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精选5篇).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860805 上传时间:2021-10-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精选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精选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精选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精选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精选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精选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精选5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精选5篇)正文(1)小班游戏教案揪尾巴含反思活动目标1.积极尝试松紧带圈的多种玩法。2.了解松紧带的多种玩法,大胆创新。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5.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松紧带圈人手一个;录音机、磁带;课前让幼儿了解松紧带圈的特性,知道它具有可变性,可以由短变长,由圆变长;利用其有弹性可以射出等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听音乐玩变形人的游戏。拿松紧带玩变形的游戏。(可以变成8字、小园、长园等)二、基本部分1.分散玩松紧带圈。师:我们每人手中都有一个圈,松紧带圈有许多种玩法,看哪个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

2、。.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幼儿尝试练习)2.集中演示。排成男孩和女孩两路纵队,师: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有几种玩法,你是怎么玩的?(幼儿讨论玩法:手指绕圈跑、拉弓射箭、背拉松紧带圈、打气筒、拉力器、两人玩炒豆子、揪尾巴、二人三足走等等)3.幼儿再次分散练习。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没有玩过的方法,也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玩。(幼儿再次尝试)4.游戏“揪尾巴”。规则:教师做揪尾巴的人,小朋友将松紧带圈当尾巴塞在裤腰上,左右躲闪揪尾巴的人,保护自己的尾巴不被揪下来。三、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2.最后两组幼儿排成火车状队列开出场外,结束活动。教学反思培养了幼儿肢体的灵活性,促进幼儿健康成长。(2)小班体育游

3、戏教案吹泡泡含反思设计思路: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总是嚷着要吹泡泡,看着一个个五颜六色的泡泡在空中慢慢飘落,孩子们都会追着泡泡跑,用小手去抓住,然后大声叫着:“老师,我抓到泡泡啦!”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象是一只只回归到大自然的小鸟,此次活动就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玩游戏的快乐吧!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2、培养幼儿与同伴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3、引导幼儿学会踮脚、下蹲、后跳。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1、泡泡水2、幼儿已有牵圆圈进行游戏的经验。活动流程:1、开始部分开始部分带幼

4、儿整队走到户外花园,提醒幼儿户外的常规要求。教师吹泡泡,让幼儿自由抓泡泡,比比谁抓的多,提醒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2、基础部分引导幼儿学习踮脚、下蹲、后跳的动作,注意幼儿动作的准确性。教幼儿游戏的儿歌。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一吹吹个小泡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讲解游戏规则。当儿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时,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时,幼儿向中靠拢;念到批泡泡飞高了,幼儿踮脚;念到泡泡飞低了,幼儿蹲下;念到泡泡破了,幼儿向后跳。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3、结束部分:引导幼儿课后放松活动,带幼儿一起观察地上的小草,说说小草的特征;感受一下在草地上走是什么感觉?活动反思

5、:本次活动是体育活动,通过玩泡泡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一开始,我是出示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从而激发幼儿对这节活动产生兴趣。教师示范吹泡泡的过程中,调动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孩子们高兴地连跳带说使劲拍手,有的幼儿还说:老师我拍的好不好。真好,你真棒。(3)小班游戏活动教案手指游戏含反思活动目标:1、认识自己的小手、锻炼手指肌肉灵活性。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活动过程:1、引入:一起边说儿歌边做手部运动:小手小手拍拍

6、,我的小手拍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合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2、认识小手教师:刚刚我们是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帮助我们完成儿歌的啊?(幼:手。)教师:我们的小手还很能干,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呢,小朋友你知道我们的小手能帮助我们干什么吗?(引导幼儿回答手的作用,如:吃饭、写字、干活等。)教师: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你们了解我们的小手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的小手。介绍各个手指的名称: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3、讲述游戏教师:我们的手指每天都是一起帮助我们做事情的,它们像亲如一家的兄弟。(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在手指

