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项脊轩志》同步教案45.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1669846 上传时间:2021-08-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项脊轩志》同步教案4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项脊轩志》同步教案4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项脊轩志》同步教案4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项脊轩志》同步教案4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项脊轩志》同步教案4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项脊轩志》同步教案45.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必修 V 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项脊轩志最新同步教案项脊轩志教案45教学过程及内容师: 上一节课我们谈了中国古代散文的进化历程。 理解散文怎么来的, 曾有过哪些主张、 哪些样式、哪些手法, 对我们学写散文是很有帮助的。还需要大家多读一些古代优秀散文篇章。上节课布置了一道思考题, “课文内容可以用一间破屋,两种情感,三个女人来概括,说说自己的理解。 ”现在来检查一下生 1 :一间破屋就是指项脊轩,两种情感在第二段上写了“喜”与“悲” ,三个女人指的是自己死去的亲人有三个:祖母、母亲和妻子。师:好,没什么异议吧?生 2 :我觉得题目不好,怀念的应该有四个女人,还有一个“老妪” 。师:那是不是还有

2、叔叔伯伯一些人呢?我想站在思念的角度上,怀念应该如第一个同学说的祖母、母亲和妻子。是吧?师:好了,这篇文章我们就学到这里了,好吧?生:啊?不行!师:为什么?生:太简单了,内容太少了,考试过不了关的。师:同学们真是好孩子啊。一篇文章只知道写了什么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善解其中味,才算是真正的消化。这节课我们就来慢慢品味品味。怎么品味呢?还是从内容开始师:一间破屋,是怎样的一间破屋?生 3 :是一间狭窄的下雨时候雨水就会漏下来的破屋。师:是狭窄还是狭小?生 3 :狭小。师:怎么看出它狭小?生 3: “方丈” ,就是一丈见方,相当于现在 10 个平方,只能一个人住。所以很小。师:下雨漏下的是雨水,不下雨

3、的时候漏下的是尘泥。连放一张桌子东挪西挪,狼狈不堪。一个读书人的书斋简陋如此。你们家里像这样吗?生:不! 师:珍惜啊。归有光没有掩饰家境的清寒,也不是哭穷。这么一写,不仅写出小屋特点,读来也很 有情趣。师:除了小、漏,两个特点,还有没有小屋修葺前其他特点了?生 4 :老。说了小屋的历史有百年之久。另外还有暗。因为门朝北开,光线不充足,中午后就昏暗了。师:好。修葺之后的项脊轩是怎么样的?生5:问题解决了。不漏了,通过放一堵墙来反射日光,也亮了师:打断一下,什么样的墙?生 5 :院子四周的墙,墙上应该刷白石灰的。师:就叫“粉墙”了。好,关键问题解决了,但是小、老没法解决,还是给人阴森、陈旧的感觉。

4、生 6 :不是。他在小屋前种上一些树,美化了环境。所以,小和老的局限也没有了。作者的心情很高兴的。白天读书应该比较舒服,惬意,晚上,特别是月圆的晚上,景色也很美。师:说的好。写三五之夜的景色注意到了动静结合,别有清雅。来读一下。 “三五”(生齐读)师:老师一直想啊,老师自己的房子也小,但是精神生活丰富,这物质上简陋也就荡然无存了,正是应了那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啊。(学生呈鄙视状)师:这一段大概就是写第二段的“喜”了,那作为过渡段的第二节,又引出下文的“悲” 。主要悲在什么地方?生 7 :失去亲人。生 8 :还有分家。师:说到分家,我的心也禁不住悲凉起来。想当年,我们弟兄三人分家,姐姐嘛,按

5、农村的规矩,已经是人家的人,就不参与财产的分割了。那天晚上,我爸爸召集我们开一个家庭会议,我从来没见过他那么严肃过。爸爸语调沉重,说: “你们都成家了,不能在合一起过了。自己都要有小家庭。今天就把分家的事情说一下。 ”我问: “爸,在一起不是很好吗?”爸爸说: “傻孩子,树大分杈,人大分家嘛。 说是分家, 实际上家里也没啥分的, 两间楼房, 老大、 老二每人一间, 你呢, 在外地,就不需要了。田地呢,都是老大和老二的,每人一半。最重要的是债务啊。老大老二结婚的时候都借了不少钱,老大是五千,老二是两万五。造房子的债还欠外边一万三。这些是不是老大老二两个人来分摊?” 大哥说好。 大嫂跳出来, 说:

6、 “不公平啊。 我们还我们结婚的那五千, 他们的自己来。二嫂立即回应: “我们结婚的时候钱都不值钱了。再讲,你结婚时花的还不是全家的钱吗?”二哥 拉过二嫂的胳膊,让他不要说。我当时真想跳出来说,所有的债务都归我,但是我确实没有那么多钱,现在购房贷款还没多少呢。父亲说: “好了,这样吧,所有债务除以三,分别由老大、老二和我们承担。老三没花什么钱,也没得什么。就这样吧。 ”大家都不做声。于是我把记录的文案让他们一一签字。第二天就是分农具,修建厨房。父母也搬出了楼房,住到那堆放杂物的小屋去了。跟书上说的“异爨”后的“鸡栖于厅”情景多么相似啊。想起这个,我都不想回家去探亲了。生 9 :那说明你不孝!师

7、:为什么?生 9 :你应该把父母接到你这里来住啊!师:他们来住过一段时间,说很不习惯,比如进家后换拖鞋,再比如有时我们吃快餐,他们就说这一盒居然要十块, 你这败家子! 后来自己买菜又说这青菜居然还要五毛, 家里的连五分都卖不出去。后来他们就走了。所以还是你们现在好啊,独生子女以后不存在分家的的悲伤了。师:我是因这篇文章而感动啊,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会被其中的细节感动了?生 10:我觉得最后写枇杷树,睹物思人,怀念妻子,我觉得很凄惨。我那次到外婆家,外公已经不在世,看着他的遗像,我都要哭的。现在文章这么写,树越是有生命,越是茂盛,作者就越想念啊。生 11:祖母来说的几话,对发奋读书的归有光充满关

8、心。想想,我妈妈天天跟我说学生,我还觉得她唠叨。不应该啊。师:能有这样的感悟、唤醒,很好。生 12:我有一个地方不明白。归有光母亲为什么不跟自己孩子一起睡觉呢?而把孩子交一个老太婆带呢?师:大家怎么看?生 13:大概她身边还有孩子的。师:这推断有点道理。据说归母一共生了八个孩子,有两个夭折。归母就是因后来节育手术不当而死的。死的那年,归有光才八岁啊。母亲隔门相问,老妪作答,一方面看出老妪心有坏恩,另一方面归有光听到这里, 也引发对母亲的思念。母亲的形象在他脑海里是一片模糊,但是我想在归有光心里一定是最美丽的!(学生鼓掌) 生 14:我觉得祖母拿象笏来,是给了归有光读书的压力。这样做不好。生 15:我们现在学习压力也很大。师:那要看怎么对待这压力。归有光没有抱怨,相反是把它看作是激励。我们是不是要学习他这种调节心态的本领啊?(下课)师:该说还有很多,但是我说一句这篇文章对我们写散文的启示: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小事可以打动别人,关键在于自己首先感动。下一节处理这课的相关练习。东方雪自评:这节课上完后我感觉有以下不足:一是学生文章读得还不熟。二是字词解释还不到位。三是如何把以小见大手法迁移到写作中来还需要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