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对近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评述.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1712499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顾与展望对近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评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回顾与展望对近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评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回顾与展望对近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评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回顾与展望对近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评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回顾与展望对近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评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顾与展望对近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评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顾与展望对近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评述.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回顾及展望一一对近段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评述(作者:单位:邮编:)一、19981999年政策回顾从96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下滑轨道。生产资料价格连续下降,持 续达三年之久,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回落,下岗失业人员逐年增多。1997年 10月可以视为我国经济正式进入通货紧缩时期时间性标志,当月社会商品 零售价格首次出现负增长(-0. 4%),从此开始,该指数在负值以下持续运 行达 28 个月之久(1997. 102000. 01 )o96年5月到97年10月三次利率下调,可以视为对前期实施“软着陆” 过程中执行紧缩货币政策时利率定得过高一种恢复性调整。9899年四次 利率下调,既是适应物价下降被动行为,

2、更被政府作为主要经济手段用于 应付通货紧缩。这段时期,根据国家扩大内需宏观经济政策,以降息为契 机,货币政策作了重大调整,由适度从紧转向适当货币政策。在操作上, 除了降息之外,央行还实施了一系列调控和改革措施,包括取消对国有独 资银行贷款限额管理,改进存款准备金制度并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积 极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鼓励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推行消费信贷等,促进了 货币供应量增加。在连续多次降息后,98年上半年形势仍无好转迹象,居民心理预期下 降,消费谨慎,储蓄加紧,货币投放量未如预期理想,因此,从8月开始, 积极财政政策被摆上台面,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国家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 2700亿元长期国债,以增

3、加银行资本金、防范金融风险。增发1000亿国 债,用于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1000亿投入,加上银行和社 会投资,使当年经济增长率提高了 L5乐国民经济保持了 7. 8%增长速度。 99年延续了赤字财政政策,在年初预算安排基础上再增发600亿国债,扩 大财政支出规模,预算赤字达到1803亿元。增发国债仍然专项由于固定 资产投资,以此拉动全社会投资需求。同时,把调整收入分配作为一项拉 动内需重要政策举措。99年9月,国家决定大幅度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 收入水平,以增加他们消费能力。增资直接收益面达8200万人,仅此一 项财政当年多支出540亿元。引入税收政策,推动出口,刺激投资和消费

4、需求。主要措施有降低出口退税率,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从99年7 月1日起减半征收、2000年起暂停征收,出台房地产优惠政策,恢复征收 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在财政手段之外,采用扩大学校招生、增加法定假 门等措施拉动消费。二、今年上半年举措2000年,中国继续执行“双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半年货币供 应量依然保持适度增长,5月末现金流通量M0余额为13676亿元,比去年 同期增长21. 8%,狭义货币Ml余额为4649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产22. 3%, 广义货币M2余额为1240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 7%;金融机构各项 贷款增长加快,五月末余额为961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产13

5、. 9斩前五 个月累计新增贷款444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贷1814亿元。货币当局继续 清理“软着陆”时期紧缩政策,扩大公开市场业务,鼓励商业银行扩大票 据承兑、贴现业务,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快推行利率市场化进程, 加大货币市场建设力度。在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仍占据主导作用,并且力度有所加大。从今 年开始,非议最多、被称为中国最差税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 收,希望带动投资需求。加大对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投入力度,继续提高 出口退税率,进一步促进外贸出口。全年发行国债4380亿元,财政预算 赤字安排2299亿元,其中增发1000亿长期建设国债继续投向前两年国债 已经作了安排项目。在国债发

6、行上,时间比往年有了提前,频率明显加快, 前半年已经发行了五期,总额为1640亿元。在建设项目上向中西部地区 倾斜,中西部地区吸纳了三分之二国债投资。此外,全年安排165亿元财 政贴息支持重点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继续落实99年出台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对行政事业单位增资和“三条保障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所需资金给予补助。三、政策效果评价许多人把持续通货紧缩归因于96年成功实施“软着陆”后,货币政 策没有及时地做相应调整。其实,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告诉我们,有波峰, 就必有谷底。通货紧缩是对过热经济、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结构性过剩一 种无法避免滞后性反应,政

