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计算公开课教案20篇.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860738 上传时间:2021-10-0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计算公开课教案20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幼儿园计算公开课教案20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幼儿园计算公开课教案20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幼儿园计算公开课教案20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幼儿园计算公开课教案20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计算公开课教案2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计算公开课教案20篇.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幼儿园计算公开课教案20篇正文(1)中班音乐优质教案计算器含反思活动目标:1、能根据教师示范问句,合着曲调唱出答句。以问答式的唱歌形式学会演唱歌曲。体验问答式歌唱的乐趣。2、理解歌词内容,会进行简单的创造。3、在探索活动中,运用逻辑思维完成歌唱活动。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活动准备:1、音频动物问答歌。2、课件:灵巧的工具和聪明的人。3、计算器实物。一些比较常见的工具:卷笔刀、橡皮擦、剪刀活动过程:1、引趣:以唐老鸭的动物问答歌节选段调动幼儿的兴趣。师:你们看,谁来了。唐老鸭今天想给我们出难题了,你们会吗?什么两条腿,什么四条腿,什么六条腿,

2、什么八条腿,什么没有腿?鸡鸭两条腿,猫狗四条腿,蜻蜓六条腿,螃蟹八条腿,蟒蛇没有腿,蜈蚣肚子下面全是腿。2、练声:师:现在轮到你们了,准备好接受挑战了吗?念唱式问答。什么动物真是小?小老鼠呀真是小。什么动物叫喵喵?小花猫呀叫喵喵。师:这个难不倒你们,那再来一句。师:看看有这么多工具呀,你们都知道吗?我要开始提问喽。(展示灵巧的工具)什么工具真有用,(卷笔器)呀真有用。(请个别幼儿说-集体说)师:我还要问,你们准备好了吗?3、提趣:师: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真的很棒,我这还有一个问题需要你们一起来帮我解决。4、解决问题:师:你们想一想谁能来回答,一边仔细听问题,一边动脑筋好好想。请个别幼儿来试试。提

3、问:你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二加三等于几?什么工具只要一按电钮就可以知道二加三等于几?(出示计算器)5、合作问答:师:你们现在能完整地回答我了吗?教师完整地用提问方式演唱,幼儿尝试完整地回答。师:我觉得小朋友可真聪明啊,你们是不是也想老考考我呢?幼儿提问,教师完整地演唱。幼儿间相互问答式演唱。6、延伸创作:师:我觉得老是这个问题也不好玩,我们来想点别的问题吧?师:除了计算机真灵巧还有别的吗?它们又会做些什么呢?请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工具,玩一玩,并尝试创编活动。幼儿间互相练习用自己的工具问答。(引导,拿同一种工具的幼儿在一起探索。播放计算器伴奏带为背景音乐)7、结束活动:今天唐老鸭可高兴了。我们班的

4、小朋友可真聪明,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你们。那么下次再见了!教学反思:当儿童了解歌曲后,在歌曲的*终几句,老师还能够启迪儿童作出各种各样表明友善的姿势,以突显歌曲中伙伴和睦相处的积极主动感情。唱歌曲上半部分时图,用较差的幅度表明羞涩;唱下半一部分时,用轻快的心态表明伙伴间取得成功合好的荣誉感!(2)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电子计算器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电子计算器设计意图:一天,班上小朋友带来一块手表,上面有计算器,引得好多孩子都围上去议论,都想要玩玩。看到孩子们有那么大的兴趣,我决定设计这个活动,让孩子了解计算器的功用及操作方法。我利用孩子们对计算器有强烈探索意识的现象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认识电子

5、计算器”。在设计这个活动中,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有的知识经验,将操作、游戏、讲述溶为一体,并扩充了人类计算的发展历程,给幼儿一个有关计算的完整印象。首先,了解计算器的外形特征,然后孩子们与同伴一起发现操作计算器的方法,在操作中体会到计算器的优越性,最后回顾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进化过程。整个活动,我始终将幼儿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将活动时间给予孩子,让他们互相学习。让孩子去发现、去操作、去归纳。教师以与孩子同乐的朋友身份给予隐性的指导,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达到自己对计算器知识渴望的了解。活动目标:1、了解电子计算器的基本部件(显示屏及按键),并初步学习操作电子计算器。2、知道电子计算器的基

