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修改板.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584829 上传时间:2021-08-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修改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修改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修改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修改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修改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修改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修改板.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施工工程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1施工测量部署1.1施工测量的总体思路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物,地上塔楼13层,建筑高度为59.200m,。为满足工程施工特点,该工程的平面控制网按照“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由高到低设置二级控制网,各级控制网相互衔接,统一为整体系统。垂直控制网采用天顶法、坐标法对各施工阶段进行针对性的设置。拟在中间层增加垂直控制网传递层,减小结构自振、风振对施工测量精度的影响。垂直控制网的传递按不超过50m的高度进行设置。根据设计要求,以总包提供的高程水准点为基准,在场地建立高程控制网。塔楼上用水准仪引测标高形成楼层标高控制网。1.2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2、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施工流程和测量规范的熟悉,测量方案的确定,对总包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交接和校核,并做好记录。针对该工程测量难度及工程量安排测量人员数量及分工,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均按照国家规定检定合格,并在使用有效期内。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将及时校正以保证仪器的使用精度。1.3测量仪器配置主要测量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用途精度指标1经纬仪DT-02L2台轴线测量22水准仪KL432 NAL1322台标高测量1mm/km3对讲机飞达信3台1km4塔尺5m2台标高测量5水平尺8008预埋件测量6磁铁线

3、坠0.5kg2预埋件测量7钢卷尺5m5测量放线8大盘尺50m2测量放线2测量人员的配置为保证测量工程的施工质量,配备有多年测量经验的专业测量人员5名。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测量工作分为放线和复核两项工作。复核职责:、负责制定整个项目的施工测量方案,并对施工测量工作进行统一管理。、负责从总包单位接桩并进行复测和检桩工作,向施工队测量人员交桩。、负责对轴线控制点、水准点等重要施工测量控制点和控制轴线进行复核。、对现场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定期进行复核,确保其可靠、准确。、负责施工测量技术管理和竣工测量工作及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负责整个工程的轴线及高程的闭合工作。放线职责:、检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并对本区

4、域的测量标志进行保护。、测设和加密本区域所需的主要轴线点、和水准点,并报测量主管机构检测。、负责施工放样、定位和其它零星测量工作。、负责控制点埋设工作。、经常检查和保持测量控制点的完好性以及相邻点间的通视。、负责施工测量资料的收集。3平面控制网的建立进场后,在业主、监理的指引下,对二级测量控制网办理正式的书面移交手续,实地复核点位。平面控制网是幕墙装修观测施工测量的依据,也是监理等各检测单位复查的基准。布网要求:各级平面控制点可靠、稳定、使用方便;通视条件好,检校方便,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由于该工程量巨大,而且工况复杂,因而必须设置二级平面控制网,而且各级控制网之间必须形成有机的整体。由此本工程

5、建立二级平面控制网。3.1首级平面控制网首级平面控制网是在总包提供的二级控制点基础上,根据建筑物的总平面定位图,建立一个稳定可靠,不受施工影响的施工控制网。该首级平面控制网是幕墙装修测量和复核的唯一依据,也是幕墙装修施工队测量的唯一依据,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保证这个控制网的稳定可靠。该控制点的设置位置选择在稳定可靠处,并定期复核。且设置保护装置。3.2二级平面控制网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布网以首级平面控制网为依据,布置在施工现场以内相对可靠处,用于为受破坏可能性较大的下一级平面控制网的恢复提供基准,同时也可直接引用该级平面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测量。二级平面控制网应包括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并组成封闭图形

6、。由于布设在基坑附近,每次使用时要复测二级控制点的坐标,确保二级控制点的准确性。3.3垂直控制网的建立为了保证幕墙垂直度、几何形状和截面尺寸达到设计要求,该工程的垂直控制采用天顶法、坐标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由于该工程的垂直测量控制比一般工程精度要求高,拟采用经纬仪。依据二级平面控制网在首层楼面上建立的垂直控制网,在顶层垂直基准点上架设经纬仪,将垂直控制基准点逐个投测至施工楼层面,放出控制轴线。幕墙装修根据楼层控制轴线测放出其施工控制线。4幕墙施工测量4.1埋件施工测量依据二级控制网,在内围找出4个控制点A、B、C、D形成一个三级平面控制网,在通过三级平面控制网测出与主体各轴线之间的数据关系,

7、放出各柱子的控制线,控制线纵横两边错开柱子0.51米为宜。这样可以避免放线时,因为柱筋引起的视线不通。轴线控制线放出后,再依据此线放出各细部尺寸来控制龙骨安装4.2垂直控制网分段投测为减小高层施工测量精度受结构自振、风振、日照,以及测量仪器精度影响,采用分段投测和分段控制,在中间层增加垂直控制网转换层。本工程拟每隔80m为一个投测段,即在F1、F7、F15层设置垂直控制网的转换层,将第一阶段控制网升至第二段起始楼面,作为第二段楼面的控制.4.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现场建立高程控制网。根据总包提供的水准点在每层的核心筒结构上做好高程标记,利用此标记引到需要安装埋件的

8、柱子和楼板上来控制埋件的设计标高。现场共引测3个高程基准点BM1、BM2、BM3并组成闭合的水准路线。BM1、BM2、BM3组成高程控制网,它不仅是土建、钢结构、幕墙装修、机电安装标高控制的依据,还可以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本工程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8.000m。 首先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首层核心墙外壁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建立+1米标高基准控制线,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围绕核心墙弹出墨线,并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本工程高程基准线分别布设在1 层、5 层、10层、13层。标高的竖向传递,用50米大盘尺从基准标高线竖直量取。在核心墙三个面每隔10层左右(接近50米)分阶将标高控制

