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伤与死后伤.ppt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867119 上传时间:2021-10-0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0.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前伤与死后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生前伤与死后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生前伤与死后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生前伤与死后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生前伤与死后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前伤与死后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前伤与死后伤.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前伤与死后伤,一、法医学意义,在法医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损伤时间推断的鉴定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区别生前与死后伤,二是推断伤后至死亡的经过时间 。在此主要对第一个问题进行探讨,使大家对生前伤与死后伤的区别有进一步的认识。,生前伤的局部征象过去一直以肉眼形态学观察为主,1970年后,陆续研究发现人体组织中的成分(如酶等),以及局部组织的损伤后形成的物质(如炎症介质等)发生的明显变化。这些年来,人们有从局部组织或全身组织中更小的分子水平(如激素等)检测损伤前后的变化来反映生前损伤的特点。,所有的这些技术手段,都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实验周期较长,步骤较为繁琐,在实践中真正实际能应用新的研究成果

2、和方法解决案件中损伤时间推断或生前死后损伤的判断的寥寥无几。肉眼检查由于简便、快速,至今仍是鉴别生前伤和死后伤以及经过时间的重要方法之一,肉眼检查主要观察创口有无出血、创口特征、炎症反应等出血是人们最早认识生前伤的局部征象,但至今仍然作为生前伤的主要指标, 在实践中,特别在基层实际办案中,创口的出血至今仍是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生前损伤依据。,国内外有学者研究认为:生前的损伤,损伤8小时以后,局部才干可见明显形态学变化,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可用肉眼或光镜观察。所以,损伤8小时以内死亡个体的生前的损伤,最主要是靠出血现象来判断 。 但在法医学实践中,常常遇到损伤发生于死后不久(几小时内),甚至濒死

3、期时。而死后的损伤,一般在几个小时之内还会存在死后出血现象。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活反应不明显的损伤进行生前/死后形成鉴别。,二、生前伤与死后伤,生前伤是指活体受暴力作用所造成的损伤。当暴力作用于活体时,损伤局部及全身皆可出现一定的组织反应,称为生活反应或活体反映。根据生活反应可作出生前伤的诊断并推断损伤时间。但是,由于人的死亡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按死亡分期的观点,人体在进入躯体性死亡期尚未进入分子死亡期时,部分组织或细胞还有程度不一的生活能力,如在此期造成的死后伤,自然有一定的生活反应。此时人死后受到暴力作用所造成的损伤称死后伤 。,(一)死后伤形成的原因,一是凶犯对受害人施以机械性暴力致死

4、后,为了发泄仇恨继续施加暴力而形成各种损伤;二是为了便于搬运或隐藏尸体,而将尸体肢解;三是凶犯为了逃避罪责,伪装成另一种暴力引起的意外或自杀损伤;四是除了凶犯以外的人、动物或者环境因素对尸体造成的损伤。,(二)生前损伤,生前损伤肉眼能观察到的生活反应主要包括出血、组织收缩、肿胀、痂皮形成、创口感染、异物移动等,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出血。生前损伤出血的特点有:1、量较多,由于生前人体血管有一定的压力,血管破裂后,血管内的压力可起加速血液流出的速度,从而使较多的血液流出血管外。2、易浸润,由于血压的缘故,流出血管的血液可被“压入”血管周围的组织间隙中,形成血液浸润、扩散的现象。3、易凝固。,死前1小

5、时锐器创,死后30分钟锐器创,死后1小时锐器创,死后1小时30分锐器创,各锐器创的形态特征,(三)死后损伤,出血需具备血管内有血液和血管破裂这两个要素。并无生前死后的区别,特别是一些死后不长时间时。尸体上死后损伤出血客观上是存在的,而且在死后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存在。经试验研究发现在勒死后1小时以内的动物身上可形成明显的皮下出血和内脏出血,在低下部位甚至可形成血肿。曹水金(1996)报道利用成年男性尸体作死后损伤的观察,发现有以下特点:(1)死后1小时内,锐器致伤的尸体低下部位有肉眼可见的出血;(2)钝器所致的低位头皮出血可在死后2.5小时内发生且难以与生前出血相鉴别;(3)钝器致低位下肢与躯干软

6、组织出血的时间也为死后2.5小时内;(4)尸体高位处死后损伤较难看到出血现象。这些结果都说明了死后出血现象的存在以及出现的时间、部位。,(四)生前与死后锐器伤的差异,在死前1小时的锐器创可见出血量较大,呈流动性,很快将创口皮肤、其下方的肌肉血染,与之相比较的是,在死后30分钟的锐器创(低下部位),10分钟内见肌肉有少量出血,创口皮肤没有血染。20分钟左右才开始出现创口血染和肌肉被血染的现象,而且这种血染是较为均匀的,具有渗透性质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创口变化不大。因此,死后30分钟的锐器损伤与生前损伤在创口的形态变化上是有差异的,前者比后者出血量少,变化速度慢。而尸体高位的死后损伤没有明显的出

