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ppt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1879833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内容导航,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2)成因: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3)意义:水热输送,调整水热分布,影响天气和气候。,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的形成,A,B,C,D,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P36活动 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不考虑地球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 用方向箭头标出赤道与

2、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能否维持?,南极,北极,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单圈环流,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热,(低压),(高压),冷,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第一步假设:,1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运动。 2且不受地转偏向力。 只考虑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大气运动状况是怎样的?,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单圈环流,(1)考虑A: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第二步假设:,1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运动 2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即只考虑A、B-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大气运动状况又是怎样的

3、呢?,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2,4,副极地低气压带,7,6,1,3,5,8,9,10,三圈环流,(2)考虑A、B-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极锋,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赤 道 低气 压 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 地 东 风,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赤 道 低 气压 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4、,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 地 东 风,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两个相间: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气流运动方向相反,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的成因有何不同?副极地低压和赤道低压的成因有何不同?,赤道低压与极地高压是热力作用形成的。 副极地低压与副热带高压是动力作用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何规律?,气压带:四高三低,相间分布; 风 带:南左北右,信西东风。,思考:,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比较,热、湿,冷、干,热、干,热、干,冷、干,暖、湿,暖、湿,凉、干,凉、干,暖、湿,暖、

5、湿,冷、干,冷、干,-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3)考虑A、B、C-高低纬间的冷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同向移动。,2326N,2326S,6634S,6634N,0,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变化 而发生一年内周期的季节移动,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点南带南,点北带北”,【趁热打铁】读关于大气运动的简图,完成12题:,1、图中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东南信风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2、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近地面共有6个气压带

6、、6个风带 B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 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D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风向相同,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趁热打铁】读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回答:,(3)图中风带B是_D是_F是_ (5)在图中气压带E和风带D控制下,降水_(多或少),因为_;_。 (6)在气压带C控制下,降水_(多或少),因为_。,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在图中补画箭头,表示“三圈环流” (2)图中气压带 A是_ C是_ E是_ G是_,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北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多,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西风从低纬吹向高纬降温

7、,少,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高压,低压,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副极地低压,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低压,高压,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低压,高压,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高压,低压,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高压,低压,一月,七月,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

8、陆热力性质差异,1、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夏季,风由夏威夷高压西部吹向我国东部,带来温暖湿润的气 流,影响我国夏季天气。,冬季,风由西伯利亚高压西部吹向阿留申低压和赤道低压,带 来寒冷干燥的气流,影响我国冬季天气。,东亚季风,活动,(1)分析东亚冬季和夏季个盛行什么方向的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东亚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冷暖、干湿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判断理由是什么?,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典型季风区比较,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图中气压带断裂成块状的原因是_。 (2)图中A、B、C三个气

9、压系统名称: A是_,B是_,C是_。 (3)亚洲东部盛行_风,是由北太平洋西部的_高压吹向亚欧大陆的_低压,在_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4)亚洲南部的_风是由于南半球的_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趁热打铁】读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东南,夏威夷,亚洲,地转偏向,西南,东南信,练习,(1)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北半球大陆气温高,亚洲大陆形成 ,把 切断,从而在亚洲大陆上形成 ,在北太平洋上形成 。 南半球,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南纬30度以南基本上以海洋为主,所以气压带基

10、本呈 。,(2)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北半球大陆降温快,气温低,亚洲大陆形成 ,把 切断,从而在亚洲大陆上形成 ,北太平洋上形成 。 南半球,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南纬30度以南基本上以海洋为主,所以气压带基本呈 。,热低压,副热带高压带,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带状分布,冷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带状分布,考点二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基础梳理 原因:,冬、 夏季 气压 中心 和季 风环 流,气 压 中 心,影 响,北 半 球,特点: 分布,表 现,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 、 蒙古高压) 太平洋、大西洋:低气压(副极地低压),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

11、(印度低压) 太平洋、大西洋:高气压(副热带高压),南半球,特点: 分布 原因:海洋面积广阔,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块状,西伯利亚,带状,概念:冬夏陆地上的高、低气压中心 影响:影响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 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 而有显著 改变的现象。季风环流也是 的组 成部分,大气活 动中心,特点,势力强,范围广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成因,季节,大气环流,季 风 环 流,冬、 夏季 气压 中心 和季 风环 流,气 压 中 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成因: 风向: 性质: 成因: 风向: 性质: 成因: 风向: 性质: 成因: 风向: 性质:,东 亚 季 风,

12、冬季风,夏季风,南 亚 季 风,冬季风,夏季风,季 风 环 流,冬、 夏季 气压 中心 和季 风环 流,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西北风,寒冷干燥,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东南风,温暖湿润,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东北风,低温干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西南风,高温湿润,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从全球来讲,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1.单一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

