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PPT课件.ppt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873412 上传时间:2021-10-0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节讲授内容,一、几种仪器的特点 二、关于实验的基本操作 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问题 2.尾气的吸收与防倒吸装置问题 3.量气装置的小结 4.沉淀完全的分析和沉淀的洗涤问题 5.读数的问题 三、物质的检验 四、几个问题,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使用注意事项: 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 盛液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1. 蒸发皿,一、几种仪器,坩埚: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使用注意事项: 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 取、放坩埚时应用坩埚钳。,2. 坩埚,3. 三脚架、泥三角,放置较大或较重的加热容器,做支持物。 注意: 放置加热容器时要

2、垫泥三角。,坩埚钳,用于夹持坩埚、蒸发皿。,(1)漏斗:分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转移液体。 长颈漏斗用于气体发生装置中注入液体。 分液漏斗用于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不同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器中随时加液。也用于萃取分离。,4. 漏斗,5.干燥器,(1)干燥管 (2)干燥器 (3)洗气瓶,5.1干燥管,(1)干燥管:用于气体的干燥或吸收。 注意: 固体试剂应装满干燥管,小口处可塞一些玻璃丝; 大口进小口出。,洗气瓶:中学一般用广口瓶、锥形瓶或大试管装配。洗气瓶内盛放的液体,用以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质。使用时要注意气体的流向,一般为“长进短出”

3、。,5.2 洗气瓶,6. 玻璃棒,作搅拌(加速溶解、散热)、引流用、转移固体,1、标准检查法(微热法),描述:连接好装置,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1)用双手捂住烧瓶或试管的外壁;(2)导管口有气泡冒出;(3)松开手,导管形成一段水柱,说明不漏气。 (若装置复杂,体温达不到产生气泡,改用酒精灯加热),二、关于实验基本操作 凡是制气装置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一般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描述: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2、液封法,3、启普发生器

4、的气密性检查,描述:(1)关闭导管,向球形漏斗中加入水,使漏斗的液面高于容器的液面。 (2)静置片刻,液面不变(此时球形漏斗中的水面高度与容器下部半球内的水面高度保持比较大的液面差),说明不漏气。,(液封法),根据以上实验请你总结出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一般步骤。,1、安装好装置。,2、密封一定量气体。,3、改变压强(温度改变或容积改 变)看现象。,4、根据现象判断装置的气密性。,、尾气处理装置,1、溶解性大的气体用水溶解法 如HCl、NH3等。,2、碱液吸收法 如Cl2、H2S、CO2、SO2、NO2等。,防倒吸装置,描述:气体溶于水,内部气压变小,水在大气作用下被吸入漏斗,使得液面与漏斗口脱

5、离,水又回到烧杯,9,3、可燃性气体用燃烧法 如CH4、C2H4、C2H2、H2、CO等。,4、袋装法 (储气袋) 如CH4、C2H4、C2H2、H2、CO等。,量气装置,A,D,C,B,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温度、压强,量气体体积时要点:恢复原温、调节液面、平视读数,沉淀完全的分析和沉淀的洗涤 (1)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 (2)中学化学实验中,在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如何实现?,(1)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如果 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2)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 完后,重复操作数次。,5.1容量瓶,仪器的读数 (对读数的

6、影响和对结果的影响的区别),俯视,仰视,平视法,俯视图,仰视图,5.2 滴定管,正确视线,仰视视线,正确读数,仰视读数,读数偏大,正确视线,俯视视线,正确读数,俯视读数,读数偏小,三、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检验,参考学案p11论述,四、几个问题,学案p11发散类比7,现有六瓶未知溶液A、B、C、D、E、F,它们是BaCl2、(NH4)2CO3、MgSO4、AgNO3、HBr和NaOH。现各取少许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将结果列表如下(其中“”表示有沉淀或生成微溶化合物,“”表示有气体生成,“”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试填写下列空白 (1)A的化学式为_;判断依据是_。 (2)F的化学式

7、为_;判断依据是_。 (3)写出其余物质的化学式:B_,C_,D_,E_。,(1)(NH4)2CO3;(NH4)2CO3分别与NaOH溶液和HBr溶液反应均可产生气体,与MgSO4、BaCl2、AgNO3三种溶液反应均产生沉淀。 (2)AgNO3;与其他溶液混合全部生成沉淀的只有AgNO3溶液。(2分) (3)NaOH;MgSO4;BaCl2;HBr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和熟悉程度,培养学生有序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根据表中产生的现象,产生5次“”的为AgNO3,产生4次“”的为MgSO4,产生3次“”、2次“”的为(NH4)2CO3,产生3次“”为BaCl2,产生2次“”1次“”的为NaOH,产生1次“”1次“”的为HB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