6、本功用及优越性。3、扩大幼儿眼界,增加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4、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多媒体教室,幼儿自带电子计算器。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电子计算器活动过程一、出示电子计算器,说出名称,讨论功用。1、思考:“你们带来的这样东西叫什么名字?”“电子计算器是做什么用的?”2、小结:电子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人们用它算账,用它计算数的多少。二、幼儿分小组讨论电子计算器外形及基本构造。1、思考:“电子计算器是什么形状?上面有什么?下面又有什么?”鼓励幼儿在小组内相互看一看、比一比,熟悉电子计算器的外形基本构造。2、在实物展示仪上组织幼儿进

7、一步观察外形。小结:电子计算器外形及基本构造。三、幼儿分小组活动,学习操作电子计算器。1、小朋友相互学习,找出自己计算器上的开关,学着用计算器做加减运算题。2、请两位小朋友在计算器上用电子计算器做加减数学题。小结:操作计算器运算加减的方法。3、幼儿出题,大家一起操作计算器。4、计算机出加减题,大家用计算器进行演算比赛。四、引导幼儿说出电子计算器的优越性。思考:电子计算器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它?小结:电子计算器算得快,算得准,携带方便。五、回顾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进化,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请幼儿看大屏幕:、人类祖先类人猿用石头计数;、人类进化了,人们用绳子打结计数;、后来人们发明了算盘

8、;、现在有了电子计算器;、还有更先进的计算工具“计算机”,能在几秒钟内计算出几亿个数。活动反思:一天,班上小朋友带来一块手表,上面有计算器,引得好多孩子都围上去议论,都想要玩玩。看到孩子们有那么大的兴趣,我决定设计这个活动,让孩子了解计算器的功用及操作方法。我利用孩子们对计算器有强烈探索意识的现象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认识电子计算器”。在设计这个活动中,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有的知识经验,将操作、游戏、讲述溶为一体,并扩充了人类计算的发展历程,给幼儿一个有关计算的完整印象。首先,了解计算器的外形特征,然后孩子们与同伴一起发现操作计算器的方法,在操作中体会到计算器的优越性,最后回顾从古到今计

9、算工具的进化过程。整个活动,我始终将幼儿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将活动时间给予孩子,让他们互相学习。让孩子去发现、去操作、去归纳。教师以与孩子同乐的朋友身份给予隐性的指导,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达到自己对计算器知识渴望的了解。(3)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计算:轻与重含反思活动目标:1、感受轻与重的关系。2、学习以目测比较两个东西的轻重。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相同的小桶两个,沙子若干,笔,自制天平称一个。我的数学第11页。活动过程:一、感觉比较轻重师:今天小豆豆请老师帮她带来了两桶

10、沙,请小朋友来帮帮忙。小朋友你们说说这两桶沙我们拿哪一桶给她呢?为什么?师:刚才小朋友提了一下这两桶沙,到底哪一桶重哪一桶轻呢?现在我们来做个记号,重的我们用红色的笑脸娃娃贴在上面,轻的我们用黄色的笑脸娃娃贴在上面。二、放在天平上称一称。师:刚才小朋友说贴红色的笑脸娃娃这个桶重,贴黄色笑脸娃娃的这个桶轻。到底是不是呢?现在我们再来做个试验。(出示自制天平称)师:这是老师自己做的一个小的翘翘板,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天平称,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个来试试到底这两桶沙哪一桶重哪一桶轻。师:为什么红色的这个会重些呢?(将两桶沙分别放在两边,让幼儿观察)师: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吗?(一边沉下去了,一边翘起来了)为

11、什么会这样呢?三、作业。师:请小朋友打开书11页。请小朋友看这些图谁重谁轻?把重的涂上红色,把轻的涂上黄色。活动反思: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省领域中下比较轻重。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幼儿的实践体验为主线,通过体验生成,方法引入,推理,来展示幼儿比较轻重的思维过程,使幼儿获得数学思考的方法。由此我设计了:情境中体验、活动中探索、操作中提升这三个环节来构架起本课的教学过程。情境中体验:老师和幼儿抱一抱比较轻重,一个生活化人情化的真实情境导入让全班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小孩比大人轻,大人比小孩重。”孩子马上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找到了问题

12、的关键。至此,至此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玩比轻重的游戏。活动中探索比较物体的轻重的多种方法:(1)先出示两个袋子,“雷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袋子,小朋友猜猜,这两个袋子哪个轻?哪个重?”你能猜出它们谁轻谁重吗?此时认知矛盾的设计,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单用眼睛看经验估计这样的判断方式已经不够准确了,必须要想出另外一种解决办法。这时请孩子将带着提进来,这时孩子发现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准确,这时你可以用手提一提,大袋子比小袋子轻,小袋子比大袋子重。(2)再出示大小差不多的苹果和梨子各一个,“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你能猜出它们谁轻谁重吗?这时单用眼睛看估计轻重的判断方式已经不够用了,必须

