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学习观察案例.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1624301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别化学习观察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个别化学习观察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个别化学习观察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个别化学习观察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别化学习观察案例.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个别化学习观察案例】如何投放孩子感兴趣的区域材料?夏胄2013.09 实录:个别化学习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非常兴奋,都跑到了自己想玩的区域, 插上了名额卡片。这个时候“京剧脸谱”名额已经满了。桐桐脸上露出了遗憾 的表情,但是她没有放弃,问里面的小伙伴:“我还能进来吗?高弘熠果断地 说:“不行,人已经满了”。桐桐还是拿着名额卡,迟迟不愿离开,不想去玩具 他的区域。大概桐桐看到我在观察她,她走过来问我:“老师,我还能进去玩吗? ” 于是,我对桐桐说:“现在京剧脸谱这个区域人已经满啦, 你看看已经坐不下啦, 你还有想玩的区域吗? 桐桐摇了摇头说:“我就是想玩这个”。这个时候我看到“青花瓷”区域人比较

2、少,我对桐桐说:“你看那里,也很好玩啊,我们去试 一试好不好,说不定会很好玩哦。”桐桐也知道每个区域是有人数限定的。 于是, 她拿着名额卡来到了 “青花瓷”区域,开始玩了起来。我观察到桐桐刚坐下时 拿出了蜡笔和纸盘。但是没画几笔,她就开始摆弄蜡笔了。坐在小椅子上左瑶 右瑶地东张西望。还在不断打扰旁边的小朋友,和他们讲话,打闹。并没有完 全沉浸在游戏中。分析: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规则意识,知道每个区域都有人数的限定,并且 能够很好的遵守这个规则。但是为什么有的区域总是有很多孩子愿意玩,而有 的区域则少有人问津?我想这和区域的设计以及材料的投放有着直接的关系。 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创设个别化

3、学习。1、没有及时的调整材料,材料也比较单一。当幼儿对某样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时,便能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处于 积极主动的探求状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设一种 丰富的、适宜的物质、心理和有情感的环境,让幼儿获得充分的大量的自主活 动与探索的机会。像桐桐对他来说她对画青花瓷图案已经很熟悉了,每一次都 是拿着蜡笔在画图案。仅仅是这样一个画的动作,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新鲜感了, 失去活动的兴趣,所以她就不愿意再玩了。2、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进行投放材料。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 而幼儿教育要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

4、这样,才 能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从而满怀信心地对待生活,对待明天。区投放的 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按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方式进行有计划的投放, 维持幼儿持久探究的兴趣。反思与调整策略:1、材料太单一。针对这个问题,我首先要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在原有的材料基础上, 不断增加更为丰富的材料比如说:褶皱纸、扭扭棒、炫彩笔等等,保证幼儿玩 的持久性和创造性,也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这样就不会出现 无事可做的现象了。2、针对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改进或摒弃不适合的材料,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 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