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新人教版.pdf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720083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新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新人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新人教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新人教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新人教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新人教版.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一、单选题(本题共 3030 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涂到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写在其它地方的均不给分每小题选对得号填涂到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写在其它地方的均不给分每小题选对得 3 3 分,错选或未选分,错选或未选 的得的得 0 0 分)分) 1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40 B一只母鸡的质量约为2g C白天街道边的声音等级约为0db D课桌的高度大约为 0.8m 2有一首歌的歌词唱道: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2、,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云朵 C人D月亮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D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4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下面哪一个光路图是正确的 () ABCD 5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A夏天早晨,树叶上出现露珠 B严冬,玻璃窗内结了一层冰花 C酒精擦在皮肤上,马上就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 6农村中常用盐水选种子,它的依据是下列物理量中的()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3、D颜色 7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 1 度数为() A55 B110C35 D70 8 如 图 所 示 的 四 幅 图 能 表 示 物 体 做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的 是 () A和B和C和D和 9如图所示,物体AB 通过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右侧成一倒立的实像(像在图中未画出)若 物体从距透镜 2 倍焦距处以速度 v 沿主光轴匀速运动至距透镜1.5 倍焦距处 (物体始终在透 镜左侧,透镜不动),则像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 A等于 vB小于 vC大于 vD无法与 v 比较 10 a、 b 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60g

4、 和 128g, 体积分别为 12cm3 和 16cm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a 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 8 g/cm Ba 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 5 g/cm3 Cb 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 8 g/cm Db 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 5 g/cm3 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2424 分,每空分,每空 2 2 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 11“57”空难发生后,搜救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实际上这是 利用来测距定位的,同时也说明可以传声 12 如果长时间看手机、 玩电子游戏, 容易造成眼睛

5、近视, 矫正近视眼, 应该佩戴镜片是透 镜的眼镜 路灯下人挡住的光线在其背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 这是由于光是沿传播的 13 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 雪后寒 ”说的是由于气温较低时, 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现 象才能形成霜;而雪在熔化时需要(填“吸热”或“放热”),从而让人感觉寒冷 14 如 图 所 示 , 物 体 的 长 度 是cm , 温 度 计 的 读 数 3 3 3 2 是 15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 的地方,小红在镜中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m;当发现 衣领处有一点污渍时,便走近镜子,小红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 16某一物体的质量为 750g,被拿到月球上

6、后质量为kg若切去三分之一,剩余部分 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三、作图与实验探究(2626 分,其中分,其中 1717 题题 4 4 分,分,1818 题题 6 6 分,分,1919 题题 8 8 分,分,2020 题题 8 8 分)分) 17请在如图所示的两幅图中,分别作出经过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8(6 分)如图所示,小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小 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cm (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

7、心、凸透镜 光心、光屏中心在 (3)如图所示,当他把蜡烛放在A 位置时,光屏应向M 点的(左/右)侧移动,才能接 收到一个清晰的像 3 19(8 分)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小 丽同学负责的实验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表: 时间/min 温度/ 0123456789 90929496979898989898 (1)在本次实验中,观察到:水的沸点为;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 这些“白气”是 (2) 通过实验可得: 水在加热过程中, 吸收热量, 温度; 沸腾时, 吸收热量, 温度 20(8 分)小明用天平和量筒

8、测花岗岩的密度,取一小石块样品 (1) 测小石块的质量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调好天平, 将小石块放在天平的盘里 天 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g (2)测小石块的体积,将小石块缓缓的放入装有 50cm 水的量筒内,水面升高到如图所示 的位置,则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3)计算花岗岩的密度=g/cm 3 3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 2020 分,其中分,其中 2121 题题 1010 分,分,2222 题题 101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 应的位置)应的位置) 21(10 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1000

9、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 7:00 出发开往乙地,途中 4 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 17:00 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 144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 为 350m 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2(10 分)“十一”黄金周,小张和妈妈到江西景德镇旅游,买了一只紫砂壶,她听说 这种壶是用当地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 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 于是她先用天平测出茶 壶盖的质量为 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4.8g,已知 水的密度为 1g/cm3问: (1)茶壶盖

