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试题及答案92977.pdf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711474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90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试题及答案9297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机械设计试题及答案9297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机械设计试题及答案9297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机械设计试题及答案9297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机械设计试题及答案9297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试题及答案9297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试题及答案92977.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_ 机械设计试题 A 一、填空(一、填空(每空 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 1在疲劳曲线上,以循环基数N 0 为界分为两个区:当NN 0 时, 为()区;当NN 0 时,为()区。 2刚度是指机械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的能力。 零件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小,其刚度就越() 。 3润滑油的()性越好,则其产生边界膜的能力就越强; ()越大,则其内摩擦阻力就越大。 4为改善润滑油在某些方面的性能, 在润滑油中加入的各种具有独 特性能的化学合成物即为() 。 5正是由于()现象,使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准确。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和() 。 6蜗杆传动的主要缺点是齿面间的()很大,

2、 因此导致传动的()较低、温升较高。 7链传动水平布置时,最好()边在上, ()在下。 8设计中,应根据被联接轴的转速、 ()和()选 择联轴器的型号。 9径向滑动轴承的半径间隙与轴颈半径之比称为() ; 而()与()之比称为偏心率 。 10对于普通平键,考虑到载荷分布的不均匀性,双键联接的强度 -可编辑修改- _ 按()个键计算。 二、判断题(二、判断题(每小题 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 (正确的划“” 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错误的划“” ) 1十字滑块联轴器中的所有元件都是刚性元件, 因此属于刚性联轴 器。() 2 两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值越小, 则越容易实现

3、液体动力润滑。() 3 在计算转轴的强度时, 安全系数法比当量弯矩法更精确。 () 4 相啮合的蜗杆和蜗轮的螺旋角必须大小相等, 旋向相反。() 5闭式齿轮传动皆须首先按齿面接触强度进行设计计算, 确定传动 的几何尺寸, 然后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6 由于链传动不需要张紧力, 故作用在轴上的载荷较小。() 7正是由于过载时产生“弹性滑动” ,故带传动对传动系统具有保 护作用。() 8 楔键只能用于单向传动, 双向传动时, 必须采用两个楔键。 () 9性能等级为 6.6 级的螺栓,其屈服点 s600MPa。 () 10机械零件的计算分为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两种计算的目的都 是为了防止机械零

4、件在正常使用期限内发生失效。()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每小题 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 1简述为什么开式齿轮传动一般不会出现点蚀现象? 2 对于滚动轴承的轴系固定方式, 请解释什么叫 “两端固定支承” ? -可编辑修改- _ 3简述形成稳定动压油膜的条件? 4解释名词: 滚动轴承的寿命;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四、四、 (1515 分)分)某轴用一对同型号角接触球轴承支承,受力情况如图 所示。已知:内部轴向力F S0.68 F R, e0.68。当 Y0;当 F A e时,X1, F R F A e时,X0.41,Y0.87。问哪个轴承的寿命低? F R 1

5、 Fx=900N 2 FR1=4000N FR2=2500N -可编辑修改- _ 五、五、 (1515 分)分)如图所示的螺栓组联接,已知外载荷F5KN,各有关 几何尺寸如图所示。 试计算受力最大螺栓所受的横向工作载荷F smax。 六、六、 (2020 分)分)设计一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传动比i3.2,允许 传动比有不超过 5的误差。通过强度计算已确定中心距a 320mm,模数m3mm,取齿宽系数 d 1。试确定下列几何尺寸: m、z 1、z2、d1、d2、b1、b2。 (模数系列:3、3.5、4、4.5、5、5.5、6、7、8、) -可编辑修改- _ 机械设计试题 A 标准答案 一、填

