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市规划最新版.ppt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953576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城市规划最新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合肥城市规划最新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合肥城市规划最新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合肥城市规划最新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合肥城市规划最新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城市规划最新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城市规划最新版.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合肥城市规划,成员分工,材料收集:张晨茂 程伟华 ppt制作:马会芳 李俊宝 演讲:王兵兵,合肥城市规划 一、合肥城市定位及发展总目标 二、中心城区规划布局 三、城市交通体系规划 四、生态及环境保护规划 五、城乡旅游发展规划,合肥城市定位,积极融入长三角是合肥未来 发展的核心战略,在中部崛起 战略背景下,重点处理与上海、 南京、武汉、南昌的关系。 合肥与上海:全面接轨 合肥与南京:多方合作 合肥与武汉:联系纽带 合肥与南昌:错位竞争,省域关系格局(依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合肥作为全省无可替代的核心城市。 合肥与马芜铜:互补与互动; 合肥与蚌埠、淮南、阜阳:辐射与带动。 合肥与巢湖:一体化发展

2、; 合肥与六安:资源统筹; 合肥与淮南:合作共赢。 省会经济圈:以合肥为核心,巢湖、六安为两翼,建设带动全省发展的省会经济圈,城市发展总目标,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升城市首位度和知名度,增强省会城市综合竞争力,扩大经济辐射与服务能力,加快改革开放,以科技创新为本,生态友好为目标,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奋力率先崛起,努力将合肥建设成为中国中部地区开放程度最高、自主创新能力最突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 规划到2030年:合肥市市域人口为1000万人,城镇人口为900万;城镇化水平为90%;全市城镇建设用地为9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布局,空间拓展策略: 三面整合,两向拓

3、展,两带控制。 规划布局形态:星形结构。 城市基本上是以二环为中心,向外在东、南、西南、西、北五个方向上伸展出五个生长轴,与城市的山水自然环境相互配合,相互渗透。 布局特点: 紧凑发展布局; 多中心组团式布局; 优化产业布局,城市分区,老城区、北区、东区、西区、南区、经开区、滨湖新区、高新区等共八个分区。 中心城区规划2个市级中心,分别位于老城区、滨湖新区。规划公共设施总用地5940.7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6.52,人均16.50平方米。,绿地系统结构: 三环、四楔、五脉、多园、多廊道。 三环:内部以环城河绿带,外部绿化隔离带,中间高压走廊绿带。 四脉:四条水系及其支流构成四条滨水绿脉。

4、五楔:城市外围在东北、西北、西南、南、东南五个方向上保留五条绿楔契入城市之中。 多园:规划结合两带五楔形成多座城市公园。 多廊道:在城市组团与片区之间保留生态廊道作为分隔。,居住用地布局 二环路以内地区:该区域是城市居住用地的重点改善区域,一方面结合产业用地置换;另一方面对现有住宅区进行改造或改善,降低居住密度,加强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提高居住舒适度。 二环路以外地区:是城市居住用地的重点发展区域,结合城市的拓展,增加居住用地,引导人口集聚。利用外围地区地价相对较低,增加住宅建设,启动阶段重点建设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住宅和社区。 中心城区外围的小城镇:重点提高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水平,增强小城镇吸

5、引辐射功能,引导农村居民点规范建设,相对集中布局居住用地,完善社区配套设施,改善小城镇的城市面貌。 居住用地在各区分别为:老城区1.86平方公里,东区27.27平方公里,北区11.81平方公里,西区14.82平方公里,南区14.57平方公里,高新区10.83平方公里,经开区10.97平方公里,滨湖新区17.10平方公里 规划在中心城区的各个方位布置经济适用住房。,工业用地布局 重点发展“五个工业组团” 西部工业组团: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蜀山经济开发区等为主体,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 西南部工业组团:以经济技术开发区、桃花工业园区、包河工业园区为主体,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

6、和技术含量较高的相关产业。 北部工业组团:发展庐阳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现代印刷、电力设备、建材、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加强与长丰县双凤经济开发区相协调。 东北工业组团:以瑶海经济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物流、服装、电缆、建材及相关配套产业。 东部工业组团:发展肥东经济开发区(龙岗),重点发展家用电器及配套、化工、冶金、轻纺、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城市交通体系规划,市域交通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1)交通发展战略 提高区域交通的可达性,巩固合肥区域中心的地位。以多方式联运和集约化运输为主体,以国家、区域交通干线为骨架,扩大与增强合肥与国内其它省市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交通联系,使合肥与周围重要城