7、家庭里大拇指是它们的大哥哥我们叫他大哥哥,食指是老二我们叫他二哥,中指的个子最高的我们叫他高高的哥哥,无名指因为名字的关系兄弟们叫它无名哥哥,小指是这个家里最小的,其它兄弟叫它小弟弟。教师:手指兄弟非常有礼貌,它们天天互相打招呼。今天它们来和小朋友打招呼来了?(幼:好)教师:大哥大哥你在哪?(伸出大拇指左右晃动)我在这,我在这(伸出另一只手拇指晃动)大哥大哥你好吗?(一手拇指做点头状)我很好,谢谢!(另一只手拇指做点头状)再见!(拇指左右摆动,收回身后)再见!(另一只手拇指摆动,收回身后)其它手指依次打招呼。4、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游戏。教师:我们也像手指兄弟那也一起来打个招呼吧。教师起身与幼儿

8、共同做手指游戏,强调无名哥哥最懒了,它不愿意出来,看看哪个小朋友的无名哥哥最乖,老师一叫就出来了。小弟弟最听话,一叫他就跑出来了。5、结束活动教师:我们的小手有些累了,让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吧。做捏拢放开游戏:捏拢放开,捏拢放开,放开捏拢,放开捏拢。爬呀爬呀爬呀,爬到脸上(腿上、肚子上)了。最后我们的小手爬回家了。活动反思:根据对小班幼儿分析,幼儿对生动形象、色彩鲜艳、新奇的事物和现象容易认识,能理解具体的,接近实际生活的事物。而手指作为幼儿身体的一部分,他对手指的名称较新奇,能理解所讲内容。认识手指的游戏活动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手指。(4)小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球儿跑得快含反思

9、活动目标:1、让幼儿体验在水中玩球的乐趣。2、学说“小球躲起来了”、“小球浮上来了”、“小球飘过来了”、“小球飘走了”。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1、在水槽中接满水;两个小朋友一个乒乓球。2、玩水前将幼儿的长袖外套脱掉或卷起衣袖。活动过程: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手里有宝贝呢!你们猜猜看我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幼儿自由猜测)2、老师给你变个魔术。老师把小球放在水里,用手划水,手不碰到球,小球随着水流的方向飘走了。(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老师向相反的方向划水,小球又飘回来了。3、小朋友

10、们两人一组,一个在水槽左边,一个在水槽右边,小朋友用手划水,手不碰到球,让小球从左边飘向右边,再从右边飘向左边。(边做边说:“小球飘过来了”、“小球飘走了”。)4、观看游戏“小球躲猫猫”。(1)师:小朋友,小花猫来了!(配班老师发出小猫的声音)哇,乒乓球可害怕小猫了,这可怎么办啊?它浮在水上肯定会被小猫叼走的。(幼儿自由发言)(2)师示范游戏:双手抓住乒乓球,用力将球摁入水中,边摁边说:“小球躲起来了。”等小猫走后,师放开双手,边放边说:“小猫走了,小球浮上来吧!”(3)师示范游戏第二遍,鼓励幼儿一起说:“小球躲起来了。”“小球浮上来啦!”5、分组游戏。(师讲明游戏规则:听到猫声就躲起来,听不

11、到猫叫了就浮上来。)活动延伸:小朋友们,在水里玩球好不好?回家和爸爸妈妈玩玩,看看小球在水里游得快不快。活动反思:幼儿都喜欢玩水,对于小球在水里的飘动和浮沉更是充满了好奇。这节课孩子们积极参与,师幼互动,动手动脑,既开发了幼儿智力,又激发了游戏兴趣。但玩水时间不宜太长,注意幼儿安全。(5)小班游戏活动详案教案伞儿伞儿撑起来含反思设计思路:(一)主题的来源主题来自于“小兔乖乖”这一小班主题活动。(二)活动的确定来源于孩子的兴趣在开展“小兔乖乖”这一主题活动过程中,有一部分孩子将长毛绒玩具小兔带到幼儿园来玩,渐渐地带长毛绒玩具的孩子多了起来,而且不仅仅是小兔,有小鸡、小鸭等等。老师发现,孩子们谈论

