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业大学国际贸易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1740807 上传时间:2021-09-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方工业大学国际贸易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方工业大学国际贸易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方工业大学国际贸易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方工业大学国际贸易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方工业大学国际贸易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方工业大学国际贸易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工业大学国际贸易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出口贸易 又称输出贸易,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和加工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2、进口贸易 又称输入贸易,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3、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4、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通过第三国同商品消费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5、转口贸易: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6、总贸易: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采用这体系的国家和地区约有90个,包括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7、专门贸易:以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采用这一体系的国家和地区近 80个,包括德国、意大利、法

2、国等。8、早期重商主义: 强调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禁止金银输出。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9、晚期重商主义:家应允许货币输出国外,以便从国外获取大量货币,但仍然坚持少买多 卖的原则。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10 .里昂悌夫之谜:意思是如果 H-O理论成立,尽管美国进口替代品比美国实际进口品 资本更密集,但其密集程度仍将高于美国的出口商品。11 .人力资本说:一个国家或某一个人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所进行的投资,并不仅仅局限于 表现为企业、厂房、机器、设备、技术发明等物质形态,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在教 育、训练、医疗、保健、卫生、社区服务等各种人力资源开发上的投入。前者为物质形态 的实物资本,后者可以概括为人

3、力资本。12 .产业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之间;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又出现了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为了解释 这种现象,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13 .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 - 俄理论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相反。1 .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特点:灵活性制定和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通常采用行政手段,制定、改 变或调整都来得迅速、简单,伸缩性大,在限制进口方面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时

4、效性。 有效性非关税壁垒措施在限制进口方面更直接、更严厉,因而更有效。隐蔽性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有合法性一面。一些国家往往以保证公平市场竞争、保护国内产业免遭进口产品严重损害、保护人类健康、保护动植物安全等名义,行其保护贸易之实。 歧视性非关税壁垒可以针对某个国家或某种商品相应制定,因而更具歧视性。2 .关税配额: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 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 加税甚至罚款。3 .优惠性:对关税配额内进口的商品给予较大幅度的关税减让,甚至免税,超过配额的进 口商品即征收原来的最惠国税率。4 .非

5、优惠性:对关税配额内进口的商品征收原来正常的进口关税(一般为最惠国税率),对超过关税配额的部分征收较高的进口附加税或罚款。5自动出口配额制 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在该限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额即禁止出口。6与进口配额制的区别:主要由出口国家实施的为保护进口国生产者而设计的贸易政策措施。非自愿的。仅应用于几个甚至一个特定的出口者,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适用期限较长。7 .出口信贷: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厂商 或外国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8 .卖方信贷:指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商提供的贷款。实质是银行直

6、接资助出口商向外国进口商提供延期付款,以促进商品出口的一种方式。9 .买方信贷:指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其附加条件就是贷款必 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即所谓的约束性贷款。10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商或商业银行向国外进口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当外国债务人由于政治原因或经济原因拒绝付款时,这个国家机构即按照承保的数额给予补偿。11 .出口信用保险: 是国家政策性保险,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鼓励发展出口贸易,并保 证出口厂商因出口所受到的损失,能得到绝大部分补偿, 使本国出口商在世界市场上,与他国的出口商处于同等的竞

7、争地位。12 .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强其在国外市场的 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13 .直接补贴:即政府在商品出口时,直接付给出口商的现金补贴,主要来自财政拨款。14 .间接补贴:政府对某些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上的优惠。15 .商品倾销:指商品以低于本国国内市场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大量抛售,以打击竞争对手, 占领或巩固国外市场的贸易行为。16 .出口管制的对象1战略物资及其有关的尖端技术和先进技术资料2国内的紧缺物资3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 4需要 自动”限制出口的商品5本国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重 要商品和出口额大的商品 6

8、跨国公司的某些产品17 .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定义:划在关税域境以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港内或区内开展商品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 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便于本地区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出口加工区:又称加工出口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港口、机场附近交通便利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范围,新建和扩建码头、车站、道路、仓库和厂房等基础设施,并提供减免关税 和国内税等优惠待遇,鼓励外商在区内投资设厂,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加工区域。经济,体化联合的形式和程度联合讼、自由贸易共同对 外美税生产要 素自由流动共同的经 济政策建立铳一的超

9、 国家著济机狗自由贸易区有无无无无美税同盟有有无无无共同市场有有有无无经济同盟有有有有无完全经精 一体化有有有有有经济一体化理论1静态分析贸易创造:指由于关税同盟内实行自由贸易后,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往成本较低的成员国生产,从成员国的进口增加,从而得以创造”出新的贸易。贸易转移:指一国的进口从一个非同盟的低成本国家被另一关税同盟国的高成本国家所代 替从而使得贸易对象发生了转移”。2动态分析1.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2.加强市场竞争,推动利益增长3.刺激投资4.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1、国际贸易额: 以金额表示的各国或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2、国际贸易量: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