7、市的交通高速直达。 (2)交通发展目标 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为重点,集中建设对外运输主干线、重点港(站)主枢纽、沿江快速轨道交通,形成以城市为依托,干线铁路、高等级干线公路、长江和淮河航道为骨架的水路空并举、干支相连、集疏成网的综合交通体系。合肥机场实施搬迁,飞行区达到4E标准。,重点建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建设机场专用通道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内干线机场和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航空运输体系。 2015年客运吞吐量6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6万吨;2020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万吨;2030年旅客吞吐量2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航空机场建设,轨道交通 近

8、期建设快速公交(BRT);中期形成快速公交(BRT)和轨道交通有效结合的服务模式;远期采用地铁或轻轨为主的快速轨道交通服务模式。 轨道交通呈“环形加井”字型布置,预留到机场的轨道交通。总长度133公里,线网密度0.37公里/平方公里。 快速公交:线路总长度180公里,线网密度为0.5公里/平方公里,形成环行加放射格局的快速公交体系。 常规公交:公交运营线网长度达到1100公里,公交配车5600标台。,铁路规划系统,国家铁路网规划中,经过合肥的国家铁路干线与城际快速线: 合宁高速铁路(合肥南京) 合武高速铁路(武汉合肥) 京福高速铁路 华东第二客运通道(阜合杭客专),(1)客运专线 沪汉蓉高铁

9、京福高速铁路 华东第二客运通道(阜合杭客专) (2)“大”字型城际铁路 合肥-安庆 合肥-南京 合肥-淮南-蚌埠 合肥-巢湖-芜湖 合肥-六安 (3)普通铁路规划 宁西铁路合宁段及西合复线 合肥-庐江-铜陵普通铁路 既有华东第二通道电气化改造 既有合九线电气化改造,铁路规划,水运港口 合肥港是规划中的全国十大经济区内河航运网中心之一,并被列为长江水系首批开发的重点港口,江淮运河实施后,合肥将成为沟通长江、淮河水运的枢纽。 主要安排在南淝河、店埠河、派河、巢湖等岸线。南淝河逐步降低其货运服务职能,提高店埠河港区和派河港区的综合货运职能。在巢湖沿岸,结合南淝河水道安排一系列客运码头,设计“水上巴士

10、”线路。,生态及环境保护规划,合肥的生态建设总目标: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建设景观独特、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到2030年,合肥市的生态环境水平将全面提升,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得到全面控制,巢湖水质得到全面改善,形成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城市景观,城市各功能区达到生态和谐环境友好,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标准。,. 生态发展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严格保护各 类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敏感区;重视土地、岸线、自然景观等稀缺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培育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水环境保护 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水质全面达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11、水质标准要求;重点污染控制南淝河;各水环境功能区全面达标;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9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 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并逐步实行污水处理产业化;控制工业污染实施清洁生产,重点发展少污染或无污染的企业,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企业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保护 (1)保护与建设目标 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2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30天/年。 (2)保护与建设任务 采用合理的能源政策,供热设备提高热效率,减少燃煤量,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提高集中供热的比率;采取有效的治理技术,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实施清洁生产,进行源控制。,城乡生态网络构建,一湖两山两带,绿色加蓝色生态廊道 合肥的自然生态空间

12、资源比较优越,北部的生态资源包括山体、众多水库,西南为紫蓬山风景区,南面巢湖,东部北起岱山湖,南至巢湖边的绵延110公里的山地,中间密布着纵横交错的水系,这几片重点保护区之间需通过绿色网络与蓝色网络,保持相互联系的生态廊道。,环境保护目标,至2030年: 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100% 声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100%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标率92% 森林覆盖率达到40% 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4 都市区及县(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达到100%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80% 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 80% 城区城市

13、热岛效应程度()2.5 城市机动车尾气排达标率达到100% 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100% 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城乡旅游发展规划,一、区域发展定位: 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 长三角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国际滨湖型旅游目的地,二、空间布局规划,规划形成:双核动力、四带环绕、四翼伸展 双核: 庐阳古城文化观光核、滨湖新城休闲度假核 四带: 西南自然风光带 环巢湖休闲度假带 东部山水休闲带 西部自然风光带 双翼: 东北翼:东北部乡村生态翼 西南翼:西南科技、人文休闲翼,三、旅游产品体系规划,旅游产品结构由单一的观光产品向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三大产品为主导的多元化产品体系转型。 规划形成三大主导产品和七大主题旅游产品,三大主导产品: 1、观光旅游产品 2、商务会展旅游产品 3、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七大主题产品: 包公文化主题产品 淮军文化主题产品 三国文化主题产品 科教体验主题产品 宗教旅游主题产品 红色旅游主题产品 乡村旅游主题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