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罪现场保护第一节 犯罪现场保护概述 犯罪现场保护是犯罪现场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犯罪现场保护是犯罪现场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犯罪现场的整个过程。一个案件能否破获,贯穿于犯罪现场的整个过程。一个案件能否破获,不单单取决于侦查人员的智慧与汗水,侦查破案的不单单取决于侦查人员的智慧与汗水,侦查破案的基础在于有效的现场保护工作,因此,犯罪现场保基础在于有效的现场保护工作,因此,犯罪现场保护从接警的那一刻开始就显得至关重要。护从接警的那一刻开始就显得至关重要。一、犯罪现场保护的概念 犯罪现场保护就是对发生或发现刑事案件的地犯罪现场保护就是对发生或发现刑事案件的地点和场所及时进行警戒、封锁,保持犯
2、罪现场发点和场所及时进行警戒、封锁,保持犯罪现场发生或被发现时的状态,并对与案件有关的人员进生或被发现时的状态,并对与案件有关的人员进行保护和对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采取科学方法、行保护和对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采取科学方法、手段进行保全的一项紧急性措施。手段进行保全的一项紧急性措施。犯罪现场保护基本含义:(一)犯罪现场保护的主体是人民警察(一)犯罪现场保护的主体是人民警察 一个刑事案件发生或者被发现之后,在人民警察一个刑事案件发生或者被发现之后,在人民警察到达现场之前,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好到达现场之前,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好现场,案发地公安机关接到刑事案件报警迅速派现场,案发地公安
3、机关接到刑事案件报警迅速派员赶到现场后,就应当接管犯罪现场的保护工作,员赶到现场后,就应当接管犯罪现场的保护工作,严格负起责任,做好现场保护工作。严格负起责任,做好现场保护工作。(二)犯罪现场保护的时效是贯穿于犯罪现场勘查的始终 保护犯罪现场的时间,从发现犯罪现场开始,保护犯罪现场的时间,从发现犯罪现场开始,至现场勘验、检查结束。不能完成犯罪现场勘验、至现场勘验、检查结束。不能完成犯罪现场勘验、检查或者犯罪现场需要继续保留的,应当对整个检查或者犯罪现场需要继续保留的,应当对整个犯罪现场或者部分犯罪现场予以处置,继续加以犯罪现场或者部分犯罪现场予以处置,继续加以保护。保护。(三)犯罪现场保护的对
4、象是犯罪现场中的相关人员及痕迹物品1 1、犯罪现场中的相关人员、犯罪现场中的相关人员(1 1)被害人、报案人、发现人)被害人、报案人、发现人(2 2)知情人(指犯罪嫌疑人及上述人员之外的其他)知情人(指犯罪嫌疑人及上述人员之外的其他知情人员)知情人员)(3 3)犯罪嫌疑人,包括其同伙和包庇犯罪的人员)犯罪嫌疑人,包括其同伙和包庇犯罪的人员(4 4)犯罪现场勘查的工作人员,包括负责犯罪现场)犯罪现场勘查的工作人员,包括负责犯罪现场处置的人员。处置的人员。2 2、犯罪现场状态、犯罪现场状态 犯罪现场状态和非犯罪现场状态、情节,包括犯犯罪现场状态和非犯罪现场状态、情节,包括犯罪现场摆放的物品有无变动
5、犯罪现场上有无物罪现场摆放的物品有无变动、犯罪现场上有无物品的增减、电器设备的使用、生活环境的变化等。品的增减、电器设备的使用、生活环境的变化等。如:犯罪现场门窗、照明灯、电器的开关情况,如:犯罪现场门窗、照明灯、电器的开关情况,被移动和损失物品的情况,临场时的气味、异常被移动和损失物品的情况,临场时的气味、异常声音等。声音等。3 3、犯罪现场中的痕迹物品、犯罪现场中的痕迹物品 无论是露天现场还是室内现场,对于已发现的无论是露天现场还是室内现场,对于已发现的尸体、血迹、手印、脚印、被破坏物体和其他遗尸体、血迹、手印、脚印、被破坏物体和其他遗留物,都要特别加以保护,要特别注意现场危险留物,都要
6、特别加以保护,要特别注意现场危险物品。物品。4、犯罪现场中的尸体(1)尸体的状态、包括方向、位置、姿势等(2)尸体的衣着及附着物(3)尸体的伤痕和血迹(4)尸块及人体组织(四)常用的犯罪现场保护措施1 1、封锁犯罪现场,设置路障和警戒带、封锁犯罪现场,设置路障和警戒带2 2、布置人员进行警戒、布置人员进行警戒3 3、监护并控制现场上的相关人员、监护并控制现场上的相关人员4 4、保护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包括尸体、保护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包括尸体5 5、救助伤员,灭险排爆、救助伤员,灭险排爆二、犯罪现场保护的作用 犯罪现场中多样化、多元化的信息,给犯罪现犯罪现场中多样化、多元化的信息,给犯