9、点分阶段向上转移。量取时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采用往返引测法,引测到同一目标高度,引测完成后,三点进行闭合检查,建立水准点标志。 之间楼层则在下方基准标高线处逐层排尺量距。4.4龙骨施工测量龙骨在安装前要通过测量放线来控制龙骨的准确性,通过轴线与龙骨之间的数据,引出每个面的龙骨进出位控制线,10层的龙骨进出位控制线在4个角的部位必须为90度闭合,13F龙骨的进出位同上。从13F放出单元竖向龙骨的垂直线,来控制各竖向龙骨的垂直度。45 测量点的制作所有立面的测量点均采用角铁膨胀在楼面上固定,并采用满焊来保护测量点,平面采用油漆做三角形来固定测量点。4.6测量点的保护因各测量控制点是控

10、制龙骨安装的精度,所以对各控制点的保护一定要牢固,不能让控制点位移。采取用角铁做保护套来保护测量点并要定期检查控制点的位置是否发生位移,如有位移及时调整。4.6板快安装测量通过1F的轴线找出各个面的板快完成控制线,1F的板快完成控制线在4个角的部位必须为90度闭合,13F同上。在每条柱子的阳角的地方放条垂直线,控制板快的安装的垂直精度,在梁的板快安装前放一条水平控制线来控制板快的水平精度。其它施工段板快安装同上。4.7幕墙钢结构施工测量通过轴线与钢结构完成面的尺寸找出各个钢结构面的进出位控制线,在每条竖向钢结构龙骨上放一条垂直线来控制竖向钢结构的垂直精度。e2)利用各轴线与幕墙龙骨的尺寸,放出

11、各龙骨的进出位控制线。在每条竖向龙骨上放条垂直线控制竖向龙骨的垂直精度。5测量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为保证测量工程的施工质量,按排专职人员进行测量防线,并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操作。(2)测量仪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年检鉴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当及时校正以保证测量精度。(3)设置的测量控制点、标高控制点要设置保护装置,确保测点不被损坏;测点附近严禁堆放材料,避免影响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级别精度要求复核周期方法角度边长首级平面控制网91/240001次/每月导线测量二级平面控制网151/150002次/每月导线测量三级平面控制网51/2

12、00001次/3层边角测量首级高程网4L(L为往返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1次/每月往返附合闭合差楼层基准标高网3mm1次/每层环线闭合差轴线投测允许偏差 项目内容 允许偏差(mm ) 每层 3 H30 530H 60 10 60H 90 15 90H1 20 20 120H 150 25 轴线坚向投测总高 H(m) 150H 30 标高传递允许偏差 项目内容 允许偏差(mm ) 每层 3 H30 5 30H 60 10 60H 90 15 90H1 20 20 120H 150 25 标高坚向传递总高 H(m) 150H 30(1)测量精度保证措施从以上误差理论分析可知欲提高钢结构施工测量精

13、度,应从确保控制网点位元精度和采取合理施工放样方法两方面努力。主要措施为:1)、与主体施工要求相适应的施工控制网等级。结合以上误差分析理论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平面控制网按照一级导线精度要求布设,高程控制网按照三等水准精度要求布设,能够确保控制网点位元精度要求。2)、置相应精度等级的施工测量仪器,提高测量放线精度。拟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现场测量放线,该仪器测角标称精度为:2,测距标称精度:土(2mm2PPm),测设精度满足施工定位要求。水准仪器标称精度为:1公里往返测标准差1.0mm。(2)误差来源危害分析在正常情况下钢结构安装误差来源于: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因自重产生的变形、因日照温差造成的缩胀

14、变形、因焊接产生收缩变形。结构由局部至整体形成的安装过程中,若不采取相应措施,对累积误差加以减小、消除,将会给结构带来严重的质量隐患。为消除隐患,保证测量精度,测量施工应在 风力四级以下,温度535范围内进行测量放线工作,方可保证测量精度。 针对以上分析,消除安装误差,应当从安装工艺和施工测控两方面采取以下措施:针对以上分析,消除安装误差,应当从安装工艺和施工测控两方面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过程中,构件应采取合理保护措施。由于在安装过程中,细长、超重,构件较多。构件因抵抗变形的刚度较弱,会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为此,构件在运输、倒运、安装过程中,应采取合理保护措施,如布设合

15、理吊点,局部采取加强抵抗变形措施等,来减小自重变形,防止给安装带来不便。2)、在构件测控时,节点定位实施反三维空间变形。钢构件在安装过程中,因日照温差、焊接会使细长杆件在长度方向会有显著伸缩变形。从而影响结构的安装精度。应此,在上一安装单元安装结束后,通过观测其变形规律,结合具体变形条件,总结其变形量和变形方向,在下一构件定位测控时,对其定位轴线实施反向预偏,即节点定位实施反三维空间变形,以消除安装误差的累积。(4)测量质量保证措施1) 测量过程中严格按照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测量,并实行复核制度,做到点点有复核,前一步末检核合格,不进行后一步的测量。2) 须在测量前,对涉及的仪器,钢卷尺等测量工具进行必要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到测量施工中。3) 控制点测量作业要做好书面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用到的全部测设数据,进行计算,并交由测量主管负责人复核。4) 每次放样,放高程前必须与控制点进行复核无误后才进行细部放样、放高程工作。5) 需定期对轴线控制桩进行复核,防止因人为原因变动导致桩位位移或受破坏影响测量的精度。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