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柱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_1.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627061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柱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煤柱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煤柱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_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煤柱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_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煤柱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_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柱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柱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_1.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煤柱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1303煤柱工作面为炮放工作面,井下位置位于我矿13采区中部,该工作面北切眼位置,南到设计停采线,西以DF9断层为界,东与1107工作面相邻(已回采),局部可能受到构造影响造成煤层厚度变小,给回采带来一定影响。 1303煤柱工作面切眼长度42m,平均坡度26,工作面采用ZH2021/17/25F分体顶梁组合悬移支架及两梁五柱型梁对棚联合支护。上、下顺槽均为U29支架支护。为保证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技术关键点: 1、由于工作面切眼在掘进期间未沿底板,初采时工作面需压棚找底,在初采前两排煤时,不得放炮作业,采取用手镐或风

2、镐刷帮、落底方法压棚,压棚高度不得低于0.3m。从第三排开始根据工作面煤质软硬情况,采用手镐或风镐刷帮落底或进行放炮作业。 2、初采初放期间,只准放腰眼和底眼,每眼装药量规定:腰眼150300g,底眼300450g。正常采煤时上眼装药150g。一次拉炮长度为510m,如果煤质较软有流煤危险时采用手镐刷帮回采。 3、工作面上下顺槽均未沿底回采,在上下顺槽替棚时,采用在替棚时绞架落底方法,由里向外替棚。 4、工作面切眼内有两个抽放钻场,在初采前,派专人将钻场内2.62.4m工字钢棚替为2.6m红松圆木或半圆木配单体柱临时支护,小头直径160mm。 在初采过钻场期间,移架时,先将钻场范围内悬移支架前

3、探梁伸出,全部托住钻场内棚梁后,摘除单体液压支柱,观察支护情况,无问题后方可移架。 三、安全重点: 1、加强工作面片帮管理,若出现片帮必须及时维护,严禁出现空顶。 2、工作面在过钻场期间,钻场上下5m范围内不得拉炮。待钻场过后,在采煤时,方可进行拉炮作业。 3、上下顺槽绞架落底后,注意顶部瓦斯情况,加强通风,防止瓦斯积聚。 二、初采前准备工作 1、初采前施工单位必须准备好备用支护材料,并存放在上安全口往外50米宽敞处,挂牌摆放整齐。具体品种、数量如下:DZ22-30/100型液压单体柱30根,2.4m型梁20根,背木100根,2.0m板梁50块,冷拔丝网50卷。作业中要及时补充。 2、工作面系

4、统: 1)供电系统: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下顺刮板输送机、下顺胶带输送机、1303回风斜巷调度绞车均选用MY1000型矿用橡套电缆。工作面电缆从1105变电所经1303下顺联络巷至1303下顺到工作面。 2)防尘设施: 1303煤柱工作面防尘洒水管路均为2寸钢管,自-250上平道经-250大巷和1303回风斜巷向工作面上顺槽铺设,下顺槽管路自1105岩中巷引入下顺槽。 3)运输系统: (1)运料路线: 地面木场-副井-井底车场-575运输大巷-轨道上山- -250运输巷-1303运输斜巷-工作面上顺槽。 (2)运煤路线: 工作面-下顺槽运输线-03煤柱下顺联络巷-1105岩中巷-运输机上山-57

5、5运输线-主井底-地面 4)液压系统: 工作面液压泵站安设于1105变电所。 液压泵站-1105岩中巷-下顺联络巷-下顺槽-工作面-下顺槽-下顺联络巷-1105岩中巷-液压泵站 5)注浆系统: 地面注浆站-西风井副井- 50南翼回风巷-联络巷-轨道下山-联络巷-大井辅助回风下山-联络巷-250上平道-1303回风斜巷-03煤柱上顺槽 6)工作面各项系统已经全面检查,系统完善。 3、上、下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护: 1)由于工作面倾斜长度变化,上安全口将采用ZH2021/17/25F分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悬移支架必须伸出前探梁,确保有畅通的安全出口,若支架与出口抬棚棚距超过0.5m时,必须加棚,采

6、用2.6m型梁配单体柱对棚支护,两梁6柱,将对棚主梁窜0.8m护顶。出口抬棚为1对3.5m型梁,最上一对棚梁距上顺槽下帮抬棚梁不超过200mm。 2)下安全口为4对4m型梁支护,两梁八柱,梁下高度不低于1.8m,棚间距中至中为600mm。工作面下安全口斜长2m,宽度1m;型钢梁迈步步距为0.8m,每对型钢梁间距不大于50mm,最下一对大棚距下顺槽上帮抬棚梁距离不得超过200mm。出口抬棚采用一对4m长型钢梁,一梁四柱,齐头并进,梁下高度不得低于1.6m。 4、上下顺槽替棚及超前支护: (1)上、下顺槽超前替棚长度距煤壁均不少于10m。采用2.4m红松圆木和液压单体柱替U型棚,再用1.2m方木绞

