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曝光基础与练习.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608262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曝光基础与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正确曝光基础与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正确曝光基础与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确曝光基础与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曝光基础与练习.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光圈,快门,iso光圈 经常看到的标识是 1.8 2.8 3.2 4.5 5.6 其实表示的意思是1:1.8 1:2.8 1:3.2 1:4.5 1:5.6所以,数值是分母上的,那么光圈值越大就是分母越大,光圈就越小。快门就是进光的时间(快门从开到关闭的时间)常见的值有1000 800 300 125 50 30等,这其实也是分母上的数字,表示1/300秒的曝光时间,所以值越小曝光时间越长,但是如果超过1秒的曝光,是用1” 1.25” 3” 的符号来表示的,这时候直接表示曝光秒数,越大表示时间越长Iso 表示感光元件(cmos感光器,相机的核心,相当于胶卷)对光的敏感度,敏感度高说明了一点点光

2、也能被cmos捕捉到,感光度低那么我们就要通过更大的光圈和曝光时间来弥补了,不然就会很暗甚至一片漆黑。但是iso的提升是通过增加电压来使cmos更敏感的,所以更高的iso,也会有更多的噪点(照片上暗处的杂点,影响画面质量)最初开始拍照就要了解这三者的关系,这三者运用熟练了才算入门了,auto档就是由相机来帮你完成这三者的协调,让你拍的照片不会太亮(过曝光)也不会太暗(欠曝光)下来做一些实践和练习首先我们来玩光圈,那么就固定掉快门速度和iso。光圈就是一个孔,孔大了自然进光就多,如果我们在一个暗环境,快门的要求很苛刻(没有三脚架,快门不能太慢因为手会抖动)同时对iso也要求不能改变(已经到了可承

3、受噪点的极限比如iso1600)那么更大的光圈显然可以提升照片的亮度,而且光圈对曝光的影响比较大,因为孔的面积是平方值,大一档光圈可以亮不少。练习:在固定的光亮环境下,用m档(全手动模式)架上三脚架,快门锁定在1/10处,然后从最大光圈到最小光圈拍一组照片,熟悉每个光圈对光的影响,并熟悉如何曝光才最接近肉眼看到的亮度水平(很难达成)衍生内容:光圈的另一个作用是控制景深,大光圈景深浅,小光圈景深大。景深就是你的对焦能对准的一个空间深度,如果景深很大,那么你的对焦会很轻松,离开你近的和远的东西都是清晰的,相反,景深小的时候,只有靠近焦点的物体是清晰的,其他的位置就虚化了,所以光圈越是大(分母值越小

4、)对焦的范围越是小,对焦范围之外的虚化的部分,叫做焦外,经常看到说焦外成像质量,就是说虚化的部分是否柔和均匀细腻。然后我们来调整快门,同样,用m档,锁定光圈和iso,只观察快门对曝光的影响,三脚架还是必须的,因为档快门低于安全快门的时候,手持的抖动就会使得画面模糊。室内的快门从1/50 1.5” 的范围测试就可以了,然后对比照片的曝光亮度,哪个比较接近肉眼观察到的室内光亮。快门的局限性:安全快门,因为快门是曝光的时间,时间长了,就会暴露出手抖动时候对画面的影响,如果是三脚架,对快门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你可以曝光10分钟都没有问题,除非三脚架不稳定,强风等极端条件。但是手持的时候我们的快门要足够快

5、才能保证画面是清晰稳定的,一般安全快门是焦距的倒数(手持状态,不在颠簸路面或运动条件下)比如你现在的镜头焦距是35mm,那么你的安全快门是1/35,比这个时间更长的曝光都有一定几率会让画面模糊,广角端一般是14-28mm的焦距,快门速度只要比1/101/30更快的都可以保证画面,长焦端一般在70-400mm的焦距,快门速度必须保证快于1/70甚至1/400才能达到稳定的画面。所以广角端对快门要求低,长焦端对快门要求就更高了(要求更快的安全开门)知道这个特性后,如果是室内或者步行可以涉及的范围内,我们可以在极端条件下(光圈,iso都在极限了,还是曝光不足,需要更慢的快门),利用更广角的焦距设置来