13、气候,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西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中纬西风带,西风和副高,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对气候有的影响因素,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副热带高压控制,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控制,常年西风控制,冬夏 季风 交替 控制,受极地气团控制,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4、300N,活动探究:,600S,300S,00,900N,600N,900S,多雨,多雨,多雨,干旱,干旱,干旱,干旱,极地高压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东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赤道低压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分布地区:赤道附近南北纬100之间地区 形成原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容易成云致雨,100,降水量mm,气温0c,200,300,400,案例分析:,副 热 带 高 压 带,信 风 带,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分布地区:南

15、北纬200 30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 形成原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降水少,案例分析:,西 风 带,气温0c,降水量mm,100,200,300,400,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特点:冬暖夏凉,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分布地区:南北纬400600大陆西岸地 区 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影响,案例分析:,活动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南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有何影响呢?,降水量mm,100,200,300,400,气温0c,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地区:南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 形成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

16、,温和多雨,案例分析:,对比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同纬度的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气候,说明季风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生活应用:,非 洲,中国,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地区:南北纬250350之间的大陆东岸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偏北风影响,降水较少。,气温0c,降水量mm,100,200,300,400,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热带终年高温;亚热带冬暖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寒带终年严寒,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夏雨型;冬雨

17、型;年雨型;少雨型,低气压,甲,乙,1、甲、乙两图中,哪幅是1月、哪幅是7月?判断理由是什么?,1月,7月,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北半球大陆形成冷高压,风从内陆吹向海洋,低温干燥;7月北半球大陆形成热低压,风从海洋吹向内陆,温暖湿润。,课本P41,2、甲图中,东亚与南亚各盛行什么风?形成原因是什么?,3、乙图中,东亚与南亚各盛行什么风?形成原因是什么?,甲,乙,西北季风,东北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课本P41,一般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在大范围地区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有时把起因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所造成的,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盛行风现象,也叫季风。,季风环流是

18、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以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课本P41活动,2.季风,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盛行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季风气候明显。,亚洲南部印度等地的季风形成不仅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而且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密切的关系。冬季,赤道低气压带移到赤道以南,受亚洲高压影响,形成东北季风;夏季,赤道低气压带移到赤道以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东亚季风的形成过程,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冬夏海陆 气温差异,夏季陆地气 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 温低于海洋,冬夏海

19、陆 气压差异,夏季陆地气压 低海洋气压高,冬季陆地气压 高海洋气压低,冬夏风向相反,夏季风从海洋吹 向陆地(偏南风),冬季风从陆地吹 向海洋(偏北风),季风,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寒冷干燥,寒冷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温暖湿润,温暖湿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对气候有重要的影响,它是重要的气

20、候形成因素。,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季风气候,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对气候有重要的影响,它是重要的气候形成因素。,1.单一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西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气温(C),800,700,600,500,400,

21、300,200,100,0,降水(毫米),新 加 坡,终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2000毫米,热带雨林气候,返回,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 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气温(C),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毫米),喀 土 穆,年降水量300毫米,终年高温少雨,热带沙漠气候,返回,分布在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1 2 3 4 5 6 7 8 9 10 1

22、1 12(月),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气温(C),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毫米),伦 敦,全年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返回,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全年受西 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气温(C),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毫米),巴 马 科,终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返

23、回,分布在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气压 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明显交替。,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气温(C),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毫米),罗 马,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干热冬温雨),地中海气候,返回,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 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雨型。雨热不同期。,新加坡,墨西哥城,罗马,伦敦,莫斯科,布宜若斯艾利斯,旧金山,开罗,上海,巴马科,孟买,喀土穆,杰克逊维尔,沈

24、阳,巴马角,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热带终年高温;亚热带冬暖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寒带终年严寒,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赤道地区气流上升,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压控制,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控制,西风控制,冬夏 季风 交替 控制,受极地气团控制,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活动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南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有何影响呢?,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

25、合影响的结果。,第一步:根据气温曲线判断南北半球,气候类型判断的方法,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二步: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热量带,第三步:根据年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确定降水类型,年雨型:全年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没有明显干湿季。 夏雨型:夏雨较多,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冬雨型:冬雨较多,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降水较少。 少雨型:全年少雨或无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趁热打铁】,读“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回答。,(1)为_半球的_气候, 分布规律是_ 。 (2)为_气候,分布在_两侧, 气候特点是_。 (3)为_气候,_地区面积最广、最典型, 气候特点为_。,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趁热打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温带海洋性,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热带雨林,赤道,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地中海沿岸,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海陆热力差异影响海陆高、低压中心 的分布 2、季风的形成原因 3、气候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