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726018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 一般的小数加、减法总序: 执行时间: 执笔人:教学内容 : 教材第 72 页的内容及第 74 页练习十七的第 14 题。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情景,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 相同的小数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2、能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 对齐的道理, 沟通小数加、 减法与整数加、 减法之间的联系, 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 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

2、握位数相同的小 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用到小数? (学生自由举例) 师: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也经常要用到小数,那些同学有过购物经 验? (学生举例) 师:非常好,大家有过购物的经验。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 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 师: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大胆猜想,看谁能根据自已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二、自主探究 1、小数加法。 师:

3、(课件出示第 72 页例 1 情境图)读情境图,你能 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 生 1:已知 数学家的故事 单价是 6.45 元, 童话选 单价是 4.29 元。 生 2:所求问题是买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一共要花多少 元? 师:你能画图表示出上面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吗? 学生画图,教师 展示: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如果求一共要花的钱数,用什么方法解 答? 生: 已知两本书的单价, 求它们的总价, 就是把两个单价合在一起, 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师:谁能写出它们的数量关系 式? 生:数量关系式为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计算,同桌互相交流) 师:说说自己是怎样列竖式的

4、?又是怎样计算的? (让学生上台说说,最后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最低位算起) 师: 谁想把自己写的算式拿来展示一下? 生: 6.45+4.29=10.74(元) 6.45 +4.29 10.74 答一共要花 10.74 元。 师: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生: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 可以相加。 2、小数减法。 师: 根据上面的情境图, 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答的数学问题吗? 生 1: 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生 2:还可以说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多少钱? (学生画图,教师展示) 师:你能画图理解它们的数量关系吗?师: 谁能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生: 已知两个数,

5、 求它们的差,用减法计算。关系式为师:你会列式解答吗?把你的算法轻轻地告诉同桌,说一说,你是怎 么算的? 生: 6.45-4.29=2.16(元) 6.45 -4.29 2.16 答: 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 2.16 元。 师:你遇到了什么困 难? 生:十分位不够减,依照整数减法的方法向前一位借 1 当十。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生: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关于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时,你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点数位对 齐) ,再按照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最后得数里点上小数点(和横线 上的小数点对齐) 。师:列竖式

6、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列竖式时,首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从低位加起或减起。计算加 法时,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 位借 1 当十再减。 师:你们说说小数加、减法与什么加、减法计算很相似? 生:我们也可以说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需 要留意的是要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 还要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最后的结 果中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师:对,计算的结果要化简。我们共同总结出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计算中能留意这些。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 1:我知道了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生 2:我知道了小数加、

7、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相同。 生 3:我知道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到了 数学的转化思想。 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特殊的小数加、减法总序: 执行时间: 执笔人:教学内容: 教材第 73 页的内容及第 74 页练习十七的第 510 题。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 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小数加、 减法的算理 (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 掌握被减数比减数少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学会分析、比较、归纳和类比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

8、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掌 握被减数比减数少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整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那现在谁来说说 计算方法呢?生: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 1;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不够向前一位借 1 当十再减。 师:说得真好!再整数加减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特殊的小数 加、减法。 (板书) 二、自主探究 1、特殊的小数加法。 (出示情境图) 师:观察情景图,你能找出所求问题和已知条件

9、吗? 生 1:已知数 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是 6.45 元, 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是 8.3 元。 生 2:所求的问题是买这两本书一共花多少钱? 师:你会求两本书的 总价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生:已知这两本书的单价, 求买这两本书的总价, 就是求这两本书的单 价和,即求 6.45 与 8.3 的和,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6.45+8.3师:你会计算与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生:6.45 元表示 6 元 4 角 5 分,8.3 元表示 8 元 3 角 0 分,求 6.45 与 8.3 元的和时,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可,即 8+6=14(元 0、4+3=7(角)、 5

10、+0=5(分) ,所以 6.45+8.3=14.75(元)师:你会列竖式计算吗? 生:根据上面的分析,用竖式表示为: 6.45 8.3 +8.3 或者 +6.45 14.75 14.75答:买这两本书需要 14.75 元。 师: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2、特殊的小数减法。师:根据上面的情境图,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答的数学问题吗? 生: 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 师:谁能解 释一下“便宜多少钱”是什么意思? 生:求“便宜多少钱”就是求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比神奇的大 自然的单价少多少钱。 生:还可以说求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比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

