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商品和货币.ppt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877127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9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商品和货币.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征 第二节 商品 第三节 货币 第四节 价值规律,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征,一、自然经济 1、即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经济形式。(不是为了交换) 2、特征 (1)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以自给自足为目的 因此,自然经济是一种封闭、保守的经济形式,闭关自守和因循守旧是自然经济固有的特征,劳动产品直接表现为社会产品,生产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征,二、商品经济 (一)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 ,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 (二)存在和发展的一般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

2、所有者 3、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征,(三)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1、平等性 2、开放性 3、独立性,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征,(四)商品经济的类型 1、简单商品经济 (1)又称为小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2) 小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征,2、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1)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2)与简单商品经济的区别:基础、生产目的 (3)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生,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征,3、社会主义商品

3、经济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 A.存在社会分工 B.存在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2)与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区别 所有制基础、生产目的、终极结果、宏观调控,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征,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一)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占主导地位 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计划经济是以政府计划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征,(二)资源配置方式: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1、计划方式 (1)指令性计划方式:动

4、力是国家的整体利益;信息资源集中在国家手中,信息纵向流动;决策权在中央 (2)指导性计划:在市场配置资源中起导向作用,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征,2、市场方式 决策者是基层经济单位,独立而分散决策,决策的目标和动力是追求本单位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决策依据是市场信息,主要是价格信息,信息的流动是横向的 资源配置是由市场上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作用引导资源的流向。,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征,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市场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发生联系的场所、渠道和领域。 (2)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 (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4)整个经济运

5、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市场经济的法规运行,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征,(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1、区别 内涵不同:与自然经济相对,指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方式,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征,2、联系: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2)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 (3)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第二节 商品,一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第二节 商品,(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的

6、使用价值 :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自然属性) 2、特点:对别人有用;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可以交换让渡 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但并非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第二节 商品,(二)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商品交换时表现出来的价值,一种商品具有多种交换价值),第二节 商品,(三)商品的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外在的、具体的表现形式 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第二节 商品,(四)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二者是

7、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二者不同,互相矛盾。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第二节 商品,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劳动二重性指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第二节 商品,1、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主要根据劳动的目的、对象、操作方法、劳动资料和劳动结果等区分。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第二节 商品,2、抽象劳动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不管具体形式如何,都是人们脑力和体

8、力劳动的支出 ,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形成价值的实体。,第二节 商品,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1)二者是统一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不可分割的,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2)二者是矛盾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永恒的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历史范畴。,第二节 商品,4、劳动二重性的重要性 (1)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2)为剩余价值论奠定基础 (3)为其他一系列理论奠定了基础,第二节 商品,5、劳动价值论及其相关的争论 “劳动转移价值论”: 价值的源泉是“需求”,主张用人的主观心理评价来决定价值,第二节 商品,三 商品的价值量 价值量 劳

9、动量 劳动时间 (自然时间单位表示),第二节 商品,(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节 商品,1、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商品生产者或厂家生产某种商品的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第二节 商品,(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就是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二者具有相对性,其差别由社会条件,主要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

10、水平的差别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第二节 商品,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不同种类的商品的价值量的确定是以一定量的复杂劳动转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按一定的比例交换,比例的确定通过自发的社会过程实现。,第二节 商品,(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会越多,形成的价值总量不变。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价值量变化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无关。,第二节 商品,四 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价值 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社会劳

11、动 私人劳动,第二节 商品,1、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个别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个人或企业的打算和利益进行的劳动 社会劳动: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作为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部分的劳动,第二节 商品,2、二者之间存在矛盾 (1)私人劳动有时不能在事实上转化为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在数量上不一定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第二节 商品,3、二者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原因: (1)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2)决定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全过程。 (3)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第二节 商品,五 商品和价值体现生产关系 商品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间的一定的经济关系 价

12、值也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1)反映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差别平均化) (2)反映不同生产部门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劳动差别同一化),第二节 商品,六、商品拜物教 商品和货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于是商品和货币都被当作支配人们命运的力量,因而产生崇拜,“商品拜物教” 关键在于人的关系物化,从而掩盖了人与人的关系,第三节 货币,一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价值形式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 (一)简单、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 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表现价值的商品

13、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 二者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第三节 货币,2、相对价值形式分析 (1)二者交换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关系 (2)价值量与相对价值量 价值量客观地存在于商品之中,是商品的内在价值量 相对价值量是指一个商品能够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量,即交换价值量,第三节 货币,3、等价形式分析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形式,第三节 货币,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商品的价值第一次表现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足:各种商品都有自己的价值表现形式,而没有一种统一的表现形式,第三节 货币,3、一般价值形式 一切

14、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 由于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商品交换就从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的物物交换。,第三节 货币,4、货币形式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第三节 货币,商品世界两极化: 商品(相对价值形式)与货币(等价形式) 商品内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发展到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第三节 货币,二 货币的形式及其发展 金属条块 铸币(圆形方孔钱),先秦共字钱 先秦鬼脸钱,古罗马金币 古罗马铜币,美国金币 中国近代铸币,第三节 货币,纸币: 古

15、代(北宋交子、金朝金钞、南宋会子) 国家纸币(以贵金属为后盾,可兑换 ) 现代纸币(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北宋会子,南宋交子,第三节 货币,信用货币(如银行券、支票、汇票等,节约贵金属资源) 电子货币 特别提款权(IMF)(纸黄金),第三节 货币,三 货币的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与普通商品的区别 (1)普通商品的价值需要货币表现,货币自身作为直接的价值体现物而存在 (2)货币除了自然属性的使用价值之外,还有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使用价值,第三节 货币,四 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

16、现,在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情况下,价格主要决定于商品价值与金属货币价值,价格变化与价值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第三节 货币,2、流通手段 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就叫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取决于商品数量(正比)、价格水平(正比) 、货币流通速度(反比)。 通货膨胀,第三节 货币,3、贮藏手段 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经常是足值的金属货币和金银制品。 可以自发调解货币流通量,第三节 货币,4、支付手段 指货币在商品赊购和赊销中的延期支付,以及

17、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第三节 货币,5、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一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二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三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一产生就具备,其他三种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 世界货币体系:金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三节 货币,6、货币流通规律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要货币量的规律。 流通的商品数量 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第三节 货币,(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量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第四节 价值规律,一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形式 1、内容: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 2、作用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偏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1)价格波动始终以各自价值为基础 (2)长期来看,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趋于一致,第四节 价值规律,二 价值规律的作用 1、配置社会资源(通过竞争与价格机制) 2、自发地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3、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不同观点,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不同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