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优课教学设计余力.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702316 上传时间:2021-08-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优课教学设计余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评优课教学设计余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评优课教学设计余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评优课教学设计余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评优课教学设计余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评优课教学设计余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优课教学设计余力.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设计思路:教材分析:“谁先迎来黎明”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的内容。这课主要涉及 这几个内容:天体的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传而形成的:了解不同地区迎 来黎民的时间是不同的,东边早,西边晚:同时,体会到地区的时差是由于经度不同所决定 的。这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对于“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学生知 道,是因为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互运动。产生了昼夜之分,那么窕竟地球谁先迎来黎明。而 迎来黎明的差异,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差别,是我们的这堂课要解决的问题。课堂的开 始,请学生猜测,乌鲁木齐和北京,谁先迎来黎明。让学生关注到,地球并不是一个平面几 何体,同时,也让学生

2、关注到,我们居住的地球,是有方向的。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早“地球 是在转动”的这个概念。进行一个模拟游戏:这个游戏即可以解决本堂课的核心,同时,也 可以很好的引出下一个概念:地球自传的方向。而本课的难点就在于物体的相对运动。只有 引出地球的自转方向,才能合理地进行下一个环上 使得衔接变得顺畅和容易。而最后时区 概念的总结,也很好的解释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和开头遥相呼应。贯穿了整堂课。学情分析:科学概念方而:学生对于天体的运动已经有一定基本的认识,但是地球是怎 样运动,时差是怎么划分,学生的概念还是非常的模糊。通过现象来分析本质(证明地球自 转的方向),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地球运动以及时间的认识

3、。科学探究方面:让学生感受相对运动,是本课的主要难点。学生对于相对运动的理解很 模糊。因为他们对于直线运动的概念比较清晰,但是他们缺乏“参考物”的概念,因此,转 动的地球和“运动”的太阳,将是他们对于天体运动理解的瓶颈。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 将是学生理解天体运动的突破。情感态度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相对运动的乐趣,了解到认识一件事物,是可以打破常规, 从多个方面去理解的。谁先迎来黎明教学目的: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2、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3、知道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的时差是由于经度 不同决定的。4、

4、体验领会相对运动,并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天体的运动。5、体会到物体的运动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教学重点:认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教学难点:理解相对运动。教学准备:两张小卡片,水彩笔,大地球仪;世界时区图,转椅。教学过程:一、引入学习:1、谈话: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呢?2、思考: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二、模拟实验:1、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2、请一组同学而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 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

5、谁先看见太阳: 然后再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阳。3、小结: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先看见太阳;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乌 鲁木齐先看见太阳。三、认识相对运动:1、思考: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2、回忆:汽车向前运动时,车窗外的景物怎样运动?车窗内的景物呢?汽车后退时, 车窗外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的车窗内呢?3、体验:坐在转椅上,让转椅逆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怎样运动?转椅顺时针运动 时,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3、联想: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转椅,我们会看见太阳等天体东升西落,那么转椅 是怎样转的?4、阅读教科书P80页。5、解释:北京和乌鲁木齐谁最先迎来

6、黎明?(北京)四、认识时区及时差:1、问题: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看见太阳呢?2、出示世界时区图,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3、阅读P81页资料,小组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五、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自转证据:太阳、月亮东升西落: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周期:24小时。六、课外作业:观察北极星和北斗星的位置。板书设计;谁先迎来黎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周期为24小时(一天)北极星“不动”的秘密设计思路:教材分析:“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的内容。它要 求我们知道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

7、为地球自转的结果。 能根据已知“北极星相对不动”等事实证据,推测地球绕地轴自传,而且地轴始终是倾斜的o 这一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对于地球运动,以及相对运动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展开的。 也可以说是对前几课内容的分析和总结。请学生观察北极星。以及北极星周围的星系,让学 生了解,在天空中,有一颗星星的位置始终没有发生变化。而这课星星的位置和地球的关系 究竟是如何。都将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思考。学情分析:科学概念方而,学生对于“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到要理解运动, 必须有一个参考物。因此,在研究北极星的运动时,事实上,是再一次运用了相对运动。是 对相对运动认知的一种升华。科学探究方面:通过北极星相

8、对不动的证据,推测地球绕着一根假象的地轴自转,根据 现象来分析本质,提高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了解到,即使是地球这样的庞然大 物,也是可以被我们人类认知和了解。教学目的:1、知道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的 结果。2、能根据已知“北极星相对不动”等事实证据,推测地球绕地轴自转,而且地轴始终 是倾斜的。3、做模拟实验研究北极星。4、主动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北极星“不动”的秘密。5、体会到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有助于更好地解释现象。教学重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的。教学难点:北极星看上去“不动”的原因。教学准备:硬纸片两张,水彩笔

