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1729450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收稿日期: 2014-04-02作者简介:段娜( 1983- ) ,女,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皮具设计专业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皮具(鞋类)设计师,硕士。研究方向:皮具产品设计与专业人才培养。 (广东 广州 /511483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编号12A126) ; 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 20130101032 )摘要:本文阐述皮具设计专业如何依据珠三角皮具产业集群化特点,及其在全球皮革产品的出口优势,建设“立足本地中小皮具企业、服务国际皮具市场、集地方产业与国际资源为一体”的国际合作型

2、皮具设计专业,并通过探索利用国际优质资源,结合地方产业背景,建立了“学校课堂+企业车间+皮具市场”三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 “作品(原创设计)-产品(开发制作)-商品(国内外市场) ”三递进的教学模式,为珠三角皮具企业培养了符合国际行业标准的高技能设计人才。关键词: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14222014 ) 05-0034-03 我校皮具设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已逐渐拥有自己的特色,并于 2011 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列为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国际合作型特色专业。在建设特色专业的过程中,我校根据国际皮具市场趋势和珠

3、三角皮具行业的发展要求,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市场意识和为客户服务的设计观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职业素养, 建立学生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设计与功能相结合、工艺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提升学生的设计方案与产品生产的转换能力、产品设计与市场需求的结合能力、国内制作与国际项目的接轨能力 , 把皮具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国际市场意识、懂工艺、会制作的原创型皮具设计人才” ,为珠三角皮具企业的产业升级、品牌建设及产品的国际化提供人才保障。本文就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做以下阐述: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1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吸引企业与学校共建专

4、业树立“企业为先、学校为重”的理念,探索“用学校软实力服务企业为先, 引企业生产技术建设学校为重” 的机制。学校通过为企业开发皮具时尚产品的款式与样板、为企业提供流行趋势咨询、为企业开发皮具设计专利等软实力的服务,使学校成为企业效益的“增长点” ;企业则为学校提供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技术娴熟的技师、身经百战的市场经理等一线教师,为专业提供设备齐全的生产车间,使皮具设计专业成为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专业。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多渠道人才培养途径根据皮具设计专业的建设目标要求,建立学校课堂、企业车间、 皮具市场三方面的培养途径。 在学校建设具有理论、技能、制作“一体化”教学功能的皮具设计工作坊,

5、推行工作制的教学方式,采用作坊课堂,把皮具企业的设计方案、设计制作、样板开发与设计理论、设计训练、制作技能相结合。3 .改革质量评价方式,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变传统的以学校终端考试、学生理论作答、教师纸面阅卷为主的评价方式。 探索从教学环节控制、 学习过程考核、质量成果体现等方面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改革,试行“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4 .实施中高职衔接,系统培养皮具设计人才建立中职三年的基础教育(技能基础、英语基础、道德行为)和二年高职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 3+2 ”中高职皮具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中职与高职皮具设计专业建设目标,系统设计中

6、职与高职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5 .建立海外教学基地,组建具有国际化的教学团队建立与国外大学专业对接的海外课程教学基地,与国际培训机构对应的技能培训中心,与国际设计公司对口的海外实习基地;组建由国际皮具研究机构的专家、国外专业皮具设计公司设计师、国外专业院校的教授的国际化教学团队。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手段1 .两地教学、三方培养,推进校企合作结合地方产业背景,利用沿海皮具企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优势,采用企业、学校两地教学,通过学校课堂、企业车间、皮具市场三方面的培养途径,初步形成了“课堂车间市场”三途径的皮具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国内外的皮具生产型企业、专业研究型

7、机构、专业设计型公司、专业设计院校的产、校、研国际合作,有效推动了皮具设计专业国际化的建设进程。2 .作品、产品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育人根据皮具企业发展要求,通过行业的直接参与,改革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直接把皮具企业的设计方案、设计制作、样板开发与学校的设计理论、设计训练、制作技能等教学相结合,逐渐形成“作品(原创设计)-产品(开发制 作)-商品(国内外市场)”三递进的教学模式。3 .工作坊、信息化教学,转变培养方式按照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改革传统知识型的“多课程、小课时”的小而全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皮具工作过程的大模块训练课程为特点的课程体系,建设“理论教学技能