7、血。,死后1小时锐器创,肌肉有少许出血,但创口皮肤没有血染,说明其出血量很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不大。死后1小时30分锐器创亦见到相同状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锐器创口如果由于切开了肌层较大血管,出血量可以相对较多 。,(五)皮内出血、皮下出血、尸斑,皮内出血是指钝性外力作用于体表,在表皮与真皮之间,常在真皮乳头层的出血。由于真皮组织致密,而且破裂的血管为末梢细小分支,出血量较少,不易扩散。肉眼观察表现为暗红色细点状,散在分布,随时间变化颜色改变不明显。,皮下出血是指真皮层以下的组织间出血,由于真皮下组织较为疏松,出血易向组织间扩散浸润,甚至形成血肿。皮下出血在肉眼观察表现为片状,呈暗紫红色

8、,随着时间变化而变成蓝褐色、绿褐色、绿色和黄色,最后消失。,尸体血管内血液因循环停止,由于自身重力,下沉至尸体低下部位,坠积在未受压部位的血管中,并透过皮肤显示出边缘不清的有色斑痕,称为尸斑。尸斑的出现,会对于皮下出血的判断有一定的影响。一般人体尸斑在死后1-2小时开始出现,有的则迟至6-8小时尸斑才开始出现。尸斑与皮下出血肉眼上不容易区分,在扩散期的尸斑切开后可见少量血滴慢慢流出,组织间隙也有浅黄色和淡红色液体滴出。 镜下,尸斑表现为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外并无红细胞。所以,必要时可通过病理学检验与之鉴别。,伤前1小时钝器伤,死后20小时切开观察,死前1小时钝器伤,真皮乳头层红细胞渗出,死前1

9、小时钝器伤,皮下组织出血,死前1小时钝器伤,皮下组织出血,(六)生前与死后钝器损伤的差异,。,死后半小时钝器伤,死后20小时切开观察,死后1小时钝器伤,死后20小时切开观察,死后2小时钝器伤,死后20小时切开观察,以皮下出血和皮内出血为观察指标,生前钝器损伤在受到打击后23分钟开始出现明显改变,以皮下出血为主,呈片状,呈暗紫红色,皮内出血呈点状,暗红色,重叠在量多而广泛的皮下出血的范围内,死后20小时切开皮肤及皮肌层可见皮内和皮下广泛出血,用纱布擦拭未能拭去。,死后30分钟位于尸体低下部位的钝器损伤,在受到打击后12分钟开始出现明显改变,出血呈点状暗红色,出血量较少,未见片状融合,此后随着时间

10、有增多趋势。死后20小时切开皮肤及皮肌层可见少量皮下出血。,死后1小时位于尸体低下部位的钝器损伤,在受到打击后35分钟开始出现皮下出血,呈点状暗紫红色,出血量较少,此后随着时间延长有增多趋势,但是变化不明显。死后20小时切开皮肤及皮肌层未见少量皮下出血,切到部分表浅血管有少量渗血,用纱布可以拭去。,死后2小时位于尸体低下部位的钝器损伤,在受到打击后45分钟出现肉眼难辨别的出血,呈点状暗红色,出血量极少,此后随着时间延长未见有明显增多趋势。死后20小时切开皮肤及皮肌层未见皮下出血,死后2小时,位于尸体低下部位的钝器损伤导致血管,镜下可见真皮乳突层、网织层毛细血管充血、扩张,但未见有血管破裂及红细

11、胞渗出。皮下组织可见大量红细胞浸润。,死后2小时位于尸体低下部位的钝器损伤,在受到打击后25分钟出现暗紫色的皮下出血,出血量较多,但此后随着时间未见有增多。在死后20小时切开皮肤及皮肌层时,发见该处有一条大血管经过,破裂后血液渗出导致大量皮下出血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遇到打击部位皮下有大血管破裂的情况,根据皮肤出血现象来判断生前和死后损伤要非常小心。还应切开骨骼肌,死后伤骨骼肌未见任何出血现象。在显微镜下,真皮层毛细血管未见破裂出血,皮下组织被大量红细胞浸润,但它的特点是同一层次红细胞分布较均匀。而与其他非大血管破裂死后损伤出血比较,非大血管破裂死后损伤,出血以真皮层为多,分布不均匀,血

12、管多的地方出血量大,表现为从血管向四周的“渗出”征。,死后头皮的损伤,由于头皮结构的特殊性,损伤虽然不造成大血管的破裂,但可造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破裂,当损伤位于低下部位时,从破裂的毛细血管中逸出的红细胞集结在疏松的帽状腱膜下,可形成死后血肿。 死后不久的肝、脾等脏器的损伤血液从血管中逸出,可形成一定量的胸腹腔出血,有时上可形成血凝块。,三、生前与死后损伤的鉴别,1、对有表皮剥脱、皮革样化的损伤要切开皮肤,观察皮肤、皮下、肌肉有无出血; 2、死后锐器创出血量均较少,而且死后出血的部位必须是位于尸体的低下位置。与生前损伤不同之处在于创缘不会被血染,即使肌肉有出血仅限于肌束间,肌纤维间无出血,用纱布可以拭去,可与生前伤鉴别。,3、死后2小时以上形成的钝器损伤一般出血不明显。死后2小时内的钝器损伤,其出血位于皮下,出血量少,很难融合成片状,以暗红色为主,皮内出血少见。肌肉出血较少见,仅限于肌束间,肌纤维间无出血,可与生前伤鉴别。 4、对头部生前与死后损伤的鉴别,需根据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形态、出血量、组织学检验的情况综合分析,有时还须结合损伤形成的方式、现场情况。,5、内脏器官生前与死后损伤所致的胸腹腔出血的鉴别,主要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及损伤脏器的组织学改变与之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