6、空(每空一、填空(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在疲劳曲线上,以循环基数N 0 为界分为两个区:当NN 0 时,为( 无限寿命区 )区; 当NN 0 时,为( 有限寿命区 )区。 2刚度是指机械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 弹性变形 )的能力。零件材料的弹性模量越 小,其刚度就越( 小) 。 3润滑油的( 油 )性越好,则其产生边界膜的能力就越强; ( 粘度)越大,则其内 摩擦阻力就越大。 4为改善润滑油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在润滑油中加入的各种具有独特性能的化学合成物 即为( 添加剂 ) 。 5正是由于( 弹性滑动 )现象,使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准确。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 打滑

7、)和( 带的疲劳破坏 ) 。 6蜗杆传动的主要缺点是齿面间的 ( 相对滑动速度 )很大,因此导致传动的 ( 效率) 较低、温升较高。 7链传动水平布置时,最好( 紧边 )边在上, ( 松边 )在下。 8设计中,应根据被联接轴的转速、 ( 转矩 )和( 直径 )选择联轴器的型号。 9径向滑动轴承的半径间隙与轴颈半径之比称为(相对间隙 ) ;而( 偏心距 )与( 半 径间隙 )之比称为偏心率。 10对于普通平键,考虑到载荷分布的不均匀性,双键联接的强度按( 1.5 )个键计算。 二、判断题(每小题二、判断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正确的划“”(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

8、“”,错误的划“” ) 1十字滑块联轴器中的所有元件都是刚性元件,因此属于刚性联轴器。( ) 2两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值越小,则越容易实现液体动力润滑。( ) 3在计算转轴的强度时,安全系数法比当量弯矩法更精确。( ) 4相啮合的蜗杆和蜗轮的螺旋角必须大小相等,旋向相反。( ) 5闭式齿轮传动皆须首先按齿面接触强度进行设计计算,确定传动的几何尺寸,然后校 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 -可编辑修改- _ 6由于链传动不需要张紧力,故作用在轴上的载荷较小。( ) 7正是由于过载时产生“弹性滑动” ,故带传动对传动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 8楔键只能用于单向传动,双向传动时,必须采用两个楔键。( ) 9

9、性能等级为 6.6 级的螺栓,其屈服点 s 600MPa。( ) 10机械零件的计算分为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两种计算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机械零件在 正常使用期限内发生失效。( ) 三、简答题(每小题三、简答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 简述为什么开式齿轮传动一般不会出现点蚀现象? 答:因为在开式齿轮传动中,磨粒磨损的速度比产生点蚀的速度还快,在点蚀形成之前, 齿面的材料已经被磨掉,故而一般不会出现点蚀现象。 2 对于滚动轴承的轴系固定方式,请解释什么叫“两端固定支承”? 答:两端固定支承即为轴上的两个轴承中,一个轴承的固定限制轴向一个方向的串动,另 一个轴承的固定限制

10、轴向另一个方向的串动, 两个轴承的固定共同限制轴的双向串动。 3 简述形成稳定动压油膜的条件? 答:1)两摩擦表面之间必须能够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 2)两摩擦表面之间必须有充足的、具有一定粘度的润滑油; 3)两摩擦表面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相对运动速度。 4 解释名词; 滚动轴承的寿命;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答:1)滚动轴承的寿命即滚动轴承中内、外圈滚道以及滚动体,任一元件出现疲劳点蚀 之前,两套圈之间的相对运转总转数。也可用恒定转速下的运转小时数表示; 2)基本额定动载荷即基本额定寿命为106转时,轴承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四、解:四、解: (1)F s1 0.68FR1 0.684000

11、 2720(N)1.5 分 F s2 0.68FR2 0.682500 1700(N)1.5 分 (2)F s2 F x 17009002600(N)F s1 2720(N) -可编辑修改- _ 故F A1 F s1 2720(N) 3 分 F s1 F x 27209001820(N)F s2 1700(N) 故F A2 F s1 F x 1820(N) 3 分 F A1 2720 0.68 e,则 X1,Y=0。 F R1 4000 则F P1 f P (X 1FR1 Y 1FA1 ) f P (1400002720)4000f P (N) 3 分 F A2 1820 0.728e,则 X

