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1758379 上传时间:2021-09-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 玲玲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云南师大国际语言文化学院2003级对外汉语本科专业 黎玲玲摘要:语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语音偏误的出 现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泰语习得者而言,在习得语音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少有规律性的偏误问题。本文通过搜集整理泰语习得者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容易 出现的偏误语料,从语音的声调、辅音和元音以 及语音的特殊读法三个方面入手对这些偏误语 料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总结了 一些纠正偏误的策略和参考建议,希望对母语为 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习得有实质性的帮助。关键词:语音;偏误分析;泰语习得1、 偏误

2、分析的理论基础偏误是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普 遍现象,科德(Corder)曾说过无论我们多么努 力,总是会出现偏误。”有研究表明,偏误已经 是语言学习者必然会出现的语言特征之一。对于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来说,偏误也是不可避 免的。因此,对他们在泰语习得过程中的偏误进 行分析对其日后的学习或者后来的习得者是很 有必要的,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偏误是偏误分析的基础,科德认为偏误不同 于失误,偏误具有系统性,规律性,会偏离目的 语轨道,重复出现而习得者难以意识到,能够反映出习得者的能力和水平;而失误则具有偶然 性,主观性,没有规律,是由于习得者的粗心或 者心理因素而出现的,习得者能够意识到

3、,一旦 发现,也能及时更正,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 偏 误分析就是针对习得者所产生的偏误的原因、类型、特点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它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理论, 语 言学基础则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论。2、 汉语泰语的语音特点汉语和泰语同属汉藏语系,都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里共有四个声调,而泰语中有五个声调,它们音节的基本机构是辅音+元音+声调”,但泰语里还存在大量的尾 音;泰语中相同的元音还有长短之分, 长短元音 在泰语中能区分词的意义。泰语共有三十个元音,分为单元音、复合元音和特殊元音三种,共有四十二个辅音,分为高、中、低辅音,实际上 只发二十一个音。泰

4、语中音素比较多,其中有一 些是汉语中没有的,也有不少近似于汉语音素的,但没有完全等同的。 泰语深受梵文、巴利文 文字的影响,这些借词就有一些特殊的拼法和用 法。泰语又是拼音文字,属于汉藏语系的侗傣语 族,是一种分析型语言。尽管汉语和泰语在语音 方面存在很多共同点,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这些不同的地方给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带来了很多干扰和障碍,也导致习得者语音偏误的 出现。3、 对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出现的偏误问题进行分析笔者根据自己学习泰语的切身体会,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03级对外汉语班同学的实地调查,加 之平时对周边学泰语的朋友在泰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语音偏误问题进行搜集,整理,归类。发现

5、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出现的语音偏误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声调偏误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常常出现的声调偏误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把汉语普通话中的阴平、 上声和去声完 全等同于泰语里中的第一、 二和三声以及读混?和?的音,分不清楚它们的区别。前者典型的例子是:?读成(ga)?读成(ga )?读成(g a )但是此类偏误并不妨碍习得者和目的语国家的 人正常交际,他们能够理解,只是一听就是中国 式泰语,有点洋腔洋调。例如:笔者让习得者朗读以下词语给泰国人听,他们均能听出其含义。第一组(一声):(请)?(来)?(去)第二组(二声):?(祖父)(房、楼)(柔软)第三组(三声):?(如果)?

6、??(知道)?(方面)在说句子“???(你要去哪里?) ”这句话中习得者把发成(khiU 发成(c(5),?发成(pa ,泰国人听着有点别扭,但并 不会产生交际障碍。而且,随着训练的增多和学 习的深入,大多数习得者都能够准确的发音。泰语中有五个声调,但只四个声调符号。其中,第一、二、三、五调在汉语 中都有近似的声调,但是第四调没有。其实,汉 语普通话的阴平,上声,去声,并不完全等同于 泰语里的第一,二,三声的。他们的区别如下图:第一声 高平调第一声中平调汉语 上声 降升调 泰语 第二声声 调低平有曲折,变化小去声 高降调第三声低降调而读混 ?和?的音,是弄不清楚第四调和第 五调的音,往往导致交

7、际障碍的产生。例如:把(缠磨,打扰)读成(飞快,猛烈)意义就差之甚远了。?和?的弄混主要是由于第四调的在汉语里 没有相对应的项,泰语中第四调在汉语里没有相 应的声调,其声调是在第三声调的基础上再往上 升的曲折调,第五调是升调,近似于汉语里的阳 平,习得者受第四调的干扰很难把握两者发音的 调值变化和分辨二者调域的范围,因而导致偏 误。第二类:?(价值)读成第二调?(洗) 读成第三调?(接受)读成第五调?(空,空白)读成第二调正确的应该是 ?(第三调) ?(第四调)?(第四调) ?(第三调)如把?读成第二调,听者会不知所云,在泰语 里根本没有意义;?(洗)读成第三调则会变成 下,底下”的意思;?(

