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故都的秋》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pdf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715241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语文《故都的秋》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职语文《故都的秋》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职语文《故都的秋》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故都的秋》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语文《故都的秋》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五 故都的秋故都的秋 练习与思考练习与思考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混混沌沌(dn)潭柘寺(zh)一椽( chun)驯鸽(xn) 点缀(zhu)颓废(tu)萧索(su )廿四桥(nin) 二、“文眼”是指作者在文章中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是文章主旨的凝聚 点。本文的“文眼”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课文 开头与结尾都写南国之秋,文中还提到中外的文人、诗人,甚至牢狱里的囚犯对 秋的情感,这与文章文眼”是否相背离? 参考答案: 这些内容与课文的“文眼”是不背离的。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反衬只有故都 的秋才“色彩浓” “回味永” ,才能让人“看得饱” “尝得透” 。写中外

2、文人、诗人, 甚至囚犯,是为了说明凡是“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 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而且“这秋的深味,尤其 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这种选材组材与组织结构, 其目的是为了在对比、烘托中凸显故都之秋的特点,突出课文的主旨。 三、品味下列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的。 1.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参考答案:强调冷色彩“蓝色或白色者为佳” ,不仅表达了故都之秋中“清” “冷”的特点,更凸现了作者的主观

3、意识,因为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净, 与作者闲适的心态最相吻合。秋草,乃枯黄衰败之物,用它陪衬牵牛花的蓝朵, 自然是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北国之秋的“悲凉” 。 2.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 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 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 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参考答案: 作者调动听觉 ( “声音也没有” ) 、 嗅觉 ( “气味也没有” ) 、 触觉 ( “极 微细极柔软” ) 、视觉( “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

4、 又觉得清闲” )多种感觉来写“落蕊” ,既说明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如此细腻 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状,也点出了秋味中的清、静、悲凉。 3.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更是北国的特产; 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 屋子又低, 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 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 里的家虫。 参考答案:“残”字渲染了秋味的悲凉;兼之其声“衰弱”,却能在“无论什么地 方”都听得见,以动显静,突出北国之秋的“清、静”。蝉“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 在家里的家虫”,说明它是北国悲凉的秋声的主角,因此视为 “家虫”。几声秋虫 的哀鸣

5、就足以让作者牵动心魄,这正是作者当时孤独、落寞的主观心境的表达。 四、课文语言清新晓畅,抑扬有致,既传达出一种情趣和神韵,又产生如诗 如乐的美感。细细品味下列两组语句,说说修改前后不同的表达效果。 1. 原文: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修改: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 参考答案:原句,三个“来得” ,平易朴实又有赞不绝口的情味,不仅具有 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而且写出了作者内心那种有点饥渴、迫不及待地喜爱北国 “秋味”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无限向往之情。 2.原文: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修改:我愿用三分之二的寿命留住这北国的秋天。 参考答案:原句,作者愿以“寿命的三分之二”去换得秋色的“三分之一的 零头” ,这是以生命为喻体,与秋色的本体比较,指出本体胜过喻体秋色胜 于生命。通过这一“强喻”修辞,隽永、新奇的意境便突兀崛起。同时,在句子 结构上,长短相间,节奏和谐,抑扬有致,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北国的秋 天”放在句首,更强调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 五、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故都里,郁达夫看到的 是清、静、悲凉。那么,你眼中的秋景又是怎样的呢?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