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复习提纲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1645045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燃机复习提纲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燃机复习提纲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燃机复习提纲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内燃机复习提纲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内燃机复习提纲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燃机复习提纲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燃机复习提纲学习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内燃机复习提纲内燃机复习提纲1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 发动机。2 .内燃机的常用结构术语上止点:活塞顶端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处。下止点:活塞顶端离曲轴中心最近处。活塞行程S: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燃烧室容积: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以上的气缸容积。用Vc表示。气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所扫过的气缸容积。用Vs表示。气缸总容积:当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活塞顶端上方的气缸容积。用Va表示。内燃机排量:内燃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总和。用VL表示,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用表示。公式见书3 .四冲程内燃机

2、的工作原理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由4个活塞行程组成,即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 进气行程: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此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开启。在活塞移动过 程中,气缸容积逐渐增大,气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并在 气缸内进一步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压缩行程:进气行程结束后,曲轴继续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这时,进、排气门均关闭。随 着活塞移动,气缸容积不断减小,气缸内的混合气被压缩,其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 做功行程:压缩行程结束时,安装在气缸盖上的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将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点燃,火 焰迅速传遍整个燃烧室,同时放出

3、大量的热能。燃烧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压力和温度迅速升高。在气体 压力的作用下,活塞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并通过连杆推动曲轴旋转作功。 排气行程: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此时膨胀过后的燃烧气体(或称废气)在其自身剩余压力和在活塞的推动下,经排气门排出气缸之 外。4 .二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如果在两个冲程里完成进气、压缩、做功、排气这些循环动作,就叫二冲程,相应的内燃机叫二冲程内燃 机 第一行程:活塞在曲轴带动下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活塞处于下止点时,可燃混合气体被压缩,这时,进气孔被活塞封闭,排气孔和扫气孔开启,混合气体经扫气孔进入气缸,扫除废气。活塞向上

4、止点运动,活塞头部将扫气孔关闭,扫气终止。当排气孔关闭后,气缸内气体开始被 压缩,直到活塞到达上止点为止,压缩过程结束。 第二行程:活塞由上止点到下止点。压缩过程结束后,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将气缸内混合气体点燃, 燃烧气体膨胀做功。排气孔和扫气孔都被关闭,进气孔开启。随着活塞继续向下止点运动,混合气体被预 压缩。此后,活塞头先将排气孔开启,燃烧气体成废气从排气孔排出。5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和相同点 相同点:1.每个工作循环都包括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阶段。2.4个活塞行程中,只有一个做功行程,其他3个都是耗功行程。 不同点:1 .汽油机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外部开始形成。柴油机在气缸内部形成

5、。2.汽油机的可燃混合气体用点火,柴油机用的自燃。6 .曲轴箱的不同结构形式龙门式,隧道式,一般式。7 .气缸盖:气缸盖安装在气缸体的上方,主要功能是密封气缸的上部,与活塞,气缸壁等共同构成燃烧室。8 .活塞环的分类,用处,密封原理分类:气环,槽孔式油环,钢带组合油环作用:支撑活塞,减少摩擦;减少漏气,提高热效率,刮油,使缸壁润滑均匀厚度适中。密封原理:活塞环的密封原理是节流和阻塞两方面。环的外径与气缸壁是靠阻塞,环的端面与环槽之间靠 气体的节流作用,共同起到密封作用。9 .矩形环的泵油原理当活塞下行时,由于矩形环与缸壁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环本身的惯性力,环将紧贴在环槽的上岸,此时缸壁 上刮下的润

6、滑油充满了下边隙和背隙。当活塞上行,活塞环在摩擦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又紧贴在环槽下 岸,挤压下边隙的润滑油从背隙、上边隙流向燃烧室中,如此不断反复,就像泵油作用一样,缸壁上的润 滑油源源不断地泵入了燃烧室,10 .连杆盖的定位方式:螺栓圆柱定位,销钉定位,止口定位,锯齿定位,套筒定位。11 .六缸内燃机的发火次序:p5112 .凸轮轴不同位置的优缺点下置式:优点:凸轮轴易于配置,缸盖结构简单。缺点:传动环节多。整体机构刚度低,内燃机高速运动时,运动件惯性大,细长推杆弹性大,引起严 重的震动和噪声,不适合高速车用内燃机。中置式:优点:凸轮轴经过挺住直接驱动摇臂,没有推杆,配气 机构的往复运动件质