12、0.41,Y0.87。 F R2 2500 ) 则F P2 f P (X 2 F R2 Y 2 F A2 ) f P (0.4125000.871820 3500 f P (N) 3 分 由于F P1 FP2,故轴承 1 的寿命短。 五、解: (1)将 F 向螺栓组形心平移,同时得转矩T。 500 F F 1 6 0 T 160 T=500F51055002.5106(N) 4 分 F5103 1250(N)3 分在 F 作用下,各螺栓所受横向力为F s1 z4 -可编辑修改- _ 在 T 作用下,各螺栓所受横向力也相等,为 rTT2.5106 5524.3(N)4 分F s2 2 22 4r

13、 4 80 80 4r 显然,1、2 两螺栓所受的横向力最大,为 F smax F s1 F s2 2F s1Fs2 cos22 125025524.32212505524.3cos135 6469(N) 4 分 六、解: (1)由a 12a2320 m(z 1 z 2 )得 z 1 z 2 2mm 2320 128(1) 2 分 5 取m =5(mm) (应为标准值)2 分 则z 1 z 2 z 2 iz 1 3.2z 1 (2) 2 分 联立 (1) 、 (2)解得z 1 30.47,z 2 97.53 取z 1 30,z 2 98 4 分 d 1 mz 1 530150(mm) 2 分

14、d 2 mz 2 598490(mm) 2 分 b d d 1 1150(mm) 2 分 取b 2 b 150(mm) ,b 1 b 2 10 15010 160(mm) 4 分 注:本题主要考察:m 是否为标准值?是否满足a 和尺寸取值圆整是否合理? 11 (d 1 d 2 ) m(z 1 z 2 )?各参数 22 -可编辑修改- _ 机械设计试题 B 一、填空(一、填空(每空 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 1当所受轴向载荷通过()时,螺栓组中各螺栓承 受的()相等。 2从结构上看,带轮由() 、轮辐和()三部分 组成。 3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 以()

15、 为计算点,把一对轮齿的啮合简化为两个()相接 触的模型。 4按键齿齿廓曲线的不同,花键分为()花键和 ()花键。 5请写出两种螺纹联接中常用的防松方法: ()和 () 。 6疲劳曲线是在()一定时,表示疲劳极限 N 与 ()之间关系的曲线。 7理论上为()接触或()接触的零件,在载 荷作用下,接触处局部产生的应力称为接触应力。 8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和 () 。 9径向滑动轴承的条件性计算主要是限制压强、 ()和 -可编辑修改- _ ()不超过许用值。 10在类型上,万向联轴器属于()联轴 器,凸缘联轴器属于()联轴器。 二、选择填空(二、选择填空(每空 每空 1 1 分,共

16、分,共 1010 分分) ) 1下列磨损中,不属于磨损基本类型的是() ;只在齿轮、滚 动轴承等高副零件上经常出现的是() 。 (1)粘着磨损;(2)表面疲劳磨损; (3)磨合磨损;(4)磨粒磨损。 2在通过轴线的截面内, ()的齿廓为直边梯形;在与基圆柱相 切的截面内, ()的齿廓一侧为直线,另一侧为曲线。 (1)阿基米德蜗杆;(2)法向直廓蜗杆; (3)渐开线蜗杆;(4)锥蜗杆。 3、 对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其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 () ; 其表面接触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 。 (1)中心距和齿宽;(2)中心距和模数; (3)中心距和齿数;(4)模数和齿宽。 4、 对于径向滑动轴承

17、, () 轴承具有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的特点; ()轴承必须成对使用。 (1)整体式;(2)剖分式; (3)调心式;(4)调隙式。 -可编辑修改- _ 5在滚子链传动的设计中,为了减小附加动载荷,应() 。 (1)增大链节距和链轮齿数;(2) 增大链节距并减小链轮齿数; (3)减小链节距和链轮齿数;(4) 减小链节距并增加链轮齿数。 6对中性高且对轴的削弱又不大的键联接是()联接。 (1)普通平键; (2)半圆键; (3)楔键; (4)切向键。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每小题 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 1画图表示机械零件的正常磨损过程, 并指出正常磨损过程通常经 历哪