13、要想出另外一种解决办法。(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一个孩子左手拿苹果和右手梨在手上掂一掂时,其他的孩子开始了关注开始了模仿,“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推进源动力来自模仿与创新”我想我的孩子们已经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尽管如此,可是问题还是出现了,一部分孩子的说苹果比较重,一部分说梨比较重,矛盾再一次出现。“小朋友,你们除了用手掂一掂还能想到其他办法吗?”天平这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计量工具被顺理成章的引入了课堂,当我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时,答案昭然若揭。此时的孩子已然体会到,当我们无法用双手很准确的感受出轻重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从而完成预设目标中的通过实践,让孩子体验具体比较轻重的方法。操作中提升:我

14、为幼儿提供了三组操作材料,第一组:乒乓球和实心球,第二组:花片和积木,第三组:实心球和绿球,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谁重,谁轻?并说出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接下来比较和讨论这三个物体轻重,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并进行3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最后延伸活动进行5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在整个活动中我极力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质疑,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正处在好奇又好动的年龄,课中我极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考,引导幼儿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轻重特征,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我认为本次活动的不足是活动时间较长,下次活动

15、各环节应更紧凑。(4)小班计算活动教案小猪的花园含反思幼儿园小班计算活动教案:小猪的花园活动目标:1.学习将两种物体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排序。2.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和探索简单的排序规律。3.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活动准备:PPT、幼儿操作材料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今天小猪带我们去参观他的花园,我们一起出发吧!(出示ppt1)二、初步感受按规律排序规律。1.师:瞧!小路的两边有什么?(树)这些树有什么不一样?(大小不同)每一边的树是怎样排队的呢?(一棵大,一棵小)你是从哪里开始看的?(出示ppt2)教师小结:这些

16、树是按照一棵大一棵小黄的,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出示ppt3)2.师:再往前走,小路两边有什么?(蘑菇)这些蘑菇是怎么排的?你是从哪里开始看的?(出示ppt4)教师小结:这些蘑菇是按照一个红的一个黄的,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出示ppt5)3.师:小蝴蝶也飞来了小花园,也排着整齐的队伍呢!它们是怎么排队的?(出示ppt6)教师小结:这些蝴蝶是按照两个蓝的一个红的,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出示ppt7)三、讨论排列顺序师:小熊种了很多好看的花,而且每一丛花都有规律,可是,它有些粗心,漏种了一些花,请你按照规律把每丛花中漏种的花补上吧!教学反思: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

17、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5)大班数学计算活动教案找邻居含反思活动目标:1.能发现比一个数多一少一的数初步理解相邻数的含义2.知道5以内1除外的任何一个数与前后两数之间的关系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活动准备;1、1-5的数字卡片,点卡。2、新房图一字排开五间连在一起,3、幼儿操作材料。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数字宝宝。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教师;今天,又到了数学王国的时间。我从王国里请来

18、了几位小客人。你们想看看是谁吗、2、认识数字宝宝,并拍手欢迎。二、住新房从小到大排列。1、数字住新房。教师:这些可爱的数字宝宝看到别人都住上了新房,他们也想住新房。于是,老师昨晚连夜设计了一张新房图。(1)你们看房子漂亮了吗。那一共有几间房你们怎么知道的,从那边数的.(2)要从左往右数,那么第一间给哪个数字宝宝呢?(3)幼儿操作教师表扬。2、点卡住新房,(1)我也要住新房,我也要住新房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她吗?(2)为什么要这样放呢?(3)教师小结三、找邻居1、给小2找邻居。教师;数字宝宝和点卡妹妹住在新房里可开心了,可过了一段时间。数字宝宝2觉得太无聊了,于是他带着点卡妹妹去找离它最近的邻居玩玩

19、,谁离2最近。(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2的邻居(2)观察1和3与2的关系。(3)教师小结;1比2小,就是它的小邻居。3比2大,是2的大邻居。在数学王国里它们叫相邻数。2、数字四找邻居。(1)教师;小4也要找邻居那我们来看看他的邻居是谁、教师事先把4的左右两边遮起来,让幼儿猜。(2)幼儿说结果教师肯定。3、找中间数(1)出示2和4找它们的中间数,(2)教师引导幼儿(3)教师小结:三个数之间,中间的一个数比前面的数多一,比后面的数少一。四、幼儿操作1、给小动物找门牌号。(相邻数)2、画苹果。(找中间数)3、幼儿集体操作,教师;刚才国王送来了进入城堡的入场卷,但是,你们必须把上面得题目了,才有效哟。