12、最多的话题就是这些他们熟悉的小动物,起先孩子们对动物显著的外形特征、叫声等感兴趣,而近阶段,他们话题转到动物的动作特征上,所以,我们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动作上。来源于班级的基础我班绝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平时家长忽略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表达不是很清楚,语句也不完整,所以,想借助这一活动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来源于习惯的培养小班上学期,通过一系列游戏化的学习活动,孩子愿意听、愿意说,但部分孩子不能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说话。而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说话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经验,所以,想借助这一活动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鉴于以上几方面,设计了这一活动。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学着用短句表

13、达动物的动作特征,能学习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2、喜欢与同伴一起玩,愉快地在游戏中互动。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活动准备:草地背景图,小伞和动物等插入教具。活动过程:(一)谁来了?听听、看看、说说、做做,师生共同根据不同动物的动作特征进行归类。1、(出示背景图)今天小动物们都到草地上来玩了,你们看谁来了?(小兔)小兔是怎么来的?(出示兔子)用儿歌总结:来来来,来来来,小兔小兔跳过来。还有什么朋友也是跳过来的?同样用儿歌总结。跳过来的朋友我们叫他跳跳的朋友。

14、2、听小动物的叫声,猜猜谁来了?(小鸭)小鸭是怎么来的?儿歌总结,老师说前半句引导孩子说后半句。(.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来来来,来来来,小鸭小鸭怎么来?走来的朋友我们叫他们走走的朋友,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走走的朋友?每个小动物都用儿歌总结走路的特征,师幼共同完成儿歌。3、用猜谜语的方式来猜猜什么动物来了?(小蜜蜂)小蜜蜂是怎么来的?引导幼儿自己用儿歌总结,来来来,来来来,什么动物怎么来?来来来,来来来,小蜜蜂小蜜蜂飞过来。飞过来的动物我们叫他们飞飞的动物,还有什么动物是飞来的呢?4、老师用儿歌完整总结来来来,来来来,跳跳的朋友跳过来。来来来,来来来,走走的朋友走过来。来来来,来来来,飞飞的朋友

15、飞过来。(二)躲雨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根据小动物不同的走路特征帮助他们躲在不同的伞下。1、小动物在草地上玩得真高兴,突然轰隆隆天要下雨了朋友们要淋湿了,怎么办呢?2、幼儿帮助小动物躲雨。(三)情景游戏:伞儿伞儿撑起来。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1)伞儿伞儿撑起来,跳跳的朋友跳进来。伞儿请什么朋友进来?2)撑伞的小朋友说的话不能重复。2、做游戏:1)老师和两个小朋友分别撑三把伞,进行游戏。2)三个小朋友自己撑伞,进行游戏。(四)延伸其实除了刚才小朋友说到的这些朋友,还有很多的朋友。如:爬爬的、跑跑的等,请小朋友回去后大家再来做游戏。活动反思:1、目前在新理念下,教师的困惑是,老师怎么教,孩子怎么学?

16、,这个活动将旧的教材赋予了新的内容,体现了教师的一种思考。2、教学目标定位一致,都是针对孩子,而且确切,符合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发展水平。3、创设了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环境,提供了有一定层次的、可供幼儿实践操作的材料。4、教学过程中,有机整合了各种教育因素,教学的方法、手段、形式比较恰当、多样,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较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5、教学过程体现了师幼互动,幼儿情绪愉快,主动参与,且习惯较良好。6、教师的随即性有所欠缺,当孩子在某处说不出时,可继续启发孩子用自己的经验来说。7、教具的使用可直接用长毛绒的玩具。8、三把伞出现时,可先满足孩子游戏的愿望,让他们随便走,哪怕跳错,在老师的启发下,让孩子自己检验,纠正,然后逐渐增强难度。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精选5篇)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