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教案_1.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1594982 上传时间:2021-08-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教案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教案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教案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教案_1.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难点:添加合适的辅助线.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_角?3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20。,求它的顶角度数.引入新课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它的周长分为 15cm和6cm的两部分,求这三角形各 边的长.学生可能利用算术的方法,计算出腰长为 10底边长为1.也可能算不出来,这里 教师可作如下引导:在图1中,AB=AC D为AB的中点(即AD=DB)设AD=xcm)则AB=AC=2cm小线 定义).由AC+AD=15cm得2x+x=15.解得

2、x=5本题是利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得的,此法对于某些几何计算题来说,简捷而有效.新课例 2 已知:图 2,在ABCt, AB=AC 点 D在 AC上,且 BD=BC=ADzABC#角 的度数.分析:欲求三角形各角度数.只需求出/A度数,把/A度数作为一个未知数x, 则/A=/ i=x , Z2=Z A+/ 1=2x , /ABCW C=Z 2=2x .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 理于 ABC求出方程所对应的几何等式:/A+/ ABC廿C=180 ,即可得出关于 x 的方程 .例3已知:如图3,点D E在4ABC的边BC上,AB=AC AD=AE求证:BD=CE.通过分析使学生发现,要作AF,BC即底边上的

3、高这条辅助线(这是证明的关键所在) , 并告诉学生这是等腰三角形中一种常见的辅助线. 利用这条辅助线就很容易证得结论 . 并说明,这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来证明的题目 .小结1. 列方程解几何计算题是几何计算题的一种重要解法, 在这种解法中, 寻只几何等式(如例2中/A+/ ABC廿C=180 )是基础,把几何等式的各项转化为未知数x的代数式是关键(如/A=x , /ABCW C=2x ).2. 对于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要灵活运用 .练习 : 略作业 : 略思考题:例3中辅助线改为 ABC勺顶角平分线AF,写出证明过程.四、教学注意问题1.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灵活、 综合应用, 防止依赖于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思维定势.2. 要防止“三线合一”性在应用中出现的错误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