10、的体积是多少? (2)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总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题共一、单选题(本题共 3030 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涂到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写在其它地方的均不给分每小题选对得号填涂到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写在其它地方的均不给分每小题选对得 3 3 分,错选或未选分,错选或未选 的得的得 0 0 分)分) 1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40 B一只母鸡的质量约为2g C白天街道

11、边的声音等级约为0db D课桌的高度大约为 0.8m 【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 对于选项中的单位, 可根据需要进行 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A、人体正常体温在 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 B、一只母鸡的质量在 2kg=2000g 左右故 B 不符合实际; C、0db 是人的听觉下限,白天街道行人、车辆很多,噪声很大,不可能是0db故C 不符合 5 实际; D、 中学生的身高在 160cm 左右,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

12、高的一半, 在 80cm=0.8m 左右 故 D 符合实际 故选 D 【点评】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 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 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有一首歌的歌词唱道: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云朵 C人D月亮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 情况就是不同的 【解答】 解: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在描述月亮的运动, 虽然月亮绕着地球转, 但无云时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有云时,云的运动相对于地球还是比较

13、明显的, 以云为参 照物,就可以看见月亮的运动 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 研究同一 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D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1)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

14、)减弱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 (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 (4)通常我们生活中听到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 【解答】解:A、不同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 6 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A 正确;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故B 正确;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振幅不同,响度会不同,但音调相同, 故 C 错误; D、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故D 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特性的区分, 减弱噪声的途径的了解, 声音传播的认

15、识等, 是声学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简单 4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下面哪一个光路图是正确的 () ABCD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 居法线两侧, 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 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 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A、光从空

16、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了,故不正确; B、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该选项正确; C、反射光线的方向和入射光线的方向相同了,故不正确; D、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同侧了,故不正确 故选 B 【点评】解此类问题,要深刻理解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内容, 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光线 的方向、位置和角度的大小 5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7 A夏天早晨,树叶上出现露珠 B严冬,玻璃窗内结了一层冰花 C酒精擦在皮肤上,马上就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 变为液态叫液

17、化, 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 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 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A、树叶上出现的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冬天,窗上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C、酒精擦在皮肤上,马上干了,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 D、早晨大雾弥漫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故选 C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 物质各处于什 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农村中常用盐水选种子,它的

18、依据是下列物理量中的()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颜色 【考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饱满的种子和空的种子外观是一样的, 即体积是一样的,然后可 根据饱满的种子和空种子的密度不同用盐水选取种子 【解答】解:饱满的种子和空的种子体积是一样的,但饱满的种子质量较大,即饱满种子密 度较大 所以饱满种子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 会沉在水底;而空种子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 会浮在 水面上,这样就能把好种子和坏种子分开了 故选 C 【点评】本题不仅考查了密度,还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算是比较综合的一道题目, 此题 很适合我们的农村学生 8 7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19、为3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 度数为() A55 B110C35 D7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1)在光的反射中,入射角指的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知道入射光线与镜面 的夹角以及法线和镜面的关系,就可以求出入射角; (2)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反射角和入射角的 和 【解答】解: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光线与平面镜成 35角射向平面镜,则入 射角为 9035=55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 5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入射角和反射 角的和,即夹角为 55+55=110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20、要熟练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定义, 入射 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8 如 图 所 示 的 四 幅 图 能 表 示 物 体 做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的 是 () A和B和C和D和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 看清楚图象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 再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物理量间 的关系或变化规律 【解答】解: 图象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 图象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 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匀速直线运动; 9

21、 故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故选 C 【点评】图象能很直接的反应物体的运动规律, 对于图象题,首先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 物理量,再顺着图象看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如何变化,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 9如图所示,物体AB 通过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右侧成一倒立的实像(像在图中未画出)若 物体从距透镜 2 倍焦距处以速度 v 沿主光轴匀速运动至距透镜1.5 倍焦距处 (物体始终在透 镜左侧,透镜不动),则像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 A等于 vB小于 vC大于 vD无法与 v 比较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之一:当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 实像越大并且物距大于2

