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全章导学案.pdf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694152 上传时间:2021-08-3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全章导学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全章导学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全章导学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全章导学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全章导学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全章导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全章导学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3.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的关系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的关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并能举出反映变量之间相依关系的例子 . 2、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表格中的 数据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重点难点】 重点:能从表格中发现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难点: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概念,并能运用变量之间的思想描述我们所 生活的世界中的变化. 知识概览图知识概览图 自变量 变量 用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因变量 新课导引新课

2、导引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通过观察可以知道许多量都与另外一个量或几个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在 行程问题中,路程与时间、速度的关系;在图形的周长、面积问题中,圆的周长、面积与半径的关 系等 教材精华教材精华 知识点 1 常量与变量 在某个变化过程中,保持同一数值的量叫常量,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变量 例如在圆的面积公式 S r 2中,圆周率是保持同一数值的量,即常量,而半径 r 和面积 S 可以取不同的数值,所以 r 和 S 就是变量 【拓展】常量与变量往往是相对的,相对于某个变化过程比如 s,v,t,三者之间,在不同 的研究过程中,作为变量与常量的“身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知识点 2 自变量与因变

3、量 第 1 页 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量,这些量几乎都是变化着的例如在路程确定的情况下, 不同运动员的奔跑速度决定他们各自所用的时间, 所用的时间受速度的制约, 所用时间随速度的变 化而变化我们就说速度是自变量,时间是因变量 (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主动发生变化的量是自变量,受其他变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量是因 变量 (2)自变量和因变量是相对的,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是自变量,而在另一个变化过程中可能是因 变量 知识点 3借助表格表示两个变量的关系 我们可以借助表格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并从 表格上获取一些信息,或对某些问题作出相关的预测 例如,表

4、 1 是我国体育健儿在几届奥运会上所获奖牌总数的情况 表表 1 1 年份 奖牌总 数 / 枚 我们可以把统计表 1 叫做是一个反映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格,其中时间(年)是自变量,奖牌 总数是因变量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 基本概念题 1、下列各题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其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各是什么? (1)用总长为 60 m 的篱笆围成一个边长为 l(m),面积为 S(m2)的长方形场地; (2)正方形的边长是 3,若边长增加 x,则面积增加 y 第 2 页 1984 32 1988 28 1992 54 1996 50 2000 59 基础知识应用题 2、 小红帮助母亲预算 4 月份的用电量, 小红

5、记录了 4 月初连续 8 天每天早上电表显示的读数, 列成的表格如下: 日期 电表显示/ 千瓦时 (1)这个表格反映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4 月 5 日早上电表的读数是多少? (3)这个月的前 5 天共用电多少?(小红家每天只在晚上用电) (4)估计在 4 月 9 日早上电表的读数是多少; (5)估计 4 月份的总用电量 3、某商店出售一种瓜子,数量 x 与售价 C 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数量 x/克 100 200 300 400 500 表内售价栏中的 005 是塑料袋的价钱 (1)试用含 x,的代数式表示 C; (2)若一位顾客购买 350 克瓜子,请你

6、帮他计算一下应付多少元钱 探索创新题 4、下表记录了我国几个城市在夏季某月某日的最高气温 售价 C/元 0.90+0.05 1.80+0.05 2.70+0.05 3.60+0.05 4.50+0.05 1 21 2 24 3 28 4 32 5 35 6 39 7 42 8 46 第 3 页 天津 25 上海 36 福州 38 青岛 28 这不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请你根据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把这个表格改为一个在 一定程度上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 (1)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 (2)随着自变量逐渐变大,因变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体验中考体验中考 1 1、(、(

7、0909吉林)吉林)小敏家距学校 1200 米,某天小敏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上学,开始她以每分 钟 V1米的速度匀速行驶了 600 米,遇到交通堵塞,耽搁了3 分钟,然后以每分钟V2米的速度匀速 前进一直到学校(V1 V2),你认为小敏离家的距离 y 与时间 x 之间的关系图象大致是图 6-1 中的 () 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第 4 页 附:附: 课堂检测及体验中考答案课堂检测及体验中考答案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 1、【解析】变量比较容易找,关键是自变量的找法,审清题意,先找出发生变化的 那一个量 解:(1)边长 l,面积 S 都在发生变化,其中 l 是自变量,S 是因变量 (2)增加的边长 x,增加