7、罪现场勘查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无穷的活力,场勘查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无穷的活力,通过犯罪现场勘查获取最原始、最大限度的与犯通过犯罪现场勘查获取最原始、最大限度的与犯罪有关的证据和信息,及时发现和恰当地保护犯罪有关的证据和信息,及时发现和恰当地保护犯罪现场,是搞好犯罪现场勘查的前提和条件,为罪现场,是搞好犯罪现场勘查的前提和条件,为分析犯罪现场提供依据,为制定侦查措施提供保分析犯罪现场提供依据,为制定侦查措施提供保障,为揭露和证实犯罪提供证据,对侦查破案具障,为揭露和证实犯罪提供证据,对侦查破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维护犯罪现场的
8、秩序,为犯罪现场勘查创造(一)维护犯罪现场的秩序,为犯罪现场勘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保护犯罪现场的原始状态,为侦查破案提供(二)保护犯罪现场的原始状态,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依据。线索和依据。有效的现场保护行动是侦查破案的关键,现有效的现场保护行动是侦查破案的关键,现场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犯罪现场勘查的质量,场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犯罪现场勘查的质量,决定犯罪现场分析是否客观真实,从而影响侦查决定犯罪现场分析是否客观真实,从而影响侦查计划和对策的制定。只有保护好现场,侦查人员计划和对策的制定。只有保护好现场,侦查人员才能看到犯罪现场的原始状态,才能够保证犯罪才能看到犯罪现
9、场的原始状态,才能够保证犯罪现场得到全面、及时、准确、细致地勘查,从中现场得到全面、及时、准确、细致地勘查,从中得到正确的信息。得到正确的信息。(三)保护犯罪痕迹物品,为刑事诉讼提供客观的依据 犯罪现场是一切刑事诉讼活动最基本的、最客犯罪现场是一切刑事诉讼活动最基本的、最客观的信息来源,犯罪现场上任何东西都应视为潜观的信息来源,犯罪现场上任何东西都应视为潜在的证据材料,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最原始的信息在的证据材料,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最原始的信息和有价值的线索,所以在犯罪现场上,无论是物和有价值的线索,所以在犯罪现场上,无论是物证、证人证言,还是书证、视听资料,还是活着证、证人证言,还是书证、视听资料
10、还是活着的人、尸体、现场上的物品及其状况等,都要引的人、尸体、现场上的物品及其状况等,都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加以严格的保护起我们的重视,加以严格的保护(四)保守犯罪现场及现场勘查工作秘密,防止意(四)保守犯罪现场及现场勘查工作秘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外事故的发生 对犯罪现场及犯罪现场勘查工作的秘密进行对犯罪现场及犯罪现场勘查工作的秘密进行有效的保护,可以控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如毁有效的保护,可以控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如毁灭证据、转移赃物、逃跑、自杀、报复等)和保灭证据、转移赃物、逃跑、自杀、报复等)和保全证据,防止对现场上相关情节的泄露,甄别犯全证据,防止对现场上相关情节的泄露,甄别犯罪嫌疑人
11、的口供,防止串供。罪嫌疑人的口供,防止串供。三、犯罪现场保护的原则三、犯罪现场保护的原则 负责保护现场的人民警察除抢救伤员,保护物负责保护现场的人民警察除抢救伤员,保护物证等紧急情况外,不得进入现场,不得触动现场证等紧急情况外,不得进入现场,不得触动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处理紧急情况时,应当尽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处理紧急情况时,应当尽可能避免破坏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注意保可能避免破坏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注意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尽量避免或者减少公私财产损护公民生命安全,尽量避免或者减少公私财产损失。失。(一)坚持犯罪现场准入的原则 除救人、排险外,必须防止不必要人员或非除救人、排险外,必
