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1718039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何勋 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 723200【教材版本】司南版必修1(山东科技出版社)第 6 章第 6 节【设计理念】1学生主动、合作、探究,教师主导;2形象化教学,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3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教材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 是高一教材的重点和中心内容, 在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而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就显得特别关键。本节内容是在牛顿运动定律知识学习完基础上, 为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问题,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而设置的。这样处理,知识点过渡自然。 一方面, 为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体现了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精神。

2、【学生分析】1认知发展分析( 1)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有明显的发展;( 2)高一学生的逻辑思维正在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能够运用假设、推理来思考、解决问题2知识结构分析本节内容是在牛顿运动定律知识学习完基础上, 为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问题,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能综合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力学一般问题;.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探究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例的步骤和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协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综合应用牛顿运

3、动定律解决力学问题2教学难点: ( 1 )牛顿三个定律综合运用( 2 )动力学的灵活应用。【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牛顿运动定律课件,【教学方式】现代教学手段与启发式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 创设物理情景, 启发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课件【教学过程】任务驱动,操作探究:教师活动1.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知识体系: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指的是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利用运动学的有关公式求

4、出要求的速度和位移。例1 : 一辆载货的汽车,总质量为4.0 X 103Kg,运动中所受阻力恒为 1.6 X 103NI,在不变的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启动,若牵引力为4 .8X103N,问:启动10s后汽车的速度达到多少?启动10s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少?学生活动1: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教师活动2:对本例,同学们能够把你的分析方法说说吗?学生活动2:思考并讨论教师活动3总结:分析方法该类问题的处理方法设计意图:进一步把握牛顿运动定律及有关的内容;加强理解。教师活动4: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知识体系:已知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指的是在运动情况(如物体的运动性质、速度、加速度或位移)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得出

5、物体所受的力。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分析清楚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力。例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 m = 75Kg,以v0 = 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地滑下,山坡的倾角。=30,在t = 5s 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 s = 60m ,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滑动摩擦和空气阻力)。学生活动4: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教师活动5:对本例,同学们能够把你的分析方法说说吗?学生活动5:思考并讨论教师活动6总结:分析方法该类问题的处理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理论上的分析论证、逻辑推理,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得到科学方

6、法的训练和科学素质的培养,并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教师活动5:对比归纳出“加速度 a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小结: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ma和运动学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v=v0+at, x=v0t+at 2v2V02=2ax等)中,均包含有一个共同的物理量加速度a。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加速度, 再由运动学公式便可确定 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反过来,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利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出 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便可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可见, 无论是哪种情况, 加速度始终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 求加速度是解决有关运动和力问题的基本思路,正确的受力分

7、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活动5 : 讨论教师活动6 :共同归纳: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 、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必要时画受力示意图;3 、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必要时画运动过程简图;4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5 、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求解要求的物理量设计意图: 进一步把握牛顿运动定律及有关的内容;加强解题方法指导, 规范解题步骤, 学习步骤,并强调每一步的关键,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教师活动7 :课堂练习1 、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 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 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

8、员,从离水平网面3.2 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 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 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 g 取 10m/s2 ) 。学生活动:练习:设计意图:巩固知识点,规范解题步骤教师活动 8 : 练习 2、 质量为 20kg 的物体若用 20N 的水平力牵引它, 刚好能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求:( 1 )若改用 50N 拉力沿与水平方向成37的夹角向斜上方拉它,使物体由静止出发在水平面上前进2.3m 时,它的速度多大?( 2 )在前进2.3m 时撤去拉力,又经过 3s 钟,物体的速度多大?( 3)物体总共通

9、过多大位移? ( g取10m/s2)学生活动8 : 积极配合练习:教师活动9 : 小结 通过本节实验,你收获了什么? 通过本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本节课后,你还想继续探究什么?学生活动: 交流学习收获,分享物理活动经验,学会思考;巩固概念,掌握牛顿运动定律.设计意图: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反馈,评估“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2)通过学生谈“不明白”的地方,了解学生理解的深度 3)通过谈“还想继续探究什么”来开放教学时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思考走出课堂” 5欢迎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套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