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课件.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786684 上传时间:2021-09-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鼎立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国鼎立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国鼎立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国鼎立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国鼎立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国鼎立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鼎立课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国鼎立课件篇一:三国鼎立课件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祖籍琅琊诸县(今诸城)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 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文学家、书法家 2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 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

3、“妙品” 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 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 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 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 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

4、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1 ,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典略则称刘备是临邑侯枝属)。 历史评价 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孙权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

5、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建立了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到达夷州。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

6、,庙号太祖,葬于蒋陵。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 孙权亦善书,唐代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三分天下 三分天下指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 (三国鼎立)。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如今三分天下也用于日常生活中,表示某一个市场被3个集团瓜分。 三国鼎立图 诸葛亮之家 诸葛亮之像篇二: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文安职教中心 许克美 一、教材内容分析 三国鼎立一课是本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本课涉

7、及的三国鼎立一段史实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为之后我们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而成为了从东汉末年分裂割据走向全国统一过渡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学习对象是初一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片面的特点,同时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学习兴趣会很高。 三、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本课的导学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官渡之战和赤

8、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局面;了解曹操统一北方和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以及三国经济发展概况;分析探讨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 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气氛烘托让学生体验、感悟历史。通过课前预习,培养 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分裂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正确认识三国鼎立的历史的进步。五、导学策略设计 1策略依据:导学策略是教师针对特定的对象,为了完成一定的导学目标而采用的方 法和 手段。根据新课标理

9、念,教师与学生在双边活动中处于双主体地位,教师扮演 着帮助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的角色,起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 针对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依据“自主合作探 究”的理念,采取情境烘托、设疑讨论导学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 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导学任务。 2导学方法 情境法:有利于直接获得感性认识,快速进入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兴趣。 讨论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启发性、针对性、活泼 性和层次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意向。其他方法:阅读指导法、练习法等。 3导学手段:为更好

10、地实现导学目标,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便于学生直观理 解,增强信息量(充分集合文字、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同时可以营造 情境氛围作为学生活动的补充。 六、自主领悟指导 老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学生 进行学法上的指导尤为必要。学法指导包括课前预习指导、课堂活动指导和课后迁移巩固。通过课前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两次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归纳三国为发展经济而采取的措施,课堂上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情境创设、问题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课后通过反馈练习和拓展延伸的问题引导学生扩展思维。 七、教学过程:八、整合建构(

11、采用图示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篇三:七上三国鼎立课件 18课 三国鼎立 知识目标 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 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分析,认识到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 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过程 一、基础自探(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两个表格)二、交流展示 合作探究 1、 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 2、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处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3、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

12、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怎样的经验教训?4、 请你绘制一个三国鼎立的示意图。 三、课堂梳理(自己整理本课的知识点) 四、史海拾贝 1、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3、成语典故“火烧连营”“草船借箭”都出自哪一次战役 ( )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4、下列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是( ) A、刘备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5、公元207年,曹操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献帝 D、统一北方 6、学以致用,史实辨析: 在一本连环画上有这样一个场面,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丞相诸葛”;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里? 五、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三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在班级内交流。三国鼎立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