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理大综合地理专题训练.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660155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理大综合地理专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文理大综合地理专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文理大综合地理专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文理大综合地理专题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文理大综合地理专题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文理大综合地理专题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理大综合地理专题训练.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三文理大综合地理专题训练 环境问题与发展 杜志忠/广东省东莞市厚街中学(523962)【知识要点】1主要环境问题水危机、土地荒漠化、臭氧层遭破坏、温室效应、酸雨、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物种灭绝、固体废弃物危害、有毒化学品污染等等。成因危害分布治理沙尘暴自然: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大;植被少,地表裸露人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滥采乱挖,导致草地退化、沙化;过度抽取地下水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大气污染严重;沙尘埋没了草场、农田、交通道路等干旱地区,以荒漠化、半荒漠化地区为主;中国主要位于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建立防护林;保护植被;加强监测与管理酸雨燃烧化石燃料,排放酸性气体;多降水天气土壤酸化,危

2、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河湖酸化;危及人类健康;腐蚀建筑物等欧洲西部、美国东北部;中国:华中、西南、华南(北方少是因为降水少,且易扩散)减少化石燃料使用量;发展清洁煤技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臭氧空洞释放大量氯氟烃进入平流层减少臭氧浓度,使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对地表生物造成危害平流层;南极、北极、青藏高原、西伯利亚、南美洲五大地区的上空减少氯氟烃排放,研发环保制冷剂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形成大气能见度降低;对人体器官产生强烈刺激汽车多,空气流动不畅(如盆地地形、出现逆温)的城市,如:洛杉矶、南宁等控制污染气体排放;采用环保能源;改善城市交通赤潮海水富营养化(

3、N、P、有机物);春夏季节水温适宜;海水稳定海水缺氧,危及海洋生物生存;含毒藻类,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破坏海洋生态沿海地区;我国珠江口较多(水温较高,输入P多)加强监测;净化污水;利用药物除赤潮生物;吸上船进行分离2自然灾害特点:突发性;群发性、连发性气象气候灾害:干旱、洪涝、风暴潮、寒潮、台风等知识联系:大气环流、季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北移动、厄尔尼诺现象、气旋反气旋我国常见气象气候灾害季节性差异:季节性差异3-5月份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等地,出现春旱。7-8月份长江流域伏旱;华北地区有暴雨7-10月份东部沿海台风频繁夏半年暴雨和洪灾:华南地区4-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6-7月北方各地7-8月冬

4、半球寒潮和强冷空气;三北地区有沙尘天气地质地貌灾害: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滑坡、水土流失、泥石流、荒漠化等 知识联系:地质作用、板块构造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性差异地域性差异气象气候灾害地质地貌灾害东北地区暴雨、洪涝、低温冷害、沙尘松嫩平原西部风沙与土地盐碱化华北地区干旱(春旱与伏旱)、暴雨、洪涝、沙尘土地盐碱化与沙化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塌陷西北地区干旱、冰雹、沙尘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干旱、热带风暴、风暴潮西南地区暴雨、干旱地震、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华南地区暴雨、干旱、低温冷害、台风地震、水土流失防御及对策加强监测与预报工作,及时防范;增强社会协作,提高防御能力;加固相

5、关工程;改善生态环境。【能力训练】读右图完成1-3题。1据图所示,近年来大气中CO2的含量与日俱增的主要人为原因有二氧化碳浓度(ppm)1958310(年)196019621964196619681970312314316318320322人类生产生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火山活动喷出的;大面积种水稻产生的;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天然森林被大量砍伐A. B. C. D.2CO2的温室效应是指A.CO2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使气温升高B.CO2能强烈吸收大气逆辐射使气温升高C.CO2能强烈吸收地面红外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D.CO2能强烈吸收可见光使气温升高3全球大气中CO2含量增多产生的“温室效应”所带

6、来的严重后果是海平面上升,沿海国家、城市遭受灾难;气候变干,温带农耕区退化为草原;厄尔尼诺现象将更加严重;加剧洪涝、干旱及疾病的发生频率。A. B. C. D.读“中国近海主要海域污染状况图”,完成4-5题。4无机氮、无机磷的化合物随江河大量排入我国近海,带来的后果是 0.5胶州湾辽东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海口湾01.01.52.02.53.03.54.04.5油类无机氮无机磷溶解氧标准指数7.7612.53A.抑制海水水面蒸发B.水体富营养化C.水循环速度改变D.海生植物大量死亡5我国南方沿海各项污染指数高于北方地区的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高,海水蒸发旺盛B.多岛屿,多港湾,不利于污染源扩散

7、C.多河流,多降水,稀释作用加强D.重工业多,工业废渣排放量大读南极上空臭氧总量变化示意图,回答67题。20010030050040019101112234月某年南极哈雷湾上空臭氧总量变化(nd)臭氧含量达到臭氧洞水平6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A.臭氧层破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地表热带范围扩大 B.使用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碳烃化合物,造成臭氧层空洞C.臭氧洞主要出现在大气平流层中D.臭氧层出现空洞,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7在南极臭氧空洞面积最大的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流域出现梅雨天气 B.华北平原的冬小麦返青C.北半球极昼的范围逐步扩大 D.地球公转速度加快合理利

