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与《白马湖之冬》比较阅读.pdf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690768 上传时间:2021-08-3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的冬天》与《白马湖之冬》比较阅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济南的冬天》与《白马湖之冬》比较阅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济南的冬天》与《白马湖之冬》比较阅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济南的冬天》与《白马湖之冬》比较阅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的冬天》与《白马湖之冬》比较阅读.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济南的冬天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第三单元) 是一篇诗意盎 然的写景散文。 老舍先生用他的妙笔描绘了一方冬日的宝地济南。 现代著名作家夏?尊先 生也有一篇描绘冬日情结的文章 白马湖之冬 。初读两位文学大师的杰作, 便觉有惊人 的相似。仔细咀嚼,又觉两文各具千秋,情蕴也截然不同。 一、异曲同工的开篇笔法 两文开篇都使用了对比的方法。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 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 得是奇迹” “对于一刚从伦敦回来的人, 像我, 冬天要是能看得见日光, 便觉得是怪事” 。 ( 济 南的冬天 ) 没有比较, 就没有鉴别。 在反复比较之下, 老舍先生发现, 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

2、, 是响晴的,济南真的算个宝地。 而夏?尊先生在白马湖之冬的开篇即写“在我四十多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 刻的, 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 白马湖由移居前的一片荒野到小小的几间新平屋, 再到现在一个小村落; 从繁华热闹的都市杭州, 到荒凉的山野, 到宛如投身于极地带中。 通过对比,一个把济南比作“宝地” ,一个把白马湖比作“极带” 。两文采用了异曲同工 的开篇笔法。 二、水墨画的济南,写意化的白马湖 既然老舍先生把冬天的济南比作“宝地” ,我们就去欣赏一下“宝地”中的风光。首先, 作者把济南周边的小山比作“小摇篮” ;把有山有水的老城济南,比作摇篮中的宝贝。其 次,作者对小山进

3、行了多层次的描绘。山上“青色”的矮松;树尖的“白花” ; “全白”的山 尖; “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的山坡;快落日时山腰上“微黄”的阳光;以及“那点薄雪 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总之,色彩美丽到了作者只好感叹到“那些小山太秀气 了” !山是如此的秀丽,那水更是空灵了。“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水藻绿 得“水也不忍得冻上” ;倒映在水里的“长枝的垂柳” ; “红屋顶” “黄草山” ;再配山坡上卧着 的那些小村庄。色彩鲜艳极了,真是一幅精彩的水墨画,作者的赞美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而夏?尊先生把冬天的白马湖比作“极带” ,那我们也来领略一下“极带”的厉害。白马 湖

4、差不多日日有风; “呼呼作响,好似虎吼” “风从门窗隙缝中来” ,门缝窗隙糊上厚厚的纸, “缝中却仍有透入” ; 更厉害的是, 大风把人刮得 “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 , 吃完饭就匆匆 “睡 入被窝” ;严寒加上狂风, “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冬 日的情味,都是风中来。这里,作者表面是写风,写冬。其实,风中隐含着寂寞之心和悠长 的情结,不然作者怎会在多年后,偶于夜深人静听到风声时,还会发出“白马湖不知今夜又 刮得怎样厉害哩” !真乃无形的风,写意的情。 三、相似的地理环境,截然不同的冬天 济南之所以能有 “温情” 的天气, 是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 只有北

5、边缺着点口儿” ; 白马湖所以多风,因为“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 口欢迎风来的样子” 。两篇文章描写的地理环境是惊人的相似, 给人的感受却截然不同: 济南 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是响情的” “算个宝地” ;而白马湖的冬天“那里的风,差不多日 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 四、不同的心境,异样的情感 相似的地理环境,一个“没有风声” ,一个“风尤其特别” 。这除了两地所处的地理环境 的因素之外, 更重要的还是作者写文章时的心境不同而致。济南的冬天 是老舍先生于 1931 年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老舍 1930 年前后来到山东, 先后在济南齐鲁大

6、学和青岛山 东大学任教 7 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把山东称之为他的“第二故乡” 。 济南 的冬天 原是描写济南的长篇散文 一些印象 中的第五部分。 另外, 据老舍夫人胡?青回忆, 老舍先生对“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常常怀念。由此可见,济南的冬天是先生美好幸福生 活中的一朵浪花。 白马湖之冬一文写于1922 年,五四运动后,夏?尊与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经亨 颐等支持杭州各校学生的爱国运动, 与沈仲九等人编辑浙江教育会刊物 教育潮 ,同年遭排 挤,后应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聘请到长沙任教。 1921 年冬,回家乡,在经亨颐主持的春晖中 学任教, 文章所写就是作者这段时期的情景。 那么夏?尊

7、先生当时的内心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们还是看一看作者在 白马湖之冬 中作者对自己的描绘: 在 “寒风的怒号, 湖水的澎湃” 中, “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深夜” “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 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做种种幽邈的遐想” 。这些文字,不禁让笔者想到唐代柳宗 元被贬到永州后写的五言绝句 江雪 ,柳宗元借歌咏隐居在山间的渔翁, 来寄托自己清高而 孤傲的情感,抒写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白马湖之冬一文,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同 样也是夏?尊先生遭受排挤后的郁闷,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一颗兴教救国的火热的心。 理 由有二:一是多年后,僦居上海偶然于夜深人静听

8、到风声还发出“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 样厉害哩” ! 的感叹,笔者认为那风声里有夏?尊先生的追求、梦想和火热的心;二是据资料 记载,1946 年 4 月 23 日夏?尊先生在上海病逝后,葬于白马湖畔,可见白马湖是先生生命中 最值得回忆的地方, 否则怎会安葬于那里呢?由此可见, 白马湖之冬 也是作者人生长河中 一朵永远熠熠生辉的浪花。 综合上述,无论是“温情”的济南,还是似“极带”的白马湖,都是两位文学大师心中 一段难忘的情结。值得我们去品味和咀嚼。 【附原文】 白 马 湖 之 冬 夏?尊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 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 要算十年前初移白马湖的时候了。 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

9、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 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 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房, 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 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 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椽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 的时候, 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 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 听着寒风的怒号, 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是风最少的一间,我常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 低地, 在洋灯下工作至

10、深夜。 松涛如吼, 霜月当窗, 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 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 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尚一株树木都未种。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 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在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 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 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们关上。在平常的日子, 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 的。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

11、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 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以从窗中望见。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我在 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 几乎都从风来。 白马湖所以多风, 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的。 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 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 的人都知道的。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现在,一家僦居上海多日了,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 “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 编辑/吕秀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