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制课程纲要.ppt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875841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编制课程纲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如何编制课程纲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如何编制课程纲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如何编制课程纲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如何编制课程纲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编制课程纲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编制课程纲要.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编制课程纲要,报告内容,课程与课程开发 如何编制课程纲要?,一、课程与课程开发,1.课程是什么? 所谓课程就是用“课”的方式规范、引导学生学习的“进程”。 那么“课”要具备那些要素呢? 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作为一门课程,必须至少满足下列四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要素或问题: 明确的目标(期望学生到哪里?) 适切的内容(需要用什么作为载体?) 有序的实施(怎样带学生去那里?) 恰当的评价(如何确定他们已到那里?) 只有一致性地回答了上述四个问题,才能称得上课程。,2.课程有哪些性质?,课程至少具有下列的性质: (1) 民主性:学生是谁的?是国家、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自己因此决定学生的课程的

2、主体一定是多元的。 (2)开放性:因为学生与生俱来就是有差异的生命个体,学生又是发展的,生活背景与经历又不一样的,因此学生的课程一定是开放的。 (3)科学性:教育就是影响人的活动。为什么要影响人?通过什么影响人?如何影响人?影响到什么程度?这些就是课程问题。课程就是诞生于科学主义思潮盛行的背景下的,课程的另一重要性质就是科学性,即基于证据的教育活动。,3.何为课程开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从无到有”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如新课程方案中增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新增的“通用技术”课程等。 “从粗到精”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如校本课程就是从原来的

3、选修课、活动课等发展而来的. “从外到内”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如怎样将预设的教育目标落实到学生身上。 “从上到下”的角度来看,如将国家课程标准变成学生的素养或能力,教师如何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进行备课,然后上课,最后看看学生习得的东西是否符合课程,这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也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归纳课程开发,简单地说,某一主体发展出一种方案或活动,并将这一方案或活动赋诸行动,使得外在的教育目的转变成学生的学习结果或素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大概可以描绘一下课程开发是什么: (1)谁来开发课程?国家、地方、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都可以作为开发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合作小

4、组。 (2)课程开发的范围有哪些?一项活动、单门课程、一类课程(学习领域)和所有课程。可以是开发课程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是开发课程整体。 (3)课程开发的类型有哪些?因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 (4)课程的最终形式有哪些?可以是方案、纲要、教案;可以是课程标准、教材、活动;也可以是作业设计、命制题目、编制考卷 教学观与课程观的差异就在于,教学观可能只关心怎么教或教什么,而课程观一定要关注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与教到什么程度,而且要有一致性。,4.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为什么需要学习课程开发?,(1)国家课程政策的要求。 (2)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5、教师的责任就是将国家课程发展成为本地的学生课程。因此教师的专业活动,简单地讲就是课程开发,其角色就是专业的课程领导者。,学校课程规划,学科课程规划,一 致 性,模块课程纲要,二、如何编制课程纲要,(一)何为课程纲要? (二)文本呈现格式 (三)课程纲要的意义 (四)课程纲要研制的路径,(一)何为课程纲要?,以提纲的形式一致性地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为什么说教学进度表不是课程纲要?因为 只见进度,不见教学; 只见课文,不见课程; 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目标: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内容:基本的素材或活动是什么? 实施:我怎样带他们去? 评价:我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哪里?,(

6、二)课程纲要呈现格式1,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型;课时;日期。 课程元素: 课程目标:源于课标与学生研究;4-6点,每点1-3句;兼顾三维目标;指向关键结果的表现;叙写规范 课程内容:基于目标、学情、条件处理教材,有逻辑地选择与组织相关的知识或活动;课时安排合理等 课程实施:方法与目标匹配;围绕学生的学习表现;创造丰富的、促进的情景;提供多样化的支持等 课程评价:设计基于目标的作业;评价结果的解释与目标相匹配;相关评价政策清晰且可行等 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呈现格式2,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型;课时;日期。 课程元素: 学习目标:

7、评价任务:(提前) 学习活动:(内容与实施合并) 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三)课程纲要的意义,有利于 教师:思考从“一节课”走向“一门课程” 审视满足某门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 学生:明确某门课程的全貌或相关政策 学校:开展课程纲要的审议与质量管理,作为一份课程合同 作为一份认知地图 作为一份课程计划 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四)课程纲要研制的路径,1.如何确定、叙写课程目标?,目标的确定有两条路线: 一是内容标准+学情分析,这主要指国家课程校本化; 二是学生研究+社会需求+专家建议,这主要指校本课程的目标确定。 目标的数量:一个学期的目标一般只要4-6条,每条最好2-3句话。,2.目标