7、量相对小,机构刚度高。缺点:凸轮轴相距曲轴较远,不能用一对正时齿轮直接驱动凸轮轴。上置式:优点:传动部件少,往复运动质量最小,惯性最低。缺点,气缸盖结构比较复杂。13 .配气正时:内燃机每个气缸的进,排气门从开始到完全关闭所经历的曲轴转角。气门间隙:为保证气门关闭严密,通常在气门杆尾端与气门驱动零件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间隙过大会影响气门开启量,同时,气门开启时产生冲击响声,间隙过小,会导致气门关闭不严,漏气, 使内燃机功率下降,严重时不易启动。14 .可变配气机构1 .可变凸轮轴相位机构机械式谐波传动可变配气正时机构。电磁,液压控制可变配气正时机构2 .可变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机构3 .电子控

8、制全可变配气机构4 .多模式可变配气正时机构15 .谐振进气系统,可变进气系统进气门关闭,压力波正好到达进气气门端口,使气门处压力大于正常的进气压,增加气缸进气量,这种效 应称为进气波动效应。进气管旁设置与进气管相通的谐振腔构成谐振进气系统。充分利用进气波动效应,缩小发动机在高,低速运转时进气量的差别,改善发动机经济性及动力性,内燃机在高转速,大负荷时装备粗短的进气管,在中,低速和中小负荷使用细小的进气管。16 .废气涡轮增压原理废弃通过排气管进入涡轮壳类的喷嘴环,膨胀加速,高速气流喷出后以一定角度冲向涡轮,推动涡轮高速 旋转,涡轮带动同轴的压力机叶轮旋转,叶轮把空气甩向叶轮外缘,使其速度和压

9、力增加,接着进入扩压 器。扩压器进口小出口大,空气经过后,流速下降压力升高,最后压缩后的空气经气管进入气缸。17 . ERG阀的作用其作用是对进入进气歧管的废气量进行控制,使一定量的废气流入进气歧管进行再循环。18 .强制曲轴箱通风系统强制曲轴箱通风系统,又称 PCV系统。当内燃机工作时,进气管真空作用到引新鲜空气经过滤清器,空气软管进入气缸盖罩内,再由气缸盖和机体上的孔道进入曲轴箱,在曲轴箱类内,新鲜空气与曲轴箱气体混合后经气缸盖罩,PVC阀和曲轴箱窜气软管进入进气管,最后进入燃烧室烧掉。19 .可燃混合气体浓度的表示方法1 .空燃比二进入缸内的空气质量十进入气缸的燃料质量2 .过量空气系数

10、$ a二实际空燃比十理论空燃比3 .当量比理论空燃比十实际空燃比a=14.7 ($ a= $=1 )的混合气称为理想混合气20 .电子控制缸外喷射安装位置喷油器安装在进去总管和进气支管上。按喷油器安装位置可分为:单点喷射系统SPI,多点喷射MPI,进气道喷射PFI。21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式多点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式单点汽油喷射系统,电机控制式肛裂酒杯的系统。22 .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概念,作用,原理利用活性炭罐作为燃油蒸汽的储存器来吸收油箱中的汽油蒸 汽,防止蒸汽进入大气中。减少排入大气的燃油蒸发气,将燃油蒸发气吸附,暂时储存,最后引入燃烧室 燃烧。原理:P12623 .可染

11、气体的形成方法,优缺点空气雾化混合优点:混合均匀程度高。缺点:柴油喷注得与燃烧室形状相适应油膜蒸发混合优点:工作平稳,高度负荷时烟度小。缺点:易造成启动困难,冷起时排烟大,活塞热负荷高。24 .柴油燃烧室形状,优缺点 直喷式燃烧室1.形状简单,结构紧凑,散热面积小,启动容易,经济型好。2 .有较高的喷油压力,多孔喷射,较好的喷油质量。3 .着火前混合气形成数量多,一旦着火,燃烧比较粗暴,柴油机负荷大。4,对燃烧质量要求高,对转速变化敏感。分隔式燃烧室预燃室和主燃室通道窄,节流作用大,主燃烧室压力升高缓和,工作过程柔和,噪声小,污 染低。25 .输油泵工作原理将柴油从油箱中吸出,保证低压油路中柴油的正常流动,克服柴油滤清器和管道的阻力,以一定的压力向 喷油泵供油。26 .直列式油泵的工作原理,主要零件。由喷油泵体,挺住总成,柱塞偶件,齿杆式供油调节机构组成原理P13527 .柱塞偶件三个行程预行程柱塞偶件继续向上运动至进油孔关闭。有效行程柱塞顶面封闭进油孔到螺旋槽打开回油孔。剩余行程回油孔打开到柱塞上止点的这段行程。28 .转子式分配泵工作原理进油,泵油,停油,进油P13829调速器的种类两极式调速器在柴油机最低和最高速时起作用,防止熄火和高转速“飞车”。全程式调速柴油机可在转速范围内任意转速下稳定运转,始用于工作时负荷变化较大,而且范围宽广的柴 油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