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_4691.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1733111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_469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学》_469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学》_469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理学》_469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理学》_469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_469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_4691.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案例1、 课程简介(1)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2)学科类别:经济学(3)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重要平台课程,在国内外大学经管类专业中处于核心课程地位,是经管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关键作用,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水平、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的质量及今后胜任工作的能力。本课程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在管理理论学习基础上,突出管理思维模式训练,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在同类课程中有独到之处。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三个层次:一是帮助学生掌握管理基本概念、基

2、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二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管理思维方式;三是培养学生管理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管理素养,通过学习能初步运用基本原理与理论分析现实中的管理问题,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管理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应用管理类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管理基础部分(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思想产生与发展、管理环境与决策、管理环境、管理决策)与管理职能部分(计划职能、组织职能、组织设计与运行、权力配置、领导职能、领导理论、沟通理论、激励理论、控制职能控制理论、基础控制方法)。(4)教学对象:经济管理类一年级学生。(5)教学场景:课堂教学在多媒体教室开展,学生讨论在课

3、外完成。2、 课程教学重点解决的问题管理学教学承担了多方面的任务。首先,通过该课程学习,让学生正确认识管理的内涵,系统了解和掌握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其重点内容有:管理的概念和实质,管理思维方式,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管理环境的作用,管理决策的步骤与影响因素,计划与目标的作用、原则和制订步骤,组织类型、组织设置原则和方法,领导的基本原理,沟通和激励原理,控制基本理论和方法;其次,通过该课程学习,要使学生把管理学知识初步进行内化,把管理原理和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与理念,初步建立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最后,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一定的管理理论应用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管理学学习的价值所在,培

4、养学生学习管理的兴趣,为后续学习乃至一生的管理学习打好基础。课程主要解决的问题:在本科教学中,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对象大多是一年级的学生,这一群体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校门到校门,少有实践经历,对抽象的管理理论往往难以进行正确的理解;二是在生活经历中尽管没有亲身参与管理活动,但是都听到或看到过种种管理活动,对管理有了初步但不全面的认识;三是理性思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不足;四是凭兴趣学习情况比较突出。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管理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转变思维模式,学会冷静、理性的分析和看待问题;第二,改变学习方法,课外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深入的学习;第三,积极参与管理实践,不仅要努力完成课堂

5、上的实践训练任务,还要有意识的把管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这样才能达到管理学的教学效果。3、 教学方法改革(1)教学实施策略与方法针对上述难点,课程组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原则和策略:一是深入浅出,能通过一些直观的方法与途径,正确诠释管理的内涵和原理;二是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学习管理学的过程中体会管理的趣味;三是持续的切身体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标。针对学院学生的特点,课程组对管理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了以下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第一、不断完善课堂讲授内容和讲授方式。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逐步完善和丰富了教案内容,采用举例分析、对比分析、课前提问和测验的方法,对于课程中的难点、重点有

6、针对性的进行提醒、测试和辅导,同时将电子课件全部发给学生,和学生形成有效互动。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坚持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的思路,主讲教师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科研成果资料和学生学习反馈信息,形成对知识点的有效补充,既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程组每位教师课后安排专门时间进行答疑,帮助学生理清概念、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对前期课程的知识拾漏补缺。第二、采用全过程团队式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统一规则的前提下,在课程学习开始,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6-8人的学习团队,制定团队学习目标和团队活动规则,开展团队自我管理,学期末各团队向大家综合展示学习成就,包括学习过程回顾、学

7、习感悟、在各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团队风貌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团队为单位,开展管理观察、案例分析讨论、决策游戏(角色模拟)、成果展示等教学活动,因此,该团队不仅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平台,更是一个学生自我管理和进行管理实践的平台。通过团队式学习,学生不仅对管理理论和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通过在团队管理中各管理理论的应用,使学生对管理本质的内容有正确的体会,培养和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协调平衡能力。第三、开发多层次、分类别的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一种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一般分为案例设计、学生准备、案例讨论、讨论总结点评几个阶段。