8、训练生产制作”三位一体的皮具工作坊。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学校皮具设计教学与企业皮具产品开发的资源共享信息平台,有效提升了信息化教学水平。4 .通过聘请、引入、培养,建设国际化教学团队?职教方略?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通过聘请国际皮具研究机构的专家、国外专业皮具设计公司设计师、国外专业院校的教授,引入国内皮具企业的设计师、高级技师、市场经理,培养学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双师素质教师,组建了一支“高校名师高级技师公司经理”三结合的国际化教学团队。逐步成为在一支在行业有一定影响的教学队伍。5 .探索“ 3+2 ” 培养模式系统培养皮具企业人才围绕 “珠三角”

9、皮具产业对不同层次、 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皮具设计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建立“ 3+2 ”中高职衔接皮具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形成中高职衔接的皮具设计专业课程体系。6 .从过程考核到成果指标实施第三方评价通过用人单位、 行业协会、 学生及家长从学习过程考核、阶段性结果评价、质量成果指标等三方面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改革,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对学生的就业率、对口率、企业满意度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初步形成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创新点根据皮具企业发展要求,通过国

10、内外企业的直接参与, 皮具设计专业已形成 “作品(原创设计)-产品(开发制作) -商品(国内外市场)”三递进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主要 创新点有:首先,通过学校课堂、企业车间、皮具市场三方面的培 养途径,即在学校建设具有理论、技能、制作“一体化”教 学功能的皮具设计工作坊,推行工作制的教学方式,采用作 坊课堂,把皮具企业的设计方案、设计制作、样板开发与设 计理论、设计训练、制作技能相结合,通过学校渠道重点培 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与素质。第二,在企业设立教学车间、教学岗位,学生把学校学 到的知识、技能,在课堂制作的设计样稿、设计方案带到车 间、带到生产线,向师傅学习技能、向工人学习技术,通过 企业渠道

11、提升学生的设计方案与产品生产的转换能力、训练 学生的制作技能。第三,利用沿海皮具企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优势, 引入国际皮具设计公司、国际流行设计机构、国际皮具商品 专业展会设计项目,在学校建立了 “国际设计公司工作站” 开设了 “国际课程班”,设立了 “国际展会产品开发课程”,把国外的市场项目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把国外的设计理念引入到设计方案中,把国外市场的流行趋势引入到设计产品中。通过国外市场渠道的学习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国际设计水平。第四,皮具设计专业树立“企业为先、学校为重”的理念,采取“用学校软实力服务企业为先,引企业生产技术建设学校为重”的机制。学校通过为企业开发皮具时尚

12、产品的款式与样板、为企业提供流行趋势咨询、为企业建立皮具设计资源库、为企业开发皮具设计专利等软实力的服务,使学校成为企业效益的“增长点” ,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第五,皮具设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在皮具设计人才的培养,还是在皮具产品的开发与专利转换,以及国际流行趋势的咨询与国际设计理念,直至数字化设计库建设等方面将对广州以及珠三角地区的皮具企业设计队伍的壮大与水平提升,皮具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皮具企业的数字化应用与技术升级,及国内皮具产品品牌价值的提升都会起着有效的带动作用。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足1 .专业建设仍跟不上国际市场对设计人才的发展要求皮具设计专业尽管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在专业

13、建设仍然还是按照珠三角皮具企业的岗位要求进行人才培养的定位,确定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种仅仅“跟从地方企业”的惯用模式来建设国际型皮具设计专业和人才的培养,显然跟不上当今全球化设计市场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为设计本身就是跟着“时代” “时尚” “时节”而发展的,设计语言是世界的,设计产品可全球共享共用,但设计品牌、设计企业、设计文化、设计元素却是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因此,作为国际合作型的皮具设计专业建设和发展必须具有国际性, 同时又具有地方性; 培养的设计人才既是本地设计师,又能服务于国际市场的设计师。2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不够完善,未形成有效的教学质量激励机制皮具设计专业近年有效推进

14、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作品(原创设计)-产品(开发制作)-商品(国内外市场) ”三递进的教学模式,并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实施方案等教学文件。但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的实施要求,跟踪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对于如何显现教师的优势、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状态、如何激励教师的竞争意识、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等机制建立不够。综上所述,国际合作型的皮具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成效也有不足,在后续的改革与实践中将依据“珠三角”皮具企业产业升级对设计人才的技能与素质要求,紧跟国际设计发展趋势,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校从事皮具设计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甚至引进海外高端的教学团队来培养国际化的皮具设计人才,从而提高皮具设计专业的国际化教育水平。参考文献: 1沈杰,苟中华. 走出盒子开放式国际工作坊的教学理念与实践 J .建筑学报,2008( 7) . 2刘禹,王来福.基于工作坊的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9(01) .责任编辑何丽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