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兰亭集序》ppt课件.ppt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875981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兰亭集序》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完整版《兰亭集序》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完整版《兰亭集序》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完整版《兰亭集序》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完整版《兰亭集序》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兰亭集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兰亭集序》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 ,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x)。,写作背景,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当时参与其会的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

2、4字 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其书法为“天下第一行书”。,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y),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王羲之 (303-361),“序”及分类,“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

3、跋”或“后序”。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书序,为书做的序言,如本文。 诗序,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如孔雀东南飞;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如送东阳马生序 宴集序,古人饮宴,常一同赋诗,集结成册,再推举一人作序。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生词注音,癸丑( ) 会稽山( ) 修禊事( ) 激湍( ) 流觞( ) 骋怀( ) 放浪形骸( ) 趣舍万殊 ( ) 一契( ) 嗟悼( ) 彭殇( ),u,kui j,x,tun,shn,chn,hi,q,q,ji do,shn,课文研读,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

4、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第1自然段,u,介词结构“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后置,春季的末一个月,一种祭礼,高高的竹子,都,县名,映衬、围绕,酒杯,排列,旁边,乐器,繁盛,作诗,省略动词宾语,举行,的,都,崇山峻岭,茂 林 修 竹,清 流 激 湍 映 带 左 右,流觞曲水,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第2自然段,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和风,用来,放开、 敞开,穷尽,实在,自然万物,值得,这,卡盟平台 卡盟平台,卡盟平台 卡盟平台,乐,良辰 美景 赏心 乐事 贤才,天朗气清,

5、惠风和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流觞曲水, 一觞一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第3自然段,为何而痛,助词,引起下文,取消句子独立性,一俯一仰之间,之于,通“晤”,有的人,通“趋”趋向,不一样,一时,高兴的样子,满足,对事情,到达,等到,到、及,过去,附着,因,指“向之”句,自然

6、,生命短暂,欲望无限,终期于尽,痛,这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作者借此抒发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第4自然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符契。两半,可合在一起,面对,悲伤,明白,本来,一、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未成年而死去的人,无根据,情趣,一个个,纵使,这次(集会)的诗文,古人,今人,后人,千 古 同 悲,悲,作者把古人、今人、后人联系起来,对人生苦短的悲痛不只是

7、作者因眼前之情境产生的情感,而且是一代代共同的悲叹,所以这种悲是比痛更深沉的人类之大悲。,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觞一咏觞:喝洒。,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之人。,少长咸集少:少者;长:长者。,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死生亦大矣大:大事。,数词活用为动词:,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用做动词,是一样的。,意动用法:,1)齐彭殇为妄作 齐: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齐, 看作相等。,2)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用作意动词,以-为齐,看做一样。,句式:,状语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不能喻之于怀(于怀不能喻之),亦将有感于斯文(于斯文有感),定语后置

8、:,仰观宇宙之大(广大的宇宙),俯察品类之盛(丰富的万物),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以之兴怀,助词,表定语后置,用在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往,达到,助词,的,代词,指上文中的事,文章通过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乐生痛死这一人类所共有的感情,彻底否定了老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从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表达了一种积极处事的人生态度。,主旨归纳:,东晋时期,由于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致使士大夫人人自危,普遍崇尚老庄思想,追求清静无为,感叹人生无常,在文章中常流露出消极情绪。 而王羲之一反常情,在这篇文章中畅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确难能可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