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案、反思.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769727 上传时间:2021-09-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案、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案、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案、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案、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案、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案、反思.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推导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空间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难点:运用公式计算。教学用具:立方厘米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 1 、什么叫物体的体积?3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4 、什么是 1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 1 立方米?二、导入新课:1 、 导入: 我们知道了每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 我们也知道可以利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要知道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 (用将它切成

2、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后数一数的方法。)说明: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切不开或不能切的,如:冰箱,电视机等,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他们的体积会和什么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2、新课:(1)请同学们任意取出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一个长方体,边摆边想:你们是怎么摆的?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 2 )板书学生的:(设想举例)体积 每排个数排数排数 层数(3)、观察: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板书: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数X层数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因为每一

3、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所以,每排摆几个小正方体,长正好是几厘米;摆几排,宽正好是几厘米;摆几层,高也正好是几厘米。( 4 )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体积=长乂宽x高 字母公式:V=abh三、练习:1 、一个长方体,长7 厘米,宽 4 厘米,高 3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2 、 导出正方体体积公式: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你能想出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吗?正方体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V=aaa = a 3 读作a的立方3 、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6 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4、看表计算:长宽高 体积 12m 5m 4m 1 .5dm 0.8dm 0.5dm8 cm

4、 4. 5 m 3cm正方体 棱长 体积 0.9m2.4dm1.6cm请同学们摆一个体积是2 4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摆后说一说长、宽、高各是几厘米?长方体体积=长x宽x高提问: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体积相同这是为什么?四、小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怎样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时我主要运用操作实验法、引探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操作实验、观察、猜想、发现推导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全过程,从而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5、,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一、注重实际操作,发展空间能力。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重大的发展。然而此时,学生对立体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要注意加强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长方体计算公式的理解。教学中,我先通过切开一个长3 厘米、宽 3 厘米、高 1 厘米的长方体和棱长为 2 厘米的正方体,看看它们各含有多少个1 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引入计量体积的方法。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用切开的方法来计量物体的体积的。于是我给了学生若干个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放手让学生摆放出不同的长方体,并

6、把长、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记录的长、宽、高,摆这个长方体一排要摆几个小正方体,要摆几排,摆几层,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体。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这一内容,比较抽象,教材中用 6 个小正方体让学生摆,只能摆 3 种,不利于学生找出规律。我大胆地让学生用 12 个小正方体摆,学生摆到了 8 种,并记录整理数据,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悟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这样做可能有人认为费时,但我认为这样做值得,因为这样做能让他们在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认知水平,

7、提高了学习能力。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后,继续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这种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数学的吸引力。二、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同学们在操作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思维语言,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急于把这些想法告诉老师和同学。我在教学时安排了边摆边记录,再汇报的活动,让学生养成及时记录实验数据的习惯,同时为整理、分析数据准备好必要的材料,更有利于有条理地分析汇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8、三、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平台,让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实践性,拓宽活动空间,为每个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途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因为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造。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猜想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带有直觉性的思维方式。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是什么样子呢?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来推断,接着用推导长方体体积的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不难。实现平稳过渡,使学生树立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信心。 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