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油、兴气、低碳,油气产业酝酿大变革汇编.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1653426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稳油、兴气、低碳,油气产业酝酿大变革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稳油、兴气、低碳,油气产业酝酿大变革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稳油、兴气、低碳,油气产业酝酿大变革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稳油、兴气、低碳,油气产业酝酿大变革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稳油、兴气、低碳,油气产业酝酿大变革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稳油、兴气、低碳,油气产业酝酿大变革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稳油、兴气、低碳,油气产业酝酿大变革汇编.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稳油、兴气、低碳,油气产业酝酿大变革2016.1212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油天然气专业委员 会油气论坛针对当前我国油气行业面临的国际油价振荡、国内产能结构性过剩、 技术创新不足等发展难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次论坛受到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 并得到了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海油等各企业 的大力支持,包括政府部门、科研院校、油气专委会各成员单位和行业专家代表 在内的170多家单位、400多人参加。从专家会上的发言中可以看出,随着 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环 境约束和可再生能源已对国内油气行业带来巨大挑战,能源的绿色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低碳能源时

2、代即将到来。与此同时,行业依然充满新的机遇。未来 10-20 年石油消费总量仍然会增加,而天然气也将进入相当长的黄金时期, 并成为从化 石能源向绿色清洁能源过渡的桥梁。面对挑战与机遇,油气行业必须做出调整, 加快颠覆性技术的培育,在绿色油气、转型发展上实现创新和突破。图为油气论坛现场天然气:能源转型过渡桥梁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过大、利用效率低、结构不合理、环境影响严重,天然气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必由之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维和表示,世界能源发展完成了三次能源革命, 从煤炭时代发展到油气时代, 目前正在向低碳能源时代转变。 我国能源发展的主

3、要目标, 是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6 亿-58亿吨的标准煤, 同时提升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因此,在改善大气环境和能源转型前提下,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需求将超过3200亿立方米, 2030年将达 6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15%。“十三五” 时期是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 油气行业要扩大天然气利规模,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主体能源, 建立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及其他能源多能互补的现代能源体系, 充分发挥天然气在我国能源革命中的作用。 具体措施包括, 推动国家新政策出台, 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 推动天然气的价格改革, 形成市场化的价格机制;优化进口资源组合,降低亚洲溢价;推动天

4、然气产业链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尤为重要的是加强储运设施建设, 持续提升管道建设运营装备国产化、智能化和应急抢险能力等。石油:从燃料为主到材料为主在今后很长一段发展时期中, 石油仍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形式, 但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 石油发展路径也将随之改变。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智谈到, 目前国际油价受多种因素影响, 预计近期会在45-55美元 / 桶波动,到 2017 年甚至到 2020 年以前维持这个价格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远期有可能上升, 未来还有可能在50-60 美元 /桶, 或者最后上升到 60-80美元/桶,但涨至 90-100 美元 /桶的可能

5、性很小。这一方面是因为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是替代能源已经出现。 欧佩克在全球石油供应中地位举足轻重, 未来仍是保持全球供需平衡的关键一极。 美国的页岩油气革命, 内部效应是刺激超前消费油气并降低国家发展成本, 外部效应则是改变全球化石能源供应格局并重塑全球地缘政治版图。赵文智还表示,到 2040 年以前,石油仍是一次能源消费主体,只是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地位会逐步上升。 而石油消费会面临气候变化和技术革命的双重挑战,消费高峰有望提前到来。在减碳形势下,石油将减量消费,非化石能源呈倍增形势发展。 未来能源发展有四种可能路径,第一是低碳发展方案, 即天然气成为向清洁能源过渡的桥梁( 2030 年前)

6、,天然气消费占比由 2014 年的22%提高到 2040 年的 26%或更高。煤炭的比例将会大规模的下降,非化石能源的利用将快速的增长。 第二种路径是低碳清洁过渡方案, 即建立电力支撑体系 ( 2030-2040年) 。第三个路径是清洁方案,即确立氢能经济体系( 2050 年前后) ,推动氢能在交通运输、 热力供应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第四种路径是绿能方案, 即可控核聚变结合氢能体系的确立( 2050-2060年之后) , 石油将从燃料为主逐步过渡到多类高附加值材料为主。碳减排:交易市场将建立目前已经正式生效实施的 巴黎协定 提出, 在本世纪的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的净 “零” 排放, 这与油气行