11、 多多少钱。 师:谁能结合题意具体说说? 生:求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比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少多少钱,就是求 6.45 比 8.3 少多少或者说求 8.3 比 6.45 多多少, 求一个数比另一 个数少(多)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 8.3-6.45. 师:你会计算与解答吗? 生:8.3 元表示 8 元 3 角 0 分,6.45 元表示 6 元 4 角 5 分,求 8.3 元比 6.45 元多多少钱, 用 0.30 元减去 0.45 元, 是不够减的, 先拿出一个 1.00 元,用 1.00 元减去 0.45 元,得 0.55 元,再用 0.55 元加上 0.30 元等于 0.85 元,接着用 7.

12、00 元减去 6.00 元等于 1.00 元,所以最后结果是 1.00 元+0.85 元=1.85 元。 师:上面这一过程你可以用竖式来表示吗? (演 示给学生看) 8.30 -6.45 1.85 师:列竖式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我是按照整数的退位减法来计算小数的退位减法的,不同的是要 把小数点对齐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解决上面的问题,特殊的小数加法竖式应 该怎样计算? 生:列竖式计算位数不同的小数加法时,把小数点对齐, 也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法的方法来计算。 师:小数减 法呢? 生 1:计算小数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借 1 当十 再减。 生 2:小数部分的

13、位数不够时,可以先根据小数的性质改写成位 数相同的小数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你能用自 己的语言说说怎样计算特殊的小数加、减法吗? 生: (1)小数点对齐, 也就是相同尾数对齐。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1,哪一 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借 1 当十再减。 (3)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够减时, 可以先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改写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后,再进行加、减法 的计算。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 1: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相同, 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以相加减。 生 2:我学会了类比的思维方法。 五、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1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总序: 执行时间: 执笔人:教学内容 : 教材第 76 页的内容及第 77 页练习十八教学目标 : 1、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混合 运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贴积膏解决问题 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 教学重点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星期天,小刚和小林来到新华书店,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二、自主探究 (出示教材三种图书和单价图) 师:小刚买了 3 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

15、:通过读情境图,你知道 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少儿绘画 ABC单价 7.45 元, 太空漫步单 价 5.8 元, 海洋世界单价 4.69 元。 师:求买上面的三本书一共要花多少元,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上 面三本书单价的综合,即求 7.45、5.8 与 4.69 的和。 师:求和我们用什么计算?你会列出算式吗? 生:用加法计算,列式 为 7.45+5.8+4.69 师:谁能说说,解答上面的问题,需要怎样计算?生 1:先求出少儿绘画 ABC与太空漫步的单价之和,再求出 三本书的单价之和。 生 2:直接列竖式求三本书的单价之和。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上面两种解题方法的 算式

16、并解答出来。 ( 学 生 尝 试 独 立 解 答 , 小 组 交 流 , 全 班 汇 报 ) 1: 7.45+5.8+4.69+17.94(元) 7.45 13.25 +5.8 +4.69 13.25 17.94 7.45+5.8+4.69+17.94 生答:买这三本书一共需要 17.94 元。 生 2 : (元) +4.69 17.94 7.45 +5.8答:买这三本书一共需要 17.94 元。 师: (出示课件)小林买了两本 书,一本单价是 6.45 元、一本单价是 8.3 元。如果小林付出 20 元,应找回多少钱? 师:谁能说说“找回多少钱”是什么意思? 生:用付出的钱数减去花掉的钱数就

17、是还剩下的钱数,也就是应该找 回的钱数。 师:你能画图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演示:师:根据给出的线段图,谁能说说付出的钱数、花掉的钱数与找回的 钱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付出的钱数-买单价 6.45 元的书花掉的钱数-买单价 8.3 元的数花 掉的钱数=应找回的钱数。 师:你还能找到其他的等量关系吗? 生:付出的钱数-(买单价 6.45 元的书花掉的钱数+买单价 8.3 元的数 花掉的钱数)=应找回的钱数。 师:根据上面的关系式,你会列式解答 吗? (学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方法一 20-6.45-8.3=13.55-8.3 =5.25(元 答:应找回