8、叙写的ABCD法则:,主体是学生,因为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 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清晰、可测量,不然,成了“正确的废话”; 行为条件就是为了便于评价附加的,例如通过16课时的学习,增强审美的兴趣。 行为程度也是为了便于评价而设置,意在通过一定课时的学习后,至少三分之二学生可达到的水平。它既不是高标准,也不是低要求,而是量力而行。,目标是指预期的学习结果,它决定教学活动的方向,并确定教学评价的依据。,叙写,内涵,目标的内涵与叙写,可观察、 可测量,特定限制或范围等。 主要有辅助手段或 工具、提供信息或 提示、时间的限制等。,最低表现水准。 即至少2/3学生能达到的60分,是学生 不是教师,行为主体,

9、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叙写目标时易犯的错误,以“目的”代替“目标”。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含糊其词,难以评价。如“培养学生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如“使学生树立观点”,例:小学一年级“七巧板”一课时目标: 1、认识七巧板,会用七巧板拼图。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学生学习结果(目标)有三类:,成果性目标(需要成果) 1.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等 2.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10、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体验性目标(只要过程)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应(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创造性目标(还要“留白”) 复制从事、做、说、表演、模仿、展示、复述等 创作设计、制作、描绘、编织、扮演、创作等,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习得什么东西 过程与方法:学生是如何习得这些东西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习得这些东西有何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问题: 1、“三维”目标是否“每维”要分开单独写? 2、每堂

11、课都要写“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吗? 3、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评价?,换一种说法:三阶目标,深层教学,一阶:知识与技能 (是什么、怎么做?),三阶: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学生个人有何意义?),二阶:过程与方法 (如何习得?),浅层教学,意义,?:1、仅仅落实“双基”行吗? 2、过程与方法即机会标准? 3、如何从“浅层教学”走向“深层教学”即从“教书”走向“育人” ?,如何将内容标准具体化为学习目标?,专家决定的内容标准,教师决定的学习目标 (确定结果;兼顾三维;叙写规范),3.如何依据目标有条理地组织课程内容?,基本的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从整理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

12、。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相互转化。根据这些原则,有条理地分配一个学期或一节课的时间。,4.如何依据目标确定教与学的方式?,当前为何出现“为活动而活动”“为合作而合作”,原因就是教师只关注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没有把教学方式的变革与目标结合起来考虑。 目标决定教与学的方式,决定实施手段。,5.如何依据目标实施评价?,评价须跟目标一致起来; 评价首先是检测目标是否达成,以便于教师作出后续的教学决策,其次是复习或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再次是考虑评价主体的多元与评价方式多样的问题。,高中语文必修一学习目标,通过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学习方式,学习与文本、编者、老师和同学对话,审视并优化自己的语文学习

13、习惯。 了解选文的作者和作品有关背景,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了解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能从内容形象、形式技巧、语言修辞等方面品味文本(朗读/评点);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开始有计划的课外阅读。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化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之/而/其/乎等)、文言句式(倒装句),能背诵劝学(节选)师说和赤壁赋。 参与小组讨论、班级发言、诗歌朗诵、即兴演讲等口头表达活动;多角度观察生活,学写现代诗歌、抒情散文等,参与作品(随笔/习作/征文)的展示、评价和汇编活动。 专题学习时,思考“青春与人生”“经典与教养”“家园之思”和“人类与自然”等话题并有自己的理解,每一

14、专题结束后在“导语”下自撰一句格言。,高中物理必修学习目标,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用公式和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物体的弹性、力的合成与分解、超重失重现象。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并体会其作用; 通过实验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结合物理学史实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 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合作、探究的教育意义,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主要参考文献,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 崔允漷等:基于标准的

15、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崔允漷: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教育研究2009-01 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版 骆玲芳、崔允漷主编: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钟启泉等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王尚文(2007)。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Chambliss, M.J., R.C. Calfee(1999).Textbooks for learning, London:Blackwell. OShea, M.R. (2005).From Standards to Success: A Guide for School Leaders, Alexandria, VA: ASCD.,作 业,请你自己或组建参与2-4人的团队,合作撰写一份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至多2500字)。 9月13日前提交作业,发到综合实践活动网页,如果发不上的请转交卢向国老师代发,题目XX: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