7、业和各石化企业最直接相关。 中国对 巴黎协定十分重视,并明确在“十三五”期间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推进各行业的节能减排。目前全世界已经有35 个国家或地区开展了碳交易的相关实践,其中就包括我国 7 个省市的试点。中国石化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李永亮谈到, 根据我国碳市场启动时间表的安排和路径, 目前国务院正在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的制订, 地方要上报控排企业的名单, 盘查碳排放的基本情况, 进行配额的分配, 企业要开展能力建设。 2017 年第四季度要启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其中 2017-2019年是试运行阶段或者碳交易的第一阶段, 是全国统一碳市场的试运行阶段。 2020年之

8、后进入第二阶段, 扩大覆盖范围, 完善交易规则体系, 并要研究跟与国际的对接。对于基准值和配额分配的相关工作, 李永亮强调,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将配额分配的总体方案报给了国务院等待审批。 整体原则是达到一种行业平衡, 即行业先进企业要能出售配额,末尾25%的企业要购买配额,中间50-60%的企业视其具体情况而定。 排放空间越来越呈现出私有化的倾向, 它会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对于企业而言, 碳资产的管理理念需要进一步地贯彻到企业的运营系统中。 如果企业努力开展减排工作, 拿到的配额可能是富余的, 但如果安于现状不去做这项工作,就需要购买配额。技术:期待颠覆性技术出现创新是油气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9、 技术创新也正是各石化企业竞相争取的制胜法宝。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张映红强调, 世界主要大国和行业引领者正在为即将来临的世界能源革命秣马厉兵、 尽管中国石油企业经历着低油价之痛,但2020年之前仍是我们的最佳机遇期。2020-2030年之间,我国油 气行业将面临日益强烈的外部冲击,到 2035年后将机遇不再。未来国际油气价 格可能较长时期处于低值通道,国际油价的大幅震荡也可能成为常态,中国石化 企业如果不自我革命,就会被“革命”。因此,中国油气行业的战略总目标,一 是要应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协同战略,加快油气资源颠覆性技术的培育,确保 稳油兴气;二要依靠国企/民企战略协同,加快

10、炼化产业升级,向消费端的差异 化延伸,与未来能源体系有机融合。进一步增大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形成 足以应对未来国际油价大幅震荡和天然气大发展后的能源安全保障。张映红强调,世界油气行业正在经历的这场变革是世界能源革命的前奏,在主导性能源更替和能源多元化竞争阶段, 低成本为王。唯有颠覆性技术创新,才 能顺应历史潮流,并赢得发展空间和发展的主动权。我国石油企业要加快战略思 维从当前的“被动应对”转变为“积极备战和迎战”,利用当前低迷的全球行业 形势,加快企业纵向一体化结构整型、 横向差异化结构调整,做好新一轮战略布 局,有效增大战略敏锐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更要加快“识局、设局、破局、整局”, 依

11、靠一流的能源战略,为国家赢得 2040年全球战略制高点和未来100年发展主 动权奠定坚实的油气能源基础。图为油气专委会高级副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副书记李润生(右一)等与会嘉宾在会间交流。(本文图片由李颖江摄)集中智慧解决难题李勇武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局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原会长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曲折, 国际石油市场供应宽松, 国际油价大幅度下跌,始终在低位振荡,国内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油气需求迅速下滑,油气资源劣质化明显,勘探开发难度加大,炼油产能过剩,结构性的矛盾突出,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 油气企业的效益大幅度下滑。 我国整个油气行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发展趋

12、势。形势越严峻越复杂, 困难越大, 越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来共同应对困难, 解决难题。 此次油气论坛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平台。 论坛的主题是 “绿色油气、 转型发展” ,吸引了大批领导者、管理者、学者和业内的同仁,汇聚一堂,针对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为油气行业把脉、 共商发展大计。 希望油气专委会的油气论坛继续不断地办下去,更接地气,更有特色,更加务实,逐步打造成油气行业内自己的不空谈、不浮躁的专业论坛。天然气发展四对策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维和我国天然气发展的对策: 一是要推动国家新政策出台, 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二要推动天然气价格改革。 推动政府加快形成国内市场化价

