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化探工作中异常评序的指标选择-最新年精选文档.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1788250 上传时间:2021-09-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比例尺化探工作中异常评序的指标选择-最新年精选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比例尺化探工作中异常评序的指标选择-最新年精选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比例尺化探工作中异常评序的指标选择-最新年精选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比例尺化探工作中异常评序的指标选择-最新年精选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比例尺化探工作中异常评序的指标选择-最新年精选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比例尺化探工作中异常评序的指标选择-最新年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比例尺化探工作中异常评序的指标选择-最新年精选文档.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比例尺化探工作中异常评序的指标选择1* 月UB异常评序的目的是为异常筛选、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基本方法是:按“高、 大、全”的准则对异常的找矿潜力进行排序。将异常强弱、规模、元素组合、地 质条件等各项指标定量化,并按权重进行综合评分;强度高、规模大、组合复 杂、地质条件好的高、大、全”异常得分高,排序靠前,认为是成矿潜力较大的异常,优先进行 异常查证。2.异常评序指标众所周知,成矿作用过程具有长期性、多期性和复杂性,元素含量值是成 矿作用的最终“数字化”体现,是地质一一地球化学一一成矿作用共同作用的结 果。因此,为了研究化探异常和工业矿床之间的相关性,异常评序中应对成矿地 质作用、地球化学特征

2、综合考虑,其应用的方法指标分为地质指标、地球化学指标 两大类。2.1 地球化学指标目前各生产单位在异常评价中使用的地球化学指标比较繁多,基本指标可分 为:描述元素富集程度、离散程度和异常面积、元素组合四类。其他指标多为基本 指标的数学组合,各指标的意义如下:1)元素富集程度:元素富集程度与矿化程度关系密切,异常内元素的富集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形成工业矿体。一般,异常含量达到矿石 边界品位1/10以上时,在异常内均能发现与该元素有关的矿化。常用的表示元素 富集程度的参数有算数平均值(X)、衬度(X)、最大值。衬度能反映出平均值与下限的偏离 程度,是一 种无量纲的量,消除了不同元素间自身含量水平的差

3、 异,便于不同元素、不同异 常间对比。2)异常面积:异常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元素自身理化习性、 地质构造发育程度、矿化体剥蚀程度、表生风化搬运能力等因素 影响。一般情况 下异常源规模越大,原生晕和由剥蚀、扩散作用而形成的次生晕相应 也越大。经 验表明大型金矿床(田)区域性 异常面积达100km2以上;中型 金矿床则为几十 km2 ;小矿及矿点多数为数km2有价值的矿化异常,其成矿元素异常亚内带面积 应大于0- 2km2。3)元素离散程度:从成矿角度分析,矿化点、矿化体是高于背景值数倍的“异常点”,“异常点”越多、偏离背景值越大、数据越离散, 说明蚀变一一矿化规模越大、越强烈,越有利于成矿。常用的参

4、数有标准离差、最大值、变异系数Cv (cv二标准离差/平均值)。为了使不同尺度的异常、不同元素的离散度具有可比性,引入 了变异系数作为异常离散度的评价参数。变异系数,是一种无量纲量,消除了异常 含量水平对数据离散程度的影响。变化系数越大,数据越离散,越容易成矿。(4) NAH直:为一综合参数,是异常富集特征和面积两个指标的综合反映。NAH直是谢学锦首先提出的,又称规格化面金属量,NAP衬度X异常面积。即衬度为1,面积为1平方公里,其规格化面金属量为1ENAP 单位。它是无量纲计量稳定的综合地球化学参数,它提供了异常中各元素之同以 及异常之间对比的前提条件,使异常评序有了统一标准。地球化学勘查技

