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13《钓鱼的启示》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pdf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721153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13《钓鱼的启示》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13《钓鱼的启示》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13《钓鱼的启示》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13《钓鱼的启示》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13《钓鱼的启示》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13钓鱼的启示优质课公开 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比较准确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融入理解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品读,体会 父子俩的心理活动,把握“我”的心情变化。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 “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 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细节描写品读,体会父子俩的心理活动,体会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2、 活动 1【导入】一、整体感知,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提醒“钓”与“钩”的区别。 2.回顾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结构。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浏览课文,说说我的心情变化。 活动 2【讲授】二、走进“依依不舍”。 “我”怀着依依不舍之情把鱼放回了湖中,课文哪一句在直接表达这个意思? 1.学生找、读,(出示幻灯片)“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 它放回湖里。” 2.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读到“我”的依依不舍? (1)“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2)“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过渡

3、:“我”为什么如此的依依不舍? 活动 3【讲授】三、思辨“放”与“不放”,理解不得不舍。 如此肥美的大鲈鱼究竟是“放”与“不放”呢?请大家走进课文 29 自然段,用“”勾 出说明可以不放的语句,用“”勾出必须放的语句,圈出重点字词,用关键词批注你的体 会。组内交流,准备展示汇报。汇报时先表明观点,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出你的依据。 (一)浏览课文,为“我”的依依不舍找出理由。 1.这是一条来之不易的鲈鱼。 “过了好长时间”:结合“晚霞辉映”“晚上十点”,大概推断过了三四个小时。 “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耐着性子地遛鱼也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 2.这是一条难得一见的大鱼。 “啊,好大的鱼!我从来

4、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 3.天知地知。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 4.小结。 (二)纵有百般理由,却不得不舍。为什么呢? 1.这是规则要求,不得不舍。 “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 资料引入“禁渔期”:为了保护某些重要的经济鱼类资源,在鱼类产卵、繁殖和生长发育的特 定时期,规定禁止捕捞或限制捕捞活动的时间。 中国部分禁渔期:5 月 1 日至次年 1 月 31 日为青鱼禁渔期,6 月 20 日至 8 月 20 日为毛蚶(h n)禁渔期,4

5、月 15 日至 5 月 31 日为淡水湖区与水库禁渔期 讨论:禁渔期这么长,这最后短短的两个小时有那么重要吗? 小结:自觉遵守规则的需要,这条鲈鱼不得不舍。 2.不得不舍是父亲强硬要求的结果。 哪些句子可以读出父亲的坚决态度?找读句子,谈体会,再读句子。 一方面是“我”的依依不舍,另一方面是父亲不容商量的坚决。分角色体会。 3.父亲如此坚决,难道他不喜欢这条鲈鱼吗? “欣赏”“盯着看了好一会儿”。“一看一盯一转”,包含了复杂的心理斗争。 同样喜爱,同样欣赏,同样不舍,但在规则面前,不得不舍。 活动 4【讲授】四、品味“舍得”,“德者得也”。 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我”得到了什么? 1.

6、有舍有得,“我”最根本的获得,是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幻灯片出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 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这段话吗?带着理解再读这句话。 (2)从哪里看出“我”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呢? “不止一次遇到”、“当我一次次就会想起”, 结合“我”和我的生活理解“鱼”。 (3)这些就是道德实践,你能改写这个句子吗?“_,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 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发现,这就是我们的阅读启示。生活就是一本无字之书,值得品读。 (4)让我们一起来接受文中父亲的告诫吧!齐读。 2.梳理写法,活学活用。 生活就是一本书,善于读它的人,不仅可以从中有所发现,获得启示,还能为这本书增添新的、 美丽的篇章。作者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回忆了三十四年前一件钓鱼的往事(板书:事件),从中 领悟到了生活的启示(板书:启示)。生活中发生的哪件事使你得到启示呢?让我们学会用心去 品味吧!试着用这种“事件+启示”的方法来写一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