22、f,而像距处于 f 和 2f 之间 【解答】解:u=v=2f 时刻开始移动,物体从2f 到 f,移动了f 的距离,当然f 点是极端点, 也就是说刚好到 f 时,不会看到像那么像移动的距离是2f 到无穷大,因为物近像远,物 体最近的时候是像最远的时候所以也就是说物体移动了f 的距离(从 2f 到 f),而像移 动了接近无穷大那么远(从 2f 到无穷大),所以像移动的距离大于物体移动的距离,故 C 正确 故选 C 【点评】此题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并且 在 2f 处时物像之距最小 10 a、 b 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60g

23、 和 128g, 体积分别为 12cm 和 16cm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a 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 8 g/cm Ba 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 5 g/cm3 Cb 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 8 g/cm3 Db 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 5 g/cm3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10 3 3 3 【分析】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 a、b 两球的密度,再比较密度的大小;密度大的体积小是实 心的反之,是空心 【解答】解:a 金属球的密度 a= =5g/cm , 3 b 金属球的密度 b= =8g/cm3, ba,故 b 是实心球,a 是空心球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

24、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2424 分,每空分,每空 2 2 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 11“57”空难发生后,搜救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实际上这是 利用回声来测距定位的,同时也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 【分析】(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其应用:回声定 位、探测鱼群和探测海底的深度等 (2)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解答】解:搜救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时,让声音从海面发出,经 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

25、骸反射后, 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 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 飞机残骸在大海内的深度和位置,同时搜救人员的这种做法也说明了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故答案为:回声,液体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回声测距离和液体能传声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12 如果长时间看手机、 玩电子游戏, 容易造成眼睛近视, 矫正近视眼, 应该佩戴镜片是凹 透镜的眼镜路灯下人挡住的光线在其背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这是由于光是沿直线 传播的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

26、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 成的 11 【解答】解:如果长时间看手机、玩电子游戏,要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相当吃力,需要将物体 放在离眼睛较近的位置才能看清楚,这种眼睛被称为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因此路灯下人挡住的光线, 会在人后面光照不到的暗区 形成人的影子 故答案为:凹;直线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和光的直线传播的相关知识, 属于 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3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说的是由于气温较低时, 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 华现象才能形成霜;而雪在熔化时需要 吸热(填“吸热”或“放热”),从而让人感 觉寒冷 【考点】

27、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分析】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 熔化过程需要 吸收热量 【解答】解: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发生的是凝华现象; 雪在熔化时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变成液态的水; 故答案为:凝华,吸热 【点评】掌握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其吸热和放热情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4 如 图 所 示 , 物 体 的 长 度 是1.59cm , 温 度 计 的 读 数 是 31 【考点】长度的测量;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 分度值,起始端从0 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

28、 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 刻度线开始 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 12 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 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解答】解: 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 分度值为 1mm;物体左侧与 7.00cm 对齐,右侧与 8.59cm 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8.59cm 7.00cm=1.59cm 温度计上 10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

29、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 为 1;液柱的高度在 0以上,所以读数是:31 故答案为:1.59;31 【点评】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 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 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 15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 2m 的地方,小红在镜中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4m;当发 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时, 便走近镜子, 小红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选填“变大”“不 变”或“变小”)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

30、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 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1)小红站在距离平面镜2m 前照镜子,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小 红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2m+2m=4m (2)当小红走近镜子时,小红的身高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4;不变 【点评】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16某一物体的质量为 750g,被拿到月球上后质量为0.75kg若切去三分之一,剩余 部分密度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

31、种属性, 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13 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它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 关 【解答】解:某一物体的质量为750g,被拿到月球上后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 所以质量不变,750g=0.75kg; 将该物体切去三分之一,物质不变,则剩余部分密度将不变 故答案为:0.75;不变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及密度的概念,理解他们的意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三、作图与实验探究(2626 分,其中分,其中 1717 题题 4 4 分,分,1818 题题 6 6 分,分,1919 题题

32、8 8 分,分,2020 题题 8 8 分)分) 17请在如图所示的两幅图中,分别作出经过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分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解答】解:根据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作出入射光线; 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平 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 变 18如图所示,小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4 (1)将凸透镜正

