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23551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厦门市2020 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物理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 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II卷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共 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 4分,选错的得0分,答案

2、需填涂在答题卡上。1.关于教材中几幅图片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的扩散现象说明水分子和墨水分子相互吸引B.图乙所描出的折线是固体小颗粒在水中运动的轨迹C.图丙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规律图中,对应的温度大于对应的温度D.图丁玻璃板紧贴水面,弹簧测力计将其拉离水面时,拉力一定等于玻璃板的重力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集体列队经过桥梁时要便步走,以防止桥梁发生共振垮塌B.相机镜头的增透膜,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C.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声波的多普勒效应D. a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常用来进行金属探伤3.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X108m/s,其自身可以承载很多信息。近期,中国科学家郭光灿团队成功

3、实现了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的科学突破,打破了德国科学U盘迈出重要的一家团队保持8年的光存储1分钟的世界纪录,向实现“冻结”光子的量子步。以下关于电磁波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是纵波B.无线电波波长比可见光更长C.光电效应证明光具有波动性D.无线电波能发生偏振,红外线、紫外线不能发生偏振4.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中国首次着陆火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间一号”着陆器在动力减速阶段80s内速度从95m/s降到3.6m/s以下,已知着陆器量约为1.3X103kg,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3.72m/s2,则在该过程中,喷射的燃料对着陆器的平均作用力约为A.1.5 10

4、3NB.3.0 103NC.6.0 103ND.1.5 103N二、多项选择题:共 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答案需填涂在答题卡上。5.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以“没有更好的选择”为理由,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逾125万吨福岛核电站内储存的对生物和环境有害的核废水,引发邻国及国际社会普遍质疑和批评。这些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H以及155 Cs等放射性核素,3 H的半衰期大约为12.5年,则1371371370A. 55CS发生3盘变的暴变万程为55CS- 56 X+ 1e(其中X为某新核)B

5、235 U的平均结合能小于155 Cs的平均结合能C.核废水排放到海水中,可以减小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3.一 、,一.4.3D.100个1H经过12.5年后一定还剩余 50个1H6.氢原子钟是一种精密的计时器具,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原子能级跃迁辐射出来的光来控制、校1.623.11eV,则准计时。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图,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为8050,544 -0dS53L5I2 3.40 丘6A.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辐射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辐射出2种可见光C.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比从 n=4能

6、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频率更大D.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都能使氢原子发生电离7 .A、B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碰撞前后两球的x-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A球质量mi=1kg,则xAnJ0 I 234 作A.碰撞后,两球运动方向相反B.碰撞过程中A球动量变化量大小为 4kg m/sC.B球质量m2=2kgD.此碰撞过程为弹性碰撞8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桌面上,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物体P, P和Q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连接。开始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块P处于位置O。将滑块P向左推至弹簧原长的位置A点后由静止释放,当滑块P运动到最右端时细绳恰好被拉

7、断,滑块P未与定滑轮相碰,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已知 Q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 摩擦,则4A.细绳被拉断前的瞬间,滑块P的加速度与刚释放时的加速度等大反向8 .细绳被拉断后,滑块 P回到O位置时速度最大2mgC.从释放到细绳被拉断过程,物块Q下落的高度为一-k2m2 2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上9 k第II卷三、填空题、共20分9 .(4分)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测量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Ek y图象,a、o已知,该金属的逸出功 W=以检验爱因斯坦方程式的正确性。如图所示是根据某次实验作出的10 .(4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8、A依次经过状态 B和C,其p T图象如图所示。该变化过程中,内能减小的过程是(选填“ AB”或“ BC”)。若气体在 AB过程中吸收热量为Q,则气体在BC过程中放出的热量Q(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1 .(4分)某实验小组完成“用油膜法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1)该小组进行下列实验操作,请选出需要的实验操作,并将它们按操作先后顺序排列:D、(用字母符号表示)。(2)某次实验时,滴下油酸溶液后,郁子粉迅速散开形成如下图所示的“锯齿”边沿图案,出 现该图样的可能原因是 。A.盆中装的水量太多B.舜子粉撒得太多,且厚度不均匀C.盆太小,导致油酸无法形成单分子层12 .(8分)某学习