7、架落底。要求红松圆木梁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160mm。方木厚度不得小于150mm。替棚采用一梁三柱支护,棚距中至中为0.6m。支柱与底板扎角为80,下宽3.0m。 (2)替棚时,首先加固替棚前后5米内棚梁,在所替U型棚前后用2.8m圆木配单体柱打套棚,分别拆卸柱腿,下U型棚梁。 (3)上顺槽替棚后,距棚梁两侧柱头100mm处采用1.0m铰接梁打双抬棚,支护形式为一梁一柱,铰接梁上沿工作面倾向间隔1.0m摆放两根红松圆木,红松圆木上每间隔1.1m用1.2m方木摆“#”字型木垛。 下顺槽替棚后,采用1.0m铰接顶梁和液压单体柱打双排抬棚,下顺槽双抬棚为一排靠巷道上帮型钢梁梁爪里侧,一排为巷道沿中线靠

8、运输机槽帮处。绞架方法与上顺槽绞架方法相同。 (4)替棚后,在红松圆木梁下用1.2m方木绞架(#字型)压棚。绞架时最上一层方木必须垂直与红松圆木梁,最下一层红松圆木必须与其下的2.6 m型梁垂直。 (8)绞架结束后,要及时将浮煤清理干净,煤壁向外20 m范围内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6 m,20米外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 m。并将顺槽单双抬棚及时打齐。 (6)上顺槽超前支护:上顺槽距煤壁10m范围内采用1.0m铰接梁和液压单体柱打双排抬棚,一排靠巷道下帮型钢梁梁爪里侧,一排靠巷道上帮型钢梁梁爪里侧。1020m范围内靠巷道中心线用厚度不少于0.16m的红松方木配合单体柱打单抬棚,20m外靠巷道中心线

9、加打长度不少于20m的加强点柱(单体柱柱头与U型棚梁结合处必须放置木垫块,垫块规格:150mm150mm)。 (3)下顺槽超前支护:下顺槽距煤壁10m范围内同样采用1.0m铰接顶梁和液压单体柱打双排抬棚,下顺槽双抬棚为一排靠巷道上帮型钢梁梁爪里侧,一排为巷道沿中线靠运输机槽帮处。单抬棚靠运输机槽帮处一排外延。1020m单抬棚靠巷道上帮外延,20m以外靠刮板输送机槽帮每节槽打一根加强点柱,直至机头。 7、初采前要对工作面支架进行一次全面整修。整修时要求帮顶背严刹牢,型梁支护段缺梁少柱及时补齐,卸压柱及时更换,歪扭支架要扶正,每对型梁对棚下的液压支柱平均初撑力不得低于5MPa。ZH2021/17/

10、25F分体顶梁组合悬移支架初撑力以液压泵站压力为标准(压力不得低于20MPa)。 8、初采初放期间,通风区必须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查和处理工作面瓦斯情况。 三、初采措施 1、工作面初采放炮炮眼布置及装药量: 初采时,工作面严禁放大炮。采前两排煤时不得放炮,采用手镐或风镐刷帮回采,采第三、四排时只准放腰眼和底眼,每眼装药量规定:腰眼150300g,底眼300450g。正常采煤时上眼装药150g。一次拉炮长度为510m,如果煤质较软有流煤危险时采用手镐刷帮回采。 2、采煤步距: 根据ZH2021/17/25F型悬移支架特性,工作面采煤步距为0.8m。 3、连网规定: 工作面采用冷拔丝菱形网维

11、护,菱形网的规格为1.0m1.6m,工作面煤墙沿倾向联网采用单根冷拔丝作为穿条将网边(1.6m的网边)进行连接,连接后要将穿条两头锁死。工作面煤墙沿走向(1.0m的网边)联网采用0.2m14#铁丝每隔2扣进行连接,每扣要缠绕2圈以上,并打成死结。 4、移柱窜梁: 1)型梁支护: (1)型梁为对棚、两梁五柱支护。上为副梁,下为主梁。 (2)工作面采煤放炮后,先在煤墙侧连网,由下向上逐棚窜主梁护顶。待开帮煤清净后,将老塘侧主梁下的单体柱移至煤墙主梁下,按照拉线、迎山角要求升紧。由下向上逐棚作业。 (3)回卸副梁下的单体柱,由下向上逐棚窜副梁放顶,每放一棚要及时将老塘侧副梁下的支柱,移至煤墙侧副梁下按规定升紧打牢。 (4)整改中排柱。 2)悬移支架支护: (1)工作面放炮前,要先在煤墙侧连网后,将菱形网卷起吊挂于顶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