7、府对投资规模过度压抑只是使得这个过程提早 到来。因为,低效率投资形成大量银行坏帐必须处理(J.P.摩根银行估计 1998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坏帐比率为36%),过多存货必须消化,扭 曲经济结构必须调整。通货紧缩首先是一个货币现象,降低利率、扩大货币供给、扩张信贷, 是治愈通货紧缩一般做法。我国在治理通货紧缩初期,援用货币主义者主 张,希望通过增发货币、降低利率方式来启动经济,可是政策效果并不显 著,不景气趋势仍在延续。98年信贷仍处于萎缩现象,银行贷款余额增长 率为17%,略高于97年16. 7乐但大大低于96年21. 2%。货币供应量受货币内生性约束,增长有限,市月末M2增长率为16. 7

8、%,低于97年17. 1%。自然而然,人们将这种状况及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大萧条相对比, 想到了凯恩斯主义,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萎缩。有效需求二投资需 求+消费需求,在简单国民经济平衡公式中,储蓄二投资,我国储蓄率高达 40%,理应有很高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然而,从97年情况来看,正是高 储蓄率造成了有效需求不足。第一,国有银行是储蓄向投资转化主渠道, 但出现梗塞现象,使得储蓄难以顺畅地向投资转化。由于国有银行转换机 制,收入及效益挂钩,新刑法对金融犯罪界定,银行内部对道德风险加强 防范(如信贷人员对贷款终生负责制),造成银行“惜贷”,大量储蓄存款 不能转化成贷款。第二,“投资缺口经常

9、出现负值,国内储蓄没有充分用 于本国经济建设,闲置资源以贸易顺差形式输往国外”(武剑,1999)。第 三,投资难以找到适当方向。过去投资已经形成过剩生产能力,这种过剩 是结构性。由于科技开发能力不足和劳动力素质欠缺,投资过多地集中于 技术含量低资金密集性或劳动密集性企业,形成过多产品。在收入一定情 况下,高储蓄率存在使得投资挤占国内消费,造成产品过剩。本来,过剩 产品可以依靠出口来消化,但我国多年改革开放和发展出口导向性经济, 已使这类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据相当份额,再增加份额难度加大;另外,生 产能力过剩是全球性经济现象,再加上适逢东亚金融危机,给当时出口带 来非常大压力。内需和外需同时出现问题

10、,当时环境决定了我们必须将注意力放在国 内,实行以扩大内需主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赤字财政来刺激经济。从98 年8月开始,积极财政政策占据了支配地位,通过增发国债、调整收入政 策、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预定经济增长目标,98年GDP 增长7. 8%, 99年增长7.1乐 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首度出现 正增长,GDP增长7. 9% (预计数),5月末,进出口顺差105亿元。无疑财 政政策取得了预期效果,甚至有专家认为,宏观经济出现了拐点。真如此吗?对经济数据进一步分析能揭示出另外一些问题。(1) 98年国债投资项目使当年经济增长率提高1.5%,国民经济保持 了 7. 8%增长

11、率。99年这些作用在减弱,投资前三个季度逐季回落,第三 季度为零增长。投资及居民消费增幅下降,出口继续减少,如果不是中央 决定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增发600亿国债,全年经济增长率不会达到7. 1%O 今年5月,投资恢复性增长要弱于出口和消费。可见,民间投资并未真 正启动,一旦离开国家投资支持,经济增长会变得十分脆弱。(2)在石油、钢材等主要原材料大幅涨价情况下,农副产品价格继 续下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仍在低位徘徊,失业比例无法降低,低收入 人口人群庞大,社会消费心理依然谨慎。(3)尽管处于一个较好国际经济环境,企业经济效益未见根本好转,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不能否认,我们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成果是