8、的面积 y 都在发生变化,其 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2、【解析】(1)在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中,第一行是自变量的数值,第二行是因变量的数 值(2)表格中同一列上的两个数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一组对应值(3)由于每天早上记录电表读数, 所以要想知道 5 天共用了多少电,应该用第 6 天的读数减去第 1 天的读数(4)为了估计第 9 天电 表的读数,应该知道每天大约用多少电(5)可以根据前 7 天的用电量估计这个月的用电量【解 题方法】 (1)所给表格实质上是反映了用电天数与用电量之间的关系(2)上面估计 4 月份的用电量 实际上是利用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求 解:(1)这个表格反

9、映日期与电表读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日期是自变量,电表读数是因 变量 (2)4 月 5 日早上电表的读数是 35 千瓦时 (3)392118,即这个月的前 5 天共用电 18 千瓦时 (4)估计 4 月 9 日早上电表的读数为 49 或 50 (5)(4621)730107(千瓦时) 3、【解析】 因在表中 C 这一栏中的数是两部分的和,所以先看“+”号前的部分与 0.901.809 元,也就是说每卖 1000 克瓜子,售价为 9 元,因此,得前一部 1002001000 99 x,再加上 005,得 Cx+005分是 10001000 x 的关系: 解:(1)由图表可知每 100 克瓜子售

10、价 090 元,所以每 1000 克售价 9 元 9 x+005 1000 99 x+005350+005320(元)(2)当 x= 350 时,C 10001000 故 C 第 5 页 答:这位顾客应付 320 元钱。 4、【解析】 影响气温的因素比较多,在通常情况下,季节和纬度对气温的影响更大些在题 目中,所给数据是几个沿海城市在同一天的最高气温,这几个城市都处于夏季,排除了季节对气温 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到纬度对这几个城市气温的影响可以查阅资料,明确所涉及的几个沿 海城市的纬度【解题方法】 表格中自变量的数据不能按原表中各城市的顺序排列,而应按纬度 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这样

11、做便于观察,便于发现规律如果换为另外某一天的温度, 有可能某个高纬度的城市对应的气温也高但是从整体上看,总的变化规律是确定的 解:列表如下: 纬度/度(北纬) 我国沿海城市的最高气温/ 38 25 36 28 31 36 26 38 (1)自变量是纬度数,因变量是最高气温 (2)随着纬度数逐渐减小,最高气温逐渐升高 体验中考体验中考 1、A【解析】 由于小敏在中途停了 3 分钟然后再走因而可排除 B,CD 选项前后两 段速度相同故选 A. 6.2 变化中的三角形变化中的三角形导学案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第 6 页 【学习目标】 1、 经历探索某些图形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12、,进一步体会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发展 符号感. 2、能根据具体情景,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关系式求值,初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1、找问题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2、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难点: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知识概览图知识概览图 与因变量确定关系式中的自变量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求因变量的值 已知自变量的值 新课导引新课导引 我们学过一些变量间的关系式,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底乘高再除以2,圆的面积公式为半径 的平方乘,路程公式为 s=vt 等 从上述关系式中,我们可以看到, 都

13、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当某一个量变化时,其他的量一 定也要发生变化,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分析】因为关系式是用含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等式,关系式是反映变量间关系的, 所以当某一个量变化时,其他的量也要发生变化 教材精华教材精华 知识点 1利用关系式求因变量的值 借助关系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 Sa2如果正方形的边长a 变大或变小,那么正方形的面积S 也随着变大或变小这就反映出变量 S 随变量 a 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这个关系是 Sa2,我们把 Sa2这个等式称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关系式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方法 【拓展】(1)关系式是用含自变量的代数

14、式表示因变量的等式 (2)利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大的优点在于能比较方便地求出自变量为任意一个值 第 7 页 时,相对应的因变量的值利用表格时,对于表中没有给出的对应值,在需要时往往只能估计,很 难达到足够的精确度,使用关系式则没有这样的缺点 (3)利用关系式求因变量的值,实际上就是求代数式的值 (4)在一些问题中,自变量只能取某个范围内的值例如,在关于三角形面积的这个问题中, 自变量 x 只能为正数 知识点 2 根据具体问题,找出关系式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 一定要明确,在相互联系的两个变量中, 哪个量是主动变化的,即自变量哪个量是随着另一个量 的变化而变化的,即因变量 在课本中本节的