18、5.25 元。 方法二 20-(6.45+8.3)=20-14.75 =5.25(元) 答:应找回 5.25 元。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解答上面的问题,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 1:三个小数 连加,可以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生 2:三个小数连加,还可以把小数点对齐后,列一个竖式来计算。 计算时,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 生 3:小数连加的运算跟整数 连加的运算顺序相同,可以一次相加,也可以两次相加。 师:计算小数的连减,需要注意什么? 生:小数连减计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还可以先求出两个减数的和,再计算。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9、? 生 1:我知道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以类推到小数加减 混合运算中。 生 2:计算小数的连减时,可以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先求出两个减 数的和,再求差。 五、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总序: 执行时间: 执笔人:教学内容 教材第 79 页的内容及第 80 页练习十九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水小数同样适用,并会应 用加法运算 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小数加、 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

20、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 生:加法交换律和 加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字母把它们表示出来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生:加法 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 师:我们学这些运算定 律的目的是什么? 生:学这些运算定律是为了帮助我们进行简便计算。 师:下面的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计算后,你发现了什么?3.2+0.50.5+3.2 (4.7+2.6)+7.44.7+(2.6+.4) 生:相等,两个小数 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三个小数相加,先把前两个小数相

21、加, 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结果不变。 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的运算定律页同样适用。应用这 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些、我们今天就学习整数加法运 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板书) 二、自主探究 出示例 4.计算 0.6+7.91+3.4+0.09 师:上面的算式属于什么算式?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上面是连加算式。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往右计算,计算出 的小数 如果末尾有 0 要去掉。 师: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板 演展示) 0.6+7.91+3.4+0.09 =8.51+3.4+0.09 =11.91+0.09 =12 师:观察上面的算

22、式,想到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生:整体观察算式发现,如果交换 7.91 和 3.4 的位置,这样 0.6 与 3.4、7.91 与 0.09 都可以 凑整计算,也就是说在运用加法交换律后,再继续使用加法结合律就可 以使计算更简便些。 师:你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展示) =(0.6+3.4)+7.91+0.09) =4+8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你有哪些收 获? 生 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运用这些运 算定律,可以使得计算简便些。 生 2:计算小数加、减法,可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也可以根 据算式的特征,灵活选择运

23、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师生总结收获 0.6+7.91+3.4+0.09师:通过本课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在计算时, 我们要先观察算式中的数据,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简便算法。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在计算时, 我们要先观察算式中的数据,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简便算法 五:教学反思第五课时 练习课总序: 执行时间: 执笔人:学习目标: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2、进一步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培养学生良好的

24、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一、回顾整理 夯实基础1、快速抢答0.6+0.3= 5.3+3.7= 0.6+1.2= 7.6+1.4=1.2-0.4= 7.9-0.9= 1-0.8= 12.5-2.5=(哪位学生最先算出结果,可直接起立回答)2、用竖式计算12.4 12.4 12.92 12.92 +5.87 5.87 4.5 + 4.53、问题诊断 9 8 1. 4 4 2 4.8 30. 9 4. 1 + 4. 5 + 5 1. 6 8. 1 4.

25、 1 1. 8 9 7 5 .8 9二、对比练习 巩固提高1.自主练习 先引导学生正确观察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再由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发现错误,及时纠正。2、自主练习 通过联系以上数据和小数的关系,再提出用小数计算的方法。3、自主练习 三、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1、在括号里填数(见课件)通过此练习,利用小数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了拓展延伸。学生能灵活的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自主练习 (课件) 3、数字游戏:全班学生每人在小卡片上写下一个20以内的一位或两位小数。写完后任意两个学生出示卡片,计算两个数的和与差。既可以用抢答的形式,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四、归纳总结 实践应用1、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说说生活中小数加减法的运用3、超市购物出示一组商品价目表:篮球 32.5元; 布娃娃 18.7元; 薯片 8.5元;赛车 38.75元; 笔记本 15.45元; 小刀 9.6元估一估:选购你喜爱的两件商品,带50元够吗?(够,大约还剩多少元? 不够,大约还差多少元?)五、课后实践 升华体验周日,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菜。并记录家庭收支情况。写成一篇数学日记,和同学一起交流。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