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pdf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710878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7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得到快速发展, 城市建设不断趋于成熟, 人们日益提升的生 活质量使其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城市园林系统中, 街道绿化景观设计所占比重 非常大,它与城市的形象和文明息息相关, 不仅使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而且使城市生态 环境得到不断提高,在城市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工程”。本文主 要围绕城市设计视角下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 重点研究探讨了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 道绿化规划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希望能够给今后的道路绿化工程提供参考。 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进一步

2、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 绿化工作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并受到重视,很多地方的城市发展 战略规划中涵盖了建设“园林城市”这一项内容。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 街道绿化作为重要的组 成部分,备受人们关注。 在城市设计视角下,要使街道绿化景观设计得到有效加强,确保绿 化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关键。 1 城市设计视角下街道绿化规划设计意义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街道绿化景观是展示其生态文明和环境形象的最好方式,所以 在城市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高度重视对街道的绿化景观设计。 近两年,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 步伐不断加快, 城市建设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 越来越多的城市建

3、设内容逐渐凸显 出来。其中,现代交通工具呈现出递增状态是最为明显的表现, 它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已经成 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 人们平日乘车所看到的外部环 境就是街道的绿化景观, 它早已经融入到城市建筑中, 与市容市貌融为一体,城市环境建设 的职责被它们共同担负着。 而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受城市设计的直接影响, 一般情况下,城市 规划设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街道绿化规划设计。 也就是说,在城市整体规划设计中, 街道绿 化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规划设计风格要与城市的设计发展相符合, 同时以城市 设计为依托,将时代发展元素融入街道绿化规划设计中, 通过不断的创新,

4、将绿化区域与周 边区域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正确分析和处理,使街道绿化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一步提 高。通过合理的街道绿化,使城市大气环境进一步改善, 使噪声污染有效降低,使气候得到 调节。进而使城市整体环境质量得到保障,使城市的良好形象得到展示。 2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原则 在规划设计街道绿化景观时, 想要使绿化工作达到预定目标, 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原则。确保绿化中所搭配的植物与生态原理相符合,从而使生物多样 性有所显现, 使生态保护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 在进行绿化时, 需要有层次的搭配乔木、 灌木以及乔灌草等植被, 进而保证绿化工作不仅能够为街道景观提供美感,

5、 而且能够使绿化 植物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借助自身能力健康成长。 二是坚持安全性原则。 进行城市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给行人和汽车提供 方便, 使他们能够安全出行, 所以设计单位在设计街道绿化景观时也需要对自身的安全性重 【精品文档】 点考虑。例如每个街道路口的绿化高度要低于70cm,可以有效避免人们的视野受到妨碍, 行人和驾驶员的判断不受影响。 三是坚持协调性原则。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必须确保与城市的交通线路、行人道等整 体规划相协调。例如,尽量降低弯道处的绿化,防止视线受到影响;为了使驾驶员对转向有 所注意,需要使弯道处的绿化保持连续性;确保街道绿化与交通隔离相协调。 四是坚持服务型原则。

6、通常来说,就是将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出行环境作为主 要目标。例如,在市民遮阴的地点开拓更多的绿化地带便于休息, 将不同视觉感受的绿化植 物布置在不同的限速路段,进而确保驾驶员能够对速度自觉进行控制。 3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要点 在进行街道绿化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对空间序列、绿化形式选择等进行充分考虑, 对节点端头和绿化植物进行全面分析掌握, 进而使绿化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的特定功能要求 下得到满足。 3.1 充分规划设计空间序列、尺度比例 在一座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建筑中必然存在街道,而街道存在的目的主要是服务建 筑使其发挥功能。 当路宽与两侧的建筑高度呈现出D/H=1 的比值时,