8、用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人类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回答8-10题。8世界上很多国家供水不足,出现“水荒”的原因主要是 A.酸雨使全球水资源受到污染 B.温室效应导致地表水蒸发量增大C.人口增多,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耗水量大 D.水资源时空分布平衡9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A.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倒灌,水质变坏 B.在华北地区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产生土壤盐渍化C.使地下水水位上升,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D.使全球水量减少,出现水危机10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大量抽取地下水,扩大灌溉面积 B.在半干旱地区,鼓励水稻种植C.大面积排干沼泽地既可开垦耕地又获得水资源 D.在城

9、市或工业区积极开展“中水”利用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读表回答11-12题。11据表中资料,不能明确判断的是 地点人口密度 (人/k)与震中的距离(km)地震发生时间(当地时间)震级死亡人数(人)X2005.8上午10:257.48Y5002.5早晨4:007.11820A.两地都不位于震中B.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C.X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大于Y地D.X地的烈度小于Y地12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 A.人口密度大 B.距震中近 C.地震发生时间 D.Y地位于板块边缘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昔日“八百里洞庭湖”由我国

10、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大湖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阅读上述文字,完成第1315题。13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围湖造田;水土流失严重;蒸发和下渗;引水灌溉A. B. C. D.14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源减少15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B.冰雪融水量不足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 D.围湖造田读大气臭氧含量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

11、布示意图,完成16-18题。(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示意图)3157911月42681012030608030608030032024026030034024036026038038032028040034036032034042030028030026036032044016全球大气臭氧含量最小的地区是A. 西风带 B. 极地高气压带C. 信风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17南、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臭氧含量最小的季节发生在A. 春季 B. 夏季C. 秋季 D. 冬季18地球大气臭氧层空洞发生在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热层欧洲、北美、中国是世界三大酸雨区。据此回答19-

12、21题。19三大酸雨区多酸雨的共同自然条件是A. 工业发达 B. 受海洋西风带的影响 C. 地形平坦 D. 降水较多20我国酸雨最严重地区及其主要成因搭配正确的是A. 南方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B. 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C. 北方大量燃烧煤、石油 D. 沿海交通运输业发达21酸雨对下列名胜古迹无明显影响的是A. 四川乐山大佛 B. 巴黎艾菲尔铁塔 C. 埃及金字塔 D. 纽约自由女神像读右图(世界CO2排放量前十位国家柱形图),回答22-23题。意大利英国印度德国日本俄罗斯中国美国加拿大乌克兰(世界CO2排放量前十位国家柱形图)400300600500010020022右图中CO2人均排放量最多

13、的大洲是A. 亚洲 B. 北美洲C. 欧洲 D. 南美洲23我国的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A. B. C. D. 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24-25题。不适宜地1%宜林54%宜牧33%宜农12%(土地资源构成图)未利用地20%耕地40%草地20%林地18%(土地利用结构图)其它用地2%24该地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 土地沙漠化

14、B. 水土流失C. 土壤盐碱化 D. 温室效应25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A. 退耕还林、还草B.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C. 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D. 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础262002年7月,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开工,这一工程实施后,对上海大气环境的影响是A.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将明显增加 B. 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将明显减少C. 大气中硫氧化合物的含量将明显减少 D.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明显减少读上海城郊间气温差异情况表和上海城区、郊区降水分布图,完成27-29题。地 区1月4月7月10月全年上海城区4.214.728.719.31

15、6.6上海城区边缘3.314.127.918.215.7上海郊区3.014.027.817.715.5上海城区与郊区气温比较()27据上海城郊间气温差异情况表,判断上海的热岛效应最显著的时间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28受热岛效应影响,在城郊之间形成热岛环流,判断上海城区与郊区降水分布图中A地在热岛环流中的近地面风向大致是:A.西北风 B.西风上海城区与郊区降水分布图720740720700760680(降水量单位:毫米)AC.东北风 D.东风29与图中所示上海城郊之间降水量分布无关的是A.上海城区比郊区尘埃多 B.上海城区比郊区蒸发旺盛C.上海城区气流以上升为主 D.上海郊区

16、空气中水汽含量大30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统计资料,判断回答: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km2)年降水量(mm)气温年较差()河水含沙量(%)水旱灾害(次)粮食单产(斤/亩)粮食总产(亿斤)1965193334203810041020519871047835042352300180该地12年间森林覆盖率减少了 ,耕地增加了 。上述资料反映出该地12年中粮食单产降低的原因是(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 人口增长快 C. 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 D. 耕地减少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是( )A. 风沙危害严重 B. 水土流失加剧 C. 气候大陆性增强 D. 光照条件变差针对该地区现状,应采取什么样