12、须防止不必要人员或非经批准的人员进入现场经批准的人员进入现场(二)坚持痕迹、物证保护的紧急与必要原则 除抢救伤员,防止痕迹、物证被破坏等紧急除抢救伤员,防止痕迹、物证被破坏等紧急情况外,负责保护现场的人民警察不得进入现场,情况外,负责保护现场的人民警察不得进入现场,不得触动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不得触动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三)坚持现场中的人与物双重保护原则 传统犯罪现场保护理论十分注重对犯罪现场传统犯罪现场保护理论十分注重对犯罪现场中痕迹、物证的保护,忽视对犯罪现场中相关人中痕迹、物证的保护,忽视对犯罪现场中相关人员的保护,如被害人受伤后被送往医院的路途中员的保护,如被害人受伤后被送往
13、医院的路途中及到达医院后如何实施保护,对现场中重要知情及到达医院后如何实施保护,对现场中重要知情人如何固定与保护,等等,均就纳入犯罪现场保人如何固定与保护,等等,均就纳入犯罪现场保护的核心内容中。护的核心内容中。四、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一)记录到场时间,核查犯罪现场情况(一)记录到场时间,核查犯罪现场情况(二)合理划定现场保护的范围,布置警戒(二)合理划定现场保护的范围,布置警戒(三)抓紧发案不久的有利时机,了解现场的初步(三)抓紧发案不久的有利时机,了解现场的初步情况情况(四)记录知情人,监控犯罪嫌疑难(四)记录知情人,监控犯罪嫌疑难 ,保护痕迹物,保护痕迹物证证(五)指挥员临场后,应及时、
14、客观、全面汇报。(五)指挥员临场后,应及时、客观、全面汇报。1 1、案件发生、发现的时间、地点及发现人、报案人、案件发生、发现的时间、地点及发现人、报案人的情况;的情况;2 2、抵达现场的时间及现场当时的状况,进入现场的、抵达现场的时间及现场当时的状况,进入现场的人员名单;人员名单;3 3、现场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现场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4 4、现场已采取的紧急情况和结果;、现场已采取的紧急情况和结果;5 5、重要知情人的登记情况,知情人的名单;、重要知情人的登记情况,知情人的名单;6 6、与案件有关情报信息的收集情况;、与案件有关情报信息的收集情况;7 7、其他应当汇报的情况。
15、其他应当汇报的情况。五、破坏犯罪现场的主要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勘查的犯罪现场有据不完全统计,勘查的犯罪现场有80%80%受到各受到各种因素的破坏。种因素的破坏。(一)客观因素:天气变化因素、地理环境因素、(一)客观因素:天气变化因素、地理环境因素、物质固有属性因素。物质固有属性因素。(二)人为因素:救人排险、抓捕犯罪嫌疑人、犯(二)人为因素:救人排险、抓捕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及其相关人员、被害人及其相关人员、罪嫌疑人及其相关人员、被害人及其相关人员、群众或闲散人员、侦查员及相关人员。群众或闲散人员、侦查员及相关人员。第二节 犯罪现场保护的方法一、对犯罪地点和场所的保护方法(一)对室外现场的
16、保护(一)对室外现场的保护1 1、对发生在空旷地带的犯罪现场,应该先巡视现场、对发生在空旷地带的犯罪现场,应该先巡视现场环境,对犯罪现场的范围用绳索、警戒带圈定环境,对犯罪现场的范围用绳索、警戒带圈定禁入区,有效阻止他人进入现场,有些位于旷野偏禁入区,有效阻止他人进入现场,有些位于旷野偏僻的露天现场,虽然行人稀少,不易受到破坏,僻的露天现场,虽然行人稀少,不易受到破坏,但也不能因此而疏于保护。但也不能因此而疏于保护。2 2、当保护范围中遇有公路时,可根据道路的情况,、当保护范围中遇有公路时,可根据道路的情况,用绳索、警戒带等圈定禁区,并派人警戒,最好用绳索、警戒带等圈定禁区,并派人警戒,最好不
17、要中断交通,尽量留出一部分道路通行,必要不要中断交通,尽量留出一部分道路通行,必要时可能临时中断交通,指挥行人和车辆绕道而行,时可能临时中断交通,指挥行人和车辆绕道而行,对重要的等级公路,确实需要中断交通时,应及对重要的等级公路,确实需要中断交通时,应及时向上级汇报。时向上级汇报。3 3、当保护范围遇有铁路时,应首先将尸体等的原始、当保护范围遇有铁路时,应首先将尸体等的原始位置及状态记录焉,然后将铁轨上的尸体及物证位置及状态记录焉,然后将铁轨上的尸体及物证转移到适当的安全位置。转移到适当的安全位置。4 4、对于大院内空地上的现场,可以在院门外派人值、对于大院内空地上的现场,可以在院门外派人值守
