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618387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用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用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用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用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用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用书.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源欢下载第一节生态因素、知识结构生态因素的概念光非生物因素温度生态因素/水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直利共生寄生竞争1Lf种内关系;生物因素种间美系二、教学目的1 .生态因素的概念(C:理解)。2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白影响(C:理解)。3 .生物因素(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对生物白影响(C:理解)。4 .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C :理解)。三、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的影响。(2)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2.教学难点(1)互利共生和寄生的区别。(2)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四、教学建议教师在讲述本小节的内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在本章的引

2、言部 分,教师可以利用“宇宙 飞船”的例子引入本章 题目,并由此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2 .教师可以用简明、 生动、浅显的语言讲解图”生态因索对生物的影响.演示装苴示意图“环境”和“生态学”的基本含义,使学生了解这样的观点:人类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同舟共济的。3 .教师可以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提出问题,再通过集中讨论,使学生理解什么是生态因素和怎样研究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问题。例如,教师可以提前做好演示装置(图8-1),让学生观察现象,思考并讨论。如“实验装置有何不同?”,“小苗的生长条件和生长的表现各有什么不同?” ,“什么因素使得小苗发生不同的变化?”,“从各号装置中小苗

3、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等问题。4 .关于各生态因素及其作用等内容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 再进行指导讲解,使学生理解有关的现象和概念。要特别注意对“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关键性因素的观点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有较明确的认识。5 .布置课外作业时,可视情况适当加入对研究某些生态因素的“实验设计的内容,这样可以得到较为综合地反映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信息。五、参考答案复习题 一、1.;。2.;。二、2.发电厂将大量的冷却水直接排入湖中 ,导致湖水温度升高,会影响硅藻的繁殖,使 硅藻的数量减少。由于硅藻是鱼类的优良天然饲料,硅藻数量的减少对鱼类的生存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旁

4、栏思考题 除光、温度和水以外,非生物因素还有风、火、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等。六、参考资料生物对生态因素的耐受性每种生物对每一种非生物因素都要求有适宜的量,过多或过 少都会使生物的生命活 动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也就是说,每种生物对每 一种非生物因素都有一 个能够耐受的范围,这一 耐受性范围称为生态幅。耐受件卜限不能耐 受M种群港失抑国授透区牛J型|小能耐 抑区受K国8 2生物种的耐受性图解在生态幅的中间为最适的温度范围内。大多数动物生命活动的温度低限是冰冻,高限是45 C,最适温度是 20区。最适区的两侧为 2个 生理受抑区,再向外延伸 超出生态幅,则为不能耐 受区(图8-2)。就温度来 说,

5、与宇宙间巨大的温度变化幅度相比 ,生物能耐受的温度范围是很窄的。 干燥的细菌抱子对 温度的耐受性很强,能耐受130 c的高温和-250 C的低温,但是,多数生物只能生存在更窄25 o家蝇的温度耐受范围是 545 C,幅度较宽,是广温性动物。生活在南极的某一种鱼 温度耐受范围极窄,在-22 C之间,是狭温性动物。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某种生物能够在一个地区长期生存繁衍,是由该地区的光照、温度、水分、气候以及其他生物等各种生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事实上 ,同一地区的各种生 态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些生态因素同时影响着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因而表现出对生物的综合作用。例如,在我国南方许

6、多山区,马尾松和黄山松分布都比较广 ,其中马尾松主要分布在低山地区,而黄山松主要分布在高山上。这种现象就是多种生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知道,随着海拔升高,不仅气温会降低,日照强度也会变化,降水和温度 以及风力的影响都会存在着差异。由于这两种松树对生态条件的适应性不同,就导致了它们的分布区在海拔高度上的差别。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都有影响 ,但是在程度上是有差别的,其中往往有一种或两种 生态因素对某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对决定生物的生态类型起主导作用这样的生态因素称为主导因素。例如,鲤、鲫、青、草、雒、鳗等鱼类只能生活在含盐量非常低的淡水水域,而黄鱼、带鱼、鲍鱼等鱼类只能生活在

7、海水中有些鱼类只能生活在寒带或 温带的水域中,有些鱼类却只能生活在热带的温暖水域中。由此可见,水体的含盐量和温度是决定鱼类的生存和分布的主导因素。每种生物对每种生态因素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在这一适应范围的两端,一端是最高限度,一端是最低限度,当生态因素的作用接近最高或最低限度时,生物体的机能就减弱,最后被抑制。例如,植物一般适于生长在 035 c的温度范围内,当温度接近0 c或35 c时, 植物的生理机能就会减弱,这时温度就成为限制因素。 再比如,农作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有 一定比例的。如果某块农田中缺磷,即使有足够的氮和钾等其他元素,作物也不能正常生长,这时磷就成为影响作物生长的限制因素。共

8、栖共栖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也无害,或者对双方都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能够独立生活。例如,有些附生植物附着在大树上 ,借以得到充足的光照,但是并不吸收大树体内的营养。海葵常常固着在寄居蟹的外壳上 ,海葵靠刺细胞防御敌害能对寄居蟹间接地起到保护作用而寄居蟹到处爬动,可以使海葵得到更多的食物,但是,它们分开以后仍能独立生活。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例如,地衣就是真菌和苔葬植物的共生体,地衣靠真菌的菌丝吸收养料 ,靠苔葬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如果把地衣中的真菌和苔葬植物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再比如白蚁和肠内鞭毛虫的关系,也是一种互利共生关系。白蚁以木材为食,但是它本身不能消化纤维 素,必须要依靠肠内鞭毛虫分泌的消化纤维素的酶,才能将纤维素分解,分解后的产物供双方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