8、其中案例设计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课程导入阶段,案例教学以教师举例为主,通过讲解实际发生的管理案例,引发学生对管理学习的兴趣,正确理解现实管理实践中包含的管理理论。在管理职能部分,以专题性案例收集与讨论为主,并在教师引导下,开展管理基本理论的应用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基本完成教学内容后,安排综合性的案例讨论,帮助和引导学生开展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管理理论综合应用训练,建立科学的管理思维。在课程卷面考试中,合理设计理论考核与理论应用考核的比重,将案例分析作为考核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层次的案例教学,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灵活应用管理理论分析问题

9、解决问题,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在案例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案例分析讨论中存在问题认识模糊、理论应用困难的情况。第四、尝试全课堂开放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将教学过程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将学生目光由书本转身社会、并全方位组织教学素材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操作中,采用“管理观察与评论”、管理环境调查、管理案例收集及讨论、团队自我管理等方式加以实施。这些活动的开展,成功地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同时也将学生学习的目光由书本转向了整个社会,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并从管理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拓展了视野,培养学生的管理素养。第五、采取全方位课程考核方式。在课程考核上,将所有教学环节纳入其中,不仅有

10、理论考核,更有对实践环节即管理理论应用的考核,在实际操作中,将课堂表现、团队管理、案例讨论、决策游戏、管理观察、读书报告等全部计入平时成绩中,同时课程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与卷面考试成绩按一定权重组成,权重由2:8逐渐提高到4:6,直至现在的5:5,在教学管理制度上保证了管理应用能力培养地位。(2)具体实施方法举例案例1:体验式教学在管理决策学习中的应用管理决策是现实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决策正确与否决定了一个组织根本性的发展。决策过程中对决策结果影响因素很多,有技术层面的,如决策方法、决策支持系统等,也有决策者层面的,如决策者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决策风格等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决策结果的,如何

11、才能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单纯运用理论教学,对大一本科生来说,实在是很抽象,难于理解,更谈不上应用。为此,本课程组设计运用体验式教学,由两两学生团队作为甲乙双方,设计不同的环境,对一合同执行决策进行模拟,并对执行过程进行全面记录,执行结束后,各团队对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总结科学决策程序、决策方法、决策者观念、价值观等因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掌握决策方法的运用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决策理念和价值观。同学们普遍反应过程有趣,讨论反思对自己树立正确的理念非常有帮助。案例2:每学期三次管理观察管理观察是指由学生学习团队针对现实中的热点现象,从管理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12、并将分析讨论的结果制作成PPT,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与分享,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此进行点评。该方法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锻炼提高学生运用管理理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管理思维;二是锻炼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展示能力。学生对该教学方式普遍欢迎,参与积极性高。(3)教学方法特点分析 本课程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第一、趣味性强:无论是团队自我管理(组队、取名、口号、团队管理制度、总结)、体验式教学、管理观察、案例讨论等都充满趣味,学生参与热情高。第二、学生参与度高:在各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大部分都要求学生全面参与其中,通过切身体验,将管理理论与知识内

13、化,逐步成为学生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从而逐步建立科学的管理思维。第三、教学效果持续性强:由于各项教学方法的设计中,特别强调学生对管理知识与理论的内化,培养学生管理思维和管理应用能力,所以教学效果不仅体现在知识的掌握上,更体现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改变上,这将持续支持学生的发展。4、 课程考核方法和支撑手段本课程采取全方位课程考核方式。在课程考核上,将所有教学环节纳入其中,不仅有理论考核,更有对实践环节即管理理论应用的考核,在实际操作中,将课堂表现、团队管理、案例讨论、决策游戏、管理观察、读书报告等全部计入平时成绩中,同时课程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与卷面考试成绩按各占50%的权重组成,具体做法如下:成绩构成: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构成:案例讨论、读书报告各10分;“管理观察”学习汇报三次共15分;团队建设成果:5分,各小组长得分视各团队的总体表现适当加分或减分。课堂测验共5次,每次2分,测试时间见周,开课15分钟内结束。平时成绩:迟到1次扣1分,旷课1次扣3分,累计旷课5次及以上取消考试资格。5、 效果和推广性分析该教学方法在2009年开始系统实施,每学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反馈修正,现逐渐完善。受益学生数量1300/年左右,学生评价良好。学评教都在B及以上。本教学法适用于文经管类课程。学生典型评价有:“xxxxxxxxxxx”“yyyyyyyyyyyyyyyy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