18、守。(二)对室内现场进行保护 通常是在门、窗等重点部位设置专人看守,封通常是在门、窗等重点部位设置专人看守,封锁进出口,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必要时可关锁进出口,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必要时可关闭房门,但要防止破坏门上和锁上的痕迹,更不闭房门,但要防止破坏门上和锁上的痕迹,更不能留下自己的指纹。能留下自己的指纹。1 1、对于平房现场保护时,要在房门外,窗外和重点、对于平房现场保护时,要在房门外,窗外和重点部位设专人看守,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和靠近,部位设专人看守,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和靠近,对室外可能是犯罪嫌疑人出入的路线或活动场所,对室外可能是犯罪嫌疑人出入的路线或活动场所,也应划出一定范
19、围,布置警戒,对于有院落的平也应划出一定范围,布置警戒,对于有院落的平房,可派人在周围进行把守,有利于对进出现场房,可派人在周围进行把守,有利于对进出现场的路线,进入现场之前的隐蔽处进行保护。的路线,进入现场之前的隐蔽处进行保护。n n2 2、对于楼房,要派人在楼口、过道进行警戒,同、对于楼房,要派人在楼口、过道进行警戒,同时也要注意对应一楼外部的流筒、门窗、雨搭处时也要注意对应一楼外部的流筒、门窗、雨搭处加以保护,防止围观群众的靠近或攀爬,对垃圾加以保护,防止围观群众的靠近或攀爬,对垃圾堆处也应当派人警戒。堆处也应当派人警戒。n n(三)对公共娱乐场所的保护(三)对公共娱乐场所的保护n n
20、对于公共场所和娱乐场所,应该有警戒带、绳对于公共场所和娱乐场所,应该有警戒带、绳索、带标志的物体圈定所要保护的范围,确定通索、带标志的物体圈定所要保护的范围,确定通道,疏导人群,并派人警戒,注意对公厕的保护。道,疏导人群,并派人警戒,注意对公厕的保护。二、处置现场人员(一)维持现场秩序(一)维持现场秩序 防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现场,将无关人员清防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现场,将无关人员清退出现场。退出现场。(二)留住现场上的相关人员(二)留住现场上的相关人员(三)对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三)对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三、对痕迹、物证的保护(一)确定痕迹、物证的种类,分析可能破坏的因(一)确定痕迹、物证的种类,
21、分析可能破坏的因素。素。(二)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保护。(二)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保护。四、保护现场上的尸体四、保护现场上的尸体第一,防止现场上的尸体被他人移动和触动,对缢死和勒死第一,防止现场上的尸体被他人移动和触动,对缢死和勒死的尸体,不要任意将绳子解开,更不能随便移动尸体。的尸体,不要任意将绳子解开,更不能随便移动尸体。第二、将遇有险情的尸体移出,移动尸体时要做好记录,对第二、将遇有险情的尸体移出,移动尸体时要做好记录,对火场中的尸体,要将其搬离火场,放置于适当的场所。火场中的尸体,要将其搬离火场,放置于适当的场所。第三,对可能受环境和天气变化而被破坏的尸体,可进行立第三,对可能
22、受环境和天气变化而被破坏的尸体,可进行立体遮盖,遮盖物不可以有刺激性气味和污染。体遮盖,遮盖物不可以有刺激性气味和污染。第四,对水上漂浮的尸体,要设法将其固定在水中,一般不第四,对水上漂浮的尸体,要设法将其固定在水中,一般不打捞上岸。打捞上岸。五、现场保护中的紧急处置方法(一)迅速封锁现场(一)迅速封锁现场(二)保护现场中的痕迹物品及尸体(二)保护现场中的痕迹物品及尸体(三)组织抢救现场上受伤的人员(三)组织抢救现场上受伤的人员(四)组织人员排除现场上的险情(四)组织人员排除现场上的险情(五)查明事件起因、后果(五)查明事件起因、后果六、现场保护应当注意的问题第一,现场保护用品不宜就地取材第一
23、现场保护用品不宜就地取材第二,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手套、鞋套、帽套等。第二,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手套、鞋套、帽套等。第三,现场警察应当增强安全意识,注意自我保护,第三,现场警察应当增强安全意识,注意自我保护,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器具,在犯罪现场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器具,在犯罪现场勘查过程中,应警惕犯罪嫌疑人可能重返现场。查过程中,应警惕犯罪嫌疑人可能重返现场。第四,遮挡现场痕迹、物证、尸体的物品必须无污第四,遮挡现场痕迹、物证、尸体的物品必须无污染,防止破坏嗅源。染,防止破坏嗅源。第五,未经指挥员批准,不得向新闻媒体及围观群第五,未经指挥员批准,不得向新闻媒体及围观群众泄露案情。众泄露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