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管理对策.pdf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774903 上传时间:2021-09-0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管理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典型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管理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典型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管理对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管理对策.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典型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管理对策典型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管理对策 在工业化、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下,矿农城复合区人地关系的矛盾更 加突出。为了缓解矿农城复合区人地关系的矛盾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以 朔州市平鲁区为研究对象,依托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利用系统论、矿区生态重 建理论、煤炭工业生命周期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空间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开展了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管理对策研 究,为矿农城复合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矿农城复合区是指在工业化、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 背景下,配合资源型城镇发展与

2、转型的以地下矿产资源开发、加工与服务、地上 农业生产及农业生物资源利用为主要产业发展形式,并且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且相互依存的资源、经济、社会生命共同体。(2)从土地利 用类型的时空分布来看,农用地是研究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不同研究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差异明显,总体上呈现变化类型增加的趋势, 并且变化类型由早期农用地互转逐渐过渡到农用地互转、农用地转向建设用地、 农用地转向损毁地三者共存的状态。海拔 1300-1400m、坡度小于 6、阳坡处是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并且以露采核心区变化最明显。 对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趋势和状态,增长缓慢型土地利用类型在逐渐增加

3、, 并且双向变化频繁,呈平衡态势。(3)损毁地增长主要以耕地损毁为主。 露采场、剥离区、排土场、工业广场面积之比的平均值为 1.0:1.4:1.7: 1.2。损毁地面积之比的变化与企业生产能力提升及扩大再生产相关。 从未来露天矿界范围内农用地损毁的梯度分布来看,农用地主要分布在缓冲 区半径小于等于 3km 范围内,并且东露天矿成为农用地损毁的主体。 (4)农村居民 点主要分布在井农复合区和快速城镇区。 农村居民点面积、比重、破碎化程度均在增加,并且呈现分散化、形状复杂 化的态势。农村居民点的变化与其分区的土地利用功能紧密相关,各分区层面农 村居民点的变化都存在不同的驱动因素和行为主体。 农村居

4、民点在缓冲区半径 0-1km、1-2km 范围内分布逐渐增加,并且半径 6-7km、半径 7-8km 成为研究区露天采煤对农村居民点分布扰动的重要分界点。 当缓冲区半径小于等于 8km 时,农村居民点面积随着缓冲区半径的增加而减少。 (5)城镇用地扩展在空间上一是基于原有城镇用地进行外延式扩展;二是沿 着主要交通干线进行跳跃式扩展;三是扩展的边界形状变化呈现规则-不规则交 替的态势。城镇用地主要分布在半径 1-1.5km 及方向 120、180、210范围 内。 城镇用地面积随着缓冲区半径的增加逐渐减少,随着方向值的增加呈现先增 加后减少的趋势。城镇用地增长以占用耕地为主,并且在各个缓冲区范围内均有 发生,集中分布在城镇用地外围及方向大于等于 120至方向小于等于 240范 围内。 城镇用地的扩展受到煤炭工业、 城镇化率、 经济发展、 发展模式的影响。 (6) 促进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合理利用,使整个土地利用系统处在平衡状态,关键要遵 循协同发展。 一是逐步实现“多规”合一;二是严控建设用地增长;三是加大土地复垦力 度;四是力促产业转型升级;五是力推矿业用地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