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灯生产过程控制.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601020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灯生产过程控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节能灯生产过程控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节能灯生产过程控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节能灯生产过程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灯生产过程控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节能灯生产过程控制 一元器件选择与检验 节能灯的构成大家都知道了,而节能灯是否真正可以达到节能、耐用效果则取决于节能灯的核心部分:机芯与灯管。今天着重介绍机芯所使用的关键器件的选择与检验。 要正确选择好节能灯使用的材料,首先,要了解节能灯工作时的几个关键电路。一般情况下,节能灯由输入电路、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启动电路、脉冲电路、保护电路、输出负载电路构成。而各电路使用的元件标准都有所不同。如电阻,某些电路电阻的阻值要求精确到1%,而有些电路阻值误差值可以放宽到5%。一个节能灯机芯由三十多个元件构成。不能一个一个元件进行介绍,下面就三个关键电路使用的元件进行分析: 第一、滤波电路: 这个电路

2、中的主要元件是电解电容,在参数匹配正确的情况下,节能灯是否耐用,电解电容的选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电解电容选择上应该注意选用高频低阻,耐温105以上容量误差10%左右的。大功率节能灯无论是一体化还是分体式,应选择正宗进口品牌的电解电容为好。因为,国内品牌品质参差不齐,一致性不理想,特别是关键工序控制与国外技术相比真是无可比拟。 电解电容检验,应先加温,按标称值,加热后进行性能检验。超出10%误差的不应使用,耐压测试按标称值1.5倍进行检测。 第二、启动电路: 启动电路所用元器件为电阻、二极管、三极管。启动电阻应选择碳膜为好。因为碳膜电阻耐冲击,用于三极管旁边的基极电阻和射极电阻,如果是大功率

3、节能灯,应选择线绕电阻。因线绕电阻遇热后,阻值的变化不大。三极管应选择进口品牌。因为进口品牌三极管一致性与稳定性比国产品牌要好。封装工艺控制比国产品牌要严谨得多。 三极管的检验:应加温120再进行20冷冻,然后进行性能测试,耐压测试应大于400V, 值的配对要进行二次:一次是静态;第二次是动态。大部分厂家在三极管值配对时忽视了这一点有部分厂家甚至没有进行测试配对就直接使用这就是造成批次产品为什么有好有坏、有耐用有不耐用的原因。 第三、输出负载电路: 此电路主要元件是输出电感与负载电容。负载电容应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大功率节能灯负载电容应选择耐压1600V以上的CBB81系列,容量误差值小于5%

4、耐温105以上的为好。 输出电感使用的漆包线上选用高强度。耐温180以上的多股线,最好是选用纱包线,磁性材料应选择PC40正温系数的居里点应大于180,用于脉冲电路的磁环应选用负温系数的居里点应大于180。磁性材料厂家确认后,不要随便更换,因为电感使用磁性材料很多参数,没有专业设备是检验不出来的,只好由磁性材料厂家来控制,最好是选择台湾产或进口磁性材料。这样虽然成本是高一点。但产品质量有保障。 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节能灯生产厂家都面临着成本的这个问题,上述节能灯三个主要元件我都建议用进口的,对节能灯材料成本确实有影响,特别是目前阶段,所有元件都涨价,而终端产品节能灯的销售价越降越低,甚至

5、有不良厂家抛出的产品市场价远远低于材料成本价。而真正想为节能降耗与绿色照明事业做点贡献的厂家,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才能冲出这个局面呢! 第一、只能从企业内部管理着手,降低管理成本建全质保体系,特别是IQC的管理,真正把握好“病从口入”的这个关,减少生产过程的失误,提高批次产品一次性合格率。 第二、创建自己的品牌,以质取胜。 第三、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以诚服人。 有了好的器件,生产出来的机芯。如何才能与灯管进行最佳匹配。 请关注下篇节能灯生产过程控制之(二)灯管的选择与检验节能灯生产过程控制(二) 灯管的选用与检验 上篇讲到了节能灯的好坏取决于机芯与灯管,这里重点谈谈灯管的选用与检验: 节能

6、灯管选用时一定要选用稀土三基色灯管,现在一般正规厂家出厂的三基色灯管都能达到使用寿命8000小时以上.光衰达到2000小时20%。而卤粉管使用寿命则在2000小时左右,有的使用寿命更短。稀土三基色灯管的优点在节能灯的好处文章中有介绍,这里不重复。下面重点谈一谈灯管的检验: 一、尺寸: 灯管的基本尺寸应符合企业要求与标准,排气管烧结点长度应4.5MM.灯管弯头处相对高度不得相差1MM.平头面应基本持平,相差高度应小于3MM。每一单管端偏离灯管中心线不大于2度。 二、外观: 灯管外观均匀对称,两管之间接桥大小尺寸为79MM两管中间距离为50.5MM,两管之间应加固定珠,桥体表面光滑,厚度不超过两管