8、接受) 读成第五 调则没有意义; ?(空,空白)读成第二调也 没有相应的意义。此类偏误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受目的语内部规则 的影响而出现的。泰语初学者往往很难掌握低辅 音和元音组合后的读音规则,因此产生回避心 理,想当然地按照一般的拼读规则来读这类单 词。第三类:声调符号使用偏误。对于初学泰语的母语是汉语的习得者来说,声调符号使用偏误大量存在。以下是在学生作业和考 试卷上摘抄下来的一些实例。?( ?) 房间?(?)米饭? ?(? ? ?)椰子()在、之前?( ?)岛屿? ?(?)株,泰币的单位在以上例句中,括号里的是正确的书写形式。其中这几个单词是习得者把本应该注在 辅音上的声调错写在元音上了,

9、此种偏误产生的 原因是受汉语里声调符号位置(须标在元音上) 的影响而出现的。在泰语里,声调符号必须写在 辅音的右上角,如果辅音上方有元音,须写在元 音之上。泰语中的泰语中相同的元音还有长短之 分,且能区分词的意义。有些泰语单词有声调符 号帮助区别调值,有些是约定俗成的,没有相应 的符号。这两个单词是把不该加的声调加 了,一般情况下,泰语里短元音和辅音相拼本身 就发第二调。止匕外,产生的偏误还因为泰 语中辅音和元音-的形状完全一样,因此初 学者难以分辨,只能通过其位置来判断。(二)元音和辅音偏误在实地调查学生的语音面貌时,笔者发现,在习 得泰语语音方面,他们出现的音素偏误主要表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

10、。1、 混读 (?)和(?),?和?的音在对云南师范大学03级对外汉语班21位同学的 问卷调查中发现,约有90%的同学分不清(?)和(?) ,?和?的音区别,常常张冠李戴,此类偏误的出现又严重影响习得者下一步 的学习。例如,在实际的对话里我们会听到这样 的句子:?( ? ) ? ? ? ? 天上的长刀(星星)很漂亮。习得者把?(星星)错发成?(长刀,佥U); ? ? (?) ? ? 中小学老师扔大学老师 (师 长)。这本来是一个词组,表示师长的意思。由于习得 者把?(教师,师傅)发成 ?(扔,抛)而造 成这样难以让人理解且好笑的句子。产生此类偏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它们形状非常相似

11、,另一方面其发音方法又很 接近,(?)和 (?)都是舌端齿龈塞音,不 送气,但前者是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后者是 清音,是由舌端顶住上齿龈形成阻碍,然后气流冲破阻碍形成的。?和?也是一样,共同点: 双唇塞音,不送气,因双唇闭拢形成阻碍, 气流 冲破阻碍形成的。不同点:前者是浊音,声带振 动。后者是清音,声带不振动。2、 ?周音的偏误问题在习得?周的语音(包括作声母和尾音)时, 最常见的偏误是鼻音不到位或者把? nj的音不自觉的发成 no下面是在平时的泰语课堂和 练习中搜集的一些例子:?(工作)???(容易)?(蛇)?(放)?(弟弟、妹妹)?(背后)在朗读上面词语的时候,不少的习得者没有把鼻 音

12、全部发出来,在句子中这种情况听者能理解出 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有一部分同学把 ?(工作) 读成了 ?(长的),???(容易)读成了?(烂、软),?(蛇)读成了 没有这个词, ?(放)读成?(忧愁;昨日),?(弟弟、 妹妹)读成没有这个词,?(背后)读成 没有这个词,这样就造成了意义的偏 差,会导致交际障碍的产生。例如:? ? ? ? ? ? (?) ?我认为做饭很烂(容易)。(?)?这? ?(蛇)很可怕。头衔:论坛游侠bszhangpeng媛发表:2007-08-15 00:58:08 31直第2 楼第一句话让人听了觉得很奇怪,甚至让某些听者产生反感心理;后一句则让听者不知道习得者讲的是什么,由

13、此交际受阻。此类偏误出现的原因也有两个,鼻音发不完全是因为汉语里只有几个鼻音,习得者缺乏相关的发音习惯,而泰语中则存在大量的鼻音,正如李红印在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里分析的一样,泰语有三个常用的鼻辅音?旧sssanari 、n、?m ”与韵母拼的时候带有浓厚的鼻音,还有 h 、?h 与元音-a, -?a:及以它们开头荣誉:管理员职务:区版主级别:天王威望:十9魅力:2积分:929经验:1138文章:624注册:05-04-16 11:49的复元音拼合时,也带有明显的鼻音,加之三个鼻音韵尾?, ,?。这样,泰语中许多词都带有明显的鼻音,相比较而言,汉语中的鼻音就弱得多,尤其对于诸如湘方言和某

