要求;由此可知,图 中湖北鄂州(30.23 N, 114.52 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丁地;依据题意.故选:D.36、(2016?咸宁)读图,关于图中各点的说 = “法正确的是(),一二“、:一 ZA. A点的经纬度是90 E, 60 N.A .;切 /B.图中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一. 匕工一口* C.图中四地中,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D 地位于地的东南方【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

45、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 就是东经, 用符号 E 表示,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 表示【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依据经纬度的判读, 图中 A 点的经纬度是90 E, 60 N; 故 A 正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W 和 160 E 组成的经线圈,20 W 以东、160 E 以西为东半球,20 W 以西、160 E 以东为西半球由此可判定,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故 B错误;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