15、“做一做” 的两个问题中,都有 “圆锥的体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样一句话, 其中的“随之” 二字表明圆锥体积的变化是被动的,是随着另外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圆 锥的体积是因变量 【拓展】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当圆锥的高是确定的值时,圆锥的体积随底面半径r 的变化而 变化;当圆锥的底面半径是确定的值时,圆锥的体积随圆锥的高 h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课本中本节的“做一做”的问题 1 与问题 2 中,自变量分别是底 面半径 r 和高 h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 基础知识应用题 1、在地球某地,温度 T()与高度 d(m)之间的关系可近似用T 10 d 来表示,根据这个关 150 系式,当高度 d 的值

16、分别是 0,200,400,600,800,1000 时,计算相应的温度 T,并列出自变量 与因变量的对应值表 2、 汽车由甲地开往相距 840 km 的乙地, 汽车的速度为每小时 70 km, t h 后, 汽车距乙地 s km 第 8 页 (1)写出 s 与 t 的变量关系式和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2)经过 2 h 后,汽车离乙地多少千米? (3)经过多少小时,汽车离乙地还有 140 km? 综合应用题 3、公路上依次有 A,B,C 三个汽车站,上午 8 时,小明骑自行车从 A,B 两站之间距离 A 站 8 千米处出发,向 C 站匀速前进,他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 165 千米 (1)在

17、小明所走的路程与骑车用去的时间这两个变量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设小明出发 x 小时后,离 A 站的路程为 y 千米,请写出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 (3)若 A,B 两站间的路程是 26 千米,那么小明在上午 9 时是否已经经过了 B 站? (4)若 A,B 两站间的路程是 26 千米,B,C 两站间的路程是 15 千米,那么小明大约在什么时 刻能够到达 C 站? 探索创新题 4、某研究表明,人在运动时的心跳速度通常与人的年龄有关,下表是测得一个人在运动时所 能承受的每分钟心跳的最高次数 b(次)随这个人的年龄 a(岁)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年龄 d/岁 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每分

18、钟心跳的最高 次数 b次 (1)试写出变量 b 与 a 之间的关系式,并指出哪个量是自变量,哪个量是因变量? 第 9 页 1 175 2 174.2 3 173.4 4 172.6 5 171.8 (2)正常情况下,在运动时,一个 12 岁的少年所能承受的每分钟心跳的最高次数是多少? (3)一个 50 岁的人在运动时,1 分钟内心跳的次数为 150 次,他有危险吗? 体验中考体验中考 1、(09沈阳)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ABC 和 DBE 按图 62(1)方式摆放,其中ACB DEB90,AD30,点 E 落在 AB 上,DE 所在直线交 AC 所在直线于点 F (1)试说明 AF+EFD

19、E; (2)若将图 62(1)中的 DBE 绕点 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 , 且 0 60, 其他条件不变, 请在图 62(2)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若将图 62(1)中的 DBE 绕点 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 ,且 60 180,其他条件不 变,如图 62(3)所示,你认为(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说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 此时 AF,EF 与 DE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09莆田)如图 64(1)所示,在矩形 ABCD 点 B 出发,沿BC,CD,DA 运动至点 A 停止,设点 x, ABP 的面积为 y,如果 y 关于 x

20、的图象如图 6 则矩形 ABCD 的面积是() A10 B16 C20 D36 中, 动点 P 从 P运动的路程 4(2)所示, 第 10 页 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附:附: 课堂检测及体验中考答案课堂检测及体验中考答案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 1、【解析】 利用关系式求因变量的值实际上就是求代数式的值 020026 =10当 d200 时,T 10 1501503 40022600 6当 d400 时,T 10 当 d600 时,T 10 1503150 80014100010 当 d800 时,T 10当 d1000 时,T 10 15031503 解:当 d0 时,T 10 d 与 T 的对府值表

