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S-Schwab Ⅳ级截骨在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伴有脊髓异常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pdf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774312 上传时间:2021-09-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RS-Schwab Ⅳ级截骨在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伴有脊髓异常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SRS-Schwab Ⅳ级截骨在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伴有脊髓异常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SRS-Schwab Ⅳ级截骨在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伴有脊髓异常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SRS-Schwab Ⅳ级截骨在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伴有脊髓异常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SRS-Schwab Ⅳ级截骨在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伴有脊髓异常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RS-Schwab Ⅳ级截骨在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伴有脊髓异常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SRS-SchwabSRS-Schwab 级截骨在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伴有脊髓级截骨在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伴有脊髓 异常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异常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第一章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SRS-Schwab IV级截骨矫形的临床疗效 评估目的:评估 SRS-Schwab IV 级截骨术在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 (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PTK)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术后的矢 状面平衡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2 年 10 月至 2015 年 1 月我科收治的 31例PTK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男12例,女

2、19例,平均年龄42.810.1岁(3059 岁)。 31 例患者均行后路 SRS-Schwab IV 级截骨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在患者术 前、 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全脊柱正侧位片上评估的指标包括: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椎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局部后凸畸形角 (focal kyphosis,F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 及矢状位平衡(sagitta

3、l vertical axis,SVA)。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功能残障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疼痛情况,采用 Frankel 分级评估神经损伤程度。结 果:31 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 28.45.1 个月(2438 个月)。 TK 术前平均为 15.67.8术后平均为 28.16.2,末次随访平均为 27.3 6.9;平均 TLK 由术前 29.412.2减少至术后 7.75.3,矫正率 73.8%, 末次随访平均矫正丢失 2.42.0。FK 由术前 36.49.5改善至术后 5.6 4.2,平均

4、矫正率为 84.6%,末次随访矫正丢失平均为 2.32.2。 LL 术前为 67.312.2,术后减小为 48.19.3,末次随访平均为 49.4 7.9。与术后即刻相比,TK、TLK、FK 及 LL 末次随访时均未见显著矫正丢失。 PI、PT、SS 及 SVA 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变化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末次随 访 VAS 和 ODI 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 4 例术前存在神经损害的患者末次随访 Frankel 评分均由 D 级改善为 E 级。 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固定节段均获融合,无假关节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SRS-Schwab IV 级截骨术通过对胸腰段局部后凸畸形的矫正能满意恢

5、 复 PTK 患者的矢状面形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第二章先天性胸腰段脊柱后凸畸 形 SRS-Schwab IV 级截骨矫形的的临床疗效评估目的:评估 SRS-Schwab IV 级截 骨术治疗先天性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讨其手术适应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鼓楼医院脊柱外科 2010 年 1 月至 2015 年 5 月因先 天性胸腰段后凸畸形行后路SRS-Schwab IV级截骨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的患者一 般资料,所有患者至少随访 2 年。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均摄全脊柱正侧位 片,影像学评估指标包括: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局部后凸畸形角

6、 (segmental kyphosis,SK)、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 术前、 术后各参数差异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结果:共有 38 例先天性脊柱后 凸畸形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 17 例,女 21 例,平均年龄 16.59.9 岁。 平均手术时间242.788.1 min,平均失血量634.5177.8ml,平均随访时间 38.820.3 月。SK 由术前 49.511.7改善至术后 6.87.4(P0.001), 末次随访为 8.08.1,末次随访无明显矫正丢失(P=0.125)。 SVA 由术前-36.018.3 mm改善至术后 3.7

7、17.8 mm(P0.001),末次随 访与术后无显著性差异(P=0.113)。 术中并发症包括:1 例出现脑脊液漏,1 例出现 一过性神经根损伤。 3 例患者在术后 6 个月随访时出现近端交界性后凸,但末次随访时均未加重。 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达到骨融合。 结论:对于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术中采用SRS-Schwab IV级截骨技术能 很好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经长期随访矫形效果稳定。第三章伴有椎管内畸形对先 天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安全及疗效的影响目的:评估伴有未经治疗的椎管内畸形 (脊髓纵裂并/或脊髓栓系)对无神经损或神经损害症状稳定的先天性脊柱侧凸 (congenital scoliosis

8、,CS)患者矫形手术安全及疗效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京市鼓楼医院行 CS 矫形手术的患者,入选标准为:(1) 年龄为 10 至 20 岁;(2)Cobb 角为 40至 90;(3)行单一后路矫形手术;(4)术前 MRI 检查明确有脊髓纵裂并/或脊髓栓系异常;(5)无神经损或神经损害症状稳定 超过 2 年;(6)随访时间超过 2 年。有脊柱手术史、椎管内畸形手术史、进展性神 经损害、chiari 畸形、椎管内肿瘤或行全椎体截骨术(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均排除。 所有入选患者分为两组:CS合并椎管内畸形组(CS+IA组)和CS无椎管内畸形 组(CS-I

9、A 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疗效。 结果:最终 241 例 CS 患者入选,包括 CS+IA 组 57 例和 CS-IA 组 184 例。 CS+IA 组和 CS-IA 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 14.12.8 岁和 14.32.5 岁,平均随访时间分 别为 30.67.9 个月和 29.210.5 个月。 两组年龄、性别、弯型、主弯 Cobb 角、主弯柔韧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CS+IA 组和 CS-IA 组术后主弯矫正率、 冠状面平衡、 矢状面平衡、 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及神经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除 CS-IA 组 1 例出现短暂性左下肢肌力减退,其他均无神经并发症发生。结 论:伴有椎管内畸形(脊髓纵裂并/或脊髓栓系)并不增加无神经症状或神经损害 症状稳定的 CS 患者矫形手术并发症,同时也并不影响手术矫形效果。 对伴有椎管内畸形的 CS 患者侧凸畸形矫正前,并不需要对椎管内畸形进行 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