13、格机制, 建立天然气调峰价格机制, 加强对管道、 城市配气等的价格监管; 要优化进口资源组合,降低亚洲溢价,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优选海外资源,把握国际低气价机遇,提高长贸和现货天然气价格议价能力;发挥海上和陆上通道互补优势,优化整合LNG和PNG资源,加快建立天然气贸易体系,完善上海天然气交易中心交易规则,建立价格指数,创新商务模式。三要推动天然气产业链技术创新, 提高天然气竞争力。 主要包括: 加强勘探开发力度, 常规气坚持地质理论与工程技术创新; 页岩气完善开发技术, 提升资源评价和开发技术水平;水合物探索勘探开发途径,做好技术研发和技术储备。加强储运设施建设, 持续提升管道建设

14、运营装备国产化、 智能化和应急抢险能力;持续提升废弃油气藏、 盐穴、 含水构造储气库建设运营能力; 持续提高储运设施供气可靠性, 建立可信赖的能源供应体系; 推进天然气发电机组国产化和 “互联 网 +能源”体系建设。四要推进油气体制改革。 开放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 探索建立包括管容费等在内的新型管输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价格体系;坚持天然气贸易主体多元化,探讨和建立保证天然气安全供应保障机制; 树立用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开放天然气管道、 储气设施等基础设施使用, 尊重用户自主选择资源方和气源路径的权利,有序推进市场竞争。炼化业进入发展新常态中国石油化工经济技术研究院优化咨询中心副主任、北京石油学

15、会理事曹建军目前国内炼油和石化产业已进入新常态。 首先, 炼油和石化产品的需求增速在放缓, 但还有一定的增量, 预计 2020年, 成品油表观消费量达到 3.6亿吨, “十三五”年均增速3%左右,较“十二五”期间的4.5%有所放缓。其中柴油已进入需求平台期,汽油将在2025 年前后进入平台期。从化工产品来看,乙烯的当量消费增幅也从“十二五”期间的5%左右降到“十三五”末的4%左右。其次, 产品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成品油消费数量结构发生变化, 柴汽比将进一步降低,预计到 2020 年将进一步降到 1.1 左右,降低生产柴汽比任务非常艰巨,而且会较大幅度增加成本。再次,产能总体过剩严重,但是先

16、进产能不足,结构性过剩和短缺并存,规模经济水平、 技术和管理水平、 清洁生产能力、 盈利能力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俱佳的企业不多,存在大量落后产能,突出表现在规模小、能耗高、技术落后,高价值产品收率低,安全环保保证能力差,产品质量升级投入不足等方面。最后, 国际油价的低位运行常态化, 对石化产品可能低油价相对是一个利好,但石化产业周期里需要一个油价向上的驱动。 此外, 资源环境制约加剧, 市场主体增多,无序竞争较为严重。油气产业发展要做好:一是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原料结构、 装置结构等五大方面。 二是实现产业升级, 包括成品油质量升级以及通过创新驱动,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

17、加值, 提高油煤化一体化发展水平。 三是要着眼新业态,抓住新机遇,通过两化融合、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结合国家的重大战略开创新的产业增长点。四是通过“一带一路”扩大资源来源和市场,实现与相关国家和区域的共赢,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在能源转型中找机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教授 张奇随着能源绿色转型趋势的明确, 中国的油气行业不可避免受到煤炭和清洁能源的挑战, 但也充满了各种机遇。 首先是中国能源消费持续会持续上升, 现在油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只有24 -25%,远低于世界平均的60%。石油消费在未来 10-20 年还会持续增长, 预测 2030 年石油消费比2015

18、年要增长50%左右,而后达到消费峰值;而天然气将进入一个长期的黄金时代,在2030 年比 2015年消费将增加200%。在能源绿色转型背景下, 油气行业应努力进行技术创新、 节能减排增效, 探索适合中国油气行业的改革策略, 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油气行业要着眼未来, 凭借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 有选择地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例如地热领域等。油气企业还应该从油气金融中寻找机遇, 进行产业链有机整合, 提高能效, 优化资产,向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方面进行更多的投资。此外在天然气推广利用中,天然气金融非常重要, 是石油金融的一个后继者。 天然气的价格体系需要天然气期货交易市场的支持,天然气的储气建设、管道建设,也需要融资支持。因此,油气企业资产的组合优化将促进传统油气金融的转型。作者:郁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