17、的措施? 。47车速(km/h)5035103520253068910111215404550NOx排放系数货车公共汽车31读下列车速与NOx的排放量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看出,汽车尾气中NOx的排放量和车速的关系,在平均时速小于_千米时成反比例。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除了汽车外,还有_和_。城市大气污染物中,除NOx外,还有_、_和碳氢化合物等。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辐射中的_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_。32.读”太湖流域2001年10月某一周的水质量周报”,回答下列问题.断面名称主要监测项目(除PH外,各项目单位:mg/L)水质类别PH溶解氧COD氨

18、、氮太湖江苏无锡沙渚8.397.95.30.08浙江湖州新塘港8.237.64.80.32上海青浦急水港7.363.35.30.65类水质标准6.5-8.5580.5备注COD(化学耗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表中三个断面(检测点)中,水质最差的是_,理由主要有_。 表中四项检测项目中,各断面均比较理想的是_,三个断面(检测点)中,有机污染物最少的是_。从周报中可以看出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与氨、氮含量两项指标呈_相关关系,其主要原因是_。简要回答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33阅读部分20世纪重大公害材料,回答下列各题。地点发生

19、时间及危害地形及产生危害时的温度场地点发生时间及危害地形及产生危害时的温度场A1930年12月,硫氧化物、烟雾、金属氧化物颗粒使几千人呼吸道发病,约60人死亡。C1948年10月,硫氧化物、气溶胶致害,4天有43%患病,20人死亡。B1943年11月,NO及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造成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D1952年12月,烟尘及硫氧化物致使5天死亡4000人,历年共死亡近万人。海拔(m)气温()2.82900海拔(m)气温()3.53900海拔(m)气温()65.5600海拔(m)气温()5.552000试分析上述四地容易出现大气危害的气象条件、地形和时间,并说明原因。_;_;_。指

20、出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黑吉辽陕甘宁青新豫鄂汀粤桂琼鲁苏浙赣皖闽沪台东 北华 北西 北中 南西 南华 东特大型较大型京津冀晋蒙云贵川藏10102104103灾害点数34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相关问题。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这些灾害在本区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 ,该省受害点数为 ,主要分布在该省的 地区和 地区。据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石材产量最大的国家。许多人认为,大量开采石材是一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你对此有何认识?二氧化硫是目前全世界最主要的大气

21、污染物之一,它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排放的二氧化硫越来越多。1999年四国SO2排放量(年百万吨)对比表英国德国美国中国7.57.8191835读1850年以来英国因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化图以及四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对比表。20世纪70年代后,英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明显呈下降趋势,最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经济衰退B.技术进步促使能源消耗量减小SO2排放量(年百万吨)2.04.06.08.018601880190019201940196019801840(年)英国SO2排放量变化图C.能源消费结构有了很大改善D.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联系德国和

22、英国的地理位置,从大气运动角度分析,为什么在英、德两国SO2排放量基本相当的条件下英国酸雨的危害程度小于德国? 。从能源消费结构分析,为什么在美国工业生产规模远远大于我国的条件下,中国与美国的SO2排放量相当? 。36右图为中国沙尘暴典型天气形势图,图中实线箭头表示高空急流的移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地面高压中心的移动方向,数字表示日期,散点表示沙尘暴影响范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沙尘暴典型天气形势图110E50N40N30N120E130E100E高高高272729282728282929急流 28日地面高压中心移动到_。此时,沙尘暴产生地区主要在 _。从图上看,沙尘暴产生的地区主要在_锋之

23、后。在夏季,我国北方地区受该锋面影响,常出现_天气。【参考答案】1.A 2.C 3.A 4.B 5.B 6.C 7.D 8.C 9.A 10.D 11.B 12.D 13.D 14.B 15.C 16.C 17.C 18.B 19.D 20.B 21.C 22.B 23.D 24.B 25.A 26.C 27.D 28.A 29.D309% , 145 km2;C;B;退耕还林3135;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硫氧化合物,煤烟;紫外线,光化学烟雾;32上海青浦急水港;该断面的水质为类水质。COD;浙江湖州新塘港。负;水体中氨氮含量增加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从而使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减少。时空分布不均;水

24、资源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33盆地(谷地)地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空气对流运动大大减弱,使污染物进一步集聚;冬季,地面降温快,易出现逆温。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提高矿物燃料利用率;推广和使用洁净能源。34.西南;西南区地处我国地势一、二阶梯和二、三阶梯交界处,坡陡谷深,植被破坏也比较严重,地震频繁,岩石比较破碎松散,加上暴雨或冰雪融水的影响,就会产生特大或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四川;102 ;西部地区一、二阶梯交界处;东部地区二、三阶梯交界处开山采石,必然破坏山林,使生态环境恶化,易发生地质灾害,因此须慎重。35BC;英国处于德国的西部地区,受西风影响,工业排放二氧化硫废气向处于东部的德国等地扩散。我国以燃煤为主。36内蒙古西部,甘肃一带;陕西大部分地区、甘肃东部、山西南部等地。快行冷;暴雨。发表于教科导报大综合第10-11期(2004-11-17)(中国教育学会全国目标教学管理专业委员会会报,刊号CN460021,gaokaou-)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