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岳麓版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教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700965 上传时间:2021-08-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2岳麓版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必修2岳麓版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历史必修2岳麓版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2岳麓版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2岳麓版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型:讲授新课教学目标: 1. 通过电子课件的展示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井田制度下公田与私田的本质区别。2 .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的过程和形式。3 .通过课堂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明白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先民的智慧,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操,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感。课时: 一课时教学重点:本课重点在于中国古代社会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从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转化的原因,还有私有制土地形态下的租佃关系的普遍化发展趋势。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为什么会从开始的井田制

2、演变为土地私有制,井田制怎么会失去了它所存在的土壤呢,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必须讲清楚。教学方法:本课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采用谈话法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同时还采取讨论法、阅读法和角色扮演法。教学手段:采用电子课件。教学过程: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已从古代社会单纯地对土地的需求转化为今天对住房的需求。这是一张有关现代“房奴”的漫画。 (课件显示:一组漫画和各地房价表。 ) 这组漫画反映了当前我国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问题, 事实上这种人地矛盾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而是古已有之,那么在古代我们国家的统治者要如何解决人和土地之前的矛盾呢?又会制定怎么样的土地制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3、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电子课件展示一幅原始社会的图景)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及其低下,所以大家采取集体劳动、集体分配的生产方式,土地是公共所有的。随着国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在商周时期,土地公有制被破坏,井田制开始出现。井田就是以沟洫将现有耕地分割成面积大致相等的方块天,构成“井”字形态。甲骨文中的“田”字,就写作“田” , 甲骨文是什么时代的文字啊?生:商代。师:对,是商代。这就证明了商代就有了井田制,而西周是井田制度最鼎盛的时期。周朝的时候流行这两句口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跟今天的房地产口号似的,它强调了国家的土地的归属问题,全天下的土地都是天子的,

4、个人无权拥有,有钱想买也没有,只能由周天子将全国的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诸侯。井田中央一区为“公田” , 由贵族占有,四周土地为“私田” , 是分授给平民百姓的,私田由百姓耕种,收获归己所有,公田由得到私田的人集体耕种,收获物全部缴纳给贵族,这就叫井田制。同学们想一想,说到底啊,周朝为什么大搞分封和井田制呢?是什么决定的啊?生:是当时生产力决定的。师:对,那时候的生产力仍然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周朝第一次形成这么一个空前统一庞大的国家,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这在当时的欧洲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周王自己也根本管理不过来这么多土地,交通又不发达,你说周王想从镐京去趟锦州,估计得走一年,于是只能行分封开井田

5、。那同学们再想一想,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什么原因使得井田制走向了瓦解呢?生:是当时生产力决定的。师:对,还是生产力所以制约的, 在春秋战国时, 铁器和牛耕得到迅速推广,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荒地开垦的数量前所未有地增多,与井田制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冲突。井田制规定土地是国有土地,耕种的土地十分风来的,而且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分封来的土地尚且耕种不过来,无暇顾及其他荒地。但是随着铁器牛耕的普及,人么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种白不种。这些荒地可不是天子分封的,不归国家所有,我自己种了就是我自己的,还不用交税啊。于是乎,大伙儿挥起锄头,多快好省的干起私活来了。这样一来,私田开垦越来越多,国家分封的土地就变得荒芜了,结果大家都这么干就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国家就只好决定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质好坏、亩数纳税。 这就等于是变相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制状态。 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 2000多年,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具体的衍生了三种形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