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内校规程.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650090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器具内校规程.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计量器具内校规程内部校准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 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普通及指针式游标卡尺的内部校准。3 校准用基准物质 外校合格的标准块规(量块) 4 环境条件 室温。 5 校准步骤 5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先取一块10mm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 54连续测量三次,允许误差0.02mm;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在度量过程中卡尺要和被测量块同方向平值。 55用同样的方法,用

2、以下基准量块逐个度量,50mm允许误差0.02mm; 100mm允许误差0.02mm;(50mm100mm )允许误差0.04mm、(100mm50mm70mm80mm )允许误差0.06mm、每个量程必须测量三次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 56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同样大小的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的50mm 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游标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靠紧两基准面后再读数,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部校准表内,测量值与标准值允许误差0.02mm。 57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 58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

3、内,判校准合格。 6 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表。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1 目的 对钢尺、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进料检验所使用的钢尺、卷尺。 3 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钢尺(精度0.5mm) 4 环境条件 室温。 5 校准步骤 51 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钢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52钢尺校准时,取一基准平面,把基准钢尺的零点贴紧该平面,基准钢尺的刻度对近待校准钢尺的刻度。53卷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拉开卷尺,用卷尺零点勾住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54分别核对被校尺和基准钢尺的刻度,核对点100mm 、 500mm 、1000mm

4、 、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三次读数取平均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两尺读数之差,100mm时允许误差1.0mm;500mm时允许误差1.0mm;1000mm时允许误差1.0mm。55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尺的长度时,按1000mm每分段校准,将卷尺全都拉开,先校准前1000mm,记录数据;再在卷尺1000mm点划一条细小的横线,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最大允许累积误差为2.0mm。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且卷尺的累积误差在2.0mm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 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

5、表。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1 目的 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2 范围 适用于测量溶液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3 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数显温度表(精度0.1).4 环境条件 室温。5 校准步骤 51 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52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53把温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54待水银柱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记录读数。55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取得结果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

6、.0。 56以上步骤完成后,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下的温水中(30为宜),用基准数显温度表进行校对(把探头放在水银柱旁边的温水中),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基准温度表的温度读数。 57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测量,测量结果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 58 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上的热水中(80为宜),重复5.6、5.7相关步骤。 59三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校准合格。 6 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表。电子称内部校准规程1 目的 对电子称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调配方时所使用的电子称(0300g)。 3 校准用基准物质 外校合格的标准砝码。 4 环境条件 室温。 5 校准步骤 51 清洁被校电子称载物台,进行归零。52分别使用10,20,50,100,(100100),(100100 50202010)g的砝码进行校准。每个重量读数三次取平均,记录载内校记录表中。 53根据下式计算误差: ()=(G-g)/G100 式中:G-标准砝码示值; g-电子称读值。 54所有校准值的误差均在1以内,判校准合格。6 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