6、降低安全快门的速度,让我们的拍摄更稳定方便,(广角的弊端暂且不讲),而设置广角后画面会变广,主题会缩小,那么你可以用自己的跑动来移近一些让主题变大,所以开始说了这个办法用在室内或者步行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是可行的。快门的衍生内容:快门可以拍摄出特殊效果,比如高速移动的物体,在很快的快门下就变成了静止的物体,我们叫这种特性为凝固性,我们可以用高速快门拍摄到飞行中的鸟,溅起的水滴,运动员动作的瞬间。慢快门则可以表现时间的流逝,比如流水如果用慢快门去拍摄,可以拍到云雾状的效果,夜晚开过的车灯也会在慢快门中留下一道光线等等。这时候我们运用快门不是为了曝光的亮暗,而是特殊效果,所以要通过其他手段来修正曝光(

7、光圈,iso,闪光灯,滤镜等),不然慢快门会让画面过曝,快快门会欠曝。Iso设置比较简单,较低的iso虽然感光度差,但是有更好的画面质量(体现在纯净度上,没有噪点),一般单反相机iso都可以控制在800以下无噪点,好一些的相机可以控制在1600以下无噪点,目前最新的佳能旗舰相机,iso可以控制到12000以下基本无噪点,不过这个因人而异,作者对画面的苛求程度越高,越是会压低iso的值,我们要做的就是自己的可接受噪点范围值和光圈快门之间的妥协。因为很多时候快门不能再慢了,光圈不能再大了,照片还是过暗,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提升iso来解决问题,先要能看得见的光,才会去考虑光的质量如何吧,什么都看不见

8、了,谈质量也没有意义。练习还是手动档,锁定光圈和快门,不同iso去拍摄,这个数值对照片亮度影响还是蛮大的,调整一档就可以让画面亮不少的。然后记录下相机的iso对噪点的影响,找到自己可承受范围的极限,然后设置相机的iso最大值,以后在auto拍摄过程中,相机就不会无限提升iso。所有的原理和实践都做完后,下来就简单了,我们如果用av档(光圈优先),这类半自动的拍摄方法就比较好控制了,光圈优先就是你可以锁定你要的光圈值,iso和快门相机会自动根据你的曝光要求来调整。这时候如果我们要画面亮一些暗一下,就用曝光补偿功能,一般在相机取景窗里都有一个类似 + | 0 | - 的标尺,如果要画面暗一点,往

9、号方向调整曝光补偿,相机就会自己调整iso和快门,如果要亮一点,那么朝+方向调,所有的调整都不会变动你的光圈值,因为你是光圈优先模式。如果对画面噪点有要求,在相机设置里可以把iso设置为手动,那么相机在光圈优先下就只会自动匹配快门值。如果用tv档,就是快门优先,比如我们在拍摄夜景或者需要特殊效果的时候,那么我们用tv档,设置好自己要求的快门速度,相机会更具你设定的+ - 的曝光值来自动匹配光圈和iso,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关于曝光补偿的设定,在屏幕上会显示 -1.3EV或+1.3EV 这个EV是步长单位,表示比0降低1.3档步长或者升高1.3档步长,一般室外+0.7步长,如果要拍出天空的深邃的蓝

10、色,建议-2.0步长,步长不是曝光值的单位,只是表示程度的关系。建议多用m档,自己来匹配光圈,快门,iso三者间的关系,在m档拍摄的时候,取景器里也会有 + | 0 | - 这样的表上显示你的曝光值大概情况,请熟悉表上的指示,调正光圈,快门,iso中的任意一个值,这个表上的指示都会发生变化。可以作为大概的曝光要求参考。一般情况下,曝光值(画面明暗度)和这三个参数的关系如下:曝光值=(光圈)2 (快门) iso 其中光圈用1/2.8这样的值来代入,快门用实际值代入,250就用1/250,1.25”就直接用1.25代入。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如果你要降低一倍的iso,快门就要快一倍,而光圈只要大一点点就可以获得原本一样的曝光量,剩下的自己慢慢研究吧,多拍,多看+ | 0 | - 就有感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