10、价格指数除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国际货物贸易额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国际货物贸易的量。3.、贸易差额: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贸易顺差(出超,贸易黑字)贸易逆差(入超,贸易赤字)4、对外贸易依存度: 指一国进出口总额与 GNP或GDP的比重。1、货物贸易依存度 2、服务贸易依存度5、理论模型一贸易模式:按照 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与国际贸 易,不仅会增加社会财富,而且交易双方都可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6、比较成本确定互惠贸易的范围:交易双方在各自国内市场有各自的交换比例,在世界市场上,两国商

11、品的交换形成一个国际交换比例,这一比例只有介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之间,贸易双方则都可以获利。7、贸易条件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范围(即互惠贸易范围)的大小。而贸易利益的分配中孰多孰少,则决定于具体的贸易条件。例:美英两国小麦和玉米的交换比例的变化1:1,美国多获1/3玉米,英国节省1吨玉米1: 4/3,美国多获2/3玉米,英国节省2/3玉米1: 5/3,美国多获1吨玉米,英国节省1/3玉米8、相互需求状况决定具体的贸易条件1 .一切贸易都是商品的交换,一方出售商品便是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便是 对对方商品的需求,所以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2 .

12、在比较成本确定的两国互惠贸易中,贸易条件是能够使贸易双方的总出口恰好支付其总进口的那种贸易条件。3 .贸易条件或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是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它与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等,这样才能使两国贸易达到均衡。9、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指商品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投入比例。要素密集型产品:根据商品生产中所要求的不同要素间的比例,可以把产品划分为不同 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10、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度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可用于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要素丰裕度: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

13、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一种要素的供 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一种要素的相对价格。-以生产要素供给总量衡量-以要素相对价格衡量11、H-O理论的主要内容(狭义):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进口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因为这个理论认为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各国的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 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所以被称为要素比例或要素禀赋理论。12、H-O理论的主要内容(广义)-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满足要素禀赋理论的全部假设条 件下,国际贸易会使得各国同质的生产因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这样一来,国际贸易就代替了国际生产要素的流动。俄林:

14、要素价格均等化是趋势。萨缪尔森:要素价格均等化不是趋势是必然。同类产品的异质性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与不完全竞争经济发展水平(偏好相似)13.产业内贸易的特点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国家之间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之上的, 而产业内贸易则以产品的异质性和规模经济为基础。2、产业间贸易的流向可以凭借贸易前同种商品的价格差来确定,而产业内贸易则不可以简 单地凭贸易前同种商品的价格差来确定贸易模式。3、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产业间贸易会提高本国丰裕要素的报酬而降低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而产业内贸易是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所有的要素都可能从中受益。4、产业间贸易是由各国要素禀赋之间存在的差异

15、引起的,要素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贸易 的一种替代品。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却存在着一种互补关系。产业内贸易的测定格鲁贝尔和劳埃德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公式为:Bi=1.0 |(Xi Mi)|/(Xi +Mi)(0 B 1)上式中,Bi是反映产业内贸易的指标,称为i产业产业内贸易指数,Xi为某种产业产品的出口量,Mi为某种产业产品的进口量。当Xi = Mi时,Bi =1 ,某种产业部门产品的进口出口的流量相等,贸易是完全的产业内贸易。当Xi =0 , Miw0,或者Xi w0, Mi=0时,Bi = 0 ,该产业产品的贸易是完全的产业间贸易。 通常情况下,0VBi1。由以上公式可知:产业间贸

16、易指数=1产业内贸易指数。电懦因生产他口槿仿国,生产出口1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新生期特点:(1)产品生产在创新国(2)产品主要供应本国市场(3)技术尚需改进、产量少、成本高、价格高(4)需大量费用,知识技术密集型成长期特点:(1)生产技术趋于成熟(2)国内普遍接受,国外需求发展(3)收入水平相近国家模仿消费新产品(4)新技术尚未扩散,创新国保持优势成熟期特点:(1)生产技术成熟,批量生产(2)技术扩散到国外(3)创新国对模仿国出口下降(4)知识密集型转为资本密集型销售下降期 特点:(1)产品标准化、批量生产、成本低(2)国外生产能力提高(3)创新国生产急剧下降让与期特点:(1)模仿国大量

