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健康教育.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589623 上传时间:2021-08-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健康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健康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健康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健康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健康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健康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健康教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健康教育江苏省中医院全国肾病血液净化中心 赵娟 邮编:210029【摘要】目的 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人工肾透析患者30例,对其及家属加强健康教育,并观察健康教育效应。结果加强健康教育后,30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对透析患者及家属加强控制体重增长的健康教育可以增进其对透析相关知识的了解,使患者能积极配合透析治疗,提高透析充分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病情稳定。【关键词】 血液透析;控制体重;健康教育随着尿毒症患病率的日益增高,血液透析患者群体的日益扩大,如何提高维持性血

2、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最终使患者并发症减少,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是从事血液净化工作的医护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临床上经常遇到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超过干体重5%,严重者出现心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透析至快结束时出现肌肉痉挛,呕吐,甚至意识丧失的患者。因此,加强如何设定、保持合理的干体重,控制体重增长,减少并发症的健康教育,达到充分透析,进行了初步探讨。对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人工肾透析的30例患者及家属加强了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人工肾透析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跨度为26至50岁,病情严重程度差别尚小

3、,职业包括:干部、职员、工人、农民、无业人员,血透时间最长为8年,最短为半年。对其及家属加强控制体重增长的健康教育。1.2结果对30例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教育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降低了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血透知识的进一步理解。2.健康教育2.1健康教育方法,将集中讲课及个别交流应遵循“因人、因材施教”原则,将集中讲课及个别交流揉合在一起,使健康教育既有整体性又有针对性,健康教育覆盖面及有效性得到提高。2.2健康教育内容应具体简单,使患者及家属易于掌握。内容包括干体重的概念,透析间期控制体重的必要性。2.2.1干体重的定义 干体重是指患者能耐受的最低体重,在透析中及透析后

4、既无水潴留,也无脱水现象时的体重,也就是所谓的水负荷平衡状态时的体重,精确的说是组织间隙无过多的水分。在达到干体重时,病人无不适主诉,精神良好,呼吸平稳,血压稳定,无浮肿,X线及B超显示无肺水肿,无胸腔积液,各组织脏器均无水肿。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患者体内存在过多水分,容易在透析间期发生水肿、胸闷,夜间睡觉不能平卧甚至急性左心衰竭,透析中容易出现血压下降,甚至意识模糊等症状;血容量过多,心排血量增加,致使高血压难以控制,久之全身重要脏器水肿及淤血。反之,若控制体重得当,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压力减轻,重要脏器并发症会减少。为此,患者应做一份透析日志,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自己的病情,严格限制液体摄

5、入,控制体重增长,配合治疗。干体重也并非一成不变,常因病人的身体情况、饮食、营养、气候变化而有所变化。临床上经常见到因食欲降低、生活贫困而摄入不足、营养不良,或因疾病的进展导致干体重不断下降;反之,透析比较充分,营养有保障的患者随着肌肉量的增长而干体重则逐渐增加,故患者应及时的配合医生设定好自己的干体重,共同参与治疗方案的确定。在实践中,理想的干体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必须循序渐进,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透析治疗而得到,达到干体重时间的长短则依患者病情的状况、对透析治疗的反应、医嘱的遵从性等而差异较大,短则数周,长则数月甚至半年以上才能使患者逐步达到理想的干体重。2.2.2 透析间期体重的控

6、制不良的危害性,患者透析间期体重普遍增长过多,严重影响透析质量,文章报道,有63.31%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大于干体重的5%,能够合理控制体重增加的仅占36.63%。造成透析间期干体重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与透析开始时尿量多少(或残存肾功能情况)、饮食结构、经济负担、透析间期的长短、遵医行为等有关。因此,我们的经验是患者从进入血液透析前开始,就要接受透析有关知识的指导,要求患者透析间期每日固定清晨起床后自测体重,排除饮食、衣服变化的影响,体重在两次透析间期的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3%5%,一般不超过2.0kg。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如不吃含水量多的稀饭、面条等,主食吃馒头、干饭,不随意吃零食,尤其不随意吃

7、腌制食品,采取低盐饮食,减轻肾脏负担,也有利于减少口渴的感觉,限制水果摄入,控制饮水,有尿者测24h尿量,量出为入,每日入液量应为尿量加500 ml;无尿者必须严格控制水钠摄入量。研究认为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超过4.8%,即反应水盐的过度摄入,与病死率的增加有关。2.3健康教育应持之以恒地进行,跟踪随访,横向及纵向比较,分阶段进行,及时给病人相关指导,调动病人积极性,注重心理调护及人文关怀, 培养患者对血液透析正确的观念,血液透析仅能代替部分肾脏功能,不能根治尿毒症,但是合理透析治疗配合药物、营养、运动,能提高生存质量,以此增强患者生存的信念。针对首次透析患者往往易产生恐惧和悲观失望的心理,给予必

8、要的心理护理,同时向患者介绍本单位的规模、特色,尤其是先进的技术、规范的管理以及身边控制体重增长成功,透析质量较高的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积极配合透析治疗,并有助于形成融洽的护患关系,调动家属的力量,共同支持、鼓励和监督患者,严格控制体重增长,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及护理教育。3. 小结设定好患者合理的干体重,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得当,透析并发症减少,舒适度提高,需要血液净化医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主动地对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做好科普宣教工作,使透析患者能充分认识自己所患疾病的特点,使之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标。【参考文献】 1.王质刚.血液净化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80-381.2.梅长林.实用透析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93-4973.倪兆慧.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防治.中华肾脏病杂志,2007,23(8):489-4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