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出厂检验.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2107687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叶出厂检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茶叶出厂检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茶叶出厂检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茶叶出厂检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茶叶出厂检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叶出厂检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出厂检验.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茶叶出厂检验感官品质检验感官品质检验主要是确定茶叶产品的质量等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感官检验方法: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 NY/T787-2004 )和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1 、绿茶 GB/ 2 、红茶 NY/T780-20043 、乌龙茶GB/ )一、茶叶水分检验水分:在常压条件下,茶叶经规定的温度加热至恒重时的质量损失,称为水分。茶叶中水分含量高低直接影响茶叶贮藏保鲜。红茶 NY/T780-20040绿茶GB/< (晒青W)乌龙茶GB/&1 、水分检验方法检验茶叶中水分含量的检验方法通常为 103 ± 2 恒重法(GB ,茶水分测定)。2、原理试样于 103 

2、7; 2 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加热至恒重,称重。3、仪器和用具铝制烘皿:具盖。内径7558mm 。鼓风点热恒温干燥箱,自动控制温度± 2 。干燥器:内盛有效干燥剂。分析天平:感量。4、操作方法取样按 GB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的测定)的规定。制备试样。铝制烘皿的准备将洁净的烘皿连同皿盖至于103±2C的干燥箱中,加热 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5、测定103± 2 恒重法(仲裁法)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 5g (精确至)于已知质量的烘皿中,至于 103 ± 2 C干燥箱内 (皿盖斜置皿上),加热 4h。加盖取出,于干燥

3、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再置于干燥箱中 加热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量。重复加热 1h的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差不 超过,即为恒量,以最小称量为准。120烘干法(快速法)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 5g (精确至)于已知质量的烘皿中,置于120 c干燥箱内(皿盖斜置皿上),加热1h 。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6、结果计算计算方法和公式茶叶水分以质量百分率表示,按下式计算:水分( %) =( M1-M2/Mo ) x100 式中:M1 :试样和铝制烘皿烘前的质量, g;M2: 试样和铝制烘皿烘后的质量, g;Mo: 试样的质量, g。7、重复性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

4、100g 试样不得超过。8、结果报告结果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使用的方法测定的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标准中未规定的或另加的操作试样的名称和产地试验日期、操作人员。二、粉末和碎茶检验按一定的操作规程,用特定的转速和孔径的筛,筛分出茶叶试样中的筛下物。通常是小雨34 孔、英寸的为分抹茶;大于 34 孔/英寸而小雨16 孔/英寸的为碎茶。(参考主要茶叶产品粉末和碎茶含量标准)1 、原理按一定的操作规程,用规定的孔径筛,筛分出各种茶叶试样中的粉末和碎茶。2、毛茶将试样充分拌匀并缩分后,称取100g (准确至),倒入孔径筛,盖上筛盖,套好筛底,按下启动按钮,筛动150 转。待自动停机后,取孔径筛的筛下物,称

5、量(准确至),即为碎末茶含量。2、精制茶条、圆形茶:将试样充分拌匀并缩分后,称取 100g (准确至),倒入规定的碎茶筛和粉末筛的检验套筛内,盖上筛盖,按下启动按钮,筛动 100 转,将粉末筛的筛下物称量(准确至),即为碎茶含量。粗形茶:将待测试样充分匀并缩分后,称取 100g (准确至),倒入规定的碎茶筛和粉末筛的检验套内,盖上筛盖,筛动 100 转。将粉末筛的筛下物称量(准确至),即为粉末含量。再将粉末筛面上的碎茶称量(准确至),即为碎茶含量碎、片、末形茶: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 100g (准确至),倒入规定的粉末筛内。筛动100转。将筛下物称量(准确至),即为粉末含量。3、计算公式茶叶碎末

6、茶含量百分率按式( 1)计算:碎末茶(%) =M1/M X 100 (1)茶叶粉末含量百分率按式(2 )计算:粉末(%) =M2/M X 100 (2)茶叶碎茶含量百分率按式(3 )计算:碎茶(%) =M3/M X 100 ( 3)式中:M1:筛下碎末茶质量,g;M2 :筛下粉末质量,g;M3 :筛下碎茶质量,g;M :试样质量,g。4、重复性当测定值小于等于3%、 大于3%小于等于5%和 5%以上时,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分别不得超过 %、 %、 %。5、结果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使用的方法;测定的结果;本标准中未规定的或另加的操作;试样的名称和产地;试验的日期,操作人员。三、包装

7、标签检验食品标签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 符号, 以及一切说明物。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包装于容器中,以备交付给消费者的食品。1 、茶叶包装标签内容茶叶包装标签应符号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要求。2、茶叶包装必须标注的内容食品名称、配量表、净含量、制造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保存期、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 (贮藏方法、批号、食用方法、热量和营养素为不必要标注内容)3、标签基本要求食品标签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食品标签的一切内容, 不得在流通环节中变得模糊甚至脱落; 必须保证消费者购买和食用时醒目,易于辨认和识读。食品标签上的一切内容,必须清楚、简单、醒目。文字、符号、图形

8、应直观、易懂,背景和底色应采用对比色。食品名称必须在标签的醒目位置。食品名称和净含量应排在同一视野内。食品标签所用文字必须是规范的汉字。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但必须拼写正确,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 但必须与汉字有严密的对应关系, 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食品标签所用的计量单位必须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如: 质量单位: g 或克, kg 或千克 体积单位:mL、ml或毫升,L或升。四、茶叶总灰分检验灰分是指茶叶经过高温灼烧灰化后的无机物质的总称。茶叶的无机物质大部分是茶树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元素。其含量最多的是磷、钾;其次是钙、镁、铁、铝、锰、硫;微量成分有锌、铜、铅、氟、钼等。无机元素是茶树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 而且茶叶中很多无机元素也是人体生理必需的营养元素。灰分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茶叶的品质情况, 所以,灰分含量是茶叶品质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茶叶中灰分的含量及所含元素的种类因茶树品种、部位、茶园土壤、茶树的生育阶段而异。一般情况下嫩叶灰分含量降低, 老叶、 茶梗中含量较高。 茶叶灰分约占茶叶干物质重的4-7%。灰分含量过多是茶叶品质差或是混入泥沙杂志;灰分含量过少则可能不是用茶树叶子加工的。(参考主要茶叶产品总灰分标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