9、小组探究单摆运动特点,进行如下实验。甲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如图1所示,该错误的实验操作导致测量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正确操作后,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读数为 mm。(2)乙同学利用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4所示,该单摆的运动周期T=s;该单摆摆长L=m。(计算时,取g=招m/s2,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四、计算题,共40分13 .(10分)如图所示,一根竖直放置的足够长且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开口向上,水银柱封闭一段理想气体。已知玻璃管中气柱和水银柱的高度均为h,热力学温度为 Ti,大气压强为po,水银柱的密度为p,重力加速度为g,求:玻璃管中封闭气体的压

10、强p;(2)若将气体的热力学温度升高到T2,求稳定后气柱的高度Ho14 .(12分)均匀介质中,波源位于。点的简谐横波在 xOy水平面内传播,波面为圆。t=1s时亥I,所有波峰、波谷的波面分布如图1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相邻的波谷,坐标 (0,20)处的质点P处于波峰。质点 P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z轴正方向竖直向上。求:(1)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2)坐标(0, 40)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谷的时亥I;坐标(10, 0)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15 .(18分)如图所示,在水平直轨道上静止放置平板车A和长木板B,两者上表面齐平,可视为质点的物块 C以初速度V0从A的左端开始向右运动,当

11、C和A的速度相等时,A和B恰好发生了第一次碰撞。已知 A、B、C的质量分别为 m、2m、3m,不计A与轨道间的摩擦,B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科,C与A、B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肉全程C没有掉落到轨道上,每次碰撞时间极短,均为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求:(1)A和C第一次速度相等时的速度大小;(2)第一次碰撞前 A运动的距离x和第一次碰撞后 A的速度大小;V2若A的长度1= 广,B最终停止的位置距其出发点多远。厦门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物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CABCABBDACACD二、填空9. -aVo10. BC 大

12、于11. (1) BFEC (2) B12. (1)偏小 15.5(2) 1.800.8113. 解:(D设玻璃管内的横截面枳为S,而水银柱:p0S + p(Sh)g = pS(3 分)P=Po+Pgh Q 分)(2)温度升高过程中,为第压过程,有Sh SH八=可得,=(2分)14.解:(1)由图1知- = 109一得a = 20m(2 分)由图2知7MsZ v =T得 y = 5m/s (2 分)(2)(0,40)第一次处于波谷,即(0,10)的振动传播到该点处有缈= yA/(2分)40-10 = 5x4得/ = 6s(1 分)故对应时刻为4 =/ + /(I分)得八=7s(3)设该点振动方

13、程为二=/fsin(W +外),则由图象得/t=2cm2不69 = 得3 = /rad/s(I 分)当 r=l$ 时.l2cm代入有-2=2 sin(y xl + 0)得。0 =产(2分)综匕有z = 2sm(勺+ 1)cm(1分)15.解:由动量守恒可列3mv0 = 4m%(2 分)%=学(2分)(2)4与8第一次碰撞的,A例如速度 %=3g(1分)X*。分)一慧 a分)(利用动能定理3fimgx =) 32“。/与“第一次碰撞前后m% = mvAX + mvBl(2分)lmv2lmv2x笳 i(2分)%】=3 , VAi = 一彳(1分)(1分)= 2Mg一血_Xfll_ 2aB小。假设/与C可以第二次共速3riVi + mvyii = 4m v2(I分)_外-以i _ %【41 一3g加=以也1=盘由于加。5 =加=念=含 (1 分)在/与8发生第二碰撞前,4和C已到达共同速度,且共同速度%时4刚好停止运动利用相对运动求4和C前两次的相对总位移=工+(2”=且2(W)2(W) 4Mg7l = Ax。分)说明/与8第二次碰撞完会运动到B上面继续滑行同理可得,第二次碰撞完8的速度10Eg-3“mgqb2 = - = /g0 (1 分)小2=亟=.K 2a.z 63Mg(1 分)Vo . Vo 79v;= XB1 + XB2 =6340 + 1640 = 1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