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习形成性研究共4页文档.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1623031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学习形成性研究共4页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学习形成性研究共4页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学习形成性研究共4页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学习形成性研究共4页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学习形成性研究共4页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学习形成性研究共4页文档.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学习形成性研究对学生学习形成性的研究,已被国家教育部列为重要的基础教育研究课题之一,数学作为思维发展之门窗、科学进步之基石,更加需要一种形成性的学习习惯。把数学思想化作一种学习习惯是数学学习形成性研究的关键,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不到之处,恭请同仁赐教。一、关于将数学思想化为一种学习习惯的教学模式设计初中数学学习形成性教学是指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形成一种数学学习气氛,从而将数学思想化为一种学习习惯。初中数学学习形成性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过程中有循环,循环中有反复的过程,它在体现形成性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同时,也体现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的作用。同时

2、,数学学习形成性教学活动是一个随时间变化、因人而异、因景调整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设立了以下程控模式:创设情境,展开激趣”组织学习,体验方法f及时调 整,改进方法“思维化归,形成习惯。其中,“创设情境展开激趣”是课 堂教学和课外辅导都必须进行的重要活动,它极大程度地调动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学习体验方法”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环节;“及时调整改进方法”是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主要场地;“思维化归形成习惯”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总结和学习中成功的体验,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学习的习惯。二、操作与实践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之以恒,加强

3、培养。笔者在教学中从下面三条途径进行了实践。1 、创设经常性而趣味化的数学学习活动。例如每节数学课堂教学后, 针对所学的内容,设计一个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翻阅参考书目或同学间相互讨论而进行解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数学问题;举办数学游戏活动,深化数学问题等等。2、实施有效的引导方法,持之以恒,严格管理。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数学,既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课外辅导必须注重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对知识点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在课外辅导中,引导学生走出枯燥乏味的学习误区(为完成任务而学习的误区) ,建立愉快而舒适的学习环境(如举办数学游戏、趣题竞答、数学故事、漫

4、游数学、数学天地、数学日记等活动) 。3、扫除学习中的隐患,开展轰轰烈烈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数学实践中,笔者从初一开始,建立数学日记的制度,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从数学日记中了解并扫除学生的学习隐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同时,开展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创设一个热烈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轻松而愉快地学习数学。三、实践经验及反思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体会到:1 、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因为只有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热烈的学习气氛才能形成,才会真正实现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2、要善于理解,积极反馈,保护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事实上,从学生发展的角度

5、看,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背景和看待问题的视角,对同一个问题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等的理解、不同等的解决策略,如果教师过分追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独特的理解、视角或疑问进行否定或压抑,那么不仅会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受到压抑,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创造性和主动性都会受到挫伤。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看,如果教师单纯为教学而教学,满堂灌并缺乏对思维的实质性激发,后果必然是降低学生的思维品质, 限制其主动性的发展。 因此, 教师应善于理解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保护并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展。3、要转变教学行为,确立一个有效的观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强化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关键

6、在于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确立一个有效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协作等能力; 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从注重教学结果转向注重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一概括一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和对话;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充分关注个别差异,重视量与质、结论与过程的评价。4、构筑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完美的数学教学

7、。学校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性师生关系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待学生,做他们关怀体贴、博学多才的朋友,做他们心灵与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亲其师信其道”、“厌其师而弃其道”,平等、尊重、倾听、感染、善待、理解每个学生, 这是为师的底线和基本原则。 现在, 我们的学生正从“学会”变为“会学”,我们的老师要从“讲”师变为“导”师,我们的数学教学将逐步走向完美。总之,数学思想要化为一种学习习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我们这些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懈地探究,加强指导与培养,形成一种数学学习风气,这大概也就是基础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吧。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 3 条: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2、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