1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共 同作用结果,特别是财政政策短期刺激需求作用更为明显一些。但要承认, 经济发展内因没有发生质变,经济离步入良性循环还有相当大距离。一方 面,“双松”政策要延续,另一方面,在政策选择和操作上,需做一定改四、未来政策建议西方学者认为治愈通货紧缩最好办法是让货币贬值,消化累积库存。弗里德曼在谈到口本长期通货紧缩现象时,认为它只是一个简单问题,尽 管日本政府己经支出了 80万亿日元(合6780亿美元),但是决定经济走 向是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限制性货币政策是不可能实现经济恢复。 我们认为,货币政策是解决当前危机内核,货币政策重点不在于再次调低 利率,因为目前利率已经很低,再次

13、调低有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也 不在于增加货币供给,实证研究证实了价格总水平下跌不是由货币供给不 足造成(张衔:中国通货状况分析,载于金融研究1999年第10期); 货币政策重点应该在于,一是将当前目标锁定在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 单一目标上;二是改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当然这涉及到商业银行改 革、存款保险制度,以及货币市场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等问题。强调货币政策基础性作用,并不是否认财政政策功效。“货币最重要”、 轻视财政政策作用,是弗里德曼一贯偏激作风。我们认为,如果说货币政 策是一堆柴话,它需要一把火来点燃,财政政策就是这把火。在短期内, 需要财政政策反向操作,以带动投资,刺激消费。当然

14、,财政政策自身需 要做一些修补和完善。1 .国债投资方向需要再次界定,即提供公共产品,不及民争利,提 防“公债挤出效应”,即尽量避免发生国债投资排挤民间投资现象。项目 应向中西部倾斜,把重点放在生态环境保护、植被恢复和大江大河治理上。 对交通运输,要区别对待,如“扶贫路”可以利用国债资金;而对京沪高 速铁路之类项目,明显有极好收益预期,不妨以专许权形式交及企业兴办。 琼州海底隧道、南水北调工程等都是很好项目,特别是南水北调对扭转生 态恶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方案应尽快确立并付诸实施,以解华北水荒, 造塞外江南。2 .将国债概念扩大到公债,即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若允许一些 经济发达地区省级政府发

15、行地方公债,则可压低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大 大扩展中央政府举债空间。3 .调整支出结构,增加对教育投入。对于经济增长来说,教育有很 强外溢作用,世界上欠发达国家教育投资每增加遇,GDP增加4.48%(蔡 增正,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我国教育投资占GDP比例仅为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o目前结构调整最困难之处就是人才匮乏和劳动力 综合素质欠缺,当政者不能仅考虑短期利益而忽略对国民素质培养,抛弃 长期发展。在2000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仅比上年增加1乐 这是远远 不够。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哪一个世纪又何尚不是?),谁重视教育, 谁就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 .强化转移支付政策,增加

16、居民可支付收入,降低社会基尼系数, 从而推动总消费曲线上升。凯恩斯提出过一个著名心理定律,边际消费倾 向随收入增加而下降。中国实证也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20年来,高 收入居民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居民,且随着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二者之间 距离越来越远(袁志刚、宋铮,经济研究1999年第11期)。通过转移 支付制度,如开征社会保障税、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省级政府在县 域之间转移支付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消费需求。5 .奉行减税政策,刺激投资及消费。减税是赤字财政重要内容,但 我国前几年税收每年增收1000亿,今年1-5月累计又比去年同期增长 25. 1%,增发国债带来好处基本上被抵消。表面上看,我国

17、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很低,1998年仅为12. 4乐 已无减税空间,而发展中国家一般是25%, 发达国家为45%O但是,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严重侵蚀税基,财政性 资金实际数量巨大,98年约为17550亿元,占GDP22. 5% (国家计委综合 司课题组,经济研究1999年第11期),说明减税还存在空间,具体做 法上,主要是调整存量,限制增量。(1)将生产性增殖税改为消费性增殖 税;(2)重新审视消费税,除对部分奢侈品、香烟、白酒等征收消费税外, 对其他项目商品如汽车、轮胎、啤酒等产品或降低税率,或停止征收:(3) 固定资产投资抵免所得税;(4)逐步提高直接税比例;(5)加大对高新技 术产业税收优惠。6 .加快实施费改税,限制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无节制扩张,确 保财政政策效果不被抵7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