21、如下: 高度 d / m 温度 T / 2、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式,因变量的值及给出因变量的值求相应的自变量的 值【解题方法】 解此题的关键是写出 s 与 t 之间的关系式 解:(1)已行驶的路程等于速度乘时间,甲地距乙地 840 km,汽车距乙地的路程等于全程减去 已行驶的路程因此 s840-70t,因为 s0 且 t0,由 s840-70t0 得 t12, 所以 t 的取值范围是 0t12 (2)经过 2 h 后,求汽车离乙地的距离,即已知 t 2,求 s 的值,这一问题可转 化为求代数式的值:s840-702700(km) (3)因为 s140,所以 14084070

22、t,解得 t10,所以汽车行驶了 10 h 第 11 页 02004006008001000 10 26 3 22 3 6 14 3 10 3 3、 【解析】(1)小明骑车前进的速度是一个确定的值, 他所走过的路程完全是由时间决定的 时 间变化,所走过的路程也随着变化(2) y 可以看作是如下两部分的和:一是小明在上午 8 时到 A 站的路程;二是他骑车所走的路程(3)需计算在上午 9 时小明所走过的路程,然后与A,B 两站之 间的路程进行比较(4)需利用关系式求当 x 为何值时,y 的值等于 A,C 两站之间的路程,也就是 要解关于 x 的方程 解:(1)骑车时间是自变量,所走过的路程是因变

23、量 (2)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是:y165x+8 (3)当 xl 时,y165+8245,2451358,所以他有危险 体验中考体验中考 1、【解析】(1)首先由 ABC DBE,得出 BCBE,ACDE,连接 BF,继而可得出 Rt BFCRt BFE,推出 CFEF,得出结论: DEACAF+CFAF+EF(2)利用旋转先作出图形, 再观察图形,(1)中结论仍然成立(3)连接 BF,由 ABC DBE 得出 BCBE,ACDE,继而 得出 Rt BFCRt BFE,从而得到CFEF,推出DEACAF-CFAF-EF,(1)中结论不成立 解:(1)连接 BF(如图 63(1)所示) 第

24、 12 页 因为 ABC DBF,所以 BC=BE,ACDE 因为ACBDEB90,所以BCF=BEF90 又因为 BFBF,所以 Rt BFCRt BFE,所以 CFEF 因为 AF+CFAC,所以 AF+FFDE (2)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如图 63(2)所示,(1)中的结论 AF+EFDE 仍然成立 (3)不成立此时 AF,EF 与 DE 之间的关系为 AF-EFDE 理由:连接 BF(如图 63(3)所示) 因为 ABC DBF,所以 BCBE,ACDE. 因为ACBDEB90,所以BCFBEF=90 又因为 BFBF,所以 Rt BFCRt BFE,所以 CFEF 因为 AF-CFAC,

25、所以 AF-EF=DE 所以(1)中的结论不成立正确的结论是 AF-EF=DE. 2、C 【解析】 由图象可知 BC4,BC+CD9,所以CD5,所以S 矩形 ABCD 4520故 选 C. 3.3 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 13 页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3、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重点难点】 重点: 1.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合理地

26、表示,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 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学意义. 难点:根据图象得出事物变化的规律 知识概览图知识概览图 间的关系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息 从图象中提取有关的信 新课导引新课导引 小王感冒了, 体温曲线如右图所示 你能看出他 候开始发烧的,又从什么时候基本恢复正常的吗? 观察右图可知:小王是从大约 3 点开始发烧的, 点时基本恢复正常, 从这个图象中还能获取许多相关 又从大约 18 信息由此 是从什么时 可知,该图象反映了两个变量(时间与体温)之间的关系那么,这种用图象来表示一个变量与另一 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叫什么方法呢? 这种方法叫做图象法 教材精华教材精华

27、知识点 1图象法 图象:在上面生活链接的问题中,将小王的体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绘制成了一条曲线, 这条曲线称为两个变量(时间与体温)之间关系的图象 图象法:用图象来表示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 【拓展】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 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第 14 页 知识点 2 利用图象获取变量间的信息 利用图象直观性的特点了解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1)借助图象可以知道自变量取某个值时,因变量取什么值 (2)利用图象判断因变量的变化趋势 图象 (或其局部 )如果呈 而增加 图象(

28、或其局部)如果呈“”(含 图象呈“ 增加而减少 图象呈“”(含“”等)形状,表示因变量先随着自变量的增加而减少,然后随着 等)形状,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加而减少 “/”(含等)形状,就说明因变量在随着自变量的增加 ”(含“”等)形状,表示因变量先随着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然后随着自变量的 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 (3)利用图象上一系列的点所表示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值,还可以得到表示两个变量之间 关系的表格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 基础知识应用题 1、如图 67 所示的是某地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一天中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是多少?