5、术符号(GB/T14839-1993)中定义:面金属量是在异常范围各异常点的元素剩余含量 (测定含量减去背景直)的平均直与异常面积的乘积,以平方米百分率表示,用 Ps表示。因此中国地质大学龚鹏提出NAP值称之为规格化异常规模,作者同意 其观点。5)元素组合特征: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在形成过程中会形成不同元素的异常组合。2. 2地质指标依据成矿的四要素“源、热、运、储”,确定异常评序的地质指标主要有: 异常区地质单元含矿性、有无提供成矿热源的侵入体、是否发育有利的导矿容矿 构造等要素,对异常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定量打分。3.异常评续方法目前异常评续的方法比较多,根据运用的指标参数不同,可以分为两

6、类:综 合指标权重法和地化指标评序法。3. 1综合指标权重法在对异常分类的基础上,以地球化学信息、成矿地质条件为基础,对地球化 学指标和成矿地质条件打分、赋权求和,按和直大小进行排序。其中,地球化学信息方面选择的指标有:异常强度、异常规模、异 常主要元素组合;反映成矿地质特征的指标有:地层、构造、侵入岩等,各指标具 体赋分标准不再详细叙述。3.2地化指标评序法1)多指标综合评序法:常用的指标有:异常点数、面积、极大值、平均值、标准离差、变异系数、衬度、NAP直、浓度分带、矿化强度等参数,各生产单位选用的指标不尽相同。表1为陕西省地矿局物化 探队异常评序表样式,选用8个单指标分别进行排序,再求总

7、序数和,总序数小 者,异常成矿潜力较大。(2)单一指标评序法:常用异常规模、NAP值等单一指标进行排序,方法简单。4 .不同指标应用比较以笔者参加的一个项目为例,分别应用8指标、4指标、NAP值对圈定的异 常进行评序,比较各方法的优缺。该项目1: 1万化探扫面面积30km2,分两个区块布设,异常区地质背景为中 生代的二长花岗岩,主成矿元素为钮,以8Ppm为下限圈定钮单元素异常27个, 主要异常特征如表2o后期异常查证槽探揭露圈定五条钮矿体,矿体品为0- 03%,2%。钮矿体产于花岗岩中的石英细脉中,属石英脉型钮矿。分别应运8指标(表2)、4指标(面积、最大值、平均值、变异系数)、 NAH直对圈

8、定的异常进行评序,评序结果见表(表3),对比不同指标的评序结 果,可得出如下结论:八指标和四指标评序结果相近。9个异常(33%)排序结果相同,11个异常(41%)排序结果相差1。2)验证为矿致的五个异常八参数和四参数评序均位于前 五名。NAH直和四参数评序相比较,排序结果相差较大。20个异常(74%)排序结果相差2,8个30%)排序结果相差4,M0108矿致异常排名第8名,七参数、四参数分别为4名、3名。(4)应运NAP值评序,规模一般、无浓集内带、大面积的 背景异常(M011Q Moll2 Mol 14 M0208排名明显上升,与四 参数法相比较, Mol 10名次上升12名、M0112上升

9、9名、Mol 14上升7名、M0208上升6名。5 .结论1)1 : 1万大比例尺化探工作主要部署在1 : 5万化探圈定的重点异常区或找矿靶区,一般按主成矿元素分区块布设,各区块一般数km2 由于各区块范围不大,其成矿地质条件相近,主成矿元素相同,元素组合特征相 近。所以笔者认为:对于1 :1万大比例尺化探异常评序应该注意下列因素:1)不必再考虑成矿地质条件指标,分区块采用纯地球化学指标对主成矿元素异常(单元素异常)进行评序,可以快速准确的甄别矿致异 常。2)地球化学指标的选用不是越多越好,从描述地球化学数据基本特征出发,每一个基本特征选一个指标,做到不重、不漏、全面评价。3)选用“面积、最大值、平均值、变异系数”四参数运用于大比例尺1:1万化探异常评序,简单、高效,评序结果客观真实,可以有效 识别矿质异常。(4)应用NAP值单指标评序,其结果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异常成矿潜力。NAP直是异常富集特征和面积两个指标的综合反映,未能反映异 常内数据的离散程度;特别是大面积的背景异常NAP直偏高,其评序结果有失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