33、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小 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10cm (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 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3)如图所示,当他把蜡烛放在A 位置时,光屏应向M 点的右(左/右)侧移动,才能 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1)图示的是利用平行光聚焦法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即为焦距 (2)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 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距介于二倍焦距与

34、一倍焦距之间时,可成倒立、放大的 实像,像成在二倍焦距以外 【解答】解: (1)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该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透镜的距离叫 焦距,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如图所示,当他把蜡烛放在 A 位置时,物距介于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像成在二 倍焦距以外,所以光屏应向M 点的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1)10;(2)同一高度;(3)右 【点评】本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先求出凸透镜的焦距, 然后根据物距和焦距 的关系

35、,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19 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 小丽同学负 责的实验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15 时间/min 温度/ 0123456789 90929496979898989898 (1)在本次实验中,观察到:水的沸点为98;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 出,这些“白气”是小水珠 (2)通过实验可得: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吸收热量,温 度不变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分析】(1)液体沸腾时,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 (2)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

36、但温度不变 【解答】解:(1)从表格中可见,水温在98后保持不变,说明此时水在沸腾,沸点为 98; 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2)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1)98;小水珠;(2)升高;不变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水沸腾的条件及特点, 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但要不 断吸热是比较简单的实验题 20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花岗岩的密度,取一小石块样品 (1)测小石块的质量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好天平,将小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 里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

37、28.4g (2)测小石块的体积,将小石块缓缓的放入装有 50cm3水的量筒内,水面升高到如图所示 的位置,则小石块的体积为10cm3 (3)计算花岗岩的密度=2.84g/cm3 16 【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分析】(1)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遵守左物右砝的原则;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 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 (2)读出量筒的示数即为石块和水的体积,减去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石块体积; (3)利用 =即可求石块的密度; 【解答】解:(1)测小石块的质量遵守左物右砝的原则;将小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 小石块的质量 m=10g+10g+5g=3.2g=28.4g (2)如图所示,量筒的示数

38、为V 2=60cm ,小石块的体积为 V=V2V1=60cm 50cm =10cm (3)花岗岩的密度 =2.84g/cm3 3333 故答案为:(1)左;28.4;(2)10;(3)2.84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天平的调节和固体密度的测量, 属于基本技能,只要在平时的实验中 积极动手,解决此类问题应该不难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 2020 分,其中分,其中 2121 题题 1010 分,分,2222 题题 101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 应的位置)应的位置) 21(10 分)(2016 秋娄星区期末)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000km,一列火车

39、从甲地早上7: 00 出发开往乙地, 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 在当日 17: 00 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 144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 350m 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求出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利用v=求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 均速度; 17 (2)已知汽车速度和通过桥梁用的时间, 利用 s=vt 求火车通过桥梁行驶的路程 (火车和桥 梁的总长),总长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 【解答】解: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7:00

40、7:00=10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v=100km/h; (2)火车过桥速度 v=144km/h=40m/s, 由 v=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s=vt=40m/s25s=1000m, 火车的长度: s 火车=ss桥=1000m350m=650m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 (2)火车的长度是 650m 【点评】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 弄清火车完全过桥时行驶的路程为桥梁长与火车长的 和是关键 22(10 分)(2016 秋娄星区期末)“十一”黄金周,小张和妈妈到江西景德镇旅游,买 了一只紫砂壶,她听说这种壶是用当地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

41、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 于是她先用天平测出茶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 的质量为 14.8g,已知水的密度为 1g/cm3问: (1)茶壶盖的体积是多少? (2)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总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1)已知溢出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 的体积,水的体积就是壶盖的体积; (2)已知壶盖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壶盖的密度就是壶的材料密度; (3)已知整个空茶壶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出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 【解答】解: 18 (1)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 V 盖=V溢水= =14.8cm ; 3 (2)这种材料的密度: =3.0g/cm3; 壶盖 (3)由 =可得,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 V 壶= =53cm 3 3 答:(1)茶壶盖的体积为 14.8cm ; (2)这种材料的密度为3.0g/cm ; (3)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53cm3 【点评】本题考查体积、密度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知道溢出 水的体积就是壶盖的体积 3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