14、些北方方言片区的习得者,他们的方言里有些甚 至没有鼻音。他们要准确发 ?的音就更容易出现偏误了。而把?发成 是因为二者的发音方法和部位太相似了,气流都是从鼻腔泄出,作尾音时,前者的发音与汉语里的ng一样,后者的发音和汉语里的n一样,有些习得者本身在学习普通话的时候就前后鼻音不分。因此,这种偏误是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阻碍而产生的。3、复合元音和特殊元音发音含糊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容易把汉语中的ia、ua的发音方法套进泰语 -? ( -?)、-的音上。如在读泰语单词? li w8、 ? ? thiaw、 tua时,习得者要么生搬硬套汉语里相近的发音,要么把该发长音的发成短音, 该发短音的发成长音。

15、其实,汉语里 iaiA和泰语的-?i:a、( -? ) ia的发音是有区别的,前者发音的重点落 在后面的A上,没有长短音之分,而后者发音是落在i上,根据泰语复元音的一般特点前面的元音发音较清晰,后面的一个或者两个元音发音较含糊”可知,二者有明显的区别。而且,有学者研究表示,虽然 -?的读音在大多数教科书里标为i:a,但实际拼读时候是有i:a和i?两个读音变体的。而-也是有ua、uo两个读音的,例如 ?(年,岁)、?(帮助)中的韵母就读ua的音,? ? ?(芒果)和(害怕)中韵母的发音更接近于 u0o4、弹舌音偏误元音是?和?,辅音是?r,都发r的音,?和?在词语中出现的频率很少。在汉语中也没有

16、相对应的读音,对 于母语为汉语的习得者来说,习得弹舌音很难,习得者在初学阶段就直接以汉语里l的音来代替它们的发音,在后期阶段则通过发d的音来带动弹舌音,这种发音接近本音,但是往往在具体的语言交际环境中会让人产生误解。 例如,习得者说?(我爱你)时,却发成了(我偷你)。(三)尾音偏误在潘得鼎编著的泰语基础教程中,把尾音归为 6类。主要是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由于受外来语(主要是梵 文,巴利文等)的影响,泰语中还存在大量的辅音字母作尾音的现象,这些辅音做尾音时发音分别归入6类中。而汉语只有前后鼻韵尾,泰语习得者出现最多的偏误就是发不出来或发不准尾音,或者干脆直接省略尾音的读法。例如: ? ?(星期五

17、)? ?(天气)?(电话)?(担心)?(将来)? (打扫)对以上有代表性的几组词,习得者在发音时候往往习惯性地省略尾音、?、?、?、 应发的音,这种类型的发音大多数能让听者根据具体的语境推断出你要表达的意义。但也有例外,如中省略了尾音,单词的意义就变成了黄瓜,胡瓜”的意思,在说词语 “ ? ? ?(扫地)”时人家会听成“ ? ?(家里的黄瓜)”而觉得莫名其 妙,不可思议。同时,习得者发音还容易偏离了本应该发的音,把不同的尾音张冠李戴,典型的例子有:?(云) 中的k 发成d 的音,?(舞女)中的d 发成t , ?(贪心,贪婪)中的 由发成回。其中?(云)中尾音?发成d 的音时,意义也产生了变化,

18、变成了单词?(友好,友爱)的音。这是由于受泰语尾音的复杂性和多类性影响而出现的偏误,加之汉语里除了鼻音韵尾外没有这样的拼读规则而让习得者很难 完全弄清楚,在泰语尾音里,发?的辅音作尾音就有 ?,?,?,?等四个;发?k的音也有?,?,?,?等四个辅音,发 ?d的音更有?,?,?,?,?,?,?,?,?等十八个辅音或辅音和元音的组合。因此,泰 语习得者就很容易把这些尾音的发音弄混或者找近似音来代替。(四)、特殊读法偏误由于深受梵文、巴利文借词的影响,不少因此而来的泰文借词读法非常特殊,对于母语为汉语的泰语语音习得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偏误出现最多的地方。例如:把 (建设)误读为(?-),正确的读法