18、几个磨损阶段? 2简述 Miner 法则(即疲劳损伤线性累积假说)的内容。 3简述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K 和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 分别考虑的是 什么因素对齿轮所受载荷的影响? 4试分析张紧力F 0 对带传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四、四、 (1515 分)分)已知某材料的力学性能为: 1 350MPa,m9,N 0 5106,对此材料进行对称循环疲劳试验, 依次加载应力为: (1) 1 550MPa,循环次数n 15104 ; (2) 2 450 MPa,循环次数n2 2105; (3) 3 =400 MPa。求:发生疲劳破坏时, 3 的循环次数 n 3? -可编辑修改- _ 六、六、 (1818 分

19、)分)图示为一蜗杆轴用两个角接触球轴承支承。已知蜗杆 F R1 935N,F R2 1910N, 所受轴向力F x 580N, 两轴承的径向力为: 载荷性质系数 f P 1.1。试计算两个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注:内部轴向力 F S eFR, e0.36。 当 F A F e时,X1,Y0;当 A e时,X0.41,Y0.87。 F R F R 1 Fx 2 FR1 FR2 八、八、 (1717 分)分)图示为由圆锥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 已知:轴为输入轴,转向如图所示,输出轴功率P 5KW,转速 n 157rpm,各轮齿数为: z 1=25,z2=60,z3=22,z4=84,设效

20、率为 100。 (1)在图中标出各轮转向,并计算各轴的转矩。 (2)为使 2、3 两轮的轴向力方向相反,确定并在图中标出3、4 两轮的螺旋方向。 -可编辑修改- _ (3)在图中标出 2、3 两轮在啮合点处所受各分力( F t 、Fr、Fx)的 方向。 3 1 4 n1 2 -可编辑修改- _ 机械设计试题 B 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空一、填空(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当所受轴向载荷通过 ( 螺栓组形心 )时, 螺栓组中各螺栓承受的( 轴向工作拉力) 相等。 2从结构上看,带轮由( 轮毂) 、轮辐和( 轮缘)三部分组成。 3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 以

21、( 节点 )为计算点,把一对轮齿的 啮合简化为两个( 圆柱体)相接触的模型。 4按键齿齿廓曲线的不同,花键分为( 矩形)花键和( 渐开线 )花键。 5请写出两种螺纹联接中常用的防松方法: (双螺母等)和( 防松垫圈等 ) 。 6疲劳曲线是在( 应力比)一定时,表示疲劳极限 N 与( 循环次数 )之间关系的 曲线。 7理论上为( 点 )接触或( 线 )接触的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接触处局部产生的应 力称为接触应力。 8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齿面的磨粒磨损 )和( 断齿) 。 9径向滑动轴承的条件性计算主要是限制压强、 ( 速度)和(pv 值 )不超过许用值。 10在类型上,万向联轴器

22、属于(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凸缘联轴器属于 ( 刚性)联轴器。 二、选择填空(每空二、选择填空(每空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1下列磨损中,不属于磨损基本类型的是(3) ;只在齿轮、滚动轴承等高副零件上 经常出现的是(2 ) 。 (1)粘着磨损;(2)表面疲劳磨损; (3)磨合磨损;(4)磨粒磨损。 2在通过轴线的截面内, ( 1)的齿廓为直边梯形;在与基圆柱相切的截面内, ( 3) 的齿廓一侧为直线,另一侧为曲线。 (1)阿基米德蜗杆;(2)法向直廓蜗杆; (3)渐开线蜗杆;(4)锥蜗杆。 -可编辑修改- _ 3、对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 4