7、一种匀称美的整体视 觉感自然而然的形成, 包容感也存在于空间序列中, 但如果路宽与两侧的建筑高度呈现出D /H1 的比值 时,空旷感会充斥整体视觉,但如果设计景观缺乏美感, 会让人感觉整体环境较为萧条。所 以, 街道绿化规划设计需要保持合理性和科学性, 进而使人们的视野感受受尺度比例和空间 序列的角度引导。 3.2 选择合适的绿化植被 (1)乔木的选择。在街道绿化中,乔木属于行道树,它的主要目的是为行人在夏 季提供遮阴, 同时能够对街景进行美化。 所以, 在对品种进行选择时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要确保株形整齐,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例如具有比较奇特的花型、 叶型或果实,或 者具有鲜艳的花

8、色和较长的花期; 二是具有强健的生命力和较少的病虫害, 方便后期园林人 员管理,而且能够降低管理费用; 三是具有较早的发芽周期和较晚的叶落周期, 在本地区适 合生长,秋天树叶能够在短时间内全部掉落,方便环卫工人进行集中打扫,减轻劳动强度; 四是树冠比较整齐,具有较高的分枝点,确保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角度大于30,具有紧 密的叶片;五是比较容易繁殖,在移植时能够成活和恢复的较快,更加适合移植大树;六是 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 且抗烟尘能力也比较强; 七是具有较长的寿命, 且生长速度适中。 (2)灌木的选择。在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应用的灌木较多,能够使噪声减弱,使 视野不受遮挡, 在选择过程中需要对以

9、下方面多加注意, 一是确保具有丰满的枝叶和完美的 株形,同时具有较长的花期, 但要避免由于萌孽枝的过于茂盛而对交通造成一定阻碍; 二是 植被具有较少的刺,或者没有刺,叶色能够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比较耐修剪,绿化工 人能够定期对其树形和高矮进行有效控制; 三是比较容易繁殖, 管理较为方便,能够吸灰尘 且耐路面辐射。(3)草本花卉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宿根花卉作为主要的露地花卉, 宿根花卉巧妙搭配乔灌草, 能够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 但露地花卉不宜过多, 容易影响美感。 2 【精品文档】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 大部分城市选择的地被植物为冷季型草坪, 在对草坪草种进行合理选择 时要根据气候、温度、湿

10、度以及土壤等条件进行选择。 3.3 选择合适的绿化形式 (1)景观游憩型街道的植物配置。配置景观游憩型街道的植物,需要对观赏功能 重点关注,需要“以人为本”,根据人的需求,同时结合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进行街道 植物的配置,从而供人参观游赏。景观游憩型街道适合种植一些如国槐、 银杏等较为高大的 乔木,将灌木和花草配置在林下。与此同时, 将小憩步道设置在绿地内,将雕塑和园林小品 进行绿地点缀,使观赏和休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防护型街道的植物配置。很多街道的两侧都是各种高层建筑,这些建筑导致 大气压形成狭长低谷,给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一定影响, 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防护型 街道植物的有

11、效配置能够使有害有毒气体成功隔离, 使噪音进一步降低, 而且还具有观赏性。 在配置植物时,要确保其具有耐辐射、抗污染和吸收噪音的功能,其中元宝枫、忍冬、锦带 等植被都具有该功能。在配置过程中,将乔木群落逐渐过渡到灌木群落, 再过渡到草本花卉 群落和草坪,使立体层次感潜移默化的形成, 不但对人身健康起到了防护作用, 而且景观效 果极好。 (3)街道绿地内道路的植物配置。街道绿化地区内部的道路能够起到便于维护、 连接景观的功能。在配置道路植物时更加丰富多样,能够从色彩、品种、面积上随意搭配。 绿地内道路一般都为小路,这些小路通常为11.5 m 宽,仅供行走和漫步。由于道路较 窄,一般将乔木、灌木种植在两旁即可,不但能够美化景观,而且有遮阴的功能。绿地内道 路一般蜿蜒曲折,因此更适合自然式的植物搭配。 4 结语 在城市设计中,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只是一个缩影,能够提炼和再现自然景观,将人 工景观完美的结合自然景观, 从而使视觉感更加丰富。 街道绿化规划设计是一个城市的文化 和形象的很好体现,更体现出了城市的意境, 所以,基于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 计必须具有时代性和生态性,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区域性, 切实做到服务于人,在营 造生态廊道的同时打造城市的文化空间。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