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下学期一年级学期末总结.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2249605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学年下学期一年级学期末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学年下学期一年级学期末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学年下学期一年级学期末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学年下学期一年级学期末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学年下学期一年级学期末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学年下学期一年级学期末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年下学期一年级学期末总结XXXX学年下学期一年级学期末总结一学期过得挺快,转眼我也担任一年级班主任也一年了,上班是觉得时间过得慢,要放假了却对孩子们很不舍。写此总结心情是沉重的,觉得有千言万语却无法用言语尽兴的表达。人总是会变,成绩也一样,结果只有两种,好与坏。难的事一直保持不变的。我很感激那些让我寄予厚望的学生们,让我觉得我的努力没白费。本班35人,男女分布均匀, 本班也有“严重”的学困生。我也一直不断在努力,但也未见好转,我不想推脱责任,可关键还在学生本身,像我班张闫博、孙勇根、辛华纯属于不学的孩子,每天我监督写完课堂作业并改正,上课根本不听,教读课文时嘴巴张着也不读,我也想了各种办法了

2、,也未能改变。觉得我这老师当得挺失败的。每天的家庭作业都不完成,现在规定教师不能打、不能骂孩子。我也无计可施,他们的家长是从来不管学习的,最多只是问问而已。作为老师我要是能让他们学好我也很乐意帮他们。可我现在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和他们相处了一年,除了这三个都挺好的。本次考试情况:在数学方面1、 忘性很大丢分严重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对我所讲的知识都能听懂也能做练习,如果课后不练习,学了新知就把旧知识忘了。如:基础知识里的找规律:42 、46 、( ) 、( )、 58、( )、类似的题在考试前我专门讲了一节课,因为我知道他们在这老出错。我就叫他们用笨办法,想想42是怎样变成46的,当然是每次加了多少:

3、42+(4)=46 +(4)=48还特别强调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就是加多少,反之则减。写到这我心里很难受,我越是情调多次的问什么还要出错。除了遗忘再或者就是根本不理解了 ,可我想后者是绝不可能。2、 粗细大意 做题马虎做题时粗心马虎是学生的通病,学生们的计算能力都不错,主要就是不细心,总把加减号看错,列竖式计算时把数字抄错。如:75 + 15 = 把 “+ ”当 “”结果就算成60了;再如:把25 + 48 = 列竖式时把48写成28,结果就算错了;我总是强调他们列竖式时,一定不要着急计算,先看加减号又没写错,再看数字有没抄错,然后再计算,进位、借位的一定要写,不能太大不能太小,一定要给十位或

4、百位要加进的位或者给被减数的十位或百位一定把借走的数的减掉,这样才不会出错。3、 理解能力很弱我一直认为语文学的差必然会影响数学所以这次应用题错误也很多,考试前也练了不少。如;有100米的绳子,先用去35米,后又用去48米,问:(1)、共用去多少米?每次我讲类似的题总会提醒他们,里面那个数字和这个问题无关,基本上都能回答对也能做对,少了提醒就不行。(2)、张老师需要20米,剩下的够吗?大部分都在这做错,习惯老师的提醒,还没完全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其实这种题型也练过,我总以为问题不大,还是太被动了。语文方面:本次语文考试较理想出三个学困生,语文29人都达优秀,成绩优异较多,所以问题不是很大。

5、有几点不足:1、 基础知识方面:少数学生在背写26个字母还不过关;拼拼音有少数学生表现较困难;2、 课文内容方面 :少数学生因为惰性,且忘性大,背课文,当时会,过后就忘。更别说背写了;其中会背的却不会灵活使用,换个说法就不会回答了。3、 阅读理解能力方面:我班学生有偏科现象,都教爱语文,因为语文故事型的多,而数学显得,枯燥,也因教学设备限制。在阅读理解方面,大部分学生较弱,因为不会灵活运用知识型的学生,理解就会显得较困难,不过也有较好的。4、 想象力方面我拿到试卷时,心就紧张了下,因为最后一大题让学生们续写诗,因为平常基本没怎么练过,只是最早的时候本册第一课有过续写诗,那时候练过,所以很怕他们

6、不会写。这也是我工作的失误,因为我常让他们练习的是看图说话。好在是用的是aab结构的词语。这个是常练习的。也出乎我意料,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极少数的不太会用语言表达,这和平常积累有关。今后的改进措施(1)、注重培养学生做题时的细心的好习惯;(2)、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3)、增强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教学生如何记,让学生学会记;(4)、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了解书本外的知识,从而增宽知识面,积累词汇,提高理解能力;(5)、多做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6)、多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如何表达,培养学生想象力;(7)、与家长沟通,是让学生进步的有力工具;今后,重点让优生在保持的同时更优秀,让后进生继续进步;让差生能多学些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