23、) ;其表面接触疲劳强 度主要取决于(1) 。 (1)中心距和齿宽;(2)中心距和模数; (3)中心距和齿数;(4)模数和齿宽。 4、对于径向滑动轴承, ( 1)轴承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3 )轴承必须 成对使用。 (1)整体式;(2)剖分式; (3)调心式;(4)调隙式。 5在滚子链传动的设计中,为了减小附加动载荷,应( 4) 。 (1)增大链节距和链轮齿数; (2)增大链节距并减小链轮齿数; (3)减小链节距和链轮齿数; (4)减小链节距并增加链轮齿数。 6对中性高且对轴的削弱又不大的键联接是(1)联接。 (1)普通平键; (2)半圆键; (3)楔键; (4)切向键。 三、简答

24、题(每小题三、简答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 画图表示机械零件的正常磨损过程,并指出正常磨损过程通常经历哪几个磨损阶段? 答: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磨合磨损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 2 简述 Miner 法则(即疲劳损伤线性累积假说)的内容。 答:在规律性变幅循环应力作用下,各应力对材料造成的损伤是独立进行的,并可以线性 地累积成总损伤,当各应力的寿命损伤率之和等于1 时,材料将会发生疲劳。 3 简述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 和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 分别考虑的是什么因素对齿轮所 受载荷的影响? 答:系数K 考虑的是载荷沿齿向分布不均匀性对齿轮轮齿所受载荷的影响; -

25、可编辑修改- _ 系数K考虑的是载荷在同时啮合的齿对之间分配不均对齿轮轮齿所受载荷的影响。 4 试分析张紧力F 0 对带传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答:张紧力F 0 越大,则带传动的承载能力就越大,但同时带中所受的拉应力也越大,从而 降低带的寿命;张紧力越小,虽可减小带中的拉应力,提高带的寿命,但带传动的承 载能力会降低。 m四、解:四、解: (1)由疲劳曲线方程N C 1 N 0 得N 1 N 0 9 1 64 350 N 510 8.610 N 1 3 分 0 550 1 9 1 65 450 N 510 8.210 N 2 3 分 0 550 2 9 1 65 400 N 510 2.851

26、0 N 3 3 分 0550 3 m m m m (2)根据 Miner 法则 nn 1 n 231 N 1 N 2 N 3 n 3 51042105 13 分 8.61048.21052.85105 4解得:n 3 4.9810 3 分 五、解:五、解: (1)F s1 0.36F R1 0.36935(N)336.6(N) 2 分 F s2 0.36F R2 0.361910(N) 687.6(N) 2 分 (2)F s2 F x 687.65801267.6(N) Fs1 336.6(N) .6(N) 3 分 故F A1 F s2 F x 1267 F s1 F x 336.6 580

27、243.4(N)F s2 687.6(N) -可编辑修改- _ 故F A2 F s2 687.6(N) 3 分 (3) F A1 1267.6 1.36e,故X 1 0.41,Y 1 0.87 F R1 935 F P1 f P (X 1 F R1 Y 1 F A1 ) 1.1(0.41935 0.871267.6) 1634.78(N) 4 分 F A2 687.6 10.36 e,故X 2 1,Y 2 0 F R2 1910 F P2 f P (X 2 F R2 Y 2 F A2 ) 1.1(11910 0687.6) 2101(N) 4 分 六、解: (1)各轴转向如图所示。3 分 z

28、z6084 i 14 24 9.16 1 分 z 1 z 3 2522 i 34 3 1 4 z 4 84 3.82 1 分 z 3 22 n1 2n i 14 n 9.16157 1438.12(rpm) 1 分 n i 14 n 3.82157 599.74 (rpm)1 分 T 9550 P5 955033.2(Nm) 1 分 n 1438.12 P5 9550 79.6 (Nm)1 分 n 599.74 P 5 9550 304.1 (Nm)1 分 n 157 T 9550 T 9550 (2) 3 轮左旋,4 轮右旋。3 分 (3) 2、3 两轮的各分力方向如图所示。 4 分 -可编辑修改- _ -可编辑修改- _ Welcome ToWelcome To Download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