17、生产和出口该产品(2)非熟练劳动成为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3)创新国完全失去比较优势(4)产品生命周期在创新国结束15、幼稚工业保护论的主要论点1、对于一些工业应该有选择地保护。他提出选择保护对象的原则是:农业不需要保护。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时也不需要保护。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2、为保护幼稚工业,应实行保护关税制。3、主张保护贸易政策应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实行。4、一个小国难以实行贸易保护政策。16、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含义: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而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属于 漏出”,对

18、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 减效应。只有当对外贸易为顺差时,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此时,国民收 入的增加将为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若干倍。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马克卢普和哈罗德在国内投资乘数原理的基础上:贸易乘数理论17、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1、资本主义生产准备时期一重商主义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一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3、资本主义垄断前期(19世纪90年代到二战前)-超保护贸易政策4、二战以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的政策-贸易自由化5、70年代中期以后-新贸易保护主义6、90年代以来的贸易政策计算 贸易条件: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进口商品数量之间比率。1、商品

19、贸易条件(净贸易条件,N):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例: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 1950年为基期是100, 2000年出口价格指数下降 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那么这个国家2000年的净贸易条件如何。2、收入贸易条件或购买力贸易条件(I):以净贸易条件指数与出口贸易量指数相乘来表示的总贸易量变化的指数。例:以前例说明。在进出口价格指数相同的条件下,该国的出口数量指数从1950年的100提高到2000年的120,在这种情况下,该国 2000年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如何。3、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S):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 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

20、。例:假定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上面例子相同,而该国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由1950年的100提高到2000年的130,则该国的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如何。4、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D):在商品贸易条件的基础上,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例:假定上例中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不变,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不变,而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指数则从 1950年的100提高到2000年的105,则该国双项因素贸易条件如何。1 .出口导向型工业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因而加深了这些经济部门对国外市场、资金和技术 的依赖性。2 .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加剧了经济法杖的不平衡。3 .发

21、展出口导向工业引进了大量的外资,使本国主要经济部门为外国资本所控制。4 .受国际市场有限性的影响,国际市场存在局限性,在一定的时期.世界市场对某一产品的需求量及其购买力是既定的不可能创造或产生无限度的需求和购买力。更多发展中国家加入出口导向型经济, 在世界经济领域内扩大了出口导向型经济规模。增加了国际市场产品的可供量。出口商品可供量不断增加,国际市场需求总量不变.使世界市场变狭窄。5 .受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影响,随着各国科学技术进步.其他国家新产品不断推出,代替产品层出无穷产品生命周期因此缩短了。 对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国家是严峻的挑战、风险。6 .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弱化趋势,出口导向模式

22、对经济促进作用有弱化之势。只有少 数国家实施出口导向政策才能高效地促进该国经济发展。多数国家都同时实施,这种战 略优势就减弱甚至化为劣势;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双边、多边贸易谈判.现在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已经很低,出口国已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7 .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水平受制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即使中国实行了全面的对外开放,其水平和层次也不会很高,会降低在开放中获取比较利益。为促进出口,一国出口补贴力度太大,加重发展中国家财政负担,使企业受益而国家损失。8 .出口型经济一般是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对中国环境保护非常不利9 .加大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近年来贸易顺差持

23、续攀升。贸易收支顺 差的持续大幅度增加导致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使人民币升值,进一步使流动性 过剩,使通货膨胀上升,进而弱化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1 .加快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出口增长方式决定了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 要成为贸易强国就必须将出口增长方式变为集约型。 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也就构 成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调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的关键因素。2 .经济增长结构的调整:消费、投资和出口构成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实施 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依赖出口增长和贸易顺差拉动经济增长。出口导向型发展往往受制于国际经济环

24、境变化, 易造成经济短期波动,是造成外部 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提升消费能力与动力,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3 .加强宏观管理,促进贸易收支基本平衡:建立与健全出口管理机制,保持进出 口贸易基本平衡,及时调控出口规模。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加快转变 粗放型出口增长方式,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进 口管理。扩大货物、服务的市场准入程度,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规范和取消 非关税措施,增加贸易政策和有关法规的透明度。4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人力资源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重要资产。5 .加快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的关键因素, 加快科技创新。扩大高新技术的引进,通过对引进技术进行改良和再创造, 从而 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技术体系。积极主动学习和掌握外国高新技术、 现代制造工 艺和先进的管理技能以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 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以 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6 .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消费需求不足制约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扩大消费需求有助于摆脱经济增长对出口的过度依赖, 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 长。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提高消费结构与层次,引导鼓励城乡居民增加消费需 求。完善社会制度,减少居民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能力和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