7、平面。 三、外表划痕: 灯管可视面划痕宽度应小于0.2MM,长度小于管体的1/3,并不影响外观。 四、粉层异物: 灯管可视面表层(油迹、脱粉、黑头、气泡)不超过2点,灯管粉层要求均匀,无明显影响外观的粉迹,粒子粗等现象,粉层厚度以在透视场中不能明显看见灯丝为宜,并无明显灯丝黑影.不得有大量的黑斑存在。 五、内在质量: 灯管的光电参数应符合双方企业标准,目测灯管光色基本一致.光效:每瓦大于65LM/W,显色指数大于80,老练过程中不得出现黄黑管。灯管功率:在配备标准电子镇流器测试时稳定功率,不得小于标称功率的85%。 灯管的选择与检验对于大部分厂家来讲,都没有进行检验,进厂检验主要装配时打一下火

8、花,灯管发光就认为可以,这是个最大的误区。另外灯管检验合格后入库后,最好有一个储存时间,一般1020天为宜,在储存期内,可以排除灯管慢露的问题,有些节能灯出厂后,客户使用时间不长灯管就发黑或发红。主要原因就是灯管排气不干净和慢露造成的。所以在灯管使用和检验上应高度重视。 欲知节能灯关键工位的控制,请关注下篇节能灯生产过程控制之三关键工序的检验节能灯生产过程控制(三)关键工位的控制 每个制造企业的产品生产都有一个作业流程,依据作业流程在关键工位设置控制点(QC)。现在就节能灯生产过程,特别重要的关键工位控制进行分析。 一、浸锡工艺: 电子元件插在电路板上后,下道工序就是浸锡了,目前节能灯生产企业

9、90%左右都还是手工浸锡,手工浸锡时一定要注意锡炉的温度,不能超过250,浸锡前助焊剂应避免弄到电路板上面的元器件上,特别是带异常保护功能的分体式节能灯。因为大部分助焊剂存在导电物质,可致使镇流器工作时漏电流增大,开路试验时容易坏机。为了慎重起见,最好浸锡完毕后对电路板进行一次清洗。 二、检板工艺: 这个工艺大部分厂家都只注重于电路板焊点的工艺,忽略了电路板上面元件的使用正确与否,其实增加一个检板QC对节能灯的后序生产的品质有很大的保障,并能直接降低由生产失误造成的损失。 电路板焊点检查应着重于虚、假、连焊的检查。特别是虚焊、假焊。同一元件批次产品生产、百台中有五台或以上存在虚焊、假焊时应检查

10、该元件的引脚是否氧化,不要头疼医头,要从源头抓起。有些节能灯在使用过程中时亮时不亮,就是元件假焊造成的。 三、测试工艺: 节能灯测试时应用150V进行低压启动测试,然后缓慢调高电压至220V,在调压时测试人员要观察灯管的亮度是否有异常变化,特别是频闪现象,220V观察参数时,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偏离较大的应该对批次产品进行分析追索,甚至停产待查出原因,做出更改和预防措施后,方可继续生产。 四、老练工艺: 大部分节能灯生产企业都是选择自动化流水线进行老练,而老练时都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老练时,产品运转时的状况,90%老练工艺人员,只管上灯、卸灯,究竟老练时坏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高

11、压区、低压区、加温区或者是冲击区坏的都不管。 真正一个节能灯行家,在产品批量老练时,只要细心观察一下老练时的状况,用手摸一下节能灯外壳的温升,就能知道该批次产品的参数匹配,材料选择是否正确。低压区应注意就是启动特性,加温区应注意频闪的现象,高压区应注意烧机的现象,冲击区应注意启动一致性是否完好。这是老练工艺必须做到,并做好纪录的不能只管过程,只问结果的做法,好多灯在加温时频闪,并不会坏,但它是一个故障灯,不能流向市场,坑害顾客。 五、生产传票: 生产传票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产品出生证明,一个生产传票的制作与使用,直接体现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生产传票的制作应从元件检验开始,到产品出库止。从传票填写资料上能反映批次产品的过程状况,传票应由一人负责,各工段责任人在工段工艺完成后签名。生产过程控制填写,应与现场抽检状况相符,并由被抽检人确认签名,生产传票保存应超出产品质保期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