9、,地球仪,转椅,四季星座运行图。教学过程:一、引入学习:谈话:人们在夜间观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北极星不动,而其他的星星都 围绕北极星运动。二、探究北极星为什么相对不动”:1、看图:(P82页两副图)这两副图有什么相同之处?(1)星星都在怎样运动?是否都有一个“圆心”?(2) “圆心”是否在天顶位置?是不是与天顶有一定的倾斜角度?2、讨论:照片中为什么北极星保持“不动”?(1)小组交流(2)模拟实验一:在一个纸板上画出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等星星,然后转动纸板,观察 北极星是否不动,其他星星都I制绕北极星运动。再用一个纸板当作地平线,然后旋转纸板, 观察,哪些星星能被观察到,哪些不能被观察

10、到,从这现象中能想到什么?(3)模拟实验二: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在夜间能看见星星东升西落, 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怎样能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北极星“不动”呢?用一个转椅代表地球,在教室墙上贴一颗星星当作北极星,请一位同学坐在转椅上,当 眼睛盯着北极星看时,北极星好像是不动的,如果视点落在哪一颗星星上,周闱的星星就会 围绕哪一颗星星运动。(4)观察陀螺运动,想象:陀螺转动时,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能想象地球是怎样运 动的吗?(5)模拟实验三:在一个球上贴几个小人,代表地球上的人,让球自转的同时,想办 法让小人能看见教室一面墙上的“北极星”不动。(6)阅读P83页的资料,研讨一年中北极星

11、“不动”的原因。三、拓展:1、观察地球仪,思考:地球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铁轴要做成倾斜的2、交流:地球自转还有什么特点?填写P83页的表格。板书设计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 地轴始终是倾斜的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设计思路:教材分析:学生对于四季的认识是有所偏差,许多人认为,四季的成因是因为地球以及 太阳的远近照成的。离太阳近的就是夏天,离太阳远的是冬天。而本课的重点,是希望清楚 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知道,一年四季形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学情分析:科学概念方面,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是有一定的关系。学 生已经了解到地球会I同绕太阳运动,已经地球是绕着地轴自我旋转。但是,这样的

12、运动究竟 但来什么样的意义,学生无从知晓,或者说是比较模糊。让学生从试验中了解,地轴倾斜, 对于四季成因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重点。科学探究方面:本课的重点,依然是观察现象,发现本质。学生对于地轴倾斜带来的意 义,需要学生从试验中得出,学生将从探究中发现,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地球仪上讲无影 长,影短的变化。无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明白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教学目的:1、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2、能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并做好记录。3、在模拟实验过程中能收集证据,并根据证据进行推理。4、从古代人们观察四季中杆影的长短这一现象,推想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教学重点

13、: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教学难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教学准备:地球仪,光源,小木棍(火柴或者大头针),地球公转、四季成因挂图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学习:1、谈话: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循环往复。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呢?四季是怎 样形成的?2、交流。二、探究四季的成因:1、古代人们是怎样探究四季的形成的。(1)出示古人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来观测四季:一年中,春秋季影子长短适中,夏季最 短,冬季最长。(2)讨论:为什么一年中影子长短不同?影子长短不同说明了什么?(3)小结:由于四季太阳高度不同,同一个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长短就不一样。太阳 斜射,影子长,是冬季:

14、太阳直射,影子短,是夏季;太阳高度适中,影子长短也适中,是 春季和秋季。2、模拟实验探究四季的成因(1)谈话: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方向。地球自转 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2)模拟实验:在地球仪上垂直竖一根标杆,在教室里放一盏灯当作太阳,让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在 A(春分)、B(夏至)、C(秋分)、D(东至)四个方位分别测量标杆影子的长短。(3)学生做模拟实验,并在教科书P87页的表格里做好记录。(4)研讨:在A、B、C、D四个方位测量的结果能不能判断地球所在的季节?(5)讨论: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还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吗?(6)研讨:一年中地球上同一个地方被阳光照射的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地球上不同 地区被阳光照射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南半球是什么季节?如果地轴 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地球上还有四季吗?三、小结:地球上为什么会形成四季?把我们的认识填写在P87页下的空格里。2、作业:课后收集关于地球运动和四季关系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板书设计: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