19、是;把??(知道)误读为(?- ?),正确的读法是? ?;把(挑选)误读为? ?,正确的读法应该是?;把?(的工作者)误读为 ?,正确的读法应是???。这些偏误的出现是因为此类词的发音规律初学者很难掌握,大多是根据前面学过的内容来推断该怎么读,如误读和? ? 的是因为受前面所学内容 高、低辅音作前引”的发音规则的影响,产生过度泛化而出现的。同样,误读 和?是前面所学知识点两个辅音在一起,一般是省略了 ?的读音”而产生过度泛化而引起的。 四、克服语音偏误影响的几点建议(一)从语音的规律入手,分析汉泰语音的异同点,进行强化难点教学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学好语言最基础的一环。任何一种语言的语音学

20、习也是有规律可寻的,泰语也不例 外。泰语声调的学习可以先通过对比汉泰声调图给学生一个形象的展示,对比他们的调值、调域,然后教师再挑 出学生易出现偏误的地方进行反复练习,可以采用专门考查的办法促使学生记住相应的规则。例如:是 低辅音+长元音+尾音(? ?)”总共有五个声调,根据调值判断即可;?则是 低辅音+短元音+尾音(?)只发第四调。并且在后边的词汇教学中时时注意给学生复习,纠正不对的地方。在尾音学习的时候,要注意 点到为止”,比如发带尾音?的单词,音节的收尾是舌根和软颗形成阻碍,堵住气流的通道,不发出声音。因此,在习得这个尾 音时候就必须注意不要完全发出?的音,即 点”发到一半,摆准唇形和舌

21、位的位置,有点余音时嘎然而止。要发好弹舌音,关键是练好舌头的灵活度,抓住发音的关键气流从舌端和硬颗之间泄出。”然后教师找几组有针对性的带有 的音放在一起进行强化练习。如: ?(边缘) ?(爱)?(商店)?(学习),坚持下去,一定能发出流利的弹舌音。(二)把握知识点,采取辨别、识记和练习三位一体的方式习得和语音相关的规律泰语是拼音文字,文字的拼读基本上是规则的,就算是某些看着很特殊的拼法和读法也是一样的。因此,习得者 首先应该牢固掌握这些规则,例如针对特殊读法的偏误,就应该先辨别到底是属于那种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来 判断。在潘德鼎的泰语基础教程中就对一些常见的特殊读法进行了归纳,如:? -、-、

22、?-、?-中的不发音;?-读? s;单独与前面的一个辅音结合时,读-?等等。不少习得者对课本上总结的规则往往视而不见,其实这些正是需要牢记的,在记忆的基础上,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些相关的练习,会取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三)预防因母语干扰而出现的偏误,研发高质量的泰语语音教材一般而言,因母语负迁移产生的偏误问题主要出现在泰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此时泰语习得者是站在以往母语学习 或者其他已学语种的基础上来学,惯有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策略在此时表现最为突出。在泰语课入门时,尤其是语 音的学习,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接触纯正的泰语发音,利用视听材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预知可 能产生的母语干扰,提醒学生

23、形成注意点,有意识地加强泰语知识点的学习,避免出现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偏误问 题。目前国内学习泰语的教材不多,而且大同小异,结构相对简单,并且真正做到视听材料和教材同步的很少,在语 音教学方面并没有专门供训练的教材,一般都是随便配在课本中,而且大部分是没有配备录音材料的。因此,真 正优秀好用的泰语语音教材还有待进一步研发。参考文献1崔敏.母语知识与外语学习 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6).2潘德鼎.泰语基石)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2002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867.4魏# .汉泰语相关词中的社会称谓语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4、2005(4).5刘德联.刘晓雨.汉语口语常用句式例解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6刘润清.外语学习者的个人因素J.外语教学资料通讯.1996, 930.7刘南.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J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8车宁薇.第二语言习得概论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6: 147T60.9黄进炎.林秀梅.实用泰语教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10孙汉萍.汉、泰语同异性比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J.1995 (2).11黄进炎.教学中的泰语翻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 (1).1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04106.13李红印.泰国学生汉

25、语学习的语音偏误.世界汉语教学.1995, 32(2): 66-71.13Selinker Interlanguage.Interm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X 1972.14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15Krashen Stephen 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Prentice Hall Inter national,1987

26、.16long,M.Maturational comstraints on language de-velopment.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stionM.1 990.17Corder,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67.Analysis of Phonetics Errors for Thai-Language Learners whose mother tongue is ChineseAbstract : Phon

27、etics study of a language is the corner stone of language learning, but for whom learn a se cond language, same errors come out time by time .We can say that errors can not be avoided in proces s of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After searching for and analyzing material on phonetics errors for Thai-l

28、 anguage learners whose mother tongue is Chinese, this essay mainly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 special read ing methods in tone, consonants and vowels. At the end of this essay, we finger out some methods to cor rect errors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 for learners. According to writing this essay, the author hopes to hel p Thai-language learners whose mother tongue is Chinese a little.Keywords : Phonetics; errors-analysis; Thai-language acquisi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