29、 (2)20 时的气温是多少? (3)什么时间的气温是 6? 第 15 页 (4)哪段时间内气温不断下降? (5)哪段时间内气温持续不变? 2、甲、乙二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为了便于研究,把最近五次训练成绩分别用实线和虚线 连接,如图 68 所示,下面的结论错误的是() A乙的第二次成绩与第五次成绩相同 B第三次测试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相同 C第四次测试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 2 分 D五次测试甲的平均成绩比乙的平均成绩高 综合应用题 3、如图69 所示,某港口受潮汐的影响,每天港内的水深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艘货轮于 上午 7 时在该港的码头开始卸货,计划当天卸货后离港,已知这艘货轮卸完货后吃水深

30、度为 25 m(吃水深度即船底离开水面的距离),该港口规定,为保证航行安全,只有当船底与港内水底间距 离不少于 35 m 时,才能进出该港,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第 16 页 (1)要使该船能在当天卸完货并安全出港,出港的水深不能少于多少米?卸货最多只能用多少小 时? (2)已知该船装有 1200 吨货,先由甲装卸队单独卸,每小时卸货 180 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 交给乙装卸队,乙队每小时卸货 120 吨,如果要保证该船能在当天卸完货并安全出港,则甲队至少 应工作几小时才能交给乙队? 探索创新题 4、如图 610 所示的是张明、王成两位同学 10 次数学单元自我检测的成绩(成绩均

31、为整数, 且个位数为零)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两位同学中,哪位同学的学习成绩比较稳定? (2)如果将 90 分以上(含 90 分)的成绩视为优秀,优秀率高的同学是哪一位? (3)根据图中信息,请你对这两位同学各提一条不超过 20 个字的有关学习方面的建议 体验中考体验中考 1、(09广州)如图 6-12 所示的是广州市某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 24 第 17 页 B这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 16 C这一天中 2 时到 14 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升高 D这一天中只有 14 时至 24 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学后反

32、思学后反思 附:附: 课堂检测及体验中考答案课堂检测及体验中考答案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 1、【解析】 理解横轴上的数字与纵轴上的数字的意义是解此题的关键 解:(1)16 时气温最高,气温是 10;凌晨 4 时气温最低,气温是-4 (2)20 时的气温是 8 (3)10 时和 22 时的气温都是 6 (4)0 时4 时,16 时24 时这两段时间内气温不断下降 (5)12 时14 时这两个小时内气温保持 8不变 2、【解析】 因为甲的五次成绩分别为 10,13,12,14,16,而乙的五次成绩分别为 13, 第 18 页 14,12,12,14,所以 A,B,C 的说法正确因甲的平均成绩为 乙的平

33、均成绩为 10 1312 14 16 13, 5 1314121214 13,两人平均成绩相同,D 错故选 D. 5 3、 【解析】 刚出港时的水深可以叫做是船的吃水深度与船底到港口水底间距离的和为了知道卸 货最多能用多长时间, 应明确港内水深开始降低后, 超过多长时间, 水深将低于港口规定的深度 第 (2)问需在解第(1)问的基础上列方程解出两个装卸队的卸货吨数之和等于船运来的货物吨数这 个等量关系可以用来列方程 解:(1)25+356(米) 由图象知,到 15 时,港内水深恰好为 6 米15-78(小时) 答:该船刚出港时,港内水深不能少于 6 米,卸货最多只能用 8 个小时 (2)设甲队至少应工作 x 小时,则乙队最多可工作(8-x)小时, 由题意得 180 x+(8-x)1201200, 解这个方程,得 x4 答:甲装卸队至少应工作 4 小时才能交给乙队 4、【解析】 此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考查观察能力及总结概括能力 解:(1)张明(2)王成(3)答案不唯一如王成的学习应持之以恒保持稳定,张明应努力提高 成绩等 体验中考体验中考 1、D【解析】 由于这一天中 0 时至 2 时的气温也是逐渐下降的,因此 D 选项是错误的故选 D 第 1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