20、五、活动结束部分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得到了入场卷,下次我们可以随时去王国玩。今天,我没得数字宝宝也累了,它们想回家了。它们说今天有许多数字宝宝没来,下次还要带更多的数字来。再玩找邻居的游戏,你们欢迎吗?跟数字宝宝再见!活动反思:经过了小班、中班的学习,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幼儿有了初步的数与数之间存在某种逻辑关系的概念。在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时,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贯穿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的学习、体验、理解。活动找邻居的重难点是,让幼儿能发现比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初步理

21、解相邻数的关系。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帮助小动物的房子编门牌号来引出课题,让小朋友来为小动物找“邻居”,孩子们对找邻居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就为小动物找到了两个邻居。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所以这这个部分以故事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情节中自然将问题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在活动中,以小动物找到邻居后,再请幼儿为数字宝宝也来找邻居,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其中,以学习2的相邻数为重点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理解邻居之间的关系,每个数都有两个邻居,比它

22、多1的数是大邻居,比它小的数是小邻居。从而为探索后面数的相邻数作好铺垫。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数的“邻居关系”。最后运用人手一套的数学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目标。孩子们也能自始至终认真参与活动,在难度上,也遵循有易到难的来进行挑战。通过这次的数学活动,虽然目标基本达成,但我感觉还应更注意数学活动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第二课时时,还应特别强调突出“相邻居”这个概念,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要让幼儿充分熟练的理解和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幼儿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在第二课时进行复习巩固。(6)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

23、认识电子计算器活动目标:1、了解电子计算器的基本部件(显示屏及按键),并初步学习操作电子计算器。2、知道电子计算器的基本功用及优越性。3、扩大幼儿眼界,增加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活动准备:PPT课件、幼儿自带电子计算器。活动过程:一、PPT出示电子计算器,说出名称,讨论功用。1、思考:你们带来的这样东西叫什么名字?电子计算器是做什么用的?2、小结:电子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人们用它算账,用它计算数的多少。二、幼儿分小组讨论电子计算器外形及基本构造。1、思考:电子计算器是什么形状?上面有什么?下面又有什么?鼓励幼儿在

24、小组内相互看一看、比一比,熟悉电子计算器的外形基本构造。2、在实物展示仪上组织幼儿进一步观察外形。小结:电子计算器外形及基本构造。三、幼儿分小组活动,学习操作电子计算器。1、小朋友相互学习,找出自己计算器上的开关,学着用计算器做加减运算题。2、请两位小朋友在计算器上用电子计算器做加减数学题。小结:操作计算器运算加减的方法。3、幼儿出题,大家一起操作计算器。4、计算机出加减题,大家用计算器进行演算比赛。四、引导幼儿说出电子计算器的优越性。1、思考:电子计算器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它?2、小结:电子计算器算得快,算得准,携带方便。五、回顾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进化,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活动延

25、伸:1、人类祖先类人猿用石头计数;2、人类进化了,人们用绳子打结计数;3、后来人们发明了算盘;4、现在有了电子计算器;5、还有更先进的计算工具“超级计算机”,能在1秒钟内计算9亿亿次。(7)中班音乐教案计算器含活动反思涉及领域:音乐活动目标:1、歌唱身边的工具给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方便。2、在参与歌唱,与同伴交流,创编歌词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活动准备:正面是绿色,反面是红色的“红绿灯”大卡片一张。活动过程:(一)歌唱身边的工具给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方便。1、复习歌曲“粉刷匠”。师:请小朋友先一起来复习一下歌

26、曲“粉刷匠”。2、体验身边的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二)在参与歌唱,与同伴交流,创编歌词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1、学唱新歌计算器。(1)倾听教师范唱。师:你都听到了什么?原来计算器在学习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方便。(2)集体说歌词并完整学唱,注意唱好歌曲中的附点音符。2、创编新歌词。说说学习上还有什么工具。如:“我的电脑,上网游戏看新闻,一按鼠标就知道”等。说说生活上的工具。如:“豆浆机、榨汁机等”,说出它们的作用,并替换原有歌词后,再进行歌唱。唱一唱自己编的歌曲,同享活动的快乐。教学反思:当幼儿熟悉歌曲后,在歌曲的最后两句,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表示友好的动作,以突出歌曲中同伴友好相处的积极情感。唱歌曲前半部分时,用较弱的力度表示害羞;唱后半部分时,用欢快的情绪表示同伴间成功和好的自豪感!中班安全教案防溺水8篇汇总含活动目标:1、懂得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2